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积庆(1889年-1937年8月25日),男,
藏族,藏名罗桑丹增南杰道吉,号子余,
卓尼县人,系第19代
卓尼土司。为第18任土司杨作霖的侄孙,1902年破例承袭土司之位,并兼护国禅师。杨积庆袭位时其领地包括今卓尼、
迭部县、
舟曲县等地,有两万多平方公里,10万余人口。
1935年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
甘肃省后,杨积庆顶着各方面压力,主动联络示好,让道护路,开仓济粮,为红军摆脱困境、北上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1937年8月25日,杨积庆惨遭
中国国民党鲁大昌和叛徒杀害,终年48岁。1994年10月,
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承袭土司
1902年,年仅13岁的杨积庆以侄孙的身份破例承袭了土司之职,并兼摄禅定寺护国禅师。杨积庆袭位时其领地包括今
卓尼县、
迭部县、
舟曲县等地,有两万多平方公里,10万余人口。杨积庆在辖区内实行的是“兵马田地”和寺院“僧田”。在土司衙门注册的步骑兵共有2000人,编为3个团,随时听候土司调遣。1906年,杨积庆参与洮州厅查办江岔、占哇抢劫案,
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以“卓著勤劳”保奏加军功一级,并赏顶戴花。
崭露头角
1914年白朗军向临潭进军时,他率兵拆断
野狐桥,白朗军以布索为桥渡河,索断伤亡数百。同年12月26日陆军总长
段祺瑞授予他陆海军“五等
文虎勋章”。
1917年率藏兵赴迭部洛大等地武装禁烟,劳绩卓著,北洋政府陆军总长段祺瑞授予他“西天一柱”匾额及“四等
嘉禾勋章”、“独斗独杆”,赐给“掌宪”银牌等。
建设卓尼
杨积庆在卓尼首次架设电话,组装500瓦
发电机。他为了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培养人才,积极筹措资金,于1922年创办了“卓尼高等小学”,成为今天“柳林小学”的前身。同时在
禅定寺还创办了“卓尼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为本地区此后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促进作用。1926年10月奉命修筑
松潘县至卓尼公路,年底完工通车。
1928年
河湟事变后,
刘郁芬委托他为洮岷路游击司令,并给予武器军饷,调兵把守土门关,后遵刘郁芬、戴靖宇的电令,酿成了临潭回民蒙难事件,伤害了藏回之间的友好感情。1930年,主甘马鸿宾任其为洮岷路番兵司令。
援助红军
备粮让道 暗助红军
1935年9月初,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甘南藏区,
蒋介石发出急电,令洮岷路保安司令、卓尼土司杨积庆,指挥全部藏兵,开赴
岷县、
迭部县一带,与
鲁大昌军队联合设防,堵截、阻击红军。当时,杨积庆对红军惩恶扬善的种种义举已有耳闻,不愿贸然行动,同时,他对蒋介石 “消灭异己”的政策存有戒心,对军阀鲁大昌妄图吞并卓尼的野心也早有提防。杨积庆一面组织
地方武装,虚张声势,喊着要打红军,以掩人耳目。一面派秘使以洮岷路保安司令名义迎接
中国工农红军,指路从腊子口攻出,去打败鲁大昌。并密令部属把迭部崔古仓粮仓的粮食偷偷献给红军,指示守仓官和库兵把内部仓门全部开锁,以躲红军为名,跑进深山老林回避。对红军打胜
腊子口之战、北出
甘肃省起了让道和援助作用。
二次过境 不改初心
1935年9月16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大部队从
迭部县旺藏乡出发后,过白龙江进入然沟,来到崔古仓村(红军称谷卡),杨积庆暗中巧妙安排,红军顺利打开了储藏着二十多万公斤历年陈粮的粮仓,这对于行军途中面临饥饿困扰的红军将士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中国工农红军迅速开仓分粮,凡在仓里领粮的部队,都把自己所属部队的番号和所拿粮数,一一清楚地写在粮仓门板上,还留下了少量
银元。
推诿军令 掩护红军
1936年8月20日,红四方面军32军12师
长征到达毗邻的临潭县新城,杨积庆连夜秘密派使者赶到新城红军总部,呈送书信,馈赠了两匹马、七只羊,表示亲善和慰问,与红军达成了一项互不侵扰的默契。以至在临潭反动势力拼凑的“商团”和马步芳第一骑兵师马得胜团进犯、围攻红军时,曾派人给杨积庆传令,命其出兵助战,袭击红军。而杨积庆以种种理由为借口,一再推诿、拖延,始终未出动藏兵,没有和
中国工农红军发生过一次枪战。红军过后,
