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锋
中国秦腔表演艺术家
李小锋,男,1965年生于陕西临潼,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二团党支部书记、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十届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秦腔协会副主席。
1975年,李小锋考入陕西临潼区文艺训练班。1980年,他凭借武丑戏《挡马》考进陕西省艺术学校。1987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工作,主攻文武小生。从他的毕业剧目、成名之作《逍遥津》,到进入青年团改编《打柴劝弟》,直到后来的《劈山救母》《金榜题名》,李小锋在艺术道路上从未停歇。他并凭借《西湖遗恨》等优秀剧目,两赴欧洲,将古老的秦腔推向欧洲国家。1994年,李小锋拜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为师,开拓小生表演艺术。2003年又凭借《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大战》荣膺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桂冠。2004年被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录用,成为秦腔界首位研究生。2016年,获得中国戏曲巅峰汇擂台赛“伶人之王”称号。
专注于舞台表演艺术的同时,李小锋还不遗余力地推广秦腔艺术。出版有《美的断想》《艺海“锋”光》等理论专著。参与《秦腔名家教唱500讲》节目录制。创办大长安艺术讲堂,传播秦腔戏曲文化,常年坚持下基层为群众演出。李小锋在传统艺术道路上,不断突破,创新多种艺术形式。2017年推出第一首跨界歌曲《我的家乡在陕西》,并开始创作《秦韵唐诗故乡情》系列演出,先后将唐诗《将进酒》等改编成戏歌,用秦腔方言唱出。 2019年,李小锋又正式拜陕北歌王王向荣为师,促进民俗音乐与秦腔相互融合。
李小锋遵循“传承、创新、繁荣”的理念和主题,对传统戏加以继承,赋予创新。不仅能“唱、念”,亦能“做、打”,唱、做并重,文武兼备。代表作品有《逍遥津》《周仁回府》《劈山救母》《金榜题名》《打柴劝弟》《寇准升堂》等。被誉称为“秦腔先锋”“秦腔第一小生”。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李小锋,1965年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县,从小跟随着父母一起走村串乡去看戏。11岁那年,正值当时国家倡导为农村培养文艺骨干,李小锋受当教师父亲的影响,考上临潼文艺训练班。在训练班的5年时间里,李小锋跟着老师练习唱、念、做、打,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在培训班期间,李小锋主要学习秦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1976年,李小锋学了一出折子戏《挡马》。1980年,他凭借这出武丑戏考进陕西省艺术学校。在陕西省艺术学校,每逢寒暑假,李小锋都要骑着自行车去戏曲美学家陈幼韩那里学美学理论。
演艺经历
1987年,李小锋从陕西省艺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工作。同年,在首届“西凤杯”广播大赛上,凭借《逍遥津》被越来越多的戏迷所喜爱。1993年,参加“凤鸣长安春节戏曲晚会”,表演《打柴劝弟》选段,一段“挑柴担”的表演唱,激起观众对原唱苏育民的怀念和对“二甩子”拖腔的青睐,应观众要求,再来了一段《打柴劝弟》剧清唱。8月下旬,在陕西省艺术学校岳天民老师指导下,对《打柴劝弟》进行改编。经过十天时间的紧张排练,在周至县哑柏镇首演成功。1993年,李小锋被评为陕西省秦腔“十佳”青年演员。同时还参加了第二、三届中国艺术节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地方戏曲展”等国内外重大演出活动。
1994年,李小锋拜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为师,开拓小生表演艺术。1996年10月,参加河南郑州第三届戏曲金三角地区”交流演出,新版《折桂斧》荣获表演一等奖。1997年3月随团出访荷兰演出秦腔,受到欢迎。9月,李小锋被任命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12月再次出访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四国演出秦腔,同样受到欧洲国家观众好评。李小锋与李梅主演的《西湖遗恨》,参加荷兰大剧院建院十周年庆典演出,倾倒了欧洲观众。同月,李小锋被陕西省文化厅、省文联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1998年8月,赴沈阳参加第六届中国戏剧节,在《迟开的玫瑰》中扮演许师傅,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10月,他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
