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谟
著名考古学家李济之子
李光谟,(1926~2013),钟祥市郢中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资深翻译家,著名考古学家李济之子。他是新中国第一批成果丰硕的高水平资深专业外文工作者,主要从事俄文、德语翻译工作。
2013年12月7日凌晨,李光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人物生平
随父到台
1948年年底,李光谟一家跟随父亲到台湾省。当时的李光谟22岁,其父李济52岁。李光谟休学前已是同济大学医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如果能在台湾读完后两年,他也许不会再返大陆。但当地的学校都表示很难接收他,即使选择转学,台大也要他答应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倒退两年;第二,要学一年的日语。等于在同济的三年不作数,从开头学起。李光谟不同意这样,于是萌生了回上海市,回同济读书的愿望。”
返回上海
1949年2月,李光谟离开台湾准备回上海继续学业。李光谟在基隆港上了船,父亲李济并没有到码头相送。只有李光谟母亲,还有后来过继给李济家的弟弟来基隆码头相送。当时心想就是离开一下,等到暑假就会回来。恐怕那个时候,李济也抱着同儿子一样的想法,战争一结束,就意味着家人告别分离,否则他不会不送儿子一程。
李光谟到上海后,不仅担任了学生会的负责人,而且加入了宋庆龄支持的人民保安队,和市民一起默默等待上海的解放。
父子相隔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总统,中国国民党粉饰民主,取消了新闻检查制度,放出“和谈”气球,提出“和谈”条件。陈毅大军还没迫近长江边。当时有一种占上风的舆论:国共两党,将划江而治。基于此种背景,当时李光谟离开台北市与父母分别并没有生离死别的感觉。原料想从台湾省到大陆,大陆到台湾来去都很方便,多少还寄些希望在和谈。但回来后形势发展很快,从此李光谟与父母就天各一方。
1948年底到次年2月。李光谟买票坐船回上海市,在海上两至三天。又回到同济大学,李光谟的想法完全变了。李光谟家里很着急,快信电报一封一封地催他回台湾。1949年5月,陈毅大军渡过长江,李光谟家里托人买好飞机票。但李光谟给他父母写了一封很革命的信,表示了决绝的态度。李光谟家里鞭长莫及,后来听说他母亲很伤心。
此后,新旧两个政权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李济父子相隔两岸,音讯难通,连儿子定居北京市并娶妻生子,父亲都不知晓。1955年,李光谟父亲朋友的女儿去香港特别行政区,碰巧见到了李济先生,才告知李光谟的状况。李光谟说:“那些年,父亲在香港的一些朋友,曾经给我寄油、糖等日常物品。真的非常感谢父亲,一直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我。”
“文革”开始后,父子间的通信日趋困难。即使偶尔收到家书,也必须马上忍痛烧掉,为的是要与在台湾省的父母划清界线。但是对亲人的思念是任何暴风骤雨也隔绝不开的,李光谟回忆说:“1973年前后,赵元任先生从美国回来,他见到我的头一件事情,就是帮我照相,他说,要马上寄到日本去给他女儿,然后让女儿寄给我父亲。隔了一周见到他,他说,真糟糕,胶卷坏了,但是信息已经通过女儿带到我父亲那里了,他们高兴坏了,因为之前都以为我在‘文革’当中去世了。”
李济的名字在大陆消失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在1959年被抛出来接受批判。受李济培养的诸多弟子们以《考古》杂志为阵地,对李济发起了断绝师生关系的猛烈“围剿”。当年,李光谟在复杂的心态下,还收藏了一期《考古》杂志,那一期的杂志登载的全部是批判李济的文章。一个考古学家的学术选择,被冠以政治立场错误的大帽子。而李济则从学术的角度,对大陆学者的考古发掘报告给予了严厉批评,学术报告对发掘地、器物、尺寸等按常规必须公布的内容都“秘而不宣”,却充满了政治口号,批判语言,空洞无物。
重回台湾
1979年8月1日,其父李济病逝于台北温州街寓所。   1995年,李光谟终于踏上1949年他曾经离开的台湾岛。跨进父亲李济生活栖息的庭院,已是时光沧桑,人去楼空,惟余其父的手稿、信件和资料无言等待他的到来。此后,经过简单的整理,李光谟将父亲的遗产运回了北京市。从此,编整理这些资料成了李光谟离休以后最费心费力的一件大事。在这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李光谟开始了与父亲李济的心灵对话。当初的分别,父子做出了相反的决定:一个留在台湾省,一个返回了大陆。时空阻隔,虽然隔不断父子亲情,但相互的沟通和理解却越来越困难。父亲的遗墨为儿子打开了一扇相互了解的窗口,越接近父亲著作的深处,越理解父亲的内心。