鲁大昌疯狂地进行“清乡”,在
迭部县的
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桑坝、洛大等乡大肆搜捕、屠杀流落掉队的红军。杨积庆和迭部地区一些开明人士及土官头人,没有对流落红军采取任何迫害措施。到解放初期,仅迭部县境内就有流落红军200多人,在90年代初还有10余人。
惨遭毒手
红军两次
长征经过甘南藏区,鲁大昌把
腊子口之战失利的职责,全部推卸到杨积庆未出动藏兵的身上,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向
蒋介石告一状,说杨积庆曾“开仓应粮,私通红军”。1936年底,
朱绍良派副官斑鑫来卓尼查办此事,杨积庆用行贿、送礼等办法,堵住了斑副官的嘴舌。后因朱绍良调往南京,此事也就无人追究。但
鲁大昌图谋卓尼的野心不死,他施用种种阴谋手段,千方百计地拉拢、利诱和收买杨积庆手下的团长姬从周等人,于1937年8月25日策动“
博峪事变”,惨杀了杨积庆土司及其家属共7人,杨积庆终年48岁。
个人生活
1925年春天,杨积庆和来
甘南藏族自治州考察的美国植物学者洛克成了结拜兄弟。
1937年8月25日,
中国国民党鲁大昌策查发动了“
博峪事变”,杀害了
杨积庆及其长子杨琨、长媳、孙女等人。
杨积庆先生的次子
杨复兴,藏名班麻旺秀,1929年10月18日出生于
卓尼县。1950年,卓尼成立
甘肃省直辖
藏族自治区,杨复兴被任命为主任,开始建立地方基层人民政权机构,由此终结了长达532年的世袭土司制度,他成为
卓尼县历史上的最后一任土司。
后世纪念
追认烈士
1950年10月,中央慰问团来
甘南藏族自治州时,带来了周恩来给杨积庆的感谢信和增送的彩缎、丝像、金笔等礼物及纪念品,对当年杨积庆让道济粮表示感谢。
1994年10月,
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烈士。杨成武将军题写碑铭:“杨积庆烈士之墓”。
修建陵园
199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为杨积庆在卓尼县城修建陵园,颂扬功德,以志纪念。
修建纪念馆
2012年7月,
卓尼县在杨积庆故居原址进行布展。2013年正式成立卓尼县杨积庆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占地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总布展面积400平方米,展出的人物分别是杨氏第19代土司杨积庆和第20代土司杨复兴。纪念馆共分五个展厅,一号展厅主要展示了土司的多彩人生;二号展厅展示了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中央红军到达卓尼杨积庆辖区,杨积庆深明大义、让道供粮;三号展厅展示了红二、四方面军
长征到达
甘南藏族自治州,杨积庆站出来欢迎
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民族统一战线;四号展厅展示军阀
鲁大昌为谋害杨积庆,企图吞并卓尼士司辖区,制造了
博峪事变;五号展厅展示了杨积庆次子杨复兴光辉的一生。
卓尼县柳林小学校史馆
2019年9月10日,卓尼县柳林小学校史馆建成开馆。
事迹被拍成影视作品
《卓尼土司》,是由卓尼县委、卓尼县政府出品,
甘肃省文联、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历史纪录片。于2012年3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卓尼土司》,是由中央电影频道、
兰州电影制片厂出品,省委宣传部、甘南州委州政府、卓尼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的电影。该影片由
杨韬和张铁山导演,
王霙、
刘劲、
张光北、娟子和
杨秀措等主演,于2014年9月21日上映。
人物评价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后,杨土司顶着各方面压力,主动联络示好,让道护路,开仓济粮,为红军摆脱困境、北上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他的深明大义之举被人们广为传颂。(陇原红故事评)
他的思想激进,易于接受新事物,推广先进技术和文化。虽身居僻壤,未迈出卓尼一步,但每天都看全国各地大小报纸,及时掌握国内外形势,他在上海、
天津市等地都设有商行,常有书信往来。时逢国难当头,日寇发动了侵华战争,他很关心政治时局,忧国忧民感慨激愤。(《
大公报》记者
范长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