《夏小正》是
中原地区现存最早的历书,
隋朝以前它只是西汉戴德汇编的《大戴礼记》中的一篇,以后出现了
单行本,在《隋书·经籍志》中第一次被单独著录。《夏小正》中所用的月份是“夏历”的月份,把一年分为12个月,对每个月的物候、气象、天文、农事、田猎以及相关的农事活动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因为《夏小正》中所记载的历法是与农业生产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为农民安排各个季节的农事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人们就把夏历也叫做“农历” (俗称阴历),现在我们每年过的
春节,就是夏历年的第一天。
《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
染料、
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
阉割,染料的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为首次见于记载。
内容简介
《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蓝和
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为首次见于记载。《夏小正》文句简奥不下于
甲骨文,大多数是二字、三字或四字为一完整句子。其指时标志,以动植物变化为主,用以指时的标准星象都是一些比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参、
织女等。
《夏小正》缺少十一月、十二月和二月的星象记载。还没有出现四季和节气的概念。《夏小正》记载的生产事项,包括农耕、渔猎、采集、蚕桑、畜牧等,但无一句提到“百工之事”,这是当时
中原地区社会分工还不发达的反映,这些也反映出《夏小正》历法的完善程度。
相传
大禹曾“颁夏时于邦国”。《
礼记·礼运》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至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郑玄笺:“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
史记·夏本纪》也说:“
司马迁曰:
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这些记载表明,《夏小正》在春秋时代以前已经出现,春秋时代的
杞国还在使用它。
夏纬瑛、范楚玉认为,《夏小正》的经文成书年代可能是商代或
商周之际,最迟也是
春秋以前居住在
淮海地区沿用夏时的杞人整理记录而成的。其内容则保留了许多夏代的东西,为我们研究
中原地区上古的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夏小正》的《传》则是
战国时候的人作的。
关于《夏小正》所反映的地域,夏纬瑛认为经文中有明显的反映淮海地区物候的记载,表明它是淮海地区的产物。但对此也有不同意见。
作品鉴赏
刘尧汉和
陈久金把《夏小正》和
彝族的太阳历作对比研究,指出《夏小正》原是把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太阳历,今本《夏小正》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是后人添加的。其主要论据如下:
1、《夏小正》有星象记载的月份只有1—10月,11月和12月没有星象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各月
太阳所行经的经度大致
相等,大致平均每月日行35度多;表明它是把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如果一年分为十二月,每月日行应为30度。(太阳一年在
黄道上运行一周,行经360度)
2、从
参星出现的情况看,从“正月初昏参中”日在危到三月“参则伏”日在胃,再到五月“参则见”日在井,每月日行都是35度。从五月“参则见”日在井到下年正月“初昏参中”日在危,相隔210余度,若以一年十个月计,相隔六个月,每月日行也是35度余;若以一年十二月计,则相隔八个月,每月日行26度,显然不合理。
3、从北斗斗柄指向看,《夏小正》正月“县在下”,六月“正在上”;从下指到上指为五个月。由于一年四季斗建辰移是均匀的,斗柄由上指回到下指也应是五个月。这也说明《夏小正》是十月历。
4、《夏小正》五月物候与农历六月物候一致,以后渐渐出现差距,七月中出现了农历八、九月才有的物候,如“秀雚苇”、“
寒蝉鸣”;九月“王始裘”,相当于农历的十月底十一月初,所以十月已进入全年最寒冷的季节了。
5、《夏小正》五月“时有养日(白昼最长,即夏至)”,十月“时有养夜(黑夜最长,即
冬至)”;从夏至到冬至只有五个月。那么,从冬至到夏至也应该是五个月。合起来,一年正好是十个月。
他们还认为,《
管子·幼官图》中的五方星、十图、三十节气,也是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仍有不同的意见,讨论仍然在继续。刘陈二氏的立论不但是新颖的,而且是有根据的,因而是值得重视的。
中国历史上的太阳历还有
东汉末年出现的
道教的“二十四气历”,后来演变为“二十八宿旁通历”,宋代
沈括“十二气历”的方案就是在它们的启发下提出的。
