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1833-1893),字耀峰,又名崔三,
回族,农民出身,原籍陕西
凤翔府崔家洼。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年间(1862-1874)是陕甘回民反清军将领之一,担任十八大营统帅。他幼年家境贫寒,曾当长工,但性情刚毅,练就了一身好拳术,深受当地回
汉族群众信赖,许多人拜他为师。
人物背景
生涯概述
清同治元年(1862)春,太平天国扶王
陈得才部、川滇义军
蓝大顺(后加入
太平军,为端王)部和
捻军张宗禹部先后攻入
陕西省,对回民群众反清情绪的高涨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治元年(1862)五月,督办陕西团练大臣
张芾等到临潼油坊街,与
回族谈判失败。之后回民,在
任武等带领下捕杀了张芾等人,叛乱迅速高涨。与此同时,
泾阳县、
三原县、
咸阳市、
高陵区、朝邑(今属
大荔县)等处回民亦起响应。凤翔回民大受鼓动。他们八月初四(8月28日)聚集麻家崖,拥崔为首领,抗拒官府。
同治二年(1863)崔伟领导
凤翔府“三十六坊”回民在东关麻家崖叛乱。同治二年(1863)春,清军多隆阿部入陕弹压,
西安市及
渭南市一带的回军失败西撤;同年冬,清军抽调兵力援救
凤翔区,崔率部转入
长武县一带,与
白彦虎等率领的泾阳、三原、咸阳回军会合。次年初,
陕西省各路回军聚集甘肃董志,统一组建为十八大营,崔为首领之一。这年八月,崔带领回军马队配合孙玉宝部攻克了军事重镇固原城,使陕、甘回军联结为一体,开辟了较大的活动地区,冀图在西北建立一个纯穆斯林的东干国。
同治三年(1864),被多隆阿军打败,分南北两路,先后入甘。南路以铁正国、崔伟为首的十八大营,连结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李得仓,转战于
陇东高原、
陇南市。
同治五年(1866)六月,崔带领一部回军打回陕西,牵制清军,支援西捻军入陕作战。次年初,崔率部袭凤、
岐山县、
扶风县等地,配合西捻军围攻
西安市。由于清军
左宗棠督率
湘军入陕,崔又率部掩护西捻军撤出
陕西省。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西捻军入陕,崔伟带领反清军4000余人由
隆德县、
庄浪县东下,攻入陕西阳(今
千阳县)、
宝鸡市等处,遭陕西巡抚
刘蓉堵截,返回
甘肃省。
同治七年(1868)冬,左宗棠派军追剿乱军。回军在
长武县白吉塬兵败,退回董志塬。
同治八年(1869)将十八大营改编为四大营,崔为四大营统帅之一,全军撤向宁夏金积堡(今属
利通区)。左宗棠调集大军围攻金积堡,崔率部攻入陕西,在清军背后作战,以牵制清军。同治八年(1869)春,同陈林、
禹得彦、马正和等据
庆阳市,托李得仓向清军求抚,未果。在董志塬抗击
左宗棠部清军,失利后退驻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四百户和宁安堡一带。并在预旺城(今宁夏同心境)、黑城子(今宁夏固原境)攻打清军。
同治九年(1870)正月,配合金积堡反清军反攻,在安定(今
定西市)击败清兵杨世俊部,经
通渭县、
秦安县、清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再次攻入陕西陇州、
凤翔区、礼泉高陵至关中东部。退回
甘肃省后,经
河州、狄道州(今
临洮县),于八月同禹得彦、
白彦虎带领部众及眷属转移到西宁大小南州,驻曹家堡。金积堡危急时,曾率部进攻安定袭清军后路,被阻。
由于金积堡回首
马化龙父子接受了
左宗棠的招抚,崔与白彦虎等率部于九年(1870)撤出金积堡,向西进至甘肃河州(今
临夏回族自治州)。又因河州回首
马占鳌投降,崔、白等只得撤退
西宁市。
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白彦虎、崔伟、
禹得彦等陕西回民叛军与以
马桂源、马本源为首的青海回族、撒拉族叛军并肩作战,在西宁以东的大峡、小峡地带与
刘锦棠部清军大战50多次,阻止了清军的进攻,使其损兵折将。但由于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遭到清军的进攻,西宁回绅的投诚,使乱军四面楚歌,西宁光复。同治十一年(1872)十一月,西宁之战回军失利,回首马桂元接受清军抚降,崔伟亦就抚。崔伟所部精壮者在
左宗棠收编,留驻西宁,其余男妇老弱病残者9000余人,被清军押赴甘肃
清水县恭门镇、阎家、
张良、平安等山区,择地安插。左宗棠将其所部编为旌善马队,归刘锦棠指挥。清政府升崔为提督,封建威将军。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将在
西宁市招抚的陕回精壮人马编为“旌善马队”,令崔伟为统领,随
刘锦棠出关
进军新疆,反击
阿古柏叛军。
光绪二年(1876)春,崔伟带领“旌善马队”攻剿古孜地、
乌鲁木齐市、
迪化府、
玛纳斯县等地后,又进军南路达坂、
托克逊县、
吐鲁番市及
阿克苏市、乌什各城,转战于冰天雪地、白草黄沙间,“屡拔坚城,数克大敌”,在南北疆战斗中取得重大军事胜利。
左宗棠为表彰崔伟的功绩,曾于光绪五年(1879)仲春为其亲笔书赠“忠诚可法”的匾额。清廷提升他为正一品提督,封健威将军。之后崔伟率部善前旗马队驻防
