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虎
清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民变首领
白彦虎(东干语:Биянхў,1830年初——1882年7月26日),回族,小名叫白素,经名叫穆罕默德·阿尤布(俗称尤布尔),东干移民一直尊称他为“虎大人”,泾阳县人,清同治年间陕西回变首领。
清同治元年(1862年),白彦虎参与陕甘回变起事,逐渐成为回民军首领,他抗击清军十六年,最后流亡国外。跟随白彦虎流亡到中亚的回族人后来成为东干人,白彦虎则被称为中亚“东干族之父”。
白彦虎的经历具有传奇色彩,留下了“白彦虎杀嫂”“青龙白虎”“白帅扎营盘”等诸多典故。白彦虎对抗清朝封建统治,但也与入侵新疆意图制造分裂的浩罕汗国将领阿古柏有过合作,被视为回民起义的叛徒。左宗棠评价他:白彦虎悍鸷不如陕回诸目,而狡诈过之。中央民族大学回族学者胡振华说“白彦虎是西北反清起义后期斗争的实际领袖,是中亚东干族之父。”学者丁宏评价白彦虎:他充当了阿古柏的马前卒,做了许多助纣为虐的事,这个客观历史事实将他的抗清事业推向了反面。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白彦虎父亲是一个小官吏,曾在陕南城固、西安府以及京城做官。白彦虎跟在父亲身边,幼年在蓝靛厂清真寺读经、习武,在北京上过几年宗教学校,但识字不多。青年时期,白彦虎以全票当选北京市一个大区的宗教主管。之后,他回到陕西省咸丰末年(1861年),陕西招募回族勇士组建军队抵御太平天国,白彦虎加入了清军。
反清起事
同治元年(1862年),捻军与太平天国合兵,攻城略池,回族军队溃散。白彦虎离开了军队。同年五月,泾阳县官绅杀害回民,致泾阳县、三原县回族起事。白彦虎加入了杨文治领导的泾阳县起事队伍。后来又参与了西安金胜寺,六村堡街道之战。次年九月八日(1863年10月20日),回民起事队伍在咸阳县苏家沟、渭城湾一带被钦差大臣呼尔拉特·多隆阿队伍打败。已是首领的白彦虎带领部队从咸阳市撤退,经过礼泉县(今礼泉县)、乾县(今乾县)、邠州(今彬州市),到达长武县(治今长武县)白吉原。
十年征战
回军整合
白彦虎组织回军在白吉原设下埋伏,伏击了陕西提督雷正绾部并取得胜利。之后,白彦虎撤至董志原(在今甘肃省泾河马莲河之间),与其他回军队伍会合。同治三年(1864年),聚合的回军整编成十八大营,白彦虎是十八营元帅之一。同治五年(1866)和同治七年(1868年),回军先后两次进攻陕西省,均遭到失败。同治八年(1869)春,清代重臣左宗棠进攻董志原。回军势力受挫后整理队伍,改编为四大营,由白彦虎、马振和、禹得彦崔伟分别担任元帅。回军由环州(治今环县)、固原州(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北上,撤向金积堡(在今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西南)一带。白彦虎与禹得彦联合宁夏府(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当地回军首领马化龙共同抗击清军。白彦虎部在金积堡西南与清军展开血战。见回军战事不利,白彦虎提议回军西撤,不被马化龙采纳。白彦虎和禹得彦遂率部逃至盐茶厅(治今海原县)与马生彦等回军会合。金积堡战役失利后,马振和战死,马化龙投降后被诛杀。
清军剿杀
同治十年(1871年7月),白彦虎与马长顺合兵围攻敦煌市。白彦虎纵火焚烧莫高窟洞窟,致佛龛半付灰烬。在清军的追击下,白彦虎等人率领回军逐步撤退,由长流水、打拉城,出会宁县、安定,到达河洲,与当地回军首领马占鳌一起抗击清军。马占降清后,白彦虎撤退至西宁市,与以马桂源、马本源为首的青海回族、撤拉族反清军联合抗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9-11月间),在大小峡至大小南川区一线,白彦虎等人率领回军同清军进行了50余场恶战。由于清军的不断增援,回军屡次失利。之后,白彦虎率残军数千人,北越祁连山脉,撤向甘州区(治今甘肃省张掖市)、酒泉市(治今甘肃省酒泉市)一带。同治十二年(1873年春),白彦虎再次围攻敦煌市并与清兵激战,半年不能破城。白彦虎与肃州回军马文录部互为应援。不久,左宗棠率重兵灭马文录部,白彦虎见战事不利,率部逃入新疆。
西入新疆
投靠阿古柏
