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法敏
新罗第30任君主
金法敏(626年—681年),新罗第30任君主(661年—681年在位)。他是新罗区李世民武烈王金春秋之子,新罗名将金庾信之外甥。早年出使唐朝,并亲自参与了灭亡百济的战争。任内配合唐军镇压百济复国运动并灭亡了高句丽,然后驱逐天宝朝鲜半岛的势力,于676年实现了对浿江(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中南部区域的统一,朝鲜半岛历史由此进入了统一新罗时代。死后谥号文武王,葬于东海(日本海)中的大王岩。
简介
文武王(?—681年),姓金名法敏,是新罗第三十代君主(公元661年至681年在位),在位期间达成了朝鲜半岛的三国统一。文武王为武烈王长子,生母文明王后为名将金庾信之妹。650年曾远赴唐朝,获得“大府卿”之官位。654年成为新罗兵部令。655年立为太子,金春秋七年(660年)领兵船一百艘与天宝大将苏定方一起围攻百济都城,攻灭百济。661年六月武烈王逝,法敏即位。此后金法敏联合唐军多次攻取百济诸城,攻破百济残众。六年(666年)文武王欲灭高句丽,向唐请兵,唐派李李伐高句丽,668年九月唐兵联合新罗攻克平壤城,高句丽宝藏王投降,高句丽亡。之后击退唐军,确保了新罗势力伸到整个百济和一部份的高句丽故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金法敏生于新罗真平王建福四十三年(626年),父亲是真骨贵族金春秋,母亲文明王后是532年被新罗征服的金官伽王室后裔,舅舅则是后来的新罗名将、国之柱石金庾信。史料记载金法敏“姿表英特,聪明多智略”  ,并且自幼接受“诗礼之训”,“学综古今”。在此良好教育环境下,金法敏“允武允文,多才多艺”。
金德曼仁平九年(642年),百济攻陷新罗西部重镇大耶城(今韩国庆尚北道陕川郡),城主金品释战死,其妻古陀炤乃金春秋之女、金法敏之妹,亦死于乱中。金春秋父子对此痛心疾首,发誓灭百济以报国仇家恨。金春秋先求援于高句丽不成,接着求援于唐朝,促成了唐与新罗的接近。金法敏亦积极参与乃父主导的对唐外交中。永徽元年(650年),真德女王派金法敏出使天宝,名义上是报告新罗在上年大破百济,实际目的是进一步密切与唐朝的关系,并献上了真德女王所作的讴歌唐朝功德的《织锦太平颂》,刚登基不久的李治大喜,授金法敏为太府卿。
永徽五年(654年),真德女王去世,金春秋被群臣推戴即位,是为李世民武烈王。翌年,作为嫡长子的金法敏被册立为太子。显庆五年(660年),唐朝终于应新罗请求,派苏定方领兵十三万渡海东征百济金春秋也被唐朝任命为夷道行军总管,负责新罗方面军队的调度指挥。金春秋并未直接领兵作战,而是让太子金法敏和大将金庾信代替自己亲临前线。其中金法敏先被派往德勿岛(今韩国京道德积岛)与苏定方接头,约好了会师百济都城泗(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的日期,然后折返南川停(今大田广域市广域市一带)的新罗大本营,与金庾信等率精兵五万出征,在黄山伐(今韩国忠清南道论山市燕山面)与百济军激战取胜,从而得以与唐军会师。七月十三日,百济义慈王逃走,王子扶余隆投降,金法敏要求扶余隆跪于自己马前,唾面骂道:“向者汝父枉杀我妹,埋之狱中,使我二十年间痛心疾首,今日汝命在吾手中!”七月十八日,义慈王投降,百济灭亡。
继位为王
