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
杂交水稻是生产三系杂交稻所需要的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和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水稻,是中国研究、推广应用最早的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界的一项重大发明—型三系杂交水稻,掀开了人类水稻生产史上崭新的一页,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袁隆平院士因在杂交水稻研究上取得的巨大成就1981年荣获我国第1个特等发明奖、2000年荣获我国第1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自1991年以来,我国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以上,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解决我国的粮食自给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简介
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界的一项重大发明—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掀开了人类水稻生产史上崭新的一页,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袁隆平院士因在杂交水稻研究上取得的巨大成就1981年荣获我国第1个特等发明奖、2000年荣获我国第1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自1991年以来,我国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以上,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解决我国的粮食自给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概况
禾本科,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
复总状花序,自花授粉。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二列互生,线状
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
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舟形,有芒;
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
位于
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
颖果。原产
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14000~18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
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
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
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
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
复总状花序,自花授粉。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二列互生,线状
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
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
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
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
颖果。原产
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14000~18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
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
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
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水稻是一年生
禾本科,高约1.2米,叶长而扁,
复总状花序由许多
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
喜米为食。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
中原地区。
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
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年—18000年。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
印度,
中世纪引入
欧洲南部。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水稻都在
热带、半热带和
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
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至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至10厘米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收获的稻粒称为稻谷,有一层外壳,碾磨时常把外壳连同米糠层一起去除,有时再加上一薄层葡萄糖和
滑石,使米粒有光泽。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
喜米叫
糙米,富含淀粉,并含约8%的
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含硫胺、
烟酸、
维生素B2、铁和钙。碾去外壳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
白米,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米的食用方法多为煮成饭。在东方、
中东及许多其他地区,米可配以各种汤、配菜、主茶食用。碾米的副产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细的米糠粉和从米糠提出的淀粉,均用作饲料。加工米糠得到的油既可作为食品也可用于工业。
