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聪教授(1918.11-2011.8),优秀教育家、著名现代文学研究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直管联系专家。广东蕉岭人。1942年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1946年5月。1946年9月至1949年7月,先后任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
广西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9年10月任广州军事接管委员会
中山大学接管小组联络员。接管工作结束后,任中文系副教授。
人物简介
1932年至1938年先后在
蕉岭县立一中、
汕头市立一中学习。1938年至1943年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3年1月到职至1946年5月为止。1946年9月至1948年7月在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任讲师;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在桂林广西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1949年10月任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山大学接管小组联络员,接管工作结束后留校任中文系副教授。1952年2月加入
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7年兼任中文系副系主任,1960年经教育部批准为
华南地区高等学校第一批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之一。1983年11月至1996年7月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委员,1978年10月至1989年12月任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84年辞去系主任兼职),1989年办理退休手续,继续返聘指导研究生,为研究生开课,1992年10月起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1994年离职,正式退休。曾担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鲁迅研究会名誉理事、
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新文学学会会长、丘逢甲研究会会长等社团职务。
2011年8月17日上午10时,吴宏聪先生病逝,享年93岁。
人物生平
吴宏聪,蕉岭三圳人,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原主任、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
1938年考入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于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后,吴宏聪随老师、语言学家
王力到中山大学任教,把大好年华奉献在中大的教坛和学术构建上。
他对家乡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教育事业给予深深的关注,拿出稿费给母校作奖教奖学金,捐资重建校舍。
他是丘逢甲研究的专家,前后出版了两辑《丘逢甲研究》,还策划国学古籍整理“十五”规划项目《
丘逢甲集》,并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促成了《丘逢甲集》的
编修工作。
所谓大隐隐于市,一位一生追求学问、教书育人的书生,在中山大学的康乐园里耕耘了60多年,8月17日,他的离世像坠落的星星,在天空划出一道光华,令世人瞩目、缅怀、叹息。这位令人敬重的长者就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原主任、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宏聪教授。吴宏聪是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毕业生,是那个特别年代的见证者,他又是上世纪40 年代成长的
梅州市籍学人的杰出代表之一,身上闪烁的是倡导学术民主的精神,秉持的是严谨的治学作风,骨子里是坐得住冷板凳的韧劲,他的离去,留下的是需要仰视的知识分子思想标杆。
学术渊源来自西南联大
吴宏聪先生是
蕉岭县三圳镇人,出生于华侨家庭,他的父亲早年往南洋荷属地(今
印度尼西亚)谋生。另外吴宏聪的
叔父吴伟康是著名的同盟会员、
辛亥革命元老,曾任印尼华文报纸《天声日报》社长、蕉岭县参议会参议长。吴宏聪1918年出生于南洋荷属
雅加达,幼年时因其父去世,兄妹二人与母亲一起返回祖国,并在蕉岭度过少年时代,接受初、中等教育。
吴宏聪1938年考入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于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其时正是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因