同治十二年(1873年),白彦虎率部出嘉峪关市,经玉门、瓜州县敦煌市,退至新疆境内。七月,白彦虎部抵哈密市,与维吾尔族头目玉素皮联合,攻占哈密王城。八月,清军攻入回军占据的哈密王城,白彦虎掳哈密王迈哈默特之母至吐鲁番,投靠了入侵新疆的浩罕汗国的将领阿古柏。阿古柏英国俄罗斯支持,入侵新疆。白彦虎与他互为声援,对抗清军。与阿古柏合流后,白彦虎将所部分为两股,自率一股数千人奔赴乌鲁木齐市、玛纳斯;另一股在哈密为清军击败后,经乌伦古河(今蒙古共和国境)、察罕通古(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东南)、科科墨顿(和布克赛尔西)、大拐和小拐(克拉玛依市东南),绕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周,最后到达玛纳斯与白彦虎会合。同年冬,白彦虎部被驻守附近的清朝吉林省黑龙江省马队击败。
抗击清军
虑及回军势孤,白彦虎尽力逢迎阿古柏,“帕夏(即阿古柏)有所诛求,悉索以供。”此后的三年中,白彦虎部在红庙子、玛纳斯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一带联合当地回军以迂回方式抗击清军。光绪二年(1876年)春,左宗棠部下刘锦棠率部出星星峡,开始清军收复新疆之战。闰五月,阿古柏命白彦虎驻扎古牧地迎击清军。六月二十八日(8月17日),清军克古牧地,全歼守敌约6000人。白彦虎当时不在城中,得免一死。二十九日黎明,清军向乌鲁木齐市推进,白彦虎等弃城向达坂方向逃跑。之后,在清军的追击下,白彦虎部在南山小东沟、金口峡屡战屡败,最后逃往托克逊县,与阿古柏会合。阿古柏见白彦虎势力衰弱,待之甚倨,勒令其部下剃发易服,傍城以守。
穷途末路
光绪二年(1876年)冬,阿古柏命白彦虎协助马人得守吐鲁番市。光绪三年(1877年)春,刘锦棠部攻占达坂,清代嵩武军和蜀军分别从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进,连克数城,吐鲁番盆地门户大开。见清军势不可挡,白彦虎率部逃走,沿途掠人畜、焚村堡,逃到喀喇沙尔与阿古柏会合。四月十六日(1877年5月28日),阿古柏死亡,其属下远遁,白彦虎部被留下驻守开都河西岸,以阻挡清军。白彦虎掘开开都河,率部逃离喀喇沙尔,并使属下赴俄罗斯买路求生。九月初,白彦虎部攻占库车城。
流亡俄国
俄国扎根
面对紧追不舍的清军,白彦虎部转战拜城县。九月底,至喀什噶尔,而后渡纳林河。光绪三年冬(1877年),白彦虎带领数千军眷进入俄罗斯境内。同年,白彦虎率部到达纳伦,当地政府解除他们的武装,并就地安置了他们。由于纳伦的生存条件恶劣,白彦虎率部向托克马克市一带迁移。同年(1877年12月27日),他们来到距离托克马克七八公里处的营盘(卡拉库努孜),并就此扎根。白彦虎部进入俄罗斯境内后,曾多次进犯中原地区边境,抢饷银,劫商货。
繁衍生息
光绪四年(1878年3月25日),清朝向俄罗斯提出引渡白彦虎的要求。同年五月,清代再命吏部左侍郎完颜崇厚出使俄罗斯,议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交白彦虎诸事。同年,俄罗斯方面与李鸿章会面。俄罗斯从其政治需要出发,拒绝将白彦虎引渡给清政府,甚至准许进入俄境的白彦虎余部5年不纳粮,20年不抽丁。俄罗斯曾计划出兵占领整个新疆,并分别建立由白彦虎和伯克胡里为首的两个傀儡政权,后来这一阴谋终胎死腹中。定居营盘后,白彦虎带领族人开荒垦地,种植农田。此举受到了当地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斯坦族人的嘲讽。但是几年后,他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也有了繁衍生息之地。
因病去世
常年的征战,让白彦虎疲弊缠身,身上至少留下5处的严重枪伤。晚年的时候,他一直抱病。光绪八年(1882年4月),白彦虎来到比什凯克养病。同年(1882年7月),他的身体急剧恶化并且感染了肺炎,光绪八年(1882年7月26日),白彦虎去世。
身后之事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西北回族起义失败后,很多回族迁往中亚,他们的后裔被称为“东干族”。白彦虎则被称为东干族之父。东干族主要居住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孜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主要战事
金积堡之战
清朝重臣左宗棠的攻击下,白彦虎与禹得彦等回军势力受挫,撤退到金积堡一带,与当地回军首领马化龙共同抗击清军。马化龙部在回军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大,驻扎地金积堡位于秦、汉两渠之间,周围城墙高约四丈,厚三丈余。堡外地区沟渠纵横,密布着五百七十多座堡寨。同治八年(1869年)八月,清军将领刘松山率重兵攻击金积堡一带回军,连克数十堡寨。九月初,灵州城内回民起义。刘松山率军平定起义,肃清外围,巩固了清军的后方安全。十月,马化龙率部击败刘松山部,双方处于僵持阶段。在其余方向,清军将领雷正琯、周兰亭、黄昆、简敬临等部,先后攻占了黑城子、盐茶厅、同心、韦州镇、张恩堡等地,分路进至金积堡东南地区。清军将领金顺张曜两军也自宁夏府城南进,沿黄河西岸封锁了西北方向。至此,清军完成了对金积堡地区的包围。面对不利形势,白彦虎提议回军西撤,未得到采纳。马化龙清朝提出求抚遭拒。不久,白彦虎率部离开金积堡,退往河州