碎米方便食品用于酿酒、提取
乙醇和制造淀粉及米粉。稻壳可做燃料、填料、抛光剂,可用以制造肥料和
糠醛。稻草用作饲料、牲畜垫草、覆盖屋顶材料、包装材料,还可制席垫、服装和扫帚等。稻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
印度、
日本、孟加拉、
印度尼西亚、
泰国和缅甸。其他重要生产国有
越南、巴西、
韩国、
菲律宾和美国。上个世纪晚期,世界
喜米年产量平均为4000亿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世界上所产稻米的95%为人类所食用。
起源、演化等
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禾本科稻属Oryza L.,
一年生草本植物。人类食用部分为
颖果,俗称大米。中国稻作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1/4,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3,而产量则约为世界上稻谷总产量的37%,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在谷类作物中稻米所含有的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均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粮食。起源、演化与传播 栽培稻起源
于
野生稻。世界上栽培稻有两个种,即
亚洲栽培稻,又称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 Steud.。前者普遍分布于全球各稻区,后者现仅在
西非有少量栽培,这一支起源于
郑和下西洋时在非洲的播种。亚洲栽培稻的祖先是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多年生宿根性的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W.Grlffith.,二者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同属AA染色体组,可以杂交结实。国内外文献关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以前有种种说法。主张起源于
印度的,有H.И.瓦维洛夫、K.雷米(Ramiah)及R.L.M.戈斯(Ghose)、松尾孝岭等。主张起源于中国的有德堪多(de Condo11e)、R.J.罗舍维兹(Rosche vjez)、T.K.沃尔夫(Wblf)等。主张起源于沿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印度萨姆邦,
尼泊尔,缅甸北部,
老挝和中国西南部的学者日益增多,有I.H.伯基尔(Burkill)、张德慈、渡部忠世等人。中川原捷洋还采用酶同功酶
电泳分析法,研究各地区水稻品种同功酶的
基因型,支持了上述观点。
丁颖认为中国的普通栽培稻,是由中国的
野生稻演化而来。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栽培稻发源地向南传播,经马来半岛、
西加里曼丹、
菲律宾等岛屿,演化为
籼稻;北路进入中国黄河流域,演化为梗稻,约在公元前300年传到
日本。中国是普通栽培稻种的起源地之一的依据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中国南方地处
热带、
亚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在东起台湾省,西至
云南省南部;南起
海南省南端,北至北回归线以北的
湖南省、
江西省等省,均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其次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发现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稻谷、
喜米或茎叶遗存的有30余处。最早的是
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及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距今都在7000年左右。比
印度发现的炭化稻谷的年代早。另外,中国是、
粳稻分化发源地之一,从
云贵高原水稻的垂直分布,可明显看出籼、稻的演替现象。云南省海拔在1750米以下为
籼稻地带,1750~2000米之间为籼粳稻过渡地带,2000米以上为籼稻地带。因此也有人认为栽培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
云南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直到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
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年—18000年,水稻起源于中国已确定无疑。
栽培史
中原地区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
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 《
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
长江中下游平原推进到
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
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等。西汉时
四川省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代,
北魏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
旱稻栽培技术。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
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
太湖流域为
喜米生产基地,京能军民
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海涂围垦造田、农具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
中原地区稻种资源丰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人工水稻
提到人工水稻,历史也相当悠久,1973年,中国
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成功用科学方法产出世界上首例的杂交水稻,因此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经过四年的研究,带领团队从世界上几百个稻种中探索,并在稻种的自花授粉上有了自己的心得。袁隆平认为