日寇的入侵,大片的国土沦陷于侵略者之手,位于华北的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师生往南迁移到湖南长沙,成立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教育部和学校当局决定,将学校正式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年秋季迁往云南昆明。据著名历史学家
何炳棣的回忆录《
读史阅世六十年》记载,是年底,到
昆明市报到的学生,计清华631人、北大342人、南开147人,此外尚有北大和清华联合招考所取新生及他校借读者共有学生1452人。吴宏聪先生应该就是北大和清华联合招考的那批学生之一,加上他毕业后留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助教三年多,所以今天
清华大学中文系网站上的教师名录里有他的名字,被视为清华大学的校友。
艰难的岁月,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影响精神的丰富,西南联大的教学传统是“宽容对待学生,鼓励学术自由,提倡学术民主”。更幸运的是吴宏聪遇到了一批名师,
朱自清、
罗常培、
胡适、
杨振声、
陈寅恪、
刘文典、
闻一多、
王力、
唐兰、
郑天挺、
余冠英、
陈梦家等组成强大的教师阵容,其中杨振声、王力、
沈从文、闻一多对吴宏聪的影响最大,除了帮助他打好治学基础,更重要的是树立一种严谨的学风和民主的学术精神。
当年吴宏聪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做毕业论文时,题目是 《曹禺戏剧研究》,导师是杨振声先生和沈从文先生。当他把论文纲送给杨、沈两位导师审阅时,杨先生不同意其中一些观点,而沈先生却认为论文提纲尚有可取之处。论文写好后,吴先生不敢去见杨先生。没想到,几天后杨先生却主动找到他,问明缘由,杨先生说:“虽然我们的观点不同,但是我尊重你的观点,作为你的导师,我要帮你完善你的观点。我尊重你选择的权利。”这种教诲影响了吴教授的一生,使他在对待学生的学术探讨时继承了这一优良的学风,与那些动不动以导师自居、把学生视作廉价研究工具,成果一出辄据为己有的学霸相比,境界何止天壤之别。
吴先生爱好体育,年轻时就是个体育迷,喜爱足球、排球等运动,有一次
闻一多到吴先生宿舍,看到摆的都是篮球、足球、羽毛球,便责问:“你的文房四宝呢?”吴先生立即意识到自己在运动上分散了太多精力。”对老师的提醒,吴宏聪牢记在心,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术积累上,后来他著有《闻一多文化观及其他》,就是出于对老师教诲的一种感念。
据中大中文系教授吴锦润回忆,吴宏聪先生曾为他负责编写的《
大学语文新编》一书作序,为了写千字的序文竟用了8天的时间,字斟句酌,连标点句读都仔细修改检查之后,方才交稿。其中丝毫没有冠冕堂皇的客套话,都是中肯的点评。这种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正是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子的优良学风。
桃李满门 余泽流芳
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后,吴宏聪随老师、语言学家
王力到中山大学任教,除短暂的一段时间外,把大好年华奉献在中大的教坛和学术构建上。吴教授带出来的一批学生,现在已成为学术带头人,如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博导
陈平原教授,中山大学博导
黄天骥教授、中山大学博导
吴定宇教授、中山大学金钦俊教授。
现任广东省文联主席
刘斯奋求学时,吴宏聪担任中文系的副主任,“真的是爱生如子。”1984年,刘斯奋写作获得
茅盾文学奖的《
白门柳》,吴宏聪给他写了很多书信进行鼓励。“读书时我和吴老师的交往并不算很密切,但他对学生的情感完全不带半点功利性质。”刘思奋说。
广州市政协原主席朱振中1964年进入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求学。朱振中记得,读大二时作为写作课成绩最好10名学生之一的他被进行个性化培养:“我们与当时的媒体进行课题研究,由写作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可惜不久后,“文革”开始,这个文学评论组的师生均被批判为“修正主义”。“大家很委屈,不服气也很茫然。吴老本身也被批斗,但他却悄悄和我说,‘不用怕,这不是修正主义。振中,这种挫折不要老记在心里’。”
现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的著名学者
陈平原,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吴宏聪的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他表示:“吴老师是大转折时代的人,他身上体现的眼光和胸怀,传承了上一代人的格局和胸襟。”他描述吴宏聪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求学经历:“老学生们在‘追忆逝水年华’时,将家国情怀、战争记忆、青春想象以及‘师道’理想合在一起,构建起让后来者惊叹不已的‘联大神话’。”
他曾任中大中文系系主任22年,专注于
鲁迅、丘逢甲研究,著有《闻一多文化观及其他》、《丘逢甲研究》(第一、二辑)等,参与主编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等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作为一名学人,吴宏聪并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老学究,对家乡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教育事业给予深深的关注。1984年,他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三圳镇东岭村,当他来到民学校,看到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时,他感慨万千,便拿出稿费7000元给母校作奖教奖学金,他谦虚地说:“我是个教书匠,这些钱虽是‘杯水车薪’,不足为道,但是我的一片爱心。”随后,他和乡贤
