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女,
秦腔旦角。原籍
开封市,生于甘肃临洮。1956年加入
甘肃省秦剧团,1988年光荣退休。代表作:《三堂会审》《
苏三起解》《
秦香莲》《
五典坡》《杀狗劝妻》等戏
王晓玲,七岁学艺,八岁登台,九岁成名,人称“九龄童”。四十年代就名震金城兰州,誉满
西北诸省。她先后在兰州新新社、众英社、金城剧团、平凉平乐社、武威新伶社、新疆新中舞台等多家西北著名的秦腔戏园献艺,与同期活跃在兰州戏坛的豫剧大师常香玉等是亲密好友。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兰州文化社的骨干演员。先后参加赴朝慰问志愿军演出、十大油田送乡音演出以及
福建省前线对台广播演唱等活动,受到政府嘉奖。
王晓玲少年成名,勤奋好学,从未间断对
秦腔艺术的孜孜追求和苦苦探索。曾得到
京剧艺术大师
梅兰芳和
程砚秋的教诲;和
常香玉、陈素贞、
筱兰香、王香兰等艺术名家在兰州相处的日子里,亦经常切磋技艺,获益颇深;也曾得到不同
行当的老艺人如麻子红、
王文鹏、
李可易、
田德年等在表演、台词、唱腔上的很多指点。
她善于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形成了独具个人魅力的艺术风格,在近六十年的舞台生涯里,主演过近百本秦腔剧目,成功塑造了如:
秦馨莲、
王宝钏、
白娘子、
苏三、
杨贵妃、白玉楼、
孙夫人、刘胡兰、白毛女、桃妆女、兰艳娘等许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
1942年在
兰州市主办“新兴社”的陈景民听到临有个女娃娃唱得很好,便派人雇轿车将她接到兰州,写戏报时间她的年龄是九岁,便写了个“九龄童”。从此,她的这个艺名使用了数十个
春秋。
1943年王晓玲返兰在“众英社”演唱,演出《卧薪尝胆》、《
白玉楼》、《白玉钿》、《天河配》等。这时,由于她勤学苦练,博采众长,演唱水平提高了,戏路更宽了,成为誉满
甘肃省的一个名伶。
1947年王晓玲赴
乌鲁木齐市(今
乌鲁木齐市)王宝胜主办的“兴中舞台”措班演戏,同行的著名秦腔艺人有党玉亭、薛再平、王义民等。在迪化,王晓玲演出《
玉堂春》、《赶坡》、《白玉楼》等
折子戏,也轰动了全城,汉、维、
哈萨克族各族观众将戏票抢购一空,剧社老闾发了财。
1949年春王晓玲返兰加入“精诚剧社”演戏。兰州解放后,王在“文化社”搭班演出。她演出计有:《刘胡兰》、《刘四嫂》、《圈套》、《好军属》、《蓝燕娘》、《
白毛女》、《小二黑结婚》、《
梁山伯与祝英台》、《
长恨歌》等,曾荣获“进步艺人”奖章。
1953年王晓玲赴朝慰问
中国人民志愿军,
粤剧在野外塔台演出的有《
秦香莲》、《游龟山》等,小唱段则到前哨与坑道演唱。在朝期间,她演《秦香莲》挣得吐了血,但仍坚持演完。一九五五年,王晓玲主演的《
玉堂春》在甘肃戏曲会演中荣获
一等奖。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更从
评剧中汲取“偶然刹板,行云遏驻、然后放腔直至高八度”的唱法,使《后三对》(《
铡美案》一折)的
秦馨莲音乐语言更加丰富、抒情,感人至深。
现为中国剧协会员,
甘肃省剧协理事,曾任甘肃省文联常委,第一至七届甘肃省政协委员。
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
一级演员。曾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最高领导人的接见。1959年朱老总在兰州视察期间接见王晓玲时风趣地勉励她要“为
社会主义演到九十九”。1955年在《三堂会审》中扮演
苏三获得
西北五省汇演
一等奖,她一生获得的各种奖项不计其数。
为纪念
秦腔大师王晓玲从艺六十五周年,并使广大观众能够继续聆听和欣赏她独具魅力的表演艺术,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于2003年为她特别录制了其代表作《三堂会审》,并收录了她在1981年演唱的秦腔经典
折子戏《三对面》和1985年演唱的《赶坡》。
王晓玲从龄登上戏曲舞台起,经历了数十春秋,她的戏路宽,技巧熟,既能演
花旦、
闺门旦、
青衣,又能演娃娃旦、丫环旦,还能演刘胡兰、喜儿、小芹等新女性。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钻研戏曲艺术,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一九七九年《
甘肃日报》发表的文志样、田萍写的《
秦腔名演员王晓玲舞台四十年》—文中曾指出:“在四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她勒学苦练,勇于实践,在钻研秦腔演唱艺术的同时,注意博采
豫剧、晋剧、
京剧等剧种之长,学习研究
梅兰芳、
常香玉的唱、念、做、打等方面,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她的唱腔功力尤深,发音自然,
音质优美,宇正腔圆、高音铿锵有力,低音悠婉动听;在有些唱腔的变化上,有异峰突起之妙。她擅长‘苦中乐’、‘麻鞋底’、‘十三腔’、‘倒板序子三拉腔’等
秦腔中难度很大的彩腔,更是独具一格”。另据本人谈:
新中国成立后,她特别注意刻划剧中人物的性格,务使唱腔服从所饰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并据以设计传种不同的唱腔。例如除谙熟和擅用“三拉腔”、“三滴水”、“麻鞋底”等秦腔传统彩腔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更从
评剧中汲取“偶然刹板,行云遏驻、然后放腔直至高八度”的唱法,使《后三对》(《美案》一折)的
秦馨莲音乐语言更加丰富、抒情,感人至深。
王晓玲从豆蔻年华到鬃发斑白,始终保持着中国妇女优良的传统美德。在苦难深重的旧社会,她因是“红演员”,经济收入较富裕,对患难中的同行颇多关怀,有的演员病了,失业了,遭到了天灾人祸,她伸出温暖的支接之手。例如著名
脸谱田德年,当年的坤角李屏卿,都曾经在王家里吃、住过一个时期,有的临走还得到盘缠。王又用钱接济过同行孔新晟、
荆生彦(名琴师)、于海如与佟桌(均系教师)等。全园解放以后,通过学习和党的教育培养,她进一步觉悟到
社会主义品德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灵魂。因此在结婚后,她对公婆孝敬,如亲生父亲一般。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丈夫一九五七年被错划为
右派,开除党籍,“文革”中又遭残酷迫害;被遣送原籍。她没有嫌弃,反而倍加照顾,并继续按月给公婆寄钱。而她这时的经济并不宽裕,因为五个孩子都靠其供养和上学。
一九八一年夏,王晓玲响应党中央“为儿童做好事”的倡议,在
景泰县剧团和八名老艺人配合下,在兰州连续演出了她的拿手戏《
苏三起解》、《
秦香莲》、《
五典坡》、《杀狗劝妻》等戏。收入全部捐献作为儿童福利基金。她说:“为了我们下一代茁壮成长,我应该尽一份力量。”王晓玲这种高尚的思想品德,受到文艺界的称赞,也得到省上有关领导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