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免疫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Coons等于1941年首次采用
荧光素进行标记而获得成功。这种以荧光物质标记抗体而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fluorescentantibodytechnique)。
结合簇
荧光免疫法按反应体系及定量方法不同,还可进一步分做若干种。与放射免疫法相比,
荧光免疫法无放射性污染,并且大多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国外生产的TDM用试剂盒,有相当一部分即属于此类,并且还有专供TDM荧光偏振免疫分析用的自动分析仪生产。
由于一般荧光测定中的本底较高等问题,荧光免疫技术用于定量测定有一定困难。近年来发展了几种特殊的荧光免疫测定,与酶免疫测定和放射免疫分析一样,在临床检验中应用。
有关荧光的基本知识
一、荧光现象
(一)荧光的产生
一此化学物质能从外界吸收并储存能量(如光能、化学能等)而进入
激发态,当其从激发态再回复到
基态时,过剩的能量可以
电磁辐射的形式放射(即发光)。
荧光发射的特点是:可产生荧光的分子或原子在接受能量后即刻引起发光;而一旦停止供能,发光(
荧光)现象也随之在瞬间内消失。
可以引起发荧光的能量种类很多,由光激发所引起的荧光称为致荧光。由
化学应所引起的称为化学荧光,由X线或阴极射线引起的分别称为X线荧光或阴极射线荧光。荧光免疫技术一般应用致荧光物质进行标记。
(二)荧光效率
荧光分子不会将全部吸收的光能都转变成荧光,总或多或少地以其他形式释放。荧光效率是指荧光分子将吸收的光能转变成荧光的百分率,与发射荧光光量子的数值成正比。
荧光效率=发射荧光的光量分子数(荧光强度)/吸收光的光
量子数(激发光强度)
发射
荧光的光量子数亦即荧光强度,除受激发光强度影响外,也与激发光的波长有关。各个荧光分子有其特定的
吸收光谱和
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即在某一特定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和最大发射峰。选择激发光波长量接近于荧光分子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且测定光波量接近于最大发射光波峰时,得到的荧光强度也最大。
(三)荧光的猝灭
荧光分子的辐射能力在受到激发光较长时间的照射后会减弱甚至猝灭,这是由于
激发态分子的电子不能回复到
基态,所吸收的能量无法以荧光的形式发射。一些化合物有天然的
荧光猝灭作用而被用作猝灭剂,以消除不需用的荧光。因此荧光物质的保存应注意避免光(特别是紫外光)的直接照射和与其他化合物的接触。在荧光抗体技术中常用一些非荧的色素物质如
亚甲蓝、碱性复红。
伊文思蓝或低浓度的过
锰酸钾、碘溶液等对标本进行得当复染,以减弱非特异性荧光本质,使特异荧光更突出显示。
二、荧光物质
(一)荧光色素
许多物质都可产生荧光现象,但并非都可用作荧光色素。只有那些能产生明显的荧光并能作为
染料使用的
有机化合物才能称为免疫荧光色素或
荧光染料。常用的
荧光色素有:
1.
