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乡的正式名称是“
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
茶马古道上的明珠,
纳西族人称其“察卡”即盐井,“察”是食盐,“卡”是洞眼。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
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
德钦县之间,是
滇藏公路上
云南省进入西藏的第一站。
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
东北地区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
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气候相对炎热,盛产
栽培二棱大麦、
大麦、玉米、小米等农作物,以及
苹果、
梨属、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
吐蕃通往
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
盐井县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难怪同行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专家
王大悟先生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议应该致力于将盐井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盐井镇为汉语名,以当地特产
井矿盐而得名,藏语称为擦卡洛。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设盐井宗,1912年后为
西康省管辖,1950年为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管辖,1960年盐井县与
宁静县合并称宁静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设盐井县。
茶马古道上的明珠,
纳西族人称其“察卡”即盐井,“察”是食盐,“卡”是洞眼。纳西族和
藏族的本土文化、纳西族的
东巴教、藏族的
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
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
横断山脉的峡谷古镇里。
盐井县地处
西藏自治区东部的昌都地区东南部,横断山脉、宁静山脉南北贯通,东有
金沙江,西有
澜沧江,自然资源丰富,现辟有盐井自然保护区。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乡。盐井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
盐业历史
盐井历史悠久,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占一方的时候就有盐田,传说在朵康六岗当中,芒康岗是产食盐的岗,所以很出名。传说中的
格萨尔王和纳西王羌巴争夺盐井食盐而发生的交战,叫“羌岭之战”,最后格萨尔王战胜了羌巴,占领了盐井,活捉了纳西王的儿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后期,纳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萨尔王的纳西大臣,盐田给了纳西王子友拉,一直到现在还都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的
制盐生产方式。
盐井所产之盐还有些独特之处,如
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
红盐;
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红盐和白盐的颜色与土质有关。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得,量少,略贵。世代采盐的盐井人最怕阴雨连天,日照不足,出盐极慢且少,还容易出现水患冲毁盐田。洪水季节,卤井将被淹没掩埋。昌都地区准备将其列为受到保护的“盐井盐田博物馆”。
盐井自古就有产盐的历史,而盐田又成为这里独有的一道人造景观。所谓的盐田,其实是在汹涌澎湃的
澜沧江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盐水井就挖在江边。这儿的盐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们身背圆柱形的木桶,将
卤水汁存储在盐田边的槽沟里,其他的工人将卤水从槽内舀出倒入盐田里。经过一天日头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第二天,盐田里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粒了。依山搭建层层的盐田气势雄伟,盐民们沿着祖先的足迹,走在崎岖险峻的小道上辛勤地劳作,在延续生命的同时也创造着世界上独特的景观。
盐井的盐田,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仍完整保留着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
制盐术。更为神奇的是采用同一处的卤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同样的加工技艺,但在