杂草稻并不一定全为自花授粉,他在
海南岛找寻到一种野稻称为“野”,并成功的与现有水稻配种出一些组合稻种。这些组合稻种无法自体授粉,而需仰赖旁株稻种的
雄蕊授粉,但产量比原水稻多上一倍。不过最初的几年,培育出的新稻虽然稻量增加,而且多数没有花粉,符合新品种的需求,但其中有的却有花粉,能产出下一代,而且稻量不丰;但袁隆平并没有放弃,一直到了第九年,上万株的新稻都没有花粉,达成了新品种的要求,也就是袁隆平的三系法杂交水稻。
国际水稻基因定序工程
由于生物科技和基因工程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科学家在1998年开始水稻基因组的分析与整理,称为国际水稻基因组定序计划(International Rice Genome Sequencing Project;简称是IRGSP)。主要希望能解读水稻十二条
染色体中的基因密码,此计划由
日本主持,并有中国大陆、台
湾、
韩国、
英国、
加拿大、美国、巴西、
印度、
法国等国家与地区加入。在2002年宣布整个水稻的基因图谱,都已被解读。并公开在基因图谱数据库中,供各国的水稻专家研究。
水稻的基因体是高等生物中基因定序最完整的,科学家辨识出的37500个基因中,包括了数个影响重要农产未来的基因;例如提高水稻产量的基因、改变水稻受光周期的基因等。
生物学特性
生长阶段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50天。
生育类型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三性
水稻品种的“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水稻的“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根据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光温反应类型。实际上就是将不同生态类型的稻种的三性进行组合。早稻品种,绝大多数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中等,没有感光性强和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的;中稻品种,多数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感温性中等
至强,感光性较弱;晚稻品种感光性强,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强至中等。我国晚稻基本营养生长期偏短,没有感光性弱和中等的,晚稻的感温性要在短日条件下才能体现。早稻类型的品种在
温带高纬度地区种植,能在夏季日照较长条件下正常抽穗,在低温来临前成熟,而在
长江中下游平原5到6月,日照较长的条件下,开始幼穗分化完成发育转变;晚稻类型品肿,不适于温带高纬度地区栽培,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作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栽培;中稻类型品种,早熟中稻其“三性”偏于早稻,迟熟中稻品种“三性”偏于晚稻。早季栽培时,抽穗期比早稻显著延迟,晚季栽培时又比晚稻延迟。
分布
全世界稻谷收获面积约1.45亿公顷,各
大洲都有稻的栽培,以
亚洲为最,占总面积的90%以上。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
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据1984年统计,中国水稻种植面积3317.8万公顷,
印度4280万公顷,盂加拉国1050万公顷,
印度尼西亚970万公顷,
泰国970万公顷。以上亚洲5大产稻国,占世界稻谷收获面积的70%以上。此外,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
欧洲与大洋洲各占1%以下。在各种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稻的栽培因地而异。其中有灌溉水源的计7700万公顷,望天田(雨养田)3300万公顷,旱地1900万公顷,海涂湿地500万公顷。
中国稻区辽阔,南自
海南省,北至
黑龙江省北部,东至台湾省,西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低如东南沿海的潮田,高至西南云贵高原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都有栽培。但主要稻区分布于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并以栽培
籼稻为主,而在此线以北则以
粳稻为主。在此线以南,
太湖流域多种粳稻,
云贵高原海拔较高之处亦种粳稻。台湾省籼、粳稻约各占一半。
糯稻各地都有,有粳糯(又
名大糯)与籼糯(又名小糯)之别,而以粳糯为主。自长江流域双季连作稻兴起之后,多以早籼与晚粳搭配,所以粳稻在长江流域各地有所增加。按省统计,除
青海省外,其余各省均有水稻栽培。其中,种植面积在400万公顷以上的有
湖南省和
广东省两省,330万公顷以上的有
四川省和
江西省两省,250万公顷以上的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和
江苏省,200万公顷以上的有
浙江省、安徽两省,150万公顷以上的有
福建省。
构造
稻的植物剖面绘图
稻叶在幼年时,跟
禾本科杂草非常相似,一样具有长扁型的外观,农人多依赖稻叶特殊的叶耳与叶舌来区分。叶耳就是稻叶叶环的两端长出耳状之物,叶舌则是稻叶叶环内长出的薄膜。稻叶的叶脉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显的中脉,呈绿色,在中肋,边缘或尖端有时也会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须状,细短而多,随著稻的成长数量会增多,稻株旁也会不断长出小枝来。
稻成为稻穗後,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稻花没有花瓣,也很难看到
雄蕊雌蕊,它们都由稻花的内外颖保护著。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相当细小,会随风力,稻的摇摆,落到隔壁雌粉上头。与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结合,发育而成
小麦胚芽,也就是人类食用和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在胚芽附近,还有浆状的胚乳会不断增加,使子房日渐肥大。外观上则会看到绿色的稻谷上有细毛,称为稻芒。
由外而内分别有稻壳(颖)、糠层(果皮、种皮、糊粉层的总称)、胚及胚乳等部分。
稻的生长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则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
环境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
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
