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附属小学校长
于伟,男,汉族,1963年2月生,抚宁区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81.09-1985.0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生
2002.09-2005.0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工作简历
1985.0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历任助教(1985-1988),讲师(1988-1993),副教授
(1993-1998),教授(1998- )
1985.07-1993.04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团委书记
1993.04-1997.0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1997.02-2000.06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2000.06-2007.0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
2005.04-2007.02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
2012.05-2014.08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
2014.08-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附属小学校长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委员、教师培训组召集人
吉林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1年1月15日,担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德育工作指导专委会委员。
主讲课程
本科:教育哲学。
研究生:教育哲学专题、教育研究方法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青少年问题、农村教育问题。
学术访问
2010年7月访问开放大学
2008年11月访问台湾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
2008年10月赴UBC大学研修
2004年2月访问台湾嘉义大学
2004年1月访问韩国东国大学
2002年9月访问香港中文大学
2000年2月—2000年3月访问乔治城大学
1999年7月—1999年8月访问美国乔治城大学
学术会议
2011年11月在北京参加现代远程教育国际研讨会
2011年11月在安徽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
2011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2010年1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2010年10月在渤海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2010年10月在北京参加现代远程教育国际研讨会
2010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哲学三十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2009年1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
2009年11月在北京参加全国网络教育十年高峰论坛
2008年6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参加教育哲学高峰论坛
200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参加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学科建设高峰论坛
2007年11月在广西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2007年10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2007年9月在浙江师范大学参加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教育哲学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6年9月在北京参加教育哲学年会暨教育哲学国际研讨会
2005年8月在呼和浩特市参加教育基本理论年会
2004年8月在长春市参加教育哲学年会暨教育哲学国际研讨会
2003年9月参加长春参加教育基本理论年会
2003年在韩国参加中韩东方文化教育新视野国际会议
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02024,项目经费:20万元。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类课题 《后现代哲学思潮与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论、核心观点和研究视域的变化问题研究》 国家一般课题 项目编号BAA080014 项目经费8万元。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8年-2010年 项目经费20万 编号:NCET-07-0171。
4、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2007065。
5、后现代教育观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问题研究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zz0085 2006年 3000元 主持。
6、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香港华夏基金会 2005年 50万元 主持。
7、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状况调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教育部 05JJD880058 2005年 20万 主持。
8、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问题研究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 2005126 2005年4月 3,000元 主持。
9、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合格 2005年1月(完成)。
10、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青年学生单向度性精神危机拯救与终极关怀性教育教育策略研究合格(已完成)。
11、青少年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的多重视阈解读与生命体认教育研究 全国教育规划十五重点课题 DEB010545 2002年4月(已完成)。
12、青年学生负面信仰心态的形成机理与人文关怀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 2001年12月 50,000元 主持(已完成)。
13、中学生崇拜信仰心态特质与理想信仰教育中的接受问题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2000年11月 10,000元 主持(已完成)。
14、全国普通高中学生一般状况调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100,000元 主持(完成)。
15、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青年学生信仰确立与人生观教育中接受问题研究 教育部  合格(已完成)。
16、吉林省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青年学生理想信仰确立与价值观教育中接受问题研究  吉林省社科规划办 2000年12月(完成)。
学术成果
1.于伟:先秦儒家之“礼”与我国教育的教化功能,《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2.于伟:公民抑或自然人——让-雅克·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前提性困境初探,《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
3.于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育焦虑的理论省思,《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2期(第二作者)。
4.于伟:十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研究的梳理与反思,《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9期(第二作者)。
5.于伟:以科研为先导加大政府投入,《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第2期。
6.于伟:东师网教:构建“教育云”支持下的学习型社会,《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第6期(第一作者)。
7于伟:米歇尔·福柯的“历史本体论”与教育思想研究的可能性选择,《教育科学》2011年第6期(第二作者)。
8.于伟:历史本体论与走向情本体的教育,《教育学报》2011年第4期(第一作者),《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4期转载。
9.于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二作者)。《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
10.于伟:试析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三种取向,《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第二作者)。《成人教育学刊》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11.于伟:黄济先生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教育学报》2010年第4期。
12.于伟:东师远程与继续教育:“尊重的教育”贯穿远教始终,《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第6期。
13于伟: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性问题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6期(第二作者)。
14.于伟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三个前提性问题,《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
15.于伟:农民教育期望——高等教育改革一种可能的阐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二作者)。
16.于伟:后现代成人教育:理论界说、思想源流及教育图景,《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第二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17于伟:改革开放30年农村教育研究主题的变迁与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载于《中国教育科学3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作者)。
18.于伟:本土化信念: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前提性动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二作者)
19.于伟等:困境与突破:中国学校教育精神的现代性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一作者)。。
20.于伟:基于一体化的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国际经验及启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二作者)
21.于伟等: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
22.于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二期。
23.于伟:农村教育发展面临时代挑战,《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28日(第二作者)。
24.于伟:让中等职业教育惠及更多农民子女,《光明日报》,2008年9月25日。
25.于伟: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路在何方,《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7日(第二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8年第13期转摘。
26.于伟:中西合璧 相得益彰,《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7日。
27.于伟:身体规训及其合理性论析,《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二作者)。
28.于伟: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建立进出有序、供求平衡的管理机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二作者)。
