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的《劈山救母》,投入仅5000元。自去年8月23日在
宝鸡市首演以来,迄今已在延安、
兰州市、
咸阳市等地演出8场,场场观众爆满。
作品影响
“5000元的投资,第一场我们就收回了!”
李小锋对记者说,“《劈山救母》是小制作,小到别人一听投资数额就笑了,与目前流行的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制作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实践证明,这出戏是成功的。”
“《劈山救母》实现了我的两个心愿”
“排演《劈山救母》实现了我的两个心愿:一是寄托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二是好好地给老百姓演点戏。”李小锋说。
人物介绍
李小锋出生在陕西
临潼区一个贫寒的家庭,1975年他考上了当时的临潼县文艺训练班。入学第二年,他排了一出《
挡马转三关》,正当戏即将上演的时候,家里告诉他,母亲病重速回。可当他演出完赶回家时,母亲已去世。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也没能让母亲看到自己演的戏,是他最大的遗憾,也让他一心想排一出以母亲为题材的戏。
1999年,由时任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团长的名编剧
陈彦和表演艺术家
雷开元策划,
李小锋编排的传统戏《劈山救母》被提上议程。可由于种种原因,进展不太顺利。李小锋不灰心、不放弃,他暗暗下工夫,找了7个剧种的《劈山救母》剧本、录像研究,自己下手整理剧本,一干就是7年。终于,他等来了机会,2006年7月24日,这个戏正式上排练场,到8月18日正式彩排,短短26天,李小锋带领青年团的演员“拿下”了这块硬骨头。
“大投入往往只是投到大
布景、大舞台、大灯光上了,演员等同于没有劳务费、排练费的
民工,投入就应该给演员投。”据
李小锋介绍,5000元的经费基本都用于排练。
“一赶三”(即一台戏里演三个角色)是这个戏的最大看点。李小锋在戏中一人扮演
秀才刘彦昌、中年刘彦昌和小沉香三个角色,生角戏、须生戏和
武生戏一肩挑,“唱做俱佳,各尽其妙,展示了他‘实力派’的艺术才华,这在
秦腔舞台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甘肃省戏剧评论家范克俊看完戏赞不绝口。
而在李小锋看来,“一赶三”不仅是吸引戏迷的亮点,而且最符合“小制作”力求精简的要求。“现在的戏多是‘戏不够人来凑’,舞台上采用人海战术,动辄100多人,演职员的吃、住、行开销很大。而《劈山救母》剧组不到20人,节省了大量费用,首演就盈余了1.4万元。”
戏曲艺术
毋庸讳言,当前的戏剧市场很不景气,
李小锋认为,戏曲的萎缩首先是演员
行当的萎缩,是从业者自身的萎缩。
谈到为什么要“一赶三”,李小锋说这是去
台湾省演出时受到的启发。“台湾演员
吴兴国以
京剧的形式演
莎士比亚的《
李尔王》,一个晚上一个人演9个角色。人家是生旦净末丑行行都能演,看完这个戏,我觉得自己没法跟人比,只能演
小生一个行当,还算什么
一级演员、什么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我反问自己。”
李小锋下决心挑战自己。此后不久,他创编了一个传统戏《钟馗与小鬼》,“一赶五”(一个人饰演5个角色),在德国柏林演出时大获成功。《劈山救母》则是他对自己提出的又一次挑战,他用行动证明了中国戏曲艺术是
写意的、简朴的艺术,而决不是穷困艺术。
目前的戏剧舞台上流行“大制作”,对此
李小锋并不认同。“老百姓看的是戏,看的是演员的表演,而不是灯光、舞美、展览。大制作、大
布景违背了戏曲舞台写意的美,违背了
中原地区老百姓的审美习惯。”
85岁的范克俊说:“艺术是艺术家的心血铸造的,而不是金钱堆积起来的。中国艺术是功夫艺术,最讲究经济、朴素。试问
梅兰芳、
程砚秋、
周信芳、
马连良等大师们遗留下的精品,哪一个是金钱堆起来的‘艺术宝塔’?”