天文历法
农业生产与季节、
天文现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就是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又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相传在尧舜时期,就有关于
太阳神、羲仲在河洛地区观察
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传说,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熟悉天文、制定历法的专职人员,
天文学和历法早就很发达。
夏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经依据
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保存在《
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而这一伟大贡献是在
洛阳市完成的。
《夏小正》按夏代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其星象包括“昏中星”(黄昏时南方天空所见的
恒星)、“旦中星”(黎明时南方天空所见的恒星)、晨见夕伏的恒星、北斗的斗柄指向、
银河系(银河)的位置以及
太阳在星空中所处的位置等等。
综观《夏小正》所记星象,不仅北斗柄指向受到重视,还记有天空明亮的
织女、南门以及最显眼的天河“汉案户”,二十八星宿还没有形成概念,只出现了参、辰、这几颗亮星。可见《夏小正》时代之古。
日本学者能田忠亮将《夏小正》星象分类作分析、计算和比较,得出结果是极大部分
天文现象属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国内学者潘先生认为,有关
夏朝的文献与考古,经碳14测定,夏文化年代即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正同《夏小正》星象的大部分记事从
天文学测算所得的年代相吻合。在二十八星宿尚未完备之前,先民观星象并不全是取南天昏中星等为依据,而是以明亮大星的中、流、伏、内移动态势为准的。明确了星宿的中、流、伏、内,《
诗经》“七月流火”之“流火”,就不是泠的“西流”,而是具体指火宿西移三十度的态势。
由于长期流传的缘故,这一文献本身可能有残缺和其它的错误,也可能混杂有后人或其它的附会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夏朝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古老的比较珍贵的天文历法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司马迁在《
史记·夏本纪》中说:“
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夏小正》按十二月的时序详细记载上古先民所观察体验到的
天文现象、气象、物象,形象地反映出上古先民对时令气候的朴素认识,实是华夏民族数千年天
文学史的初始阶段——观象授时的结集,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天文历法著作。
《夏小正》中所用的月份是“夏历”的月份,对每个月的物候、气象、天文及相关农事活动都有记载,而现在我们每年过的
春节,就是夏历年的第一天。
原文选载
夏小正: 正月:
雁北乡。先言雁而后言乡者,何也?见雁而后数其乡也。乡者,何也?乡其居也,雁以北方为居。何以谓之居?生且长焉尔。“九月遰
鸿雁”,先言遰而后言鸿雁,何也?见遰而后数之,则鸿雁也。何不谓南乡也?曰:非其居也,故不谓南乡。记鸿雁之遰也,如不记其乡,何也?曰:鸿不必当小正之遰者也。
雉震呴。震也者,鸣也。呴也者,鼓其翼也。正月必雷,雷不必闻,惟雉为必闻。何以谓之雷?则雉震呴,相识以雷。
鱼陟负冰。陟,升也。负冰云者,言解蛰也。
农纬厥耒。纬,束也。束其耒云尔者,用是见君之亦有耒也。
初岁祭耒始用。初岁祭耒,始用骝也。骝也者,终岁之用祭也。其曰“初”云尔者,言是月始用之也。初者,始也。或曰:祭韭也。
有见韭。囿也者,园之燕者也。
时有俊风。俊者,大也。大风,南风也。何大于南风也?曰:合冰必于南风,解冰必于南风;生必于南风,收必于南风;故大之也。
寒日涤冻涂。涤也者,变也,变而暖也。冻涂也者,冻下而泽上多也。
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
献鱼。獭祭鱼,其必与之献,何也?曰:非其类也。祭也者,得多也,善其祭而后食之。“十月豺祭兽”,谓之“祭”;“獭祭鱼”,谓之“献”;何也?豺祭其类,獭祭非其类,故谓之“献”,大之也。
鹰则为鸠。鹰也者,其杀之时也。鸠也者,非其杀之时也。善变而之仁也,故其言之也,曰“则”,尽其辞也。
农及雪泽。言雪泽之无高下也。
初服于
公田。古有公田焉者。古者先服公田,而后服其田也。
采芸。为庙采也。
鞠则见。鞠者何?星名也。鞠则见者,岁再见尔。
初昏参中。盖记时也云。
斗柄县在下。言斗柄者,所以着参之中也。
柳。稊也者,发孚也。
。缟也者,莎随也。缇也者,其实也。先言缇而后言缟,何也?缇先见者也。何以谓之?小正以著名也。
鸡粥。粥也者,相粥之时也。或曰:桴,妪伏也。粥,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