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1914—1999),男,原名许图地,笔名许流浪、许徒弟、鲁加等,1914年11月14日出生于
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许村。曾任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天津市文协主席,是
七月派诗人之一。
1932年入集美乡村师范实验学校读书。同年8月26日,在厦门《江声报》副刊上发表了自己的散文处女作《给母亲》。 1934年到上海任教,以鲁藜、鲁加、奴隶、小犁等笔名发表作品,开始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1938年到
延安市,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毕业后从事宣传工作。1939年下半年,写下了《青春曲》《红的雪花》《醒来的时候》等。 1942年在
鲁迅美术学院任教,1943年出版诗集《醒来的时候》。1947年出版诗集《
锻炼》。1949年随军到
天津市,出任天津市文协主席,出版《时间的歌》《红旗手》等诗集。1955年受
胡风问题株连,下放到市郊劳动。1978年平反,任天津市作协主席、
北京市《
诗刊》编委等职。1983年出版《天青集》《鹅毛集》《鲁藜诗选》。1984年4月,回到了许厝村,写下了《老榕树》《鹭之歌》《木棉花》等诗歌。 1999年1月13日,鲁藜因病不幸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鲁藜一生发表了近两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十二部诗集、三部散文和小说集。诗作被译成英、日、
斯里兰卡文字在国外发行。
人物生平
1914年11月14日,鲁藜出生于
内厝镇许厝村。父亲许派缠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图地”,就是靠耕种土地的意思。鲁藜是第十一胎,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但一出生就送人抱养了。因为家境贫寒,有的兄弟姐妹养不活,当鲁藜出生时,只剩下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鲁藜三岁时,他们一家人就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了
越南的堤岸市(今
胡志明市)。在异国他乡,鲁藜少年时期做过小工、小贩、流浪者。曾经就学于闽漳小学,因为家庭拮据,仅上了四年小学。
1932年春,18岁的鲁藜护送病危的父亲回乡。 父亲不久就病逝,经村人指点,鲁藜报考集美乡村师范实验学校。同年8月26日,鲁藜在
厦门市《江声报》副刊上发表了自己的散文处女作《给母亲》。
1933年1月,师范学校被
中国国民党封了。鲁藜在同学陈剑旋的介绍下,参加了“反帝大同盟”“互济会”等革命组织。1932年5月20日,鲁藜因参加纪念“五”运动宣传队被捕,关在同安城关警察局几个月。而后,又因配合1933年的“
福建事变”,鲁藜受命组织了农民革命
武装力量,遭到警察围捕。在逃亡途中,跌伤了腿,隐匿到
厦禾路一位远亲家中避难。
1934年,鲁藜来到
上海郊区宝山县乡村“山海工学团”分团教书,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办的刊物上,以鲁藜、鲁加、奴隶、小犁等笔名发表作品,开始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 1935年秋,鲁藜经作家
司马文森和
周钢鸣介绍加入了“左联”。1936年6月19日,由“山海工学团”地下负责人张劲夫介绍,鲁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6年,鲁藜被组织指定为青年警卫员,常在夜里护送当时名叫蓝苹的江青到市内排演
话剧《
大雷雨》。1937年,鲁藜奉组织的调命,前往
蚌埠市、
安庆市等地做民众教育工作,又辗转往
武汉市指导
汉阳兵工厂的抗战工作团。1938年秋,奔赴革命圣地
延安市。 来延安后不久,鲁藜也成了家,他的夫人
王曼恬是毛泽东的表侄女。这位
上海市美专的女学生,从上海一路追随鲁藜来到延安。
1938年7月,鲁藜进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同年秋创作组诗《延河散歌》。1939年秋天在重庆的《七月》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传遍世界的福音”,鲁藜由此声名大震,饮誉诗坛,被认为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9年下半年,鲁藜和
周而复、
杨朔等一批文化人奉命去
晋察冀前线,深入
太行山根据地,写出了《青春曲》《红的雪花》《醒来的时候》等名篇。
1942年,鲁藜参加整风后在
鲁迅美术学院任教。期间,他写下了另一篇代表作《泥土》,《泥土》一诗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作者鲁藜的写作立场,成为传世经典之作。1947年出版诗集《
锻炼》。1949年9月,在
天津市首届
文代会上,鲁藜当选为作协主席,兼任文化局党支部书记、
中国大戏院经理等职,并主编《
文艺学习》月刊。
1951年,他赴
朝鲜慰问志愿军,回国后发表了不少反映
抗美援朝战争的诗文。几年间,出版了《毛泽东颂》《星的歌》等五部诗集。 1955年,他被定为“
