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
生活在海洋里的爬行动物
海蛇(拉丁学名:Hydrophis melanocephalus,英文:Sea snakes),别称扁尾海蛇半环扁尾蛇长吻海蛇、黄腹海蛇等,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属眼镜蛇科,扁尾蛇属,分布于中国、印度洋太平洋的沿海地区。
成年海蛇通常身长 1-1.5 米,个别个体可长至 2.7 米,体重通常只有900克,个别可重达1500克。海蛇身体一般是黑色的,身体上有一些彩色环。海蛇身体扁平,侧面变窄,就像鳗鱼的身体形状。海蛇需要潜入海底,在珊瑚礁红树林或海底觅食。它们每2~6周可蜕皮一次。完全水栖的海蛇繁殖方式为胎生,每次产下3~4尾20~30厘米长的小海蛇。能上岸的海蛇,依然保持卵生,它们在海滨沙滩上产卵,任其自然孵化。
海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皮可用来做乐器和手工艺品;蛇肉和蛇蛋可食用。海蛇的肉、胆、血入药,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及猪疥螨病;治疗支气管炎;海蛇血生食或冲米酒食用可补气血,壮筋骨;海蛇油外涂伤处可治火烫伤
海蛇虽未被列为濒危物种,但由于受环境影响,其数量已大大减少。某些海蛇种群和物种正在减少或濒临灭绝,其原因包括降雨模式、水温变化、环境污染和人类开发等。
演化命名
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两栖纲中的一部分离开水,完全到陆地上定居,进化为爬行纲——蛇。还有一部分蛇选择返回大海,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海蛇。在蛇类演化的早期阶段,地球上曾出现过巨大的海蛇,这些海蛇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就灭绝了,仅留下为数不多的的化石,作为它们旧日曾活在世上的见证。
海蛇起源于不同的蛇类谱系——亚洲眼镜蛇属澳大利亚的陆地眼镜蛇。某些蛇类(如眼镜蛇)经历了从陆地或淡水栖息地向海洋环境的进化转变。在位于东南亚的生物多样性热点珊瑚三角区,海蛇经历了这样的转变。
种类
截至2020年,海蛇有60多种不同的种类。
有毒代表物种
无毒物种
在北起菲律宾岛、南到大洋洲北部、西至印度海岸的广大海区有一种历史最古老的海蛇——锉蛇,这是海蛇中少有的无毒蛇类,体长大约60厘米至1米之间,肌肉松软,身体呈黄褐色,表面有很细的粒状鳞片。锉蛇的心血管和呼吸的生理机能适于水中生活,它的血色素输氧效率高,潜水时的心跳可降到每分钟1次以下。它在水中的潜伏时间可以长达5小时之久,而在这期间的呼吸功能有13%是通过皮肤进行的。锉蛇唇部的组织和鳞片能将嘴封得滴水不漏,下颌有一个盐分泌腺,用来分担肾脏排泄盐分的沉重负担。
形态特征
成年海蛇通常身长 1-1.5 米,个别个体可长至 2.7 米,体重通常只有900克,个别可重达1500克。海蛇身体一般是黑色的,身体上有一些彩色环,但也有许多种与这种色调不同,有彩色线条,甚至有蓝色、红色、灰色等基色。海蛇眼睛小,有一个圆圆的瞳孔。除了短尖牙,海蛇嘴里大约有18颗小牙齿,这些毒牙隐藏在牙龈褶皱内。其嘴部区域(舌头下方)有腺体,可以从血液中收集多余的盐分,并将其排入海中。
海蛇身体扁平,侧面变窄,就像鳗鱼的身体形状。其尾部短如桨,鼻口上方有瓣膜状鼻孔,肺部细长,延伸至整个身体。海蛇没有像鱼一样的鳃,不能从水中获取氧气。它们的鳞片排列得像铺路石,很小,通常不重叠。虽然这些物种保留了缩小的腹鳞,但高级形态没有腹鳞,因此无法在陆地上爬行。海蛇游泳时形成的龙骨可增加表面积,有助于通过横向波动推进。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福建省浙江省等近海。世界分布:海蛇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的沿海地区,从非洲东海岸向东横跨太平洋,一直延伸到美洲西海岸,巴拿马湾的水域。
栖息环境
海蛇通常的栖息地热带和温暖的水域,靠近海岸、礁石、珊瑚区等,因为这是它们可以避难和感到安全的地方。海蛇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
生活习性
觅食
海蛇需要潜入海底,在珊瑚礁、红树林或海底觅食。它们各有偏好,有些物种喜欢坚硬的海底,例如珊瑚礁,而另一些物种则选择柔软的海底,例如泥土或沙子里追捕猎物。海蛇对食物是有选择的,很多海蛇的摄食习性与它们的体型有关。有的海蛇身体又粗又大,脖子却又细又长,头也小,这样的海蛇几乎全是以掘穴鳗额为食。有的海蛇以鱼卵为食,这类海蛇的牙齿又小又少,毒牙和毒腺也不大。还有些海蛇很喜欢捕食身上长有毒刺的鱼,在菲律宾的北萨扬海就有一种专以鳗尾鲶为食的海蛇。鳗尾鲶身上的毒刺刺人非常痛,甚至能将人刺成重伤,可是海蛇却不在乎这个。除了鱼类以外,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虾等动物也是海蛇喜欢的食物。海蛇还常袭击较大的生物。
活动