澜沧江两岸制成的盐却呈红、白两色。盐民在澜沧江两岸上层层叠叠建起几千块盐田,每次灌满
卤水,两三天就能在每块盐田上收获结晶盐10来公斤。
地理环境
地处东经98°28′—99°06′,北纬28°37′—29°30′。东与
巴塘县隔江相望,南与
云南省德钦县毗邻,西连
碧土县,北接
芒康县。县驻地盐井乡距
拉萨市1366公里。距昌都550公里。县域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耕地3.96万亩。
地形地貌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与
云贵高原接壤,属三江流域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有
芒康山、
怒山等,最高峰朋波日峰海拔5084米。
气候水文
气候:属高原
温带半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夏季温和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1月份平均气温—2℃,7月份平均气候16℃。平均年降水量约500毫米。
水文:境内
水系发达,东有
金沙江,西有
澜沧江,中有中岩曲河,河流均为南北流向。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自然资源
盐泉资源丰富,较集中于上盐井、下盐井、加达3处,共有盐泉83个,流量为每日140—2288立方米。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盐井自然保护区内属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即达近50种,如
滇金丝猴、
白唇鹿、
马来熊、
水鹿、
黑鹳等。野生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
原始森林中有松、杉、柏等树种,林下有
川贝母、冬虫夏草、
野生黑芝、
党参等多种药材;有木耳、
赤松茸、猬状猴头菌、等食用菌;果木有梨、桃、桔、
苹果、
葡萄、石榴等。
文化
佳家面
美味的“佳家面”让“佳家面”成为游客到盐井必吃的一道风味小吃。
“佳家面”独特的食用方式,是客人一边吃面,服务员一边加面,直到你吃够为止。只是每碗面量很少,说是一碗,其实只有一筷子。一边吃,客人还可以用小石子记录碗数,据说最多有人吃了147碗,这是目前的最高纪录。
起先,“佳家面”叫“加加面”,后来觉得与其他面不一样,味道好,就改成了“佳加面”,寓意好面一碗一碗加;再后来,又改成“加家面”,是指家家在做面;再后来,又改成了“佳家面”,寓指好面家家做,吃了不想再回家。
就这样,“佳家面”的名头越来越响。
葡萄产业
八集《讲述》青春
西藏自治区——《讲述》20151017青春西藏·葡萄飘香_讲述_视频_
央视网介绍:
这里有西藏第一家红葡萄酒工厂。
相传19世纪中叶,
法国传教士来到
芒康县盐井乡传教,修建了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并带来葡萄种子,也带来了法国著名
葡萄酒产区——
波尔多地区的酿造技术。如今,
盐井镇的老百姓户户种植
葡萄,家家会酿造葡萄酒。
除了群众
自酿葡萄酒,芒康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也专门酿造红葡萄酒,这是当地目前唯一一家规模较大的红葡萄酒公司。2007年,现任公司董事长的洛松次仁,收购由于经营不当而破产的原盐井青稞酒厂,注册商标“达美拥”,开始酿造红葡萄酒。2009年,公司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优质红葡萄酒,开创了
西藏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商品化的先例,“达美拥”红葡萄酒自此享誉区内外。自己富了,不忘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不忘回馈社会。8年来,在洛松次仁的带动下,芒康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以6元/公斤的高价收购当地老百姓的
葡萄(市场价3.6元/公斤),与种植
稞麦每亩地收入1200元相比,种植葡萄每亩地可以收入5000元以上。
公司还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对
葡萄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和当地农户签订了葡萄种植与收购协议,优化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了群众收入。纳西村村民斯郎次仁,种了2亩葡萄,在公司学习了种植技术,葡萄产量高、品质好,去年他家的葡萄产量约5.6吨,收入3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如今有22名当地群众在公司工作,有在葡萄园里干活的,也有参与管理的,月
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
技术员吴昌丽告诉记者,公司种植的葡萄品种有“黑珍珠”、“
赤霞珠”等,是100多年前
法国传教士带进
西藏自治区的。
葡萄酒的原料和酿造技术与法国波尔多产区一脉相承。葡萄酒的味道纯正,口感细腻圆润,有软化血管、抗衰老、抗氧化等保健功效。去年,达美拥红葡萄酒销售额达2200万元,纯利润800多万元。
为了带动更多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目前公司正在建设新厂房,准备扩大经营规模。走进新厂房,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安装新的酿酒设备。