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或
乙醇等
溶剂。分子量为389.4,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结构式如下:
有两种同分异结构,其中异构体Ⅰ型在效率、稳定性、与
蛋白质结合能力等方面都更好,在冷暗干燥处可保存多年,是应用最广泛的
荧光素。其主要优点是:①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②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
荧光少于红色。
2.四乙基罗丹明(rhodamine,
刚性充气船200)为橘红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
乙醇和
丙酮。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结构式如下: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57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95~600nm,呈橘红色荧光。
3.四
甲基异硫酸
罗丹明(tetramethylrhodamineisothiocyanate,TRITC)结构式如下:
最大吸引光波长为55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620nm,呈橙红色
荧光。与FITC的翠绿色荧光对比鲜明,可配合用于双重标记或对比染色。其异硫
氰基可与
蛋白质结合,但荧光效率较低。
(二)其他荧光物质
1.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的物质某些化合物本身无荧光效应,一旦经酶作用便形成具有强荧光的物质。例如4-
甲基伞-β-D
半乳糖受β-半乳糖苷酶的作用分解成4-甲基伞酮,后者可发出荧光,激发光波长为360nm,发射光波长为450nm。其他如碱性酸酶的底物4-甲基伞酮
磷酸盐和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对羟基苯乙酸等。
2.系合物某些3价稀土镧系元素如(Eu3+)、(Tb3+)、(Ce3+)等的螯合物经激发后也可发射特征性的
荧光,其中以Eu3+应用最广。Eu3+螯合物的激发光波长范围宽,发射光波长范围窄,荧光衰变时间长,最适合用于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免疫学基本常识:抗原、抗体及单克隆抗体
众所周知,人或动物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抵御某些疾病的侵袭,也有一些疾病可以通过机体自身调控而自愈,这是因为机体内部存在一个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由中枢免疫组织(骨髓、胸腺、消化系统免疫组织)和外周淋巴组织(淋巴结和脾脏)的免疫活性
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由它们产生的多种淋巴因子和抗体所组成。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称为免疫,而这种反应本身则称为免疫应答。能够在机体中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抗原,免疫应答的结果则是刺激机体产生与抗原相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和引起细胞免疫。
由于免疫应答同时取决于机体,而不仅是进入机体的物质,所以抗原的定义是相对的。由此,按照免疫应答的效果可以将抗原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完全抗原是指能够直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物质。完全抗原的分子量都大于5000,其化学成分多为
蛋白质或
脂多糖,其它如
脂蛋白,糖蛋白,
多糖,
多肽,
核酸等也都是完全抗原。半抗原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但不能激发机体产生抗体,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进入机体,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大分子的半抗原在体外能与对应的抗体结合发生可见反应(凝集、沉淀),小分子的半抗原能与对应抗体结合而不出现可见反应。此外,抗原还可以按照自身的物质属性分为可溶性(毒素、异种蛋白)或颗粒性(细菌、
细胞)抗原,或按临床意义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