同治九年(1870年),左宗棠调清军劲旅围攻金积堡。十月,金积堡的外援、粮道都被截断,马化龙知败局已定后投降,被诛杀。金积堡之战以回军失败而结束。
围攻敦煌
同治十年(1871年7月),白彦虎与马长顺合兵围攻敦煌市。驻守敦煌县城的是清军将领李天和、胡飞等人,清朝将领率部固守敦煌县城,并在秦安坊、秦州坊、庄浪坊、新店台一带与来犯军队作战。双方相持半年,白彦虎与马长顺未能攻占敦煌县城,无奈退走。
同治十二年(1873年春),白彦虎再次出兵围攻敦煌,清军调集四个统领(相当于团)的兵力迎战。双方在张家堡子一带激战,清军败退后固守县城。白彦虎率部围攻敦煌,半年不能破城。其后不久,左宗棠率重兵督战,攻破酒泉市,灭马文录部。白彦虎见势不妙,率部逃入新疆。
相关典故
白彦虎杀嫂
白彦虎率部进入新疆后,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前途一片渺茫。在吐鲁番市乌鲁木齐市之间的营地驻扎时,白彦虎的哥哥白彦龙的妻子在灶房做饭,一边往灶里填柴,一边埋怨白彦虎不知将他们带往何处。适逢白彦虎来到灶房,听闻了此话,拔刀斩杀亲嫂。
青龙救白虎
西宁市兵败后,清军追赶白彦虎队伍,白彦虎垫后阻挡清兵,遇到一处两丈宽的沟壑,难以跨越。面对紧追不舍的清兵,白彦虎对胯下青海马家军说话,是良驹带我过沟,非良驹一起死。随后用鞭催打青马,青马一跃而起,跨过大沟,摆脱了清兵的追杀。
白帅扎营盘
来到俄罗斯后,白彦虎考察定居地址。在距托克马克8公里处,他看到一块荒草滩,水蛇属多,蜣螂也多。白彦虎认为,有水蛇的地方,地下水资源一定丰富,粪金龟科成堆的地方,土壤必定肥沃。此地临近卡拉库努孜河,北有小北山天山余脉),东有小东山。白彦虎认为此地十分理想,随即将宝刀插在地上,确定此外为定居地。史称“白帅扎营盘”。
人物评价
回族学者胡振华评价白彦虎:白彦虎是西北反清起义后期斗争的实际领袖,是中亚东干族之父。他一生最值得肯定的历史功绩有两点:一是他对坚持西北反清回民起义后期斗争所做出的努力,二是他对保护义军余部、对中亚东干移民群体的形成与发展所做的贡献。
但学者马汝衡则在《略论白彦虎历史评价问题》中评价白彦虎:白彦虎分不清内外与敌我,走上了与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外国人侵者阿古柏联合反清的错误道路。这就是这位风云一时的回族反清英雄白彦虎的历史悲剧所在。
学者丁宏亦在《关于白彦虎之复议》中评价白彦虎:白彦虎充当了阿古柏的任冲昊,做了许多助纣为虐的事,这个客观历史事实将他的抗清事业推向了反面。
此外,左宗棠光绪元年三月七日的奏疏《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中评价白彦虎善战:白彦虎悍鸷不如陕回诸目,而狡诈过之。计白彦虎自陕至甘,未尝占据城池。每迂劲军,未尝恋战,往往给诸目断后,自挈党伙先逃。所犯之处,未尝久留。贼智长于用伏,官军计划稍疏,则为所陷。
清代学者易孔昭也在《平定关陇纪略》中评价白彦虎:“惟白彦虎一起狡黯异常”,虽亦伪词乞抚,而责其呈缴马械,则迁延支展,观望不前。
相关作品
文学与民间形象
后世纪念
姓名纪念
东干人把白彦虎作为引以为自豪的先辈,为了纪念他,将马三青附近的札依木卡乡命名为“白彦虎乡”,还在马三青、绍尔秋别等东干乡成立了“白彦虎公司”“白彦虎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
中亚哈萨克斯坦国的城市阿拉木图市内有一条“白彦虎大街”。
纪念活动
1982年,白彦虎逝世100周年时,东干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2023-07-03
..2023-07-03
..2023-07-03
..2023-07-06
白彦虎.博雅人物网.2023-07-06
历史沿革.固原市人民政府.2024-07-29
左宗棠 (1998).豆瓣电影.2023-07-0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反清起事
十年征战
回军整合
清军剿杀
西入新疆
投靠阿古柏
抗击清军
穷途末路
流亡俄国
俄国扎根
繁衍生息
因病去世
身后之事
主要战事
金积堡之战
围攻敦煌
相关典故
白彦虎杀嫂
青龙救白虎
白帅扎营盘
人物评价
相关作品
文学与民间形象
后世纪念
姓名纪念
纪念活动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