公司相关负责人蒋飒告诉记者,新厂房占地47.8亩,总投资6000万元,预计年生产红葡萄酒3000吨。“今后,我们还将增加
葡萄酒品种,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公司在纳西、木许、曲孜卡3个乡镇扩建葡萄种植项目3100亩,带动葡萄种植户1015户、6209人;3年后,按每亩产量2000斤计算,将户均增收2.68万元,人均增收4380元,与种
稞麦相比,经济收入提高了150%以上。”蒋飒开心地说。
天主教堂
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盐井
天主教堂,是
西藏自治区目前唯一保存下来并持续在使用中的天主教建筑,它的存在,证明了不同宗教在西藏可以和谐相处。位于西藏昌都
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的盐井天主教堂,是西方与
藏族建筑艺术的罕见结合,其内部装饰是典型的哥特式高大
拱顶,天花板上绘满了《圣经》题材的壁画,而外部则呈“梯”
字形,是藏族民居常见式样,只有建筑外墙正中的大十字架提醒着人们这是一所教堂。
教堂所在地上盐井村不到一千个村民,是这座教堂主要的信仰人群。西藏和平解放前,政教合一的噶厦地方政府严格限制其它宗教进入西藏地区。一位
法国传教士在1855年却通过与当地政府的交易,换来了修建教堂所需的地皮与水源,并兴建了这幢占地600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1855至1959年间,先后有17名不同身份的外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
村里900多人中,信仰
天主教的有600多人,再加上村外的一些信徒,这里总共有740多名天主教徒。有趣的是,村里新出生的小孩也会被家长带到教堂,请神父取个“保罗”、“安妮”这样的“
教名”,伴随他们终生,不再另取
藏族名字。他们死后也是按照天主教的仪轨进行土葬。
天主教给这一村庄带来不少异国风俗,而另一方面,和藏文化的长久融合又呈现出别样的意趣。当地不少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分别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家人也不会阻止他们结合。婚后,二人还是各信各的宗教,
耶稣和
释迦牟尼像可以共处一室。出生的孩子信仰什么,多半还看孩子本人的意愿。
天主教信民是只占西藏宗教人口极少数的群体,和佛教教徒民族相同、生活习惯相同。尽管信仰上存在差异,但多年来,他们和周围佛教信徒从没发生宗教间的冲突。
这里的天主教信民仍然把藏历新年当作一年的起始,传教士穿的是
藏装,信徒使用的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圣经》,教堂外部也是
藏族民居的建筑风格,连在
圣母玛利亚像前敬献的都是藏族传统的哈达。在像
圣诞节这样传统的西方节日里,村里尽管没有
圣诞树或
圣诞老人,但教堂仍然会邀请临近省份教堂的教友,甚至当地佛教寺庙的寺主和村里的佛教信徒前来欢聚。每年
藏传佛教传统的“跳神节”到来时,神父与
天主教民们也会得到邀请,和佛教信徒共同欣赏“神舞”来欢庆佛教节日。
交通
盐井盐田是世界上独有的人文景观。盐井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是
云南省入藏的门户,现有
滇藏公路纵贯境内,北接川藏公路。是
西藏自治区到沿海的最近路线。东有
金沙江,西有
澜沧江,中有中岩曲河。
礼县盐官境内,是当年
杜甫入蜀的必经之路,其还为
盐井赋诗: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井岁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医疗卫生:建有乡卫生院1所。
旅游:全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盐井天主教堂。
社会
2015年加达村第一书记李晓愉告诉记者,现在,该村有
制盐户143户,纯盐户26户;共有盐田1774块,最多的一家有60多块盐田。“以前,背
卤水汁晒盐,现在用
水泵抽水晒盐,既方便又省力,大大提高了制盐效率。”李晓愉说。电力的普及提升了传统制
盐业。用水泵抽水晒盐,盐民一年制盐收入多的有2万元左右,少的也有七八千元。盐民措曲培家,有57块盐田,前两年被洪水冲毁了26块,现在只剩下31块,年收入1.2万元左右。
盐井产
红盐、白盐两种盐。红盐每斤0.46元,白盐每斤0.68元,品质最好的每斤1.5元。红盐喂牲畜、做藏香,白盐打酥油茶,做化妆品、牙膏、沐浴液等。2013年,格拉丹东旅游开发公司利用白盐研制出一种化妆品,一套售价400余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李晓愉指着红色的盐田对记者说,如今,
加达村村民人均年收入5100余元,盐田收入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是挖虫草、野生菌和搞旅游等其他收入。
借助旅游业的兴起,村民多吉办起了藏家乐,还出售小袋盐,有两三元一袋的,也有10元一袋的,年收入1.5万元。
“我们将借助旅游业发展传统
制盐业,不仅要将盐井古老的制盐技术传承下去,还要结合现代技术进一步发扬广大,为群众增收服务。”李晓愉信心满满地说。
旅游
昌都地区距离帮达机场较近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旅游,其它地方因处于高山峡谷区,11月至次年3月大都大雪封山,而7、8月雨季时
泥石流和塌方较多。因此5、6、9月是去昌都旅游的最佳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