抗体是在抗原刺激下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物。所有抗体都具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抗体的
化学本质是
免疫球蛋白即γ-球蛋白。不过只有当免疫球蛋白针对已知抗原时,才能够称这种免疫球蛋白为抗体。免疫球蛋白属于结构牢固的分子物质,可以经受较大变化的环境作用,诸如56℃加温,在室温下较长时期的贮藏,短期高或低pH处理,甚至与去污剂或
尿素接触后仍保持其抗体活性。
抗体活性是指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即二者之间的特殊亲合力。两者非
共价键结合,结合的力包括
氢键,静电力,
范德·瓦耳斯力和疏水结合力。抗体抗原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在适宜的条件下仍可解离而性质不变。
机体内约有1亿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每个独立的B淋巴细胞只能接受一种抗原的刺激从而形成分泌一种抗体的能力,因此特异性是免疫应答的特有标志。如常识所见,
麻疹患者愈后即获得对麻疹的终生免疫,而这并不形成对天花的免疫。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本质是抗原决定簇与抗体结合簇的专一适配性,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上专有的
化学基因,可以决定其刺激机体所产生抗体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与其相对应的抗体结合簇立体构型完全相适应。一个抗原分子可带有多个不同的决定簇。抗原分子量愈大,决定簇数量愈多。决定簇数目代表抗原分子的价。抗体结合簇是在抗体分子上与对应的抗原决定簇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位于Ig分子的抗原结合分段(V段)上,由重链和轻链的一部分可变区构成。其特异性由氨基酸排列顺序决定,约包括5~15个氨基酸。每个单体免疫球蛋白分子如IgG有2个结合簇,IgA是二聚体,有4个结合簇,IgM是五聚体所以有10个结合簇。(但是,事情并不是绝对的。一种抗体除与相对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也有可能与
化学结构部分相似的其它抗原发生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交叉反应。交叉反应可能由于两种抗原有共同的决定簇,或由于两者的抗原决定簇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在
立体化学结构上密切相关,导致一种抗原能与另一种抗原的对应抗体结合。)正常情况下,抗体与抗原在机体内结合后,可以被吞噬、排泄而将抗原清除。如果这种抗原属于外源性致病抗原(细菌、病毒、毒素),可以由此达到杀灭或削弱抗原危害的目的。对于内源性抗原,如已经衰退、损伤或突变的异常
细胞,也能被及时排除,实现机体自身的免疫调控。当然,在异常情况下,抗体抗原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将损伤组织、细胞,引起花粉过敏一类的变态反应或
自体免疫性疾病等不良后果。
不过长期以来所谓特异性免疫血清抗体,不论是从人还是从动物获得的,也不论是主动获得还是被动获得的,实际上都是有许多种具有不同特性的抗体所组成的混合抗体。这是因为,进入机体的抗原往往带有若干个抗原决定簇。此外,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决定簇的反应并不相同,即使同一个体不同时间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反应也不完全一致。由于人们无法将体内已受抗原刺激的各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
克隆区分开,即使在体外能将它们分成单细胞,也无法让其继续生长,增殖并分泌抗体。因此,用常规免疫方法制备的免疫血清抗体只能是数目众多的单克隆抗体的
混合物,现在,一般称其为多克隆抗体(PcAb)。这种多克隆抗体存在特异性差、效价低、数量有限、动物间个体差异大,难以重复制备等固有缺陷,许多场合下使用时难尽人意。
1975年,英国
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的Kohler和Milstein合作发表了题为“分泌预定特异性抗体的融合细胞的持续培养”的著名论文(Nature,256:495,1975)。他们将已适应于体外培养的
小鼠骨髓瘤细胞与
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脾细胞(B淋巴细胞)进行融合,发现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双亲细胞的特征:即像骨髓瘤细胞一样在体外培养中能够无限地快速增殖,又能持续地分泌特异性抗体,通过