李小锋赞同这一观点,他说,群众爱看的还是传统剧目,大制作下基层很难,小制作的《劈山救母》丰富了该团的下乡演出剧目,而演出的
轰动效应也表明群众渴望看到再整理、加工的优秀传统剧目。“肯下乡为农民演出才是高尚的艺术家,如果整天养在家里,领着工资,不给基层群众演出,光想着进京演出、得奖,我觉得这个路子太单一了。”
“五一”后《劈山救母》将在延安上演。“这个戏会一直演下去,我希望更多普通老百姓能够看到。”
李小锋表示。
作品内容
华山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的被截成三节,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300多斤重的月牙铁斧。相传这就是当年
土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铁斧叫“开山斧”。
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年,
王母娘娘寿诞,大摆
蟠桃会,天上的各路神仙都来赴宴、拜寿。
玉皇大帝的小女儿
三圣母和殿前金童也来了,拜寿期间,他俩互相笑了一下。庄严的蟠桃会,怎容得这种轻薄的行为?众仙议论纷纷,玉帝知道后,大发雷霆,把三圣母贬到
西岳庙旁的雪映宫去了,金童也被打下凡间。
金童托生在一个姓刘的家中,起名刘玺,字彦昌。刘家非常喜爱刘昌,每天叫他攻读经文,20岁时他便中了
秀才。那年皇王开科,刘玺上京赶考,路过
华阴市,闻听三圣母十分灵验,遂进庙求签,问问前程。他望着三圣母秀丽、端庄的
塑像,不仅肃然起敬,便恭恭敬敬地遥摇签筒。事不凑巧,适逢
三圣母外出赴宴,看门童子不敢贸然赐签。刘玺虔诚的抽出了第一签,一看是个白板空签,心中有点诧异。抽了第二支,还是空签。他惶恐地去抽第三支,把签筒摇了又摇簸了又簸,久久不敢去抽,第三支签落在地上,不看则刻,一看他满腹希望顿时化为乌有,全身瘫软。原来还是一支空签。刘玺顶了定神,看了看三圣母像,提笔在墙上写道:“刘玺提笔气满腔,怒怨圣母三娘娘。连抽三签无灵验,枉受香烟在此间。”写罢,扬长而去。
三圣母赴宴完毕,脚踏祥云,高高兴兴地回到宫里,看门童子侍奉之后,将刚才地事情讲了一遍。她看了看墙上的提诗,又羞又怒,不由得骂道:“胆大的狂生,竟敢如此,不给他一点教训,怎知我厉害!”于是他唤来
风后、
雨师,兴起雷电交加地狂风暴雨。刘玺正在赶路,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四起,雷鸣电闪,大雨倾盆。一软弱
秀才怎经得起风吹雨浇,他踉踉跄跄,挣扎前行,终因雨大路滑,体力不支,倒在泥水之中。这时,
三圣母透过云层,看见刘玺相貌堂堂,一表人材,便产生了
爱慕之心,马上收起了雷雨,点化一座山庄与刘玺结为夫妻。
一日,三圣母下嫁刘玺一怀有身孕的事传到二郎神杨的耳朵里,这位
玉皇大帝的儿子,怎容得皇妹干出这种有失体面的事。便提起他的三刃两尖刀,匆匆向
华山脚下的雪映宫奔去。
三圣母见哥哥来势很凶,急忙施礼问安,端茶让座,
杨戬劈头就问是否婚配凡人刘玺之事。三圣母怎敢承认?这时,杨戬拿出闪闪发光、寒气逼人的宝刀,要求
三圣母在宝刀上吹一口气,三圣母吓的颤缠嗦嗦的吹了一下。杨戬一看,果然怀了孕,大骂三圣母不知羞耻,私配凡人,违犯天条,有失仙体,马上把她压到
华山西峰顶上的一块大石头下面。
刘彦昌和三圣母结为夫妇,数日之后,上京考了
进士,做了
洛阳市知县。可怜三圣母在那块石头下,受尽了各种苦难,生下了一个男孩起名
土沉香。她怕
二郎神害了沉香,包好婴儿,写了血书,交给丫鬟
野生灵芝,让她送往洛州。
沉香长到10岁时,一天
秦国舅的儿子秦官保,讥笑沉香没有亲娘,是个私生子。沉香大怒,失手打死秦保官,跑回家去,向父亲说了闯祸的根源,刘彦昌只得讲出真实情况。沉香听后,决心到
华山救出母亲,匆匆逃出洛州。
那日,
吕洞宾在蒲团闭目静坐,忽觉心中翻腾,屈指一算,沉香要来华山救母,心想这是一桩义事,我要助她一举成功。吕祖便亲自前往山下等候。
土沉香来到山下,见了一位道长,急忙施礼:“请问道长这山可是华山?”