吴炳连先生共同发起重建校舍,自己捐资近10万元,动员在
印度尼西亚的妹妹吴宏燕和妹夫蓝德良捐建30万元建德良楼。两年后,牖民学校新校建成,他应乡亲之请,为学校炳兰教学大楼、德良楼、校友楼题写校名。
这些年来,吴教授不但关心教育事业,并对家乡的农田水利很关心,他带头捐资10万元及动员乡亲、姐妹捐款修建水圳和桥梁等。
吴教授是
丘逢甲研究的专家,认为丘逢甲是家乡的抗日英雄、教育家和诗人,是
蕉岭县乃至客家人的光荣和骄傲,所以寄爱国主义精神于学术研究,盼望祖国统一。1983年,在纪念丘逢甲诞辰120周年活动时,他积极撰写论文,参与筹办工作,请
商承祚为纪念丘逢甲活动题词,之后的四次丘逢甲学术研讨会他都策划主持。
1996年1月10日,省丘逢甲研究会成立,吴宏聪教授担任会长,前后出版了两辑 《丘逢甲研究》,1999年,他还策划国学古籍整理“十五”规划项目 《
丘逢甲集》,并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促成了《丘逢甲集》的
编修工作。
2009年11月,
中山大学台湾研究所、
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
丘逢甲研究会与台湾
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4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永芳堂举行。吴宏聪已91岁高龄,虽身体不好,仍前来参加开幕式,当他由家人扶着来到大会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因研究丘逢甲而与吴宏聪结下深厚友谊的省丘逢甲研究会理事、
蕉岭县丘逢甲研究会会长
汤国云认为,吴教授是一个平凡的大师,他以平常心待人,一代风范感人至深,对家乡建设十分认真,哪怕是一些小事也吩咐得很清楚。他还专门写信,言传身教,给汤国云等人很大激励,蕉岭县对
丘逢甲研究的成果都凝聚了吴教授的心血。
记得去年梅州日报社与市方志办主办的纪念
古直诞辰125周年座谈会上,
中山大学的
李吉奎教授对时下的年轻人不愿投身学术研究的现实有点担忧,希望家乡的社会各界给予关注,提倡青年人潜心学问。他形象地举例,20多年前的中大,
梅州市籍的教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缺了他们,正常的教学将受到影响,而今,这样的盛况不再。吴宏聪所处的正是那个鼎盛的年代,这位知名学者的离去,留下的除了怀念,还有一丝惆怅。
主要著作
1)《闻一多文化观及其他》(论文集,1998年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中国现代文学与民族文化》(教育部“七五”科研规划项目之一,主编1994年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岭南文论》第一辑(主编,1994年
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4)《岭南文论》第二辑(主编,1996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5)《丘逢甲研究》第一辑(与人合作主编,1986年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6)《丘逢甲研究》第二辑(与人合作主编,1997年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7)《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与人合作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
8)《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与人合作主编,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9)《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与人合作主编2000年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10)《
丘逢甲集》(编委会主任,全国古籍整理“十一”重点项目之一,2002年
岳麓书社出版)。
遗体告别
又一位大师仙逝,他曾是
闻一多、
沈从文最喜爱的学生,中大中文系“品牌”的奠基人。
今日下午3时,我国著名现代文学研究学者、
中山大学教授吴宏聪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
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举行,并将于下周日下葬。
自18日不幸辞世以来,他的学界同仁、学生及家人以各种方式吊唁,致以哀思。位于中山大学东北区331号的家中摆满花圈。据
治丧委员会介绍,吴宏聪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今日举行。
吴宏聪先生去世后,他将会被安葬在哪里?昨日下午,吴老的二儿子吴嘉乐表示,父亲将安葬在母亲身边,即广州东郊的祥景陵园。
20多年前老伴去世时,吴老即决定和妻子合葬。吴嘉乐说,父亲跟母亲的感情深厚,母亲去世20多年,他每年都去扫墓。
“面对死亡,父亲看得很淡然。”吴嘉乐说,早在几年前,父亲就要学生把自己的铭文刻在母亲的墓碑上。当时他的学生曾十分犯难,吴老却始终泰然处之。
吴宏聪享年93岁,家人和学生认为,长寿与他豁达淡然的心态有关。中大中文系教授、
古文字学家
张振林,曾写过一副对联赠予吴宏聪:“从容潇洒仁且志,知足常乐寿亦康。”