29.于伟:论坚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教育研究观问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8年第四期;《中国教育报》转摘,2008年11月1日。
30.于伟:以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为本——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路向调整和农民工培训的城乡联动体系构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二作者)。
31.于伟:美国《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的实施困境及其原因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32.于伟:快乐经济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探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二作者)。
33.于伟:农民工多元身份形成的文化诱因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第二作者)。
34.于伟: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
35.于伟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问题与对策,《中国教师》2007年第7期.。
36于伟:加强农民工培训 提升农民工素质,《光明日报》2007年7月14日.(第二作者)。
37.于伟:简评《教育学》,《光明日报》2007年7月7日。
38.于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结构性困境与破解,《教育研究》,2007年3期;光明日报2007年6月27日内容提要;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6日期刊看点介绍。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39.于伟: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u003c\u003c光明日报\u003e\u003e,2007年1月2日;新华文摘2007年第六期全文转载。
40.于伟:专业设置: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基于四省七县的调研与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1A。
41.于伟:解决农村教师“进口”和“出口”的几个问题,《知识界动态清样》,2006年255期。
42.于伟: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43.于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7日 人大复印资料\u003c\u003c职业技术教育\u003e\u003e2006年6期全文转载。
44.于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
45.于伟:儿童的存在特性与教化,《中国儿童报》,2006年5月3日。
46.于伟:论实用理性教育观的合理性—从为生存而教育谈起,《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47.于伟:论人类中心主义教育观问题,《教育研究》,2006年第一期。
48.于伟: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7日。
49.于伟:通过获取知识而获得能力,《社会观察》,2006年01期。
50.于伟:“学习目的”的三个层次,《社会观察》,2006年01期。
51.于伟:论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的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2.于伟:为人的生存而教育,《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11期。
53.于伟:论坚持合规律性的教育观,《教育学报》,2005年5期。
54于伟:《警惕“怎么都行”的教育观》,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27日。
55.于伟: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转载。
56.于伟:贫困家庭大学生生存状况的个案研究,《中国家庭教育》2005年第2期。
57.于伟: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教育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58.于伟:米歇尔·福柯教室中的微观权力理论述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 6期全文转载。
59.于伟: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年。
60.于伟:过个休闲式的暑假,《人民日报》2004年7月6日。
61.于伟:班主任最需要尊重和理解——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于伟,《现代教育报》2005年4月15日。
62.于伟:家庭教育视域中的青少年生命意义缺失与充盈,《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1月。
63.于伟:后现代主义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全球化与教育改革》2004年1月。
64.于伟:非公有制经济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2004.7。
65.于伟: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知识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观的影响与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66.于伟:现代性的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2004.8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67.于伟:师生关系中影响教育公平的不正当利益因素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月。
68·于伟: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69.于伟:论技术理性时代“完善的人”的消解及其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70.于伟: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改革论坛》2003年2月。
71.于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基础及职能,《比较教育研究》, 2003年第4期。
72.于伟:当前中小学教师过渡期待行为透视,《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第4期。
73.于伟:论科学变革与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4.于伟:现代人内心追寻的一种隐喻表达与解读,《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
75.于伟: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76.于伟: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l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2001-2。
《北京师大学报》2001-3部分转载,叶澜主编的《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1》综述。
77.于伟:984名女大学生若干性心理及其行为状况调查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
78.于伟:略论当代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9-11-5。
79.于伟:青年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思想教育研究》,1999-10-6。
80.于伟:关于青年学生性心理状况差异的调查分析报告,《东北师大学报》,1999-12-4。
81.于伟:改进大学德育工作,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1999-11-1.
鉴定成果
1、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合格 2005年1月(已完成)
2、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青年学生单向度性精神危机拯救与终极关怀性教育教育策略研究 合格  2004年7月(已完成)
3、青少年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的多重视阈解读与生命体认教育研究 全国教育规划十五重点课题 DEB010545 2002年4月  主持(已完成)
4、青年学生负面信仰心态的形成机理与人文关怀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 O1JA880002 2001年12月 50,000元 主持(已完成)
5、中学生崇拜信仰心态特质与理想信仰教育中的接受问题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00ZXZX033  2000年11月 10,000元 主持(已完成)
6、全国普通高中学生一般状况调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100,000元 主持(已完成)
7、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青年学生信仰确立与人生观教育中接受问题研究 教育部 合格 2001年3月(已完成)
8、吉林省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青年学生理想信仰确立与价值观教育中接受问题研究 合格 吉林省社科规划办 2000年12月(已完成)
获奖记录
1、2001年12月,《略论当代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问题》获第五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2、2003年7月,《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获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3、2004年9月,《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获第二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4、2004年12月,《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获第六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5、2006年9月,《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获吉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6、2007年9月,《现代性与教育》获第三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7、2007年12月,《现代性与教育》获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8、2007年12月,《现代性与教育》获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9、2009年9月, 《现代性与教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
10、2009年9月,《面向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专家型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六位)。证书号2009228。
11、2011年9月,《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论文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2、2012年3月,《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三个前提性问题》获得吉林省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证书编号:GJ1201016。
13、2012年11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宝字第201210064号。
职务任免
2020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提议担任基础教育德育工作指导专委会委员。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工作简历
社会学术兼职
主讲课程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学术访问
学术会议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鉴定成果
获奖记录
职务任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