克隆化可使杂交细胞成为单纯的细胞系,由此单克隆系就可以获得结构与各种特性完全相同的高纯度抗体,即单克隆抗体(MCAB)。上述方法创立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单克隆抗体。这一技术的创立和迅速推广,为所有需要制备和使用抗体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制剂,促进了生命科学诸学科的发展。两位科学家也由于这一杰出贡献荣获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二氢喃氧杂邻酮的衍生物,分子量为312,属于半抗原,不能直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因此我们的工作首先是将黄曲霉毒素B1与载体蛋白连接,合成为完全抗原,以后的研究则基本上采用了前述杂交瘤-单
克隆抗体技术的经典方法:动物免疫→免疫脾
细胞与
骨髓瘤细胞融合→细胞筛选→用有限稀释法分离出可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个细胞,再经过克隆化培养建立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出大量单克隆抗体,从而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了
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免疫检测方法。
免疫标记法
原理是应用一对单克隆抗体的夹心法。底物用磷酸-4-
甲基伞形酮,检测产物发出的荧光,荧光强度与Mb浓度呈正比,可在8min内得出结果。结果以Mb每小时释放的
速率表示(△Mb)表示。该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
以双抗夹心法为例,首先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除去未结合抗体,然后加受检标本,使其中的蛋白抗原与固相抗体形成抗原抗体
配位化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物,接着加入
荧光标记的抗体,使之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后根据荧光强度,即可对蛋白抗原进行定量。
传统的荧光免疫法受本底荧光的干扰较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是以具有特长寿命的稀土金属如铕,作为标记物,加入正常液后激发测定,能有效去除短寿命本底荧光的干扰。
(二)放射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是以过量的未标记抗原与放射性物质标记的抗原,竞争性地与抗体结合,形成有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无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有过剩的标记抗原与未标记的抗原。然后通过离心沉淀等方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抗原分离,分别测定其放射性强度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对未标记的待测抗原进行定量。RIA法测定血清蛋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准确定量到ng/ml水平。但早期的方法操作麻烦,耗时长,且有放射性污染。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应用,RIA的灵敏度又有了较大提高,且操作大为简化,并已有商品试剂盒供应,使用方便。
(三) 酶联免疫法(ELISA)
ELISA法有竞争法和夹心法两种。竞争法是基于标准或血清Mb和微孑L板上包被的Mb竞争性地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的原理而建立,该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L,线性范围达1000ug/L。夹心ELISA法与EI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多份标本的检测,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易于推广普及。但不适合急诊的快速检测。
以双抗法为例。首先包被抗原,然后加入一抗,使一抗与包被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接着加入酶标二抗,形成抗原—抗体—抗体复合物。最后加入底物,由酶催化底物生成产物。通过产物的生成量即可对蛋白抗原进行定量。