张家口市。
光绪七年(1881)卸任,受到皇帝召见之后返回故里。以后又带领武毅左旗马队借补前营游击在
兰州市任职八年。不久,他辞官在甘肃
清水县安家落户,以农耕为生至终。
光绪十九年(1893)病殁于兰州,葬兰州东拱北之旁。
崔伟晚年十分关心地方教育事业,他奏请清廷,
慈禧拨银贰佰两,在清水县恭门镇修建义学一所。他对地方宗教事务也很关心,慈禧太后拨银修清真寺一座,规模宏伟、典雅肃穆,为当地一大人文景观,取名“崔访寺”,为崔氏家族及部分凤翔籍
回族礼拜及宗教活动场所。
资料记载
九年正月,西窜陕回崔伟、
禹得彦等勾结河狄逆回,窜
礼县、宁远,北趋半角城、黑城子等处;中路、南路官军截击,大胜。陈林等窜金积堡,
刘松山破走之;马正刚窜入陕西三水,宗棠调陕防诸军击之。以未能先事豫防,自请严议;得旨:降三级留任。是月,刘松山中炮阵亡,奏请以松山兄子
道员锦棠加三品卿衔接统其军。回逆乏食四窜;二月,总兵周绍濂败之预望城,毙马正和。三月,
陕军截勦窜回,毙马正刚,馀匪追杀尽;陕西复清。六月,南路官军复渭源、狄道,克牟佛谛堡。七月,中路官军夺峡口,据秦、汉、马连三渠之首,合围金积堡。十月,宗棠六十生辰,奉旨赏寿,并御书扁额。十一月,
刘锦棠等克金积堡,马化就擒;寻伏诛,宁灵肃清。捷闻,诏开复宗棠降三级留任处分,赏加一骑都尉世职。十二月,金顺、
张曜会克王回巢,毁通贵回堡,克纳家闸回巢。
十年正月,安插就抚陕回於
华亭市属化平川,请增设化平川厅通判、化平营都司各一;督饬诸军搜铺馀匪,递运三月粮草,进规
河州。七月,宗棠进驻静宁。时肃州抚回复叛,谕宗棠酌量拨兵策应;宗棠檄提督
徐占彪率十二营赴之。八月,河州诸军夺康家岩要隘。十月,渡洮,克
三甲集镇回巢。
十一年正月,河州叛回乞抚。二月,请改宁夏府水利同知为宁灵厅抚民同知,驻金积堡;增灵武营参将一。五月,复河州,分起安插续抚陕回於
平凉市、
会宁县、
静宁县、
隆德县、安定等处。六月,搜捕零匪净尽,
甘南藏族自治州肃清。七月,宗棠进驻
兰州市。八月,
刘锦棠进规
西宁市,叠破
白彦虎等。十月,复西宁。
十二年正月,克向阳堡回巢。二月,复大通,崔伟、
禹得彦等就抚,分起安插平凉、
秦安县、清水等处;
陈湜复巴燕、戎格、西宁,逆首
马桂源等伏诛。三月,白彦虎窜
酒泉市,为
徐占彪所败,狂窜出关。四月,陈复循化、
撒拉族,叛回平。
人物评价
光绪六年(1880年)十月,崔伟、禹得彦。毕大才等率族善五营马队随
左宗棠“凯撒入关”,崔伟率推善前旗马队驻防
张家口市。次年由张家口卸任,受
光绪帝诏见后,又带左毅前旗马队借补甘肃前营游府,在兰州任职。
光绪十九年(1893年)五月十七日,崔伟病逝于兰州游府任内,享年六十二岁。临终前曾嘱咐其弟崔岳(参将衔、武毅左旗马队管带)将遗骸归葬陕西凤翔崔家洼崔氏先莹,因路途遥远不便,而葬于兰州东郊。崔伟一生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为人谦谨寡言,能下人”。(《谭济阳全集·笔识》)能衣衣人,食食人;有时严词正性以化乡人,有时款语温言,以消强暴。重信义,轻名利,他在新疆作战时虽屡建奇功,但军中称他有“大树将军”(
东汉冯异)之风。
崔伟晚年十分关心地方教育事业,为了使当地回、
汉族儿童读书识字,他奏请清廷拨银贰佰两,在
清水县恭门镇修建义学一所.聘请当地宿德和他学之土为教习。该校延至民国年间,由其孙崔蕴山捐资修建成近代化完全小学一座,名为清水县东区东堡子小学,使当地的文化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另一方面,他对地方宗教事务也很关心,出资修清真寺一座,规模宏伟、典雅肃穆,为当地一大人文景观,取名“崔访寺”,为崔氏家族及部分凤翔籍
回族礼拜及宗教活动场所。同时为了不忘对
凤翔区故土的眷恋,他又出资在凤翔城内修建清真寺一座。
崔伟还十分重视家乡回、汉人民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由于他一贯奉行“与人为善”、“睦邻友好”、“团结共存”的信念,这种传统精神,使凤翔籍回民定居甘肃清水
恭门镇一带后,深受感染,这个地区近百年来回、汉两个民族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回族的清真寺与
汉族的寺庙共处一镇,甚至一墙之隔,在宗教活动方面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各行其是,相敬如宾。遇到重大节日活动,还互相道贺致喜,一时传为佳话。
综观崔伟一生,从一个贫苦农民成长为叱咤风云的西北回民起义领袖,随着历史的发展,又使他成为一个保卫祖国边疆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处处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计个人生死荣辱,为
回族人民的生存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是回族人民的英雄,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打击人侵者的一位爱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