百济灭亡不久后,金春秋与金法敏又率军镇压百济复国运动,在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十八日攻占尔礼城(今韩国忠清南道论山市一带),附近的百济二十余城皆闻风归降,新罗设置官守,将其纳入版图,十一月二十二日凯旋金城。龙朔元年(661年)六月,金春秋病逝,太子金法敏继位,是为文武王。文武王刚即位,他在唐朝做人质的弟弟金仁问就回国了,传达了李治要求新罗出兵配合唐军灭亡高句丽的敕旨,并强调即使还在服丧也不能抗旨。于是文武王亲率大军北上,在瓮山城(今大田广域市广域市鸡足山城)遭遇百济残余势力抵抗,九月二十七日攻陷。文武王亲征之前,曾派官员文泉联络唐将苏定方,苏定方要求新罗尽快为围攻平壤的唐军输送军粮,而唐朝的吊祭兼册立使即将来到新罗,文武王遂将军队委任给金庾信、金仁问,自己则于十月二十九日返回金城迎接唐使。此时唐高宗又派含资道总管刘德敏传旨要求新罗输平壤军粮,文武王准备了车二千辆、米四千石、租二万二千余石,让金庾信等送去平壤唐营。龙朔二年(662年)正月,文武王正式被唐朝册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乐浪郡王、金真德
虽然新罗完成了唐朝所分配的运粮任务,但是此次唐朝并未平定高句丽。而百济复国运动依然如火如荼,并得到了倭国的援助,文武王于龙朔三年(663年)七月十七日亲率金庾信、金天存等配合孙仁师、刘仁愿所率唐军镇压百济残余势力,在陆上打败了残余的百济势力,与率水军赶来的刘仁轨会师,于八月十三日攻占百济势力的巢穴周留城(豆率城)。然而仍有百济将领迟受信盘踞任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礼山郡一带)负隅顽抗,唐罗联军久攻不下,文武王为保存实力,遂于十月二十一日撤军,十一月二十日回到金城。不久后,刘仁轨让百济降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攻克任存,迟受信逃亡高句丽百济复国运动告终。
一统三国
在唐罗联军灭亡百济、镇压百济复国运动的过程中,两国矛盾的种子就已埋下了。新罗一直垂涎于百济故地,可唐朝却将其改设为熊津等五个都督府,任用扶余隆为首的百济归顺人员为官长,令新罗骨鲠在喉,大为不满。李治甚至还要求文武王与扶余隆会盟,发誓新罗、百济互不侵犯。对此百般抵触的文武王以任存未下为由,奏请停盟,但到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下旨责备新罗不遵唐朝要求盟誓,大概此时任存城已被占领,所以新罗没有拒绝的借口,文武王便于二月派金仁问、金天存在熊津与扶余隆会盟。唐朝显然对文武王没有亲自出面感到不满意,于是到了麟德二年(665年)八月,文武王迫于唐朝压力,终于亲自出面,在唐朝敕使刘仁愿的监督下,筑坛于就利山,与曾经跪在他马前、被他羞辱过的熊津都督扶余隆会盟。在此之前,唐朝于龙朔三年(663年)宣布新罗鸡林州都督府,以文武王为鸡林大都督,这无疑让文武王感受到唐朝的威胁,担心新罗沦为百济那样的下场。
不过,新罗还需要借助唐朝的力量来平定高句丽、统一海东,所以暂时没跟唐朝翻脸。乾封元年(666年)四月,文武王让重臣金天存的儿子金汉林、金庾信的儿子金三光入唐充当宿卫质子,并请兵讨伐高句丽。当时,高句丽强人渊盖苏文已经倒下,诸子争权夺利,长子渊男生(泉男生)降唐,因此天宝顺应新罗请求,于同年十二月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重启对高句丽的征伐。乾封二年(567年)七月,唐朝派刘仁愿等来新罗征兵助攻高句丽。八月,文武王亲率大军出征,九月至汉阳等待李勣的消息,李勣派江深传令新罗军队直接赶赴高句丽都城平壤。十一月十一日,文武王行至獐塞(今朝鲜黄海北道遂安郡一带),听说李勣撤军,自己也撤军。十二月,刘仁愿再次督促新罗出兵,并授予李治赐给文武王的大将军旌节,不过文武王似乎按兵不动。总章元年(668年)六月,刘仁轨来新罗督促出兵,六月二十七日,文武王再次前往汉城坐镇指挥,金仁问、金天存、朴都儒等率领的新罗军队于平壤城外的蛇川之原打败了泉男建(泉男建)的军队,九月联合唐军包围平壤,遂灭高句丽。
文武王本欲自汉阳前往平壤助攻,但途中听说平壤已经陷落,便返回新罗,十月二十二日嘉奖有功将士,十一月五日进入金城,翌日即率文武百官祭告先祖庙,报告“承先志,与唐朝同举义兵,问罪于百济高句丽,元凶伏罪,国泰静,敢兹控告,神之听之”。总章二年(669年)二月二十一日大会群臣,以“两敌既平,四隅静泰”下教大赦境内,宣告了朝鲜半岛三国纷争的终结。