利用了一个亲和素分子可以与4个生物素分子结合的特性,使传统的灵敏度较高的酶免法的灵敏度又有明显的放大作用。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Fluoroimmunoassay,TRFIA)是一种非
同位素免疫分析技术,它用镧系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根据镧系元素螯合物的发光特点,用时间分辨技术测量荧光,同时检测波长和时间两个参数进行信号分辨,可有效地排除非特异荧光的干扰,极大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
(六)解离增强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分析
解离增强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分析(DissociationEnhancedLanthanideFluoroimmunoassayDELFIA)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中的一种。它用具有双功能基团结构的螯合剂,使其一端与铕(Eu)连接,另一端与抗体/抗原分子上的自由
氨基连接,形成EU标记的抗体/抗原,经过免疫反应之后生成免疫复合物。由于这种
配位化合物在水中的
荧光强度非常弱,因此加入一种增强剂,使Eu3+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自由Eu3+同增强剂中的另一种螯合剂螯合形成一种胶态分子团,这种分子团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发出很强的荧光,信号增强了百万倍。因为这种分析方法使用了解离增强步骤,因此称为解离增强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分析。
相关信息
保尔·埃尔利希
PaulEhHIch
“科学研究没有园籍的限制和种族的隔阂。
……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们首先要免除门户之
话。因他对免疫性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与俄
九O八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获得者。
用“神奇的子弹”来肘杀病茵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的
斯特恩。父亲是一位犹太医生。他日幼便
饱尝了种族歧视的痛苫,立志当一名济世良医。那时候,肉眼无
法看到的病菌正在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猖狂肆虐,传染病夺去了
千万人的性命。埃尔利希目睹了种种苦难,他刚跨进医学院大门,
使决心用毕生的精力向小小的细菌宣战。他说:“我一定要发明一
种神奇的子弹,让它只射杀人体内的病菌,而不敢伤害人体。。
在他求学时期,他的表兄威格特就在作组织及细菌培养的分类
染色研究。一八七八年,威格特发现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于各种染
料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埃尔利希对此很感兴翅,就向威格特学习
染色法,不久又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同学们讥笑他是不务正业的
“幻想医生”,他毫不在乎。他先后在弗劳兹瓦夫、
斯特拉斯堡竞赛会、
弗莱堡和莱比幅等大学医学院里学习,受到当时
细菌学创导者柯
思和病理学家海德里希的提携。一八七八年毕业之后,他就被推
荐到当时
欧洲规模最大的病理研究院,成为实验
病理学创导者、柏
林大学教授姑雷·里希斯的助手。不久,他发现不但细菌,而且
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也有不同的染色能力。从此,染色分析法成
了解剖学家剖析组织不可缺少的方法。
埃尔利希完成了一项若名的实验:把甲基蓝染料注射到一只
活老鼠体内,然后作生理解剖,发现只有老鼠的神经末梢染,卜了
蓝色,而肌肉和骨馈不染色。这是为什么呢?埃尔利希推想:可
能在
染料和神经末梢之间有某种吸引力。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
对体内病菌有吸引力的染料,又有药物的作用,把病菌杀死呢2
他开始了实现其“神奇子弹”的设想。
研究有机体对染料的感受性,提出用染色法鉴别有机体
细胞和组织,这是饱的第一大贡献。埃尔利希曾经是科鼓的学生,对
于科赫用染料使细菌着色的方法,他一直有着深刻的印象。既然
染料在玻璃片上能渗入细菌,使细菌着色而死亡。那末,如何用
染料来杀死体内的病菌,就要靠先辨明正常人体细胞和组织与病
