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扁穗草
莎草目莎草科植物
华扁穗草(学名:Blysmus sinocompressus Tang \u0026 F. T. Wang)是莎草科扁穗茅属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长的匍匐根状茎,黄色,光亮,有节,节上生根,长2-7厘米,直径2.5-3.5毫米,鳞片黑色;秆近于散生,扁三稜形,具槽,中部以下生叶,基部有褐色或紫褐色老叶鞘,高5-20(-26)厘米。叶平张,边略内卷并有疏而细的小齿,渐向顶端渐狭,顶端三稜形,短于秆,宽1-3.5毫米;叶舌很短,白色,膜质。
苞片叶状,一般高出花序;小苞片呈鳞片状,膜质;穗状花序一个,顶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1.5-3厘米,宽6-11毫米;小穗3-10多个,排列成二列或近二列,密,最下部1至数个小穗通常远离。小穗卵披针形、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7毫米,有2-9朵两性花;鳞片近二行排列,长卵圆形,顶端急尖,锈褐色,膜质,背部有3-5条脉,中脉呈龙骨状突起,绿色,长3.5-4.5毫米;下位刚毛3-6条,卷曲,高出于小坚果约两倍,有倒刺;雄蕊3,花药狭长圆形,顶端具短尖,长3毫米;柱头2,长于花柱约一倍。小坚果宽倒卵形,平凸状,深褐色,长2毫米。花果期6-9月。
分布范围
华扁穗草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此外,可能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以至东部地区。四川西部高原地区分布很广,云南西北部、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亦很多,此外,陕西及华北地区也有分部。特别在云南的香格里拉市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丽江市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地,以及阿尔金山地区也有分布。
栖息环境
华扁穗草喜湿润,生长于沼泽边缘,半沼泽地及其他低湿草地。沼泽土、沙壤土及沼泽化草甸土均可生长。在中国西南地区,华扁穗草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带,在华北分布的海拔较低。
生活习性
华扁穗草根茎发达,营养繁殖及竞争能力很强,常成片形成以它占绝对优势的单一群落。生活力强,耐霜冻,早春返青较早,初夏即茂盛生长,持青期较长,秋季,相对而言,较其他莎草科草如嵩草(Kobresia myosuroides (Villars) Foiri)及薹草属(Carex spp.)植物枯黄要晚一些。
用途
华扁穗草春季及初夏较柔嫩,为牦牛和马所喜食,绵羊亦采食,夏秋仍为马和牦牛所采食。华扁穗草的化学成分显示其含粗蛋白质较高,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亦较高,粗纤维含量较少,由此可见其营养价值还是较好的。随着草的变粗老,其含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下降的幅度与其他莎草科草相比较还是较小的。所以,华扁穗草在天然草地中,其饲用价值是比较好的。
变种
节秆扁穗草(变种)
var. nodosus Tang et Wang, var. nov.
变种与模式种的区别,在于秆一般较粗,较高,高26-60厘米,有节,中部以上生叶。产于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生境同于模式种。
细叶扁穗草(变种)
var. tenuifolius Tang et Wang, var. nov.
变种与模式种的区别在于秆较细,直径约1毫米,有节,中部以下生叶;叶宽1毫米。花果期8月。产于四川省西部(原西康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用途
变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