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黄牛,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湘西
黄牛是湘西地区独有的黄牛品种,肌肉发达,骨骼坚实,体躯较短但肌腱强劲有力,行动敏捷,爬坡性能强。湘西黄牛肉香浓郁、肉质细嫩,口感柔韧,富有嚼劲,营养丰富。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湘西黄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湘西黄牛主产于湖南省湘西北地区。性情温驯,耐粗饲、耐热,体型中等,发育匀称,前躯略高,肌肉发达,骨骼结实,肩峰高,头短小,额宽阔,角形不一,颈细长,颈垂大,胸部发达,背腰平直,腰臀肌肉发达,尾长而细,四肢筋腱明显、强壮有力。毛色一般以黄色、
褐色为主。成年
牤牛平均体重为334.3
千克,母牛为240.2千克,屠宰率为39—54.4%,净肉率为46.87%。
外在感官
湘西黄牛体格中等,各部发育均称。体躯较短,前高后低,肌肉发达,骨骼坚实,皮肤富有弹性。牛头大小适中,头顶稍圆;公牛头短额宽,母牛头较秀长。眼大有神,眼眶稍突出,有少数的牛上眼睑和嘴四周有黄白色毛,俗称“粉嘴画眉”。耳薄且灵活,鼻镜宽,鼻孔大,嘴岔深。角型公牛以龙门角、倒八字为多,母牛多是龙门角、玲珑角、倒八字。湘西黄牛
牤牛的颈部垂皮较发达,颈粗短;前胸开阔;肩峰明显;背腰平直短宽;腹大而不下垂。母牛
乳房不发达。公牛
睾丸显露,大小匀称。蹄质坚实,蹄以黑褐色居多。尾较长,尾根较粗且着生部位高、帚毛密而多,越过飞节。全身毛色以黄色者最多(占80%以上),
栗色、黑色次之,杂色很少,一般体躯上部毛色深,腹胁及四肢内侧毛色较浅,俗称“白漂裆”。
役用性能
湘西黄牛役力较强,突击力和持久性能好,善于登山爬坡,步态稳健,行动灵敏。一般在
牤牛2—2.5岁,母牛2.5—3岁时,开始高教。湘西黄牛的役力以6—10岁最强。成年牛的瞬间最大拉力,公牛平均为243
千克(220—270千克),母牛平均为220千克(150—240千克),阉牛平均为234千克(190—280千克)。湘西黄牛的使役年限一般到15岁。每头役牛平均负担耕地面积为15亩(12—25亩),年劳役时间为90—120天。一般每日耕作6—8小时,抢水犁田时,可长达10多小时。一般情况,湘西黄牛耕旱地比耕水板田效率稍低。
繁殖性能
湘西黄牛的性成熟期,
牤牛的性成熟期平均为518天(416—550天);母牛的性成熟期平均为476天(379—539天)。初配年龄,湘西黄牛母牛平均为2.5岁,公牛平均为3—3.5岁。湘西黄牛母牛的发情周期母牛平均为21.05天(15—28天)。发情持续期平均为42.34小时,母牛发情持续时间在37—48小时之间。湘西黄牛母牛的妊娠期平均为281.83天(270—296天)。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平均为79.38天(21—155天)。母牛发情季节,以6月下旬至11月中旬的密度最大。理论上母牛的繁殖周期,为六年五胎;实际生产中平均为三年两胎,
犊牛初生重平均为15.4
千克,犊牛断奶重为63.6千克,犊牛成活率为92.5%。繁殖年限,母牛一般为15岁,
牤牛为9—10岁。
内在品质
湘西黄牛公牛体高平均为123.7厘米,体重平均为355.6千克,母牛体高平均为109.9厘米,体重平均为259.8千克,湘西黄牛的生长发育,前期生长速度较快,体重以6月龄至12月龄时增长较快,2岁后增重减缓,但下降幅度比较平稳。体高的增长以初生至6月龄时为最快,相对增重均以初生至6月龄时最大。湘西黄牛屠宰率为52.3%,皮厚0.47厘米,肌肉厚5.85厘米,脂肪厚0.48厘米,眼肌面积44.88厘米,肉质优良,脂肪少。肌肉主要化学成分:水分74.13%,干物质25.87%,
蛋白质15.73%,脂肪1.30%,灰分1.24%,热量5768焦/克。
产地环境
地理位置
湘西黄牛产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
湖南省西部边陲的
武陵山中部,北与
张家界市永定区接壤,东与
怀化市陵、
辰溪县毗连,南与怀化市麻阳相邻,西与贵州铜仁、
重庆市、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地处东经109°10′—110°55′,北纬27°44′—29°47′。
土壤地貌
湘西自治州土地总面积1548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4.27万公顷,占