“问华山做什么?”
“救我母亲。”
“你母亲是何人,现在哪里?”
“我母亲是
玉皇大帝小女儿
三圣母,被舅舅
杨戬压在山上的石头下,故到此来救。”
“去不得!去不得!杨戬乃是天上凶神,心毒手狠,武艺高强,你小小年纪,岂是他的对手,劝你罢了此念!”
沉香大瞪两眼,说:“为了救我母亲,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和他较量一番。”
“有志气!”
吕洞宾向沉香说:“如不嫌弃,我愿给你传授武艺,不知意下如何?”
土沉香听罢,满心欢喜,急忙上前跪拜师父。从此,便在吕祖门下学艺。他每天起早贪黑精心学练,
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一天,吕祖外出,嘱咐沉香好好习艺。沉香闭了庙门舞枪弄棒,用心练习,饭时,不见师父回来,他又练了起来。一直练到
太阳偏西,肚子实在饿得不行了,才去厨房做饭。他进了厨房,发现笼里有用面做的九头牛和二只虎,觉得有些奇怪,但饥饿难忍,顾不得许多,就吃完九牛二虎,马上觉得力大无比。来到院中拿起平时用的武器,轻飘飘的不应手。他东张西望,见墙角放一碗口粗、八尺长的铁杵,用手一抓,不轻不重便挥舞起来。正在这时,
吕洞宾回来了,他哈哈大笑,说:“好了!好了!”
土沉香收起铁杵,双漆跪下,吕祖对他说:“你的武艺学成,可以上山救母了。开山钥匙在你
舅父杨戬那儿放着,他有一犬一鹰,十分厉害。我赐你药丸二枚,圆的伏犬,长的伏鹰,到时自有用处。”沉香听罢,便提着铁杵,上山去找杨戬。
他到了天门,看到许多天将簇拥着一位威风凛凛、傲气十足的大神,便打躬说道:“我叫沉香,前来救母,找我舅父要开山钥匙。”
杨戬听了,双眉竖起,大瞪两眼,吼道:“大胆畜生,竟敢放肆,早早滚开,免你一死!”
土沉香看他那股神气,料是杨戬,便先礼后兵地说:“请你把开山钥匙给我,以便放我母亲出来”。“孽障!不给你点颜色,怎知我神威!”
杨戬拿出三尖二刃刀,朝着沉香的脑袋劈下来。沉香举起铁杵,奋力一扬,只听“咔嚓”一声,那把刀断为两节,上半截朝天空飞去。
二郎神又气又急,一声咆哮,叫来了
哮天犬。哮天犬张着血盆大口,腾空扑来。沉香抛出圆形药丸,哮天犬张口吞下,霎时牙关紧闭,躺在地上打滚。杨戬见哮天犬死去,放出神鹰。神鹰双翅一展,遮天掩地,两利爪抓,犹如尖刀。
土沉香又抛出长型药丸,把那神的的两只翅膀都定在空中,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来。这时,威一时世的二郎神满脸紫青,头疼身软,坐在一块石头上。沉香向前,索要开山钥匙,他只得命天将取出。沉香一看,原来是一柄闪闪发光的月牙斧。
沉香提着月牙斧:“娘啊!娘啊!”
章子峰喊道南峰,南峰又喊到东峰,这边叫,那边应,始终找不到娘在哪里。他心想,纵然有了开山钥匙,找不见娘的住处,也难以救出娘来。于是,他便放声大哭,直哭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一位
山神听见
土沉香的哭声,深深感动,跑来说:“孝顺的孩子啊,你的娘在西峰”。沉香这才抖数精神,迈步登上西峰,大喊一声:“娘呀!”立即听到“儿呀,娘在这里”的
回声。沉香腾空越起,高举铁斧,朝着峰顶上奋力劈下,只见万道金光一闪,霹雳之声震天,峰顶被劈开一道缝子,
三圣母徐徐走了出来。
刘彦昌在
洛阳市听说沉香救出了三圣母,便弃官不做,来到
华山,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早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已被搬上戏剧舞台,
秦腔剧“劈山救母”与
京剧“宝莲灯”均演唱的是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