菌的区别了,这样,才能避免“
玉石惧焚”。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
白细胞的变种,即一种体积庞大,容易被曙红染色的颗
粒,他称之为“嗜曙红白细胞”,即后来人们所称的“埃尔利希细
胞”。一八八二年,他观察到并描述了这种白
细胞吞噬红血球细胞
的现象。他的这一发现,对组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一八
九六午,埃尔利希在柏林附近的斯特吉茨血清实验所任所长,他
用
显微镜研究血液,gf究有机组织对染色物质的感受论发现了
望氮反应,后来被称之为“埃尔利希反应”。重氮化合物可以和许
多
有机化合物产生颜色反应,可以用来对尿液、血液或
血浆的提
取物进行染色试验,通过比色,就可以区别人体、动物体内的病
茵和正常细胞、组织了。埃尔利希用这种染色法首先鉴别了韶细
胞性
白血病的各种类型,研究血液的正常
细胞和病态细胞。“埃自:
利希反应”流传至今,应用起来非常简便。他被称为
血液学和免
疫血液学之父。
埃尔利希在研究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用同一
染料后,
有些组织呈红色,别的却呈蓝色?为什么
细胞核可以接受某种染
色,
细胞质却不能?为什么
白喉毒素对鸽子无害,对婴儿会造成死
亡?他推断,各种不同的细胞、组织间,必有基本的差异存在。
埃尔利希认为“化学亲和力”即是生命奥秘的钨匙,他提出了有
机体和周围化学物质(食物、药物等)结合的学说——侧链学说,
埃尔利希认为,抗原具有结合基或“侧链”,他称之为“结合
簇”,毒性抗原具有代表其毒性的“毒性簇”。抗体是机体
细胞受抗
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物质。抗体也具有侧链或结合簇,能与抗原的
结合族作特殊的结合。一八九七年,他把抗体叫做受体。他推想:
化学性质不问的受体能与不同的抗原结合,在机体细胞上发生结
台反应,此后,受体即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细胞就产生更多的受体,其中有些脱落而进入血流;血流中的受体能与抗原发生反应,
从而保护机体细胞。埃尔利希认为淋巴球是参与形成受体的。他
同时提出,多形核
白细胞及
巨噬细胞起到协助作用,因为它们能
使细菌及其他颗粒状抗原裂胳使其可涪成分为淋巴球所吸收。
埃尔利希是第一个定量地研究了毒素与抗毒素的沉淀反应,
建立起抗体理论的,他详细地说明了有机体组织对病菌感染的反
抗。由于他的研究,后来科学家才开始使用“免疫
化学”这个名
词。埃尔利希因此被称为免疫化学的先驱。
埃尔利希最早用化学反应解释免疫过程。他认为抗原和抗体
之间的结合是化学的结合,正如强酸和
强碱的结合一样,完全朝
一个方向进化很少是可逆的。他研究出毒素与抗毒素的中和反
应和酸碱的中和反应不同的地方,是它们不逻守倍比定律;这种
结合实际上并不经常有一定严格的比例。包尔德特在他之后建立
的
吸附学说完善地解释了上述现象。但是埃尔利希的侧链学说在
.9论免疫学的发展上,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的学说已逐渐被
一些其他内容所充实,而继续存在于现代的免疫学中。他的受体说
反映在关于抗原决定基与抗体结合价等概念上,而他的关于抗原
抗体结合具有化学性质的观念,也已在现代免疫学中获得了巨大
发展。当然,现代免疫学对这一反应的理解已远比埃尔利希当年
的见解完整和正确,但埃尔利希的学说成为现代免疫学的先导,这
确实是了不起的贡献。
从一八九O年起,埃尔利希就在罗伯特·柯赫传染病研究院
主持工作。他对免疫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免疫血清具有
溶菌作用,有这种作用的抗体他称之为介体。他把介体看作是反
应过程的中间环节,它具有两种亲和力:一种是对补体的亲和力
(所谓补体簇),另一种是对红血球的亲和力(所谓
细胞族)。他认
为每种血清都有作用于各种敏感抗原的多元补体。这一理论为以
后的学者进一步研究开辟了道路。
埃尔利希从一八九八年起到了莱因河畔的
法兰克福,先是在法兰克福医院化验所继续免疫现象的化验研究,后来专门研究传
染病从脓肿的治疗。“九O四年,他完成
白喉毒素的研究,发现
中和白喉毒素的抗韦素。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这一发巩曾尝试在
实验室内制造这种抗毒素。虽然并未成功,却为后人指出了方向。
他也曾转而研灾癌症的
化学治疗,并取得初步进展。在这期间,
他发表了《免疫论文全集》和《论毒素与抗毒素之间的关系及研究
途径》,这些著作都被看成是权威性著作。从—‘九O六年起,他担
任了乔治·施佩尔·豪斯研究院院长。
埃尔利希在医学理论上做出巨大贡献以后,就把他晚年的全
部精力投入到化学药物的研制上,以便实现他多年来的幻想——
用。抑奇的子弹”射杀人体内的病菌。他对
染料的奇妙想法,英
定了他进行化学治疗的基础。由于某些染料能有选择性地给细菌
和原生动物染色,就有可能找到某种能够单为寄生虫所吸收的物
质,可以杀死寄生虫而不伤害寄主。一九O四年他终于找到了第一