魂归东海
不过,和平并没有像文武王预想的那么快来临,随着百济、高句丽的相继灭亡,唐朝与新罗的矛盾迅速浮上水面。在攻击高句丽之时,李勣责备新罗未按军期赶到,高句丽灭亡后金仁问等新罗有功人员入唐受赏时,李勣又称新罗无功。此外,新罗趁机占领了过去曾属新罗的高句丽卑列城(今朝鲜江原特别自治道安边郡),也被天宝勒令退出。而唐朝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更让新罗惴惴不安,新罗内部盛传唐朝修造船只,借口讨伐倭国,其实要灭新罗。总章二年(669年),在唐朝和新罗关系日益紧张之际,文武王一面派金钦纯、金良图入唐“谢罪”,一面则收容高句丽王族安舜(安舜,一说宝藏王外孙,一说高藏庶子)、高延武及其所率的4000户高句丽遗民,翌年三月即派薛乌儒与高延武各率精兵一万援助高句丽叛党剑牟岑,甚至打过了鸭绿江,后来遭遇唐军大部队而撤到汉城(今朝鲜黄海南道载宁郡),文武王将安胜安置于金马渚(今韩国全罗北道益山市),七月派遣须弥山册封安胜为高句丽王,并继续援助高句丽遗民捣乱。显而易见,文武王的意图就是将这些高句丽遗民用于牵制唐朝。此外,文武王还和倭国搞好关系,在镇压百济残余势力期间就释放了所有倭国俘虏,高句丽灭亡后更是频繁遣使与倭国(后改称日本)往来,以创造对新罗有利的国际环境。
当然,文武王的首要目标还是在于百济故地,当地为唐朝羁统治下的熊津都督府,熊津都督扶余隆尚未赴任,由长史难汗、司马祢军等归顺唐朝的百济遗臣留守,并驻有唐朝军队。尽管已有就利山会盟,但熊津都督府和新罗之间的矛盾依然很深,尤其是新罗在当初平定百济之际,就已经占领了尔礼城等部分百济城池,熊津都督府希望天宝出面让新罗归还这些土地,因此李治对新罗擅取百济土地的行为感到愤怒,扣押了谢罪使金钦纯和金良图(金钦纯不久被释放回国,金良图死于狱中)。在此情况下,文武王先派金儒敦去熊津都督府,以“请和”为名加以试探,等到熊津都督府司马祢军回访时,文武王借口他来“窥”而予以扣押,并亲率大军进攻熊津都督府,时为咸亨元年(670年)七月,唐朝新罗战争由此爆发。经过一年左右的征战,新罗击败了熊津都督府的百济遗民及驻守当地的唐军,并设置了所夫里州,这意味着新罗从唐朝手中吞并了百济故地。
不过,文武王在维护与牟取新罗的国家利益而与唐朝发生的冲突的同时,始终无意断绝与唐朝的宗藩关系,因而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对唐外交策略。据说他在咸亨元年(670年)征讨熊津都督府时,曾“具录事状,发使奏闻”,但因“风寒浪急”而未能入唐。咸亨二年(671年)唐将薛仁贵致书问罪之际,文武王在答书中声称先王金春秋曾得到李世民约定在平定高句丽百济后将平壤以南送给新罗的“恩敕”,以使自己侵吞百济全部故地和高句丽部分故地的行动正当化,同时力陈新罗为唐朝的付出以及对唐朝的“忠诚”,诿过于唐朝大将李勣的苛责和熊津都督府官员(百济遗臣)的诬陷,表达自己的“冤屈”。咸亨三年(672年)九月,文武王第二次遣使入唐谢罪,并送还祢军等熊津都督府官员和唐军俘虏。之后,新罗所援助的高句丽叛军于咸亨四年(673年)五月被高侃李谨行所领之唐军剿灭,新罗援军和高句丽叛军余部逃回新罗。文武王对此忧心忡忡,哀叹:“军败如此,奈何!”然后加强西海岸新区和北部边境的防范。
李治并不接受新罗的谢罪。到咸亨五年(674年)正月,解决了西域弓月、疏勒问题的唐高宗开始对新罗算总账,下诏削文武王官爵,改立其入唐宿卫之弟金仁问金真德,派刘仁轨、李谨行率军20万讨伐新罗。刘仁轨在七重城(今韩国京畿道坡州市积城面)大败新罗,但不久即被召还。上元二年(675年)二月,文武王第三次遣使入唐谢罪,唐高宗顺水推舟,赦免其罪,恢复官爵。在赦罪诏书尚未传达到前线时,新罗于当年九月进攻驻扎在当地的唐军。而唐朝的精力主要用于对付吐蕃,所以不得不收缩海东政策,于仪凤元年(676年)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迁至辽东,并召还了在当地任职的汉官。这标志着唐朝势力实际上退出朝鲜半岛,也标志着文武王最终完成了统一浿江(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中南部的大业