生前轶事
“国礼”赠徒孙以鼓励后进
■为人
吴宏聪生前十分低调,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只是一个教书匠,只是一个老师,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在学生们眼中,吴宏聪被评价为“中文系最大的凝聚力”,因为他空前绝后地当过22年中大中文系的系主任。他不仅仅是一位教授,他的人格思想也影响到学生。学术界的同仁、同事和学生们都称他为“仁厚师长”、“赤诚的朋友”。“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追忆恩师,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金钦俊深情地说。
吴宏聪在中大执教数十年,学生遍布各行各业。著名学者中大中文系教授
黄天骥、北大中文系系主任
陈平原教授,原
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广东省宣传部部长林雄都是他的学生。
早些年,聚会时最为传奇的是,吴宏聪能准确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姓名,甚至是籍贯和爱好、求学期间的学习情况、恋爱故事。多少届桃李,多少年风霜,同学之间都相互忘却的往事,老师却还记得,这使学生颇为感动。
一次,弟子
吴定宇的一位博士生去拜访“师公”。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后生,吴宏聪二话不说,便赠与了一套贵重的《
沈从文全集》。这套丛书价值不菲,本是专门赠送给外宾的“国礼”,这让学生受宠若惊。
■治学
吴宏聪早年就读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先后受教于
冯友兰、
朱自清、
沈从文、
闻一多、
王力等大师,后留在群英辈出的西南联大当助教。
来到中大中文系后,吴宏聪开始了对
鲁迅的研究。鲁迅先生在1927年出任中山大学教务长和中文系主任,吴宏聪希望能把他的风骨一直留在这里。中大中文堂落成时加建了鲁迅广场,也是他和教授们一起努力争取的。
上世纪70年代,吴宏聪作为
广东省鲁迅研究小组的副组长,曾在故纸堆中发现了鲁迅的轶文《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这对完善鲁迅的文献无疑是最大的贡献。
在老师的带动下,1979年入其门下的嫡传弟子、中大中文系教授
邓国伟后来也走上了研究鲁迅的道路,也慢慢理解老师何以在退休后选择研究
丘逢甲。“地方先贤的独特价值有待发掘,这也是老师爱国爱乡的体现。”二子吴嘉乐则认为,父亲晚年研究丘逢甲,除了同为客家人,也是寄爱国主义精神于学术研究,盼望祖国统一。
但由于各种原因,吴宏聪编的《
徐志摩全集》一直不得出版,邓国伟感叹:“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不主张学生急于求成
■育人
在学术造诣上,吴宏聪一直强调要“厚积薄发”。邓国伟说:“他不主张我们急于求成随时发表文章,但火候成熟时,他甘于为学生做推荐人。”吴宏聪还时常让学生校对文稿,希望他们安于寂寞,在日积月累中做好学问。至于学界时有的抄袭现象,他深恶痛绝,一再告诫学生不可为之。
后来由于职务要求,这个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高材生不得不把学术研究的精力分到行政中,教书时间减少,但“益人”从不落下。
德诚于中、礼形于外,吴宏聪的举止十分儒雅,走路时衣襟带风,学生们都非常仰慕他的翩翩君子之仪。上课时,老师讲解流畅从容不迫,
施其生评价,“他不是那种随手拈来洒脱不羁的老师,他之前的准备一定十分周密。”
家传就是要多念点书
吴宏聪生前育有两子一女。二子吴嘉乐追忆:“他是个教书匠,鼓励我们要学习,要给后一代留下最好的东西是知识。”
上世纪70年代,吴嘉乐从
广东广雅中学毕业后就赶上“上山下乡”。他分配到新会县当知青,一去就是5年。下乡那几年,父亲很鼓励他去念中专、大学,甚至出国。“如果说有什么家传,就是要多念点书。”
兄妹三人后来分别考入中大历史系、外语系和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橡胶专业。
吴嘉乐和妹妹后来还都远赴国外求学。
“儿不嫌娘丑。”吴老生前多次讲过的这句话,让吴嘉乐印象极深。
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很容易自我否定,觉得外面世界很精彩,本国的价值观、传统不如西方。吴老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儿不嫌娘丑。第二句,努力工作,不要一味抱怨。
吴老最后10年
拿着放大镜也坚持读报
在生命中的最后10年,吴宏聪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每况日下,但他达观从容,还经常拿死亡开玩笑:“我这两年死不了。”期间,学生
邓国伟、
金钦俊常常来看望,他总是关心地问起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对自己的身体不以为意。
多年来,只要学生来探访,吴宏聪必“回访”。即使在之年,他依然在家人的搀扶下巍巍地上了高楼。80多岁时,吴宏聪还拎着
果篮,爬上6楼看望患了
肺癌的学生王晋民。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还差不多听不见了。为了和学生交流,他弄了块小黑板,像教书匠一样用粉笔刷刷地写。
医生为了让他修养,禁止他看电视,但他硬是拿着放大镜,一天要看完6份报纸期刊。《
光明日报》、《
南方日报》、《广州日报》、《
羊城晚报》上的国家政事和民生大事固然是必读的,《文学报》和《
文艺报》的专业动态也不可丢。即使在身体最衰弱的时候,他也一定要把标题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