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蜜枇杷叶,先把杷叶:刷去绒毛,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蜜炙枇杷叶:取枇杷叶丝,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即可。
物种简介
【拼音名】PíPáYè
【英文名】FOLIUM ERIOBOTRYAE
【别名】卢橘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全年均可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
性状】本品呈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着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无臭,味微苦。
【鉴别】本品横切面:上表皮
细胞扁方形,外被厚角质层;下表皮有多数单细胞非腺毛,常弯曲,近主脉处多弯成人字形;
气孔可见。
栅栏组织为3~4列细胞,海绵组织疏松,均含
草酸钙方晶及簇晶。主脉
维管束外韧型,近环状;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壁木化,其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薄壁组织中散有黏液细胞,并有草酸钙方晶。
【炮制】
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
蜜批把叶:取枇把叶丝,照蜜炙法(附录ⅡD)炒至不粘手。每100kg枇杷叶丝,用
炼蜜20kg。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
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
口渴,化痰止咳,咽喉瘙痒。
【用法用量】6~9g。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
(1)枇杷根:苦,平。清肺止咳,镇痛下乳。主治
肺结核咳嗽,
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痛,乳汁不通。用量0.2~1两。
(2)枇杷核:苦,寒。疏肝理气。主治疝痛,
淋巴结结核,咳嗽。用量1.5~3钱。
主要价值
页首
枇杷叶
《辞典》
【拼音名】PíPáY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片,全年皆可采收,采摘后,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
广东省、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湖北等地。
【
性状】干燥叶片长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4~9厘米。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部锯齿缘,基部全缘。羽状网脉,中脉下面隆起。叶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上面有光泽;下面茸毛棕色。叶柄短。叶革质而脆。气无,味微苦。以叶大、色灰绿、不破碎者为佳。
【
化学成份】叶含
芳香油,主成分为
橙花叔醇和
相思树属醇,还有α和
β-蒎烯、
莰烯、
月桂烯、对聚伞花素、
芳樟醇、α-衣兰烯、α和β
金合欢烯、
樟脑、橙花醇、
牻牛儿醇、α-毕澄茄醇、榄香醇、顺-β,γ-
己烯醇和芳樟醇
氧化物。还含
维生素B17、
熊果酸、齐墩果酸、
酒石酸、
柠檬酸、
DL-苹果酸、
单宁、
维生素B及C等。又含
秋子梨糖醇。
【
药理学作用】叶提取物无抗菌作用,还能刺激
金黄色葡萄球菌之生长。①《
雷公炮炙论》:"采得枇杷叶后,粗布拭上毛令净,用甘草汤洗一遍,却用绵再拭令干,每一两以酥一分炙之,酥尽为度。"
②《纲目》:"治
胃病以姜汁涂炙,治肺病以蜜水涂炙良。"
苦,凉。
②《药性论》:"味甘。"
【归经】
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功能主治】
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血,胃热呕哕。
①《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
②《食疗本草》:"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④《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⑤《本草再新》:"清肺气,降
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0.5~1两);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
本草经疏》:"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法并忌之。"
【附方】
①治咳嗽,喉中有痰声:枇杷叶五钱,
川贝母一钱五分,叭旦杏仁巴旦,
新会陈皮二钱。共为五钱,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滇南本草》)
②治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
痨瘵:枇杷叶、
木通、
款冬、紫菀、杏仁、
桑皮各等分,
波叶大黄减半,各如常制,治讫。同为末,
蜜丸如
车厘子大。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
本草衍义》)
③治声音嘶哑:鲜枇杷叶一两,
淡竹叶五钱。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④治
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啘:枇杷叶(拭去毛)、
大白茅各半升。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饮之,啘止则停。(《
古今录验方》枇杷叶饮子)
⑤治
呃逆不止,饮食不入:枇杷叶(拭去毛,炙)四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五两,甘草三两(炙,)。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
桑姜一枣大,切,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枇杷叶汤)
⑥治小儿吐乳不定:枇杷叶一分(拭去毛;微炙黄),
丁香蒲桃一分。上药捣细罗为散,如吐者,
乳头上涂一字,令儿咂便止。(《
太平圣惠方》枇杷叶散)
⑦治衄血不止:枇杷叶,去毛,焙,研末,茶服一、二钱,日二。(《圣惠方》)
⑧治肺风鼻赤酒:枇杷叶,去毛,焙干末之,茶调下一。二钱,日三服。(《
普济本事方》)
⑨治痘疮溃烂:枇杷叶煎汤洗之。(《摘元方》)
【各家论述】
1、《纲目》:"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2、《
本草经疏》:"《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气上炎,则为卒啘不止。啘者,哕也,其声浊恶而长。《经》曰,树枯者叶落,病深者声哕,病者见此,是为危证。枇杷叶性凉,善下气,气下则火不上升,而胃自安,故卒啘止也。其治呕吐不止,妇人产后
口干,男子消渴,
肺热咳嗽,
喘证气急,脚气上冲,皆取其下气之功。又治妇人发热咳嗽,经事先期,佐补阴清热之药服之,可使
月经周期正而受孕。"
3、《
本草汇言》:"枇杷叶,安胃气,润心肺,养肝肾之药也。沈孔庭曰:主呕哕
反胃而吐食不止,安胃气也;或气逆痰滞而咳嗽靡宁,润肺气也;或
阴虚火旺烦灼而
舌干口燥,养肾气也;或
瘟疫暑喝而热渴不解,凉心气也。"
4、《
重庆堂随笔》:"枇杷叶,凡
风温,温热、暑、燥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肃治节;香而不燥,凡湿温、疫、秽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浊气而廓中州。《本草》但云其下气治嗽啘,则伟绩未彰,故发明之。"
6、《食疗本草》:煮汁饮之,止渴,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7、《
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9、《本草再新》:清肺气,降
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
【摘录】《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