李光谟当初从台湾回到上海市其实原因很简单,既不是领命台湾当局“潜返大陆”,也不是受共产党召唤,回上海迎接解放。他那时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学生。1948年春向学院请了一年的假,回南京市家里养病,正遇上又要搬家,以为只是像过去挪一个地方。当时淮海战役了,但前途还不分明。李济就搬家的事问过李光谟,要不要跟着走?李光谟犹豫不决。1948年冬随父母到了台湾省,打算养好病又回上海念书。那时正好台大放假。李光谟一家挤在台大医学院宿舍里,一起的还有劳干凌纯声等。李光谟每天无所事事,看看书,到公园去走一走,心里很着急,又像逃难似的。李光谟跟同济大学的同学写信,寄航空,一直保持联系。他们都劝李光谟一年假满后回上海市,耽误了时间不好插班。
设立奖学金
李济先生去世后,留给李光谟一笔遗产,李光谟很早就提出捐赠一部分设立“李济考古学奖学金”。李光谟想这会是父亲的心愿,他想帮助九泉下的父亲完成这个心愿。可惜社科院考古所申请批复的报告递上去之后,一直得不到下文,功德无量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李光谟后来听说,有领导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会上讲:不能以一个1949年离开大陆的人的名义来设立奖学金。言下之意仍然是政治立场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样的说法并不奇怪。可李光谟说起此事仍满是遗憾。令人欣慰的是,为纪念李济先生对中国考古学的开创之功,鼓励更多的考古专业学生不断进取,2011年11月“发现中国基金”正式创设“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面向海内外高校考古学专业(含考古学、博物馆学人类学、文物、出土文献等专业)在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第一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颁奖仪式成功在李济先生的母校清华大学举办。可谓弥补了这一缺憾。
与世长辞
2013年12月7日凌晨,李光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12月13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资深翻译家、著名考古学家李济之子李光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
学术贡献
李光谟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退休前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俄文翻译,译有尼布哈林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亚历山大洛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书。退休以后主要从事对李济遗著的编校整理。著译有《李济学术文化随笔》、《李济与清华》、《李济张光直通信辑录》、《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世纪文库:安阳》、《锄头考古学家的足迹:李济治学生涯琐记》、《从清华园到史语所》等书。
在40余年的工作期间,共翻译、校定、定稿近千万字,翻译专著、教材、论文、文献资料等54部。对我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从前苏联俄文版翻译过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三个版本的终审定稿者。
其主要科研成果有:《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辞典》等。
社会评价
已80多岁高龄的马教授,与李老从1960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共事,“我们是50年的交情了,今天来送老同事最后一程。”马教授回忆,李光谟在学术上很严谨,对学院的新人更是特别的照顾。据他回忆,当初在人民大学任教时,李光谟对学院新来的老师所翻译的作品,都亲自修改和指导。“严谨到连标点符号都不能错,一个都不能。”马教授说。李光谟的另一位同事潘教授也表示,他和李老也是40多年的交情,在李老去世前一天,两人还通过电话。“得知他前一天在家摔了一跤,还告诉我在整理学术资料。”潘教授说,“他翻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资料至今无人能比,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随父到台
返回上海
父子相隔
重回台湾
设立奖学金
与世长辞
学术贡献
社会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