全州县总面积的9.3%,草山草场面积7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4%。境内为武陵山脉所盘亘,山势陡峻,岭间为小块盆地与丘陵相间,属中山区,地势高低悬殊,海拔最高为1400米,最低为82米,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之分。产区中山为黄壤,低山为黄棕壤,丘陵盆地多为红壤与紫色土,pH值6.5,中性偏酸,肥力较好。草场资源丰富,山地草丛类,疏林草丛类和山地
草甸类草场以
禾本科草类为主,占59.6%。牧草主要有冬茅、
野古草、
马唐、
雀稗、
细柄草等。
豆科牧草占21.7%,其余为
菊科、
蓼科等多种草类。产区山多坪少,地广人稀,梯田坡地多,生产条件差,耕作粗放。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其次为小麦、红薯、大豆、马铃薯、
荞麦、高粱,以及花生、芝麻、烟叶、
甘蔗等。粮食产量中,水稻占60%,杂粮占40%。
水文情况
澧水、
沅江北部支流贯穿全境,向东北流入
洞庭湖。低山区水量充足,中山区地下水充沛,高山区主要靠
降水灌溉,雨水稍显不足,但湘西治自治州工业落后,旅游业发展较快,自然环境未受到污染,水质优良。
气候情况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1—16.8℃,年降雨量为1400—1600毫米。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高差较大,形成了多种小气候。最高气温达40.5℃,最低气温-8.7℃,年日照时数1306小时,无霜期240—280天。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广阔的山地资源,孕育了境内丰富的植被和各类农作物,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草饲资源。
历史渊源
湘西黄牛的形成是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工选择的影响密切相关的。
土家族、
苗族人们视耕牛为农家宝贝,自宋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已普遍使用耕牛,逐步改变刀耕火种。
清代,
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后”,人们重视养牛和使用役牛,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永顺县知府颁布《禁私宰耕牛示》,而后,出示严禁椎牛、祭鬼、吃牛、公祀,各地也有乡规民约保护耕牛,不准宰杀耕牛。
民国初、中期也出台政策保护耕牛,禁止宰杀。
新中国成立后,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长期执行保护耕牛、繁殖耕牛的政策,耕牛有了较大发展。产区水利条件差,砂质土壤的保水能力不强,抗旱能力十分薄弱,很多山旱田由于缺水常常是三年两不收。因而,促使当地农民长期注重选种选育,积累了丰富的选牛经验。如选择湘西黄牛的整体要求:“黄红毛衣闪金光,粉嘴画眉白漂裆,团头鼓眶荷包嘴,扇子耳朵龙门角”;“前山峰高超后山,膛宽肋密肚
大圆”;选留母牛的要求:“尾长根粗能遮羞(羞指阴户),十胎牛儿九不丢”;选留
牤牛的要求:“公牛垂肚难逞雄”、“鞭筒(指包皮)贴肚不垂松、“留牛崽看牛娘,好母还靠访牛郎”。对生产性能则认为牛“脚高躯长内膘好,膛宽股圆出肉多”。农谚中还有诸如“后印盖前印,犁田才有劲”,“额宽口叉深,吃草不刁精”等。当地农民利用天然的放牧草场饲养了大批耕牛,个别农户养母牛带小牛和养种公牛多达七、八头,这样既解决了农业生产上的役用畜力,又有小规模的繁殖牛群,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经过长期的选育,湘西黄牛已成为体壮灵活,善于爬坡,耕田力气大,短时使役突发力强,耐粗食、抗逆性强的优良地方品种。
1982年4月,中国南方六省在
凤凰县召开
黄牛优良品种鉴定会,确定湘西黄牛中心产区以凤凰县腊尔山区的
柳薄乡为主,其次为凤凰县禾库、米良等乡镇。
2007年5月,经农业部批准,湘西黄牛保种区设在凤凰县腊尔山区。
生产情况
2010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存栏湘西黄牛26.0243万头,其中
牤牛14.9798万头,母牛10.3534万头,阉牛6911头,产量3万吨。
产品荣誉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湘西黄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湘西黄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
