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常
元代的诗人
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元代色目人,著名诗人。光州市(今潢川县)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时,铁木迭儿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人物生平
他生于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卒于元惠宗至元四年,年六十岁。(元诗选小传云:至正四年卒。此从元史本传)。其祖宗系雍古部(今新疆)人,先世为雍古部贵族,聂思脱里派(基督教中原地区景教派)信徒。高祖锡里吉思是金朝凤翔区兵马判官,为国捐躯,死后封恒州刺史,子孙按照以官为姓的惯例改姓马。曾祖月合乃,随从元世祖忽必烈攻宋,留居开封市,累官礼部尚书。父润,同知漳州总管府事,移居光州市,任光州监军。
马祖常在7岁时,就知道求学,得到点钱就用来买书。10岁时,烛火引起失火,引燃房屋,但他不慌乱,频频取水灭火。大伙议论纷纷,都认为不一般。长大后,他笃实求学,由蜀中儒学家张传授学业,他常提出不少质疑,很受老师器重。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延祐初年,刚恢复科举,他在乡、会两次考试时,皆中第一。廷试为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官职做到御史中丞官。与袁桷王士熙等互相切磋文字,相交甚密。
延初年,马祖常在乡贡、会试时都考中第一名,在廷试考取第二名。被授予应奉翰林文字的官职。后来又被授予监察御史。
元仁宗在位已久,独居东宫常饮酒过度,不理朝政。马祖常上书奏请元仁宗:“以天地祖宗为重,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姓执笔”提出十五件事,一一说明,屡屡建议。不久,成为皇太子慎简的师傅。又上奏,弹劾丞相铁木迭儿十大罪状,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震怒,一下撤掉他的宰相官位。后来,又上奏,说泰州市地动山摇是由于“在野有当用不用之贤,在官有当言不言之”。指出贤才人士皆家居等。又因奏疏而降罪。多次因弹劾、举荐获罪,可知马祖常“荐贤拔滞,知无不言”。不久改任宣政院经历,一月有余,辞职归乡。而后,又起用为社稷署令,改任开平县尹。由于奸臣当道,马祖常退隐潜居光州市。奸臣死,马祖常又任翰林待制。泰定年间,立太子,马祖常担任典宝少监、太子左赞善官职,不久,任礼部尚书兼翰林直学士,因老人去世,在家中守丧数年,复出做官,再任礼部尚书、右赞善,不久又辞官归乡。
天历元年(1328),马祖常入礼部任职,两次知贡举,一次读卷官,当时人称马祖常选拔得当,为国家挑选出大量人才。后升为参议中书省事、南台中丞。元统初年,马祖常拜治书侍御史中丞、经历枢密副使。马祖常辞官归光州。后又派遣他出任江南陕西省行台中丞,马祖常以有病在身推辞,没有前往。至元四年三月,马祖常去世,年60岁,官至礼部尚书、枢密副使。赠忠宣宪协正功臣、河南行省右丞、上护军、魏郡公,谥号文贞。祖常初娶常州录事判官之女索氏,又娶河南省镇守千户和尚之女怯烈氏。子二人,任行省检校官及秘书监著作郎等职。
文学成就
祖常崇尚儒学,曾出资赞助光州市郡守修孔子庙,又于淮南市构筑别业,名石田山房,以耕读相标榜,教授《孝经》、《论语》、《孔子》之说。并建言:国族及诸部既诵习圣贤之书,当敬事诸母,以敦厚人伦。祖常善写文章,“专以秦汉为法,而自成一家之言”。其诗“圆密清丽,大篇短章无不可传者”,才力富健,有《缫丝行》、《踏水车行》、《河湟书事二首》、《上京输苑书怀》、《室妇叹》、《石田山居八首》。尤其擅写七言古体诗、五言律诗。马祖常虽然居宰辅之位,仍关心百姓生活,与视民为草芥的廷臣比较,在当时是可贵的。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出体恤民间疾苦的感情。孛儿只斤·图帖睦尔驻龙虎台,他应制赋诗,元文宗对马祖常特别叹赏,赞叹“中原硕儒唯祖常之。”诗文代表作《石田集》15卷被收入《四库全书》,还参与修撰《英宗实录》,译润《皇图大训》、《承华事略》,编集《列后金鉴》、《千秋纪略》。被唐文宗皇帝誉为“中原硕儒唯祖常”。
元史文载