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时,已和鲁藜生有两男一女的
王曼恬,却在他入狱一年后宣布与之断绝关系。
1955年6月,鲁藜受到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株连,被送到天津警备区做监视性检查,监禁1年后下放到
津南区合作办公室任副主任,后又调到天津拖拉机厂和农场劳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鲁藜获得了平反,任
天津市作协主席、
北京市《
诗刊》编委等职。
1979年,鲁藜逐渐恢复笔耕,写出《割稻篇》、《我爱我的小屋》、《云之歌》、《湖畔写生》等篇。新作《复苏集》,获天津市“
鲁迅文学奖金”的诗歌奖。此后又有100多首
自由诗分别发表在《诗刊》、《
人民文学》、《
天津文学》、《
人民日报》、《
天津日报》、《
羊城晚报》等报刊上。
1982年5月,鲁藜与落难时常去农场探望他的刘颖西组建了新的家庭。 1984年4月,台湾文学研讨会在厦门召开,受邀与会的鲁藜,带刘颖西回到了阔别五十年的许厝村,写下了《老榕树》《鹭之歌》《木棉花》等诗歌。
1999年1月13日,鲁藜因病不幸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人物作品
文学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鲁藜的诗歌紧扣生命的主题,礼赞生命的奋斗不息,创造生命的壮举,
讴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折射出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因苦难而“绽放”。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的
升华与超越不仅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问上,还体现在对群体生命、“大我”世界的追求中。向生命的高度攀登,突破“小我”的牢笼,将个体生命投入“大我”的世界,在“大我”的世界里无私地奉献和付出,与群体生命达成一片,最终铸造辉煌的个体生命。
鲁藜开始创作的年代,正是
华族内忧外患、处于危急关头的时刻,他的诗从一开始便与时代现实、与
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是“为人生”、充满“血与泪”的。由于他自己出身贫寒低微,此后又经历着颠沛流离,他天然地与底层民众心息相通,他的诗有着明显的
左派色彩和人民立场。鲁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往往简单、直接、明快,现实性强、有战斗性,且多押韵,朗朗上口,易于朗诵、记忆和传播,在革命性的统摄下体现着
现实主义和
浪漫主义的统一,以期发挥“
匕首投枪”的现实功用。
人物评价
鲁藜虽然个性温和如水,内心却炽热似火,永远秉持着一颗燃烧的心灵。在
中国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在军旅的战斗岁月里,他以笔为枪,写出了许多号召奔赴战场的诗,成为鼓舞一代人战斗的强声。(
厦门市翔安区政协评)
鲁藜最擅长写作长短诗、哲理诗,诗篇里充满着
爱国主义激情,永远秉持着一颗不停燃烧的心灵。鲁藜既是革命战士又是爱国诗人,他一生矢志不渝的
共产主义信仰,坚守为
华族纵情放歌,他是翔安人民引以为豪的优秀儿子,一生如泥土般劳作,留下的诗篇似珍珠闪闪发光。(厦门翔安消防评)
人物影响
鲁藜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他的诗充满爱国主义激情,为广大读者所喜爱。1949前出版《母亲》《醒来的时候》《星星的歌》《
锻炼》《鹅毛集》等诗集;解放初出版诗集《
毛泽东颂》《红旗手》《英雄的母亲》等。1955年因“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入狱26年。平反后出版了《天青集》《山》《鲁藜诗选》等诗集。他的代表作《泥土》影响了几代读者。
许厝村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鲁藜泥土文化”,修建鲁藜公园,通过多方途径,搜集整理了较为完备的鲁藜诗歌、散文作品和各类有关鲁藜思想研究的期刊、专著,还联合周边学校,组建乡村诗歌诵读班,开展读书写作、诗歌朗诵、红歌演唱活动。
相关风波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一个冤案,从1955年立案到1988年彻底平反,历经33年,涉及2100人(据官方统计),持续时间之长、涉案人员之广。
1955年在全国清查“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运动中,一共触及了2100余人,其中被捕的92人,被隔离审查的62人,被停职反省的73人在这些人员中,被正式定为“胡风分子”的78人,其中定为骨干分子的23人,其中鲁藜被定为“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在这78名“胡风分子”中,给予撤销职务、
劳动教养、下放劳动等处理的61人。鲁藜被送到天津警备区做监视性检查,监禁1年后下放到
津南区合作办公室任副主任,后又调到天津拖拉机厂和农场劳动。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鲁藜才获得了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