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穗型
重穗型:穗粒数在200粒左右,中一穗重5g左右
多穗型:每穗实粒100粒以下
大穗型:每穗实粒120粒以上
重穗型水稻穗大粒多,输导组织发达,籽粒充实良好,后期茎鞘物质向
穗部的运转快而多。生产上在注重前期田管的同时,必须加强后期肥水管理,以防早衰。
分类
界:植物界Plantae
纲: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
耕种
喜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
炎帝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
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後,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
禾本科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
福寿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後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收成
灌排水
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後,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乾燥、删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乾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乾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病虫害防治
水稻三大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其它重要病害有稻曲病、恶苗病、霜霉病等。病害流行暴发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感病品种比重增大,病菌生理小种增多,耕作栽培制度变化等向着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危害的方向发展。
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
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
马唐等多种
禾本科。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上为害。
防治穗颈瘟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三是科学用水,防止深水漫灌,保持田间干燥,连阴雨天注意清沟排水;四是应用药剂防治,在破口前2~3天,每亩用40%富士1号乳油75~100毫升或20%
三环唑可湿性
粉剂100克,加水50~75公斤喷雾,7~10天后根据天气情况再喷药一次。
水稻白叶枯病
[分布与为害] 水稻白叶枯病,俗名剥叶瘟、游火、地火等,全国南北各稻区均有发生,流行年份
稻叶焦枯,造成严重减产,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由稻
黄单胞杆菌[
黄单胞菌属 campestris Pv.oryzae(Ishiyama)Dye]引起。我国曾先后发现茭白和
李氏禾为自然寄主植物。
水稻白叶枯病症状
[症状] 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期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
[发病规律] 白叶枯病菌主要在稻种、稻草和稻桩上越冬。播种病稻谷,病菌可通过幼苗的根和芽鞘侵入。病稻草和稻桩上的病菌,遇到雨水便渗入其中,秧苗接触带菌水,病菌从水孔、伤口侵入稻体。病斑上的溢浓,可借风、雨、露水和叶片接触等进行再侵染。最适宜流行的温度是26—30℃。雨水多、湿度大,特别是暴风雨造成稻叶大量伤口,给病菌扩散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秧苗淹水,
本田技研工业深水灌溉,串灌、漫灌,施用过量氮肥等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病害常发田、低洼易涝田要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 用1%
中生菌素50倍液(三开一冷),浸种12—24小时。
3.培育无病壮秧 选好秧田位置,搞好水浆管理,严防淹苗。在移栽前7-10天,用1%中生菌素300-500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20%叶枯宁可湿性
粉剂每66.7平方米用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4.大田施药 水稻拔节后,对感病品种要早检查,若发现发病中心,应及时施药防治,大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喷药保护,所用药剂同秧田。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各部位发病症状:
叶鞘染病: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叶部症状:病斑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
茎秆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谷较多。湿度大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并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
禾本科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第二年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菌核数量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每亩有6万粒以上菌核,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高温高湿是发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气温18-34℃都可发生,以22-28℃最适。发病相对湿度70-96%,90%以上最适。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1. 打涝菌核,减少菌源。要每季大面积打涝并带出田外深埋。
2.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浅水分蘖、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湿润长穗,不提前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3.药剂防治方一: 2.5%