马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居净州天山。有锡里吉思者,于祖常为高祖,金季为凤翔区兵马判官,以节死赠恒州刺史,子孙因其官,以马为氏。曾祖月合乃,从世祖征宋,留汴,掌馈饷,累官礼部尚书。父润,同知漳州路总管府事,家于光州市。祖常七岁知学,得钱即以市书。十岁时,见烛欹烧屋,解衣沃水以灭火,咸嗟异之。既长,益笃于学。蜀儒张摐道仪真,往受业其门,质以疑义数十,摐甚器之。延祐初,科举法行,乡贡会试皆中第一,廷试为第二人。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是时仁宗在御已久,犹居东宫,饮酒常过度。祖常上书请“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姓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天子承天地祖宗之重,当极调摄,至于酒,近侍进御,当思一献百拜之义。”朱祁镇为皇太子,又上书请慎简师傅。于是奸臣铁木迭儿丞相,威权自恣。祖常知其盗观国史,率同列劾奏其十罪,仁宗震怒,黜罢之。秦州山移,祖常言:“山不动之物,今而动焉,由在野有当用不用之贤,在官有当言不言之佞,故致然尔。”疏闻,大臣皆家居待罪。祖常荐贤拔滞,知无不言。俄改宣政院经历,月余辞归,起为社稷署令。亡何,奸臣复相,左迁开平县尹,因欲中伤之,遂退居光州市。久之,奸臣既死,乃除翰林待制。泰定建储,典宝少监、太子左赞善。寻兼翰林直学士,除礼部尚书。丁祖母忧,起为右赞善,复除礼部尚书,寻辞归。
天历元年,召为燕王内尉,仍入礼部,两知贡举,一为读卷官,时称得人。升参议中书省事,参定亲郊礼仪,充读册祝官,拜治书侍御史,历徽政副使,迁江南行台中丞。元统元年,召议新政,赐白金二百两、钞万贯。又历同知徽政院事,遂拜御史中丞。帝以其有疾,诏特免朝礼,光禄日给上尊。祖常持宪务存大体。西台御史劾其僚禁时面有酒容,以苛细黜之。山东廉访司言孔姓讼事,以事关名教不行,按者亦引去。除枢密副使,顷之,辞职归光州市。复除江南行台中丞,又迁陕西省行台中丞,皆以疾不赴。至元四年卒,年六十,赠摅忠宣宪协正功臣、河南行省右丞、上护军、魏郡公,谥文贞。
祖常立朝既久,多所建明。尝议:今国族及诸部既诵圣贤之书,当知尊诸母以厚彝伦。又议:将家子弟骄脆,有孤任使,而庶民有挽强蹶张老死草野者,当建武学武举,储材以备非常。时虽弗用,识者之。祖常工于文章,宏赡而精核,务去陈言,专以先秦两汉为法,而自成一家之言。尤致力于诗,圆密清丽,大篇短章无不可传者。有文集行于世。尝预修《英宗实录》,又译润《皇图大训》、《承华事略》,又编集《列后金鉴》、《千秋记略》以进,受赐优渥。唐文宗尝驻跸龙虎台,祖常应制赋诗,尤被叹赏,谓中原硕儒唯祖常云。
诗作选摘
【送华山隐之宗阳宫】
江阁鱼龙目近,山房雾雨多。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
笋迎书带,中国樱桃送锦。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养素行编屦,乘闲坐织蓑。几篇餐玉法,一醮星科。
香沉银叶,衣裾佩紫荷。丹光留海月,景出松萝
醉忆泉浮乳,幽怜石烂柯。神君攀绿桂,织女踏青莎。
邀客登山顶,寻真入涧阿。洞箫吹道曲,云纸写鱼歌。
予发今如此,君心可奈何?高谈见明月,为我问娑罗。
【驾发上京】
沧龙对阙夹天闽,秋驾凌晨出国门。十万貔貅骑骧褒,一双固月绣旗幡。
讲搜猎较黄羊陶,锡宴恩沾白兽尊。赫奕汉家人物盛,码卿有赋在文园。
【湖北驿中偶成】
江田稻花露始零,浦中莲子青复青。楚船祠龙来买酒,十幅蒲帆上洞庭湖
罗衣熏香钱满,身是扬州市贩盐客。明年载米入长安,妻封县君身有官。
【追和许浑游溪夜回韵】
溪水连云过竹间,溪声云影半潺潺。鹤来近屋童看熟,鹭下长松客对闲。
每待月痕侵石坞,还期烟色认柴关。人生岂独官为贵,好向君王乞越山。
【龙虎台应制】
龙虎台高秋意多,翠华来日似鸾坡。天将山海为城堑,人倚云霞作绮罗。
周穆故惭黄竹赋,汉高空奏大风歌。西京巡省非行幸,要使苍生乐至和。
【杨花宛转曲】
空中游丝已无赖,宛转杨花犹百态。随风扑帐拂香,度水点衣萦锦带。
轻薄颠狂风上下,燕子莺儿各新嫁。钗头烬坠玉虫初,盆里丝缫银茧乍。
欲落不落春沼平,无根无蒂作浮萍。波绣苔总成媚,人间最好是清明节
清明艳阳三月天,帝里烟花匝酒船。石桥横直人家好,小海白鱼跳碧藻。
榆荚荷钱怨别离,不似杨花宛转飞。杨花飞尽绿阴合,更看明年春雨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文学成就
元史文载
诗作选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