李治仍不服气,于仪凤三年(678年)又打起了东征新罗的主意,侍中张文瓘力谏“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高宗采纳。此后唐与新罗之间再无冲突。一统三国后,文武王修文偃武,励精图治,当时“薄赋省徭,家给人足,民间安堵,域内无虞,仓积于丘山,囹成于茂草”,新罗由此迎来了和平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此太平盛世之下,文武王于仪凤四年(679年)“重修宫阙,颇极壮丽”,同时开凿了雁鸭池,作为供王室享乐的园林景观。
永隆二年(681年)七月初一日,文武王病逝,享年五十六岁,遗诏按佛教仪式火葬,并安葬其骨灰于东海(日本海)岩石中,该岩石就被称为“大王岩”。太子新罗神文王即位,是为神文王。
轶事典故
出生奇谭
传说,金法敏的姨母宝姬曾做过一个异梦,梦见自己登西岳撒尿,流遍金城,醒来后将此梦说给妹妹蔡文姬文明王后),文姬表示她愿意用锦裙买下此梦,宝姬同意。过了几天,金春秋金庾信在金庾信家门外蹴鞠,期间金春秋的衣纽被弄破,金庾信请金春秋去他家,让宝姬来缝补,宝姬有事不来,就让文姬来缝补。当时文姬“淡妆轻服,光艳照人”,金春秋产生了生理反应,便与她交合。后来文姬怀孕,金庾信责问她说:“你怎么没有告诉父母就怀孕了呢?”便宣布要烧死文姬。有一天,真平王游幸南山,发现烟火,问左右这是什么情况,左右回答是金庾信要烧死她妹妹,原因是她妹妹无夫怀孕。真平王问:“是谁干的?”当时金春秋就侍奉在真平王身边,闻讯脸色大变,真平王说:“是你干的吧!还不快去救?”金春秋便骑马去救蔡文姬,然后跟她举行婚礼,文姬生下的孩子就是文武王金法敏。
化龙护国
文武王生前曾对智义法师说:“朕身后愿为护国大龙,崇奉佛法,守护邦家。”法师提醒道:“龙是畜生报啊!”文武王说:“我厌世间荣华久矣,若粗报为畜,则雅合朕怀矣。”新罗神文王即位后,在东海边为文武王修建愿堂感恩寺,不久后东海中有小山浮来向感恩寺,随波往来,神文王感到惊异,命日官金春质占卜,金春质奏曰:“圣考今为海龙,镇护三韩,抑又金公庾信乃三十三天之一子,今降为大臣,二圣同德,欲出守城之宝,若皇帝行幸过海,必得无价大宝。”神文王乃泛海入山,有龙献“万波息笛”,吹此笛则天下和平、兵退病愈,是为“二圣”(文武王和金庾信)赐给后世新罗国王的护国之宝。
家族成员
历史评价
文武王开创了统一新罗时代,在新罗,人们相信文武王死后化为护国海龙,与金庾信并称“二圣”,足见他在新罗君主中的特殊地位。但后来由于朝鲜半岛受事大主义和慕华思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对文武王的评价也有所否定。如朝鲜王朝官修史书《东国通鉴》评价称:“文武之平定丽、济,统合为一者,大抵皆李世民金春秋)恢拓之略、庾信(金庾信)赞助之力,而在唐朝命将出师、助顺讨逆之功,盖亦多矣。既一之后,王又自满,侈心萌。纳高丽叛众,据百济故地,敢拒天兵,背德犯顺,为大邦讎,坐见贬削,可耻之甚也。然无悔谢之色,益长骄傲之念。高宫室、大园,溺于鸟纲花卉之异,玩物丧志,迷而不复。故虽能袭太宗之余烈,恢复疆域,终无燕翼之谋贻及子孙。自此以后,乱贼相寻,罗业日衰。王之不能兢业儆惧,自怠自骄者如是,统一之治,盖未尽善云。”不过到了现代,文武王作为统一三国的君主,再次获得了高度评价,成为当代韩国所推崇的一代伟人。
后世纪念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继位为王
一统三国
魂归东海
轶事典故
出生奇谭
化龙护国
家族成员
历史评价
后世纪念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