种能杀死民体内银虫的染料“阿托克西尔”,又叫“锥虫红”。锥虫体
积比细菌大,在
显微镜下容易被发现,注射到
小白鼠的血管里.它
可以不停地繁殖,最后使小白鼠死亡。埃尔利希从一本
化学杂志
上谈到一篇试验报告,说明
锥虫能被“阿托克西尔”即对
氨基苯
肿杀死。可是治疗的后果却很惨,病人虽不再昏睡而死,却变成
了瞎于。他决定改变对氛基苯肿的化学结构,以达到只杀死锥虫
不伤害视神经的目的。他就主动合成了数千种肿苯化合物,然后
对其一一筛选o这些药物当中,现有文献还提到的有五种,就是
他命名的五号、五九四号、六军六号、九一四号、一二军六号。
埃尔利希和他的助手、
日本朋友
秦佐八郎博士一起,投入研
制实验工作,他们年复一年地试验改变“镊虫红”的分子结构,
经常日夜战斗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有时连续几个晚上不回家,只农实验室的长椅上用几本书叠起来当枕头睡一会。他一次父一次
地安排“锥虫红”分子的排列方式,增加、移走或掉换原子。他要
乔清楚,到底裕要多大的剂量,才能杀死谁虫而不致引起1\良反
应。
经过改变了
化学结构的“锥虫红”,已经应用了第六百零五种
了,但是当给受
锥虫感染的
小白鼠注射后,小白鼠仍是在狂窜乱
跳中痛苦地死去。
在达漫长而又艰苦的战斗中,埃尔利希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
过。他坚佑,射杀锥虫的“补弹”足一定可以制造出来的。当他
在一九O九年试验到六百零六号化合物时,埃尔利希终于发现一
种有效的分子式“肿凡纳明”,即二笺基二氧偶帅苯。他把它命名
为“洒尔佛散”(意为安全肿剂),它能杀死老鼠和马体内的锥虫,而
不致引起眼盲或跳跃病。
达时,埃尔利希的实验室里沸腾起来了,人们都为这个六百
零六号化合物的成功而欢呼2四年的时间,筛选出各种不同结构
的肿苯化合物,这里而包含了多少繁重的传动和多么顽强的意志
啊I
埃尔利希发明的二氰基二氧偶肿苯,后来就成了商品药名“六
O六”。“六O六”这种“神奇的子弹”为什么只杀死
锥虫而不伤
害人体呢?他解释汰因为
病原体和人体组织有不同的代谢方式,
这种“六O六”药物只影响病原体所特有的代谢方式。它就象导
弹一样,在人体内专门跟踪追击锥虫,而不伤害神经。
“六O六”的发明,使非洲人从昏睡病的威胁下解救出来。但
是,当时世界各地J。泛流传着一种梅毒病,这种病是由比谁虫还
小的
螺旋体所引起的。无论男人或女人,甚至刚出生的婴儿,部
可能染上这种可怕的疾病。这种病在欧洲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
并正在全世界蔓延。这是一种性病,早期传染性很大,以后发生
心血管
梅毒、
神经梅毒或其他脏器的梅毒,或潜伏多年成为隐性
梅毒。患者经过几年痛苦的折磨,最后得心脏病死去,或成为补经失常的痴果。这种病还可以内印妇传给胎儿,使下一代得先天
性梅毒。这些成千上万的患者多么希望能行一种良药,使他们摆
脱这种疚病的痛苦啊1
“六O六”能不能杀灭梅毒螺旋体,从而拯救成千上万的梅毒
病患者呢?一九O九年整个炎热的夏天,埃尔利希及其助手们都
投入到这场紧张的战斗中。
他们首先在兔子的宰九上汰入一点从患者疮疯贝取来的脓
液,让
螺旋体在血城里繁殖,于是兔子的宰九附近长出不愈合的
疮门,这证明兔子染亡了梅毒病。
他们又纳患病的兔子注别一针“六O六‘。第二天,发现难以
愈合的疮口出乎意料地结痴愈合了、又过了两天,疮口完全愈合,
连兔子血液里的螺旋体巴不见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兔子
竞完全恢复了健康。他们又重复多次做试验,只要一针“入O六”
就能消灭兔丁休内的螺旋体,议验祸到了成功。
用来治疗
梅毒的“六O六”剂虽远比治疗昏睡病的剂量大得
多。这么大的剂量,用在人体内是不是安全呢2会不会象“银虫
红”那样引起病人双目失明呢?
他们把注射到免子身上的“六O六”的剂运再加大,试验结
果还是—‘切顺利。埃尔利希这时充满了胜利的喜悦,通知他的好
朋友阿尔塔医生:“六O六”DJ以用来治分梅毒忠者了1
一天下‘1:,埃尔利希和
秦佐八郎跑到法兰女福最下挥的娟妓
区里,找到一个得了梅毒病已经很严重的妓女,给她打了一针“六
O六”。过了一个星期,那个妓女笑盈盈地来报这两位学者,感谢
他们救命之恩。
梅毒再也不是绝瘦了I埃尔利希把“六O六”的样品送给医
院去试用。一九一O年四月,第一批报告寄回来了,证明应用“六
O六”治疗梅毒是成功的。
埃尔利希的幻想实现了1同年五月,他在巴思巴资
内科学年
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发明。这个劳动全世界的新闻,给千千万万构毒病思考带来了颅音。埃尔利希等的辛勤劳功开辟了
化学治外传染病的道路。一九—O午,他发表了重要著作《
螺旋体病化
学治疗的尝试》,这使他成为化‘;i疗法的光驱。这位伟大的学者
于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逝世于巴特霍姆堡。他发明的“六O六”,
这个百位数已成了他百折不抗,勇于探索的象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