海蛇喜欢在15到30度之间的高温区域活动,其潜水的深度不等,偶尔有海蛇下潜深度达到150米,但多数海蛇在海水中下潜的深度不超过30米。浅水海蛇的潜水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海蛇没有像鱼一样的鳃,不能从水中获取氧气。它们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很短,每次只是露出头来,很快吸上一口气就又潜入水中了。深水海蛇在水面逗留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间更是不舍得离开水面了。它们潜水的时间可长达2~3个小时。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条在一起顺水漂游,便于捕捞。海蛇具有趋光性。
蜕皮
海蛇生活于海水中也定期蜕皮。海蛇蜕皮的频率远较陆栖蛇类为大,每2~6周可蜕皮一次。经常在水底活动的海蛇,借头部与水底物体摩擦而褪去旧皮。在水面浮游的海蛇则以自身缠绕打结并从结中钻来钻去而将旧皮退掉,其退下之皮也挽成结。
繁殖生长
海蛇在温暖的水域中繁衍生息。在海蛇的生殖季节,它们聚拢一起,形成绵延几十千米的长蛇阵,这就是海蛇在生殖期出现的大规模聚会现象。有的港口有时会因海蛇群浮于水面而使整个港口沸腾起来。完全水栖的海蛇繁殖方式为胎生,每次产下3~4尾20~30厘米长的小海蛇。而能上岸的海蛇,依然保持卵生,它们在海滨沙滩上产卵,任其自然孵化。一些海蛇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并在陆地上产卵。这一独特特征限制了它们的活动范围,需要靠近陆地才能繁殖。完全海洋性的海蛇是胎生的,在海上产下完全成形的幼蛇,而不产卵。
天敌
海蛇的天敌是海鹰和其它肉食海鸟。它们一看见海蛇在海面上游动,就疾速从空中俯冲下来,衔起一条就远走高飞,尽管海蛇凶狠,可它一旦离开了水就没有进攻能力,而且几乎完全不能自卫了。有些鲨鱼也以海蛇为食。
物种价值
海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它的皮可用来做乐器和手工艺品;蛇肉和蛇蛋可食,味道很鲜美。海蛇的肉、胆、血入药,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及猪疥螨病;治疗支气管炎,咳嗽;海蛇血生食或冲米酒食用可补气血,壮筋骨;海蛇油外涂伤处可治火烫伤
物种保护
海蛇虽未被列为濒危物种,但由于受环境影响,多年来其数量已大大减少。某些海蛇种群和物种正在减少或濒临灭绝,其原因包括降雨模式、水温变化、环境污染和人类开发等。海蛇易被灯光所吸引,这使得它们很容易被捕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台湾省、泰国越南都有对海蛇的捕捞行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已实施了海蛇捕捞特别许可证制度。印度洋太平洋的大多数海蛇捕捞活动未在文献中记录,使捕捞者逃避了政府的控制。
物种危害
海蛇的毒液属于最强的动物毒。钩嘴海蛇毒液相当于COBRA毒液毒性的两倍,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的成分是类似眼镜蛇毒的神经毒素,但它的毒液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
海蛇咬伤有时会导致中西太平洋地区出现死亡事件。常见的受害者包括正在处理张嘴网、在拖网船上分拣鱼群或在拖网时涉水穿过泥泞的沿海水域或河口的渔民。虽然有些海蛇以温和和非攻击性而闻名,只有在受到挑衅时才会咬人,但其他海蛇则表现出更具对抗性的举止。
被海蛇咬伤的急救措施
相关事件
2021年10月,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有毒的橄榄海蛇攻击潜水员可能是它们错误的求爱行为。麦考瑞大学生物科学系里克·塞恩教授和同事分析了1994-1995年间收集的海蛇攻击人类事件。研究人员发现,在158次人类与海蛇接触事件中,有74次海蛇接近潜水员,该情况在海蛇交配季节(通常每年5-8月份)更为频繁,雄蛇比雌蛇更有可能接近潜水员。
研究报告作者观测到,所有的海蛇攻击都发生在交配季节,而那些涉及雄性海蛇的攻击是在它们追逐雌性海蛇失败或者与雄性竞争者争斗一番之后发生的。研究人员还发现,曾有3条海蛇缠绕在潜水员的脚蹼上,这种行为类似于它们求偶期间所发生的。雌性海蛇攻击潜水员通常发生在它们被雄性追赶或者脱离视线之后,误将潜水员当作潜在配偶。
海蛇在水中很难识别对方的体型结构。研究人员称,海蛇的攻击可能是由雄性海蛇将潜水员误认为竞争对手或者潜在交配伴侣,而雌性海蛇则将潜水员视为潜在的藏匿之处。研究报告作者认为,当潜水员在海底遇到海蛇,尽可能在原地漂浮着,让海蛇使用蛇信调查潜水员,通常不会造成攻击升级,很少被海蛇咬伤。
参考资料
海蛇.动物园地.2024-12-19
黑头海蛇 Hydrophis melanocephalu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12-19
海蛇.中医中药网.2024-12-19
海蛇.资讯动物.2024-12-19
海蛇:完整指南.环球动物.2024-12-18
海蛇-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1-11-22
海 蛇(Pelamis platurus).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24-12-18
目录
概述
演化命名
种类
有毒代表物种
无毒物种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
活动
蜕皮
繁殖生长
天敌
物种价值
物种保护
物种危害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