井冈霉素100ml。用法:对水50公斤喷雾或对水400公斤泼浇。
4.药剂防治方二:
(1)20%粉锈宁乳油50-76ml;
(5)50%甲基立枯灵(利克菌)可湿性粉剂200g。用量:每667㎡用药液50公斤。
水稻害虫类别
外源性害虫即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如
褐飞虱、白背稻虱、
稻纵卷叶螟、
东方黏虫等。本世纪迁飞性
稻飞虱发生相对偏轻,但不能麻痹,加强监控,防止回升;稻纵卷叶持续猖,特别是第4代(8月下旬~9月上旬)大发生,对
粳稻穗期造成严重为害。内源性害虫即本地虫源、本地繁殖、本地为害,如
三化螟、
二化螟、
稻蛙茎夜蛾、
灰飞虱、
稻直鬃蓟马等。20世纪
螟虫兴风作浪,灰飞虱小虫闹大灾。
灰飞虱
灰飞虱暴发因素有8个:
⑴粳稻面积
扩增,感虫感病品种覆盖面积大,带毒虫增加。水稻灰飞虱
⑵少免耕、麦套稻、稻套稻有利于灰飞虱增殖。
⑶麦田
禾本科杂草防治放松,三边(田边、沟边、路边)杂草较少有人问津。
⑷秋季代数量猛增,越冬基数增加。
⑹对路农药不多,农药质量不高,施药技术不佳。
⑺
吡虫啉防效降低,可能已发生抗药性。⑻治螟用药频率高,有机磷农药为主,农田天敌减少。防治策略
水稻病害
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抗虫品种为先导,实施以防治
灰飞虱为中心的
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农业防治具体措施是:大力推广旋耕、深耕,压缩麦套稻、稻套麦;适当调整水稻品种布局;淘汰感病品种,选育与推广抗虫抗病品种,强化春后对麦田杂草清除措施(特别是
禾本科杂草),力求做到面面光。秧田选择远离虫源田,建立无毒秧田。适度推迟水稻播期,推广抛秧、机插秧等栽培方式。
稻纵卷叶螟
本世纪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迁入代数和迁入数量增加。第4代(8月下旬~9月上中旬)本地虫源滞留本地,水稻正处穗期,功能叶受害,产量损失大。
不迁出的原因
⑴栽培制度变革,营养条件有利于第4代激增。
粳稻叶片营养条件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⑵秋季持续高温,有利于增加第4代滞留量。稻纵卷叶螟是喜温喜湿性昆虫,温度是影响发育与繁殖的主要关键因素,25~28℃为最适温度。
⑶无节制施用高毒农药影响了生物多样化,天敌作用降低。
控制
稻纵卷叶螟最有效的天敌是稻螟
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稻纵卷叶螟绒
茧蜂、赤扁胶
小蜂、
拟环纹豹蛛、草间小黑蛛。这些天敌对农药很敏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策略是:治前压后,压3控4;治早治小,重点打2龄高峰。农药品种有
氟虫腈、
氯吡硫磷、
阿维菌素、
乙酰甲胺磷、
杀虫单、三唑磷、Bt复配剂等。原则是狠、准。防治指标是:分蘖100~120头/百穴,穗期60~80头/百穴。
二化螟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影响产量和品质。做好二化螟的防治,促进水稻丰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害症状 分蘖期受一代
美国白灯蛾危害,造成枯心苗和枯梢;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枯穗和白穗;灌浆、乳熟期受害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多,易倒折。
二、综合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以种植抗虫品种为基础,以合理适时用药为关键,坚持栽培措施与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
1.栽培措施防治 虫害严重田块秋收后的稻茬要集中销毁,清除田间有虫稻草,铲除田边
禾本科杂草,减少中间寄主,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搞好秋整地,深翻25厘米,造成土壤环境优良。加强稻田的水肥管理,增施农家肥,重施硅肥,每亩施硅钙肥20~25公斤;移栽前大水泡田3~4天,在一代蛹高峰期(6月下旬)深水灌溉一周,减少二代虫源。
2.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趋光性,在二化螟蛾进入盛发阶段,采用黑光灯诱杀效果更好。
3.人工拔除虫伤株
二化螟美国白灯蛾有先集中后分散转移的习性,在螟卵盛孵到幼虫转株前,将虫伤株拔除,带出田外沤肥,可消灭大量幼虫,防止转株危害。
4.药剂防治 根据预测预报在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后1周左右,发现枯梢率达3%以上时施药,每亩用20%三唑磷乳油100~150毫升,按说明兑水喷雾;在8月初见枯梢白穗时,每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克或90%
杀虫单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兑水100公斤泼浇。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以上。
收成
在不同的地区,
喜米一年中收成的次数也是不同的。在东南亚、中国
华南地区及台湾等纬度较低的地区,稻米一年能收成三次;中国长江流域一年能收成两次;而在中国北方、
朝鲜半岛、
日本等纬度较高的地区稻米一年只能收成一次。
此外,稻米收成有时会因为一些天灾或动物而造成歉收。天灾方面包括河水泛滥、洪水暴雨、乾旱和
森林火灾等。而造成祸害的动物则主要为
福寿螺、老鼠和蚱蜢等。
加工後米
水稻加工
精制度不同的米稻成熟之後结谷,稻谷去皮之後就成为了米。也就是今日大家在商场、市场看到的商品。米的种类也相当多种,而且不限於地区贩售,因此在中国可能也会吃到
泰国香米,在日本也会吃到台湾出产的米。此处将米的种类以加工过程做简单区分;稻的品种也会影响米的种类。
糙米:稻谷去除稻壳後之
喜米,保留了八成的产物比例。营养价值较
胚芽米和
白米较高,但浸水和煮食时间也较长。
胚芽米:糙米加工後去除糠层保留胚及胚乳,保留了七成半的产物比例,是糙米和白米的中间产物。
白米:(即我们平时食用的白米或大米)糙米经继续加工,碾去皮层和胚(即细糠),基本上只剩下胚乳,保留了七成的产物比例。市场上最主要的类别。
预熟米(改造米):将食米经浸润、蒸煮、乾燥等处理。
营养强化米:食米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
速食米:食米经加工处理,可以开水浸泡或经短时间煮沸,即可食用。
有机米:水稻栽种过程中,不施用化学合成农药及化学肥料,采有机式(以天然萃取物或浸泡汁液防治病虫害、施用有机肥料等)管理,种植生产的
喜米,经加工所得的食米。
免淘洗米:是一种清洁干净、晶莹整齐、符合卫生要求,不必淘洗就可以直接蒸煮食用的大米。
蒸谷米:经清理、浸泡、蒸煮、烘干等水热处理后,再按常规碾米方法加工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