凤凰县、
永顺县、
花垣县、
龙山、
吉首市、
泸溪县、
古丈县、
保靖县等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0′—110°55′,北纬27°44′—29°47′。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永顺县、
龙山县、吉首市、泸溪县、古丈县、花垣县、保靖县。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湘西黄牛。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牛场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牧草丰富,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27的要求。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1千米以上。饲养管理,主要以放牧为主,或半放牧半舍饲,成年母牛空怀期,以粗料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精料,在青草期,可全喂青草。
妊娠至6个月,以优质的青、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妊娠至7个月后,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母牛每天喂2次或3次,每天饮水3次,冬季水温不低于15℃为宜。保持中等膘情。加强刷拭和运动,进行
乳房按摩并注重保胎。分娩前15天至分娩后15天,根据牛只膘情调整日粮,控制母牛维持在中等膘情(看不到
肋骨),并适当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观察母牛的表现,及时做好接产准备,分娩时,当
犊牛露出鼻嘴之后应立即用手清除犊牛鼻孔和口腔中的粘液,犊牛完全产出后,应及时用手护着犊牛腹部脐带孔,在距离犊牛腹部10厘米处结扎脐带,并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立即用5%的碘酒消毒脐带断头,牛分娩后在2h内进行第一次哺乳,分娩(1—3)天饲喂适口易消化草料和优质精料,6天后以增料促乳方式饲养;初生犊牛(出生—15天)及时喂给初乳,犊牛娩出后约30分钟。犊牛出生后16天—20天应开始用专配的开食料(玉米、小麦、
豆饼等磨成粉,加入少量
鱼粉和食盐混合调成糊状)喂给。出生21天—30天后应喂细嫩青草或多汁饲料,让其自由采食,喂给量以不影响精饲料的采食量为宜。
犊牛出生1月后,应喂给
青干草或稻草,任其自由采食咀嚼,刺激瘤胃发育。犊牛一般在2—3月龄隔离断奶。育肥前期青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可占日粮干物质的80%;育肥后期精饲料比例逐步达到70%—60%。放牧育肥的时间宜选择在每年的(3—10)月,尤其要抓好牧草结籽期(8—10)月的育肥。饲养方式为白天放牧,晚上适当补充精料,补料量为体重的1%—1.5%;补料时要充分饮水。种
牤牛配合精料为每100
千克体重喂(0.5—0.6)千克,最多喂量不能超过6千克;干草(1—1.5)千克,
青贮饲料(0.3—1)千克,最多不超过10千克;
胡萝卜(0.5—0.6)千克;青草(15—20)千克;食盐和微量元素按营养标准饲喂。30月龄的后备种公牛可进行调教、采精。36月龄正式投入使用(采精与配种),每周采(1—2)次精,42月龄转入正常采精,每周采2次。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商品牛上市体重在300
千克,胴体瘦肉率达50%以上;饲料药物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休药期;及时淘汰不合格种牛。选择优质饲料,注意在饲料中添加
维生素e和元素。商品牛屠宰按“屠宰加工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规定进行,屠宰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按肉类
加工厂卫生规范”执行。
5、生产记录要求:生产记录要求。防疫记录、繁殖记录、调进出情况记录应准确、可靠、完整。系谱资料要记载三代牛的牛号、品种、外形特征、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情况。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