2001年,李小锋被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3年,李小锋带着三部折子戏折桂斧》《逍遥津》《盘肠大战》冲击中国戏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于2004年3月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月,李小锋赴中国台湾参加“独当一面”两岸三地戏曲艺术节,李小锋表演完秦腔传统戏《周仁回府》一折,继而用“阴阳人”的现代造型,表演根据名著《浮士德》改编的创新戏《浮士德与魔鬼》,他一人同时扮演浮士德与魔鬼两个艺术形象,并运用秦腔、眉户碗碗腔三种唱腔和秦腔的“吹火”绝技,受到戏曲专家和学者好评,获艺术节“最佳表演奖”。
2004年11月,李小锋被中国戏曲学院招收为第四期京剧研究生班学员,系统学习戏曲文化理论,成为秦腔界首位研究生。2005年6月,李小锋应邀赴澳门参加《粉墨登场-中国戏曲名家独脚戏》演出活动,出演秦腔周仁回府》片段和独角戏《浮士德》。6月6日,央视国际频道《神州戏坛》栏目播出秦腔专题片《粉墨春秋—李小锋》,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李小锋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并呈现其拿手戏《盘肠大战》《打柴劝弟》《劈山救母》《花亭相会》《周仁回府》的精彩片断。
2006年5月,李小锋作为秦腔代表,与京剧、昆剧、越剧川剧名家一起,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参加《实验中国•文化记忆》大型演出活动。并于5月18日、19日、21日三天演出五场戏,剧目有《劈山救母》《浮士德》《秦韵》等。其中,《浮士德》改编自歌德名著,李小锋一人分饰浮士德与魔鬼两角,贯穿始终的秦腔,陕西方言的独白,根据角色的特点和气氛的需要,李小锋分别用秦腔、眉户、碗碗腔进行演唱,剧中并有“吐火”等秦腔特技,在急促的秦腔打击乐中,“魔鬼”手舞足蹈、扑跌翻滚,令人眼花缭乱。而《秦韵》以《打柴劝弟》《周仁悔路》《梦断钟馗》三出戏融注了表演者对秦腔实验的一种审美态度,将戏曲虚拟表演“闪柴担”“舞草帽”“上山下山”“踩列石”等技巧融入其中,在唱腔中运用了独特的“拉彩腔”。
2006年8月29日,“中国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省戏曲展播周”——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李小锋出演《烙碗记》。这是一出苦戏,随着沉郁悲愤的演唱,演员将饱受屈辱、思念亲人的复杂情感演绎得丝丝入扣。
2007年1月,《三秦都市报》和青岛啤酒西安有限责任公司汉斯集团主办的“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李小锋在5日进行的第一场汇演中出演《逍遥津》,在6日进行的第二场汇演中出演《打柴劝弟》。8月,李小锋、张宁夫妇推出首张对唱专辑《珠联璧合》,收入秦腔《彩楼记》《花亭相会》、眉户梁秋燕》《屠夫状元》、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以及《想亲亲》和《好人好梦》等陕北民歌与流行歌曲。
2007年9月,李小锋应邀参加“兰州市之春”戏剧演出活动,为兰州戏迷献上新版秦腔神话剧劈山救母》,剧中李小锋一人分饰小生、须生和武生三个角色。11月16日,由文化部、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组织毕业生汇报演出。作为该届“青研班”中的一员,李小锋携其代表剧目秦腔折子戏打柴劝弟》参加汇报演出。
2008年8月,李小锋应中国中央电视台邀请拍摄戏曲艺术片《劈山救母》。2010年4月,李小锋赴台湾演出秦腔经典剧目《周仁回府》《逍遥津》等。2010年12月7日,应邀赴北京参加“国际独角戏戏剧节”,并演出秦腔独角戏《浮士德》。2012年5月6日,李小锋走进陕西渭南市秦腔剧团,以“讲、演”结合的形式,推广宣传秦腔艺术,并表演《周仁回府•悔路》的经典片段。
2013年,李小锋领衔主演实景拍摄的秦腔数字电影《周仁回府》。2015年,李小锋出版秦腔著作《艺海“锋”光》,其中收录了他亲自整理、改编、主演的秦腔全本戏《周仁回府》;秦腔折子戏逍遥津》《打柴劝弟》《花亭相会》《四郎探母•坐宫》等剧的剧本、曲谱,同时还收录了他改编、创作和演戏的艺术体会。
2016年8月,李小锋应邀参加戏曲巅峰汇擂台赛,荣获“伶人之王”称号。2017年1月,李小锋推出第一首跨界歌曲《我的家乡在陕西》,并从2017年开始创作《秦韵唐诗故乡情》系列演出,先后创作《将进酒》《游子吟》《人面桃花》《新周仁回府》《母亲》等,用秦腔演唱唐诗、京歌等。 2017年11月20日,“中华颂”第八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活动走进安徽长丰县马郢村,李小峰与长丰戏曲爱好者同台表演。2017年,李小锋创办“大长安艺术讲堂”,开展戏曲交流。2018年以“大长安艺术讲堂”为平台,以秦腔为主调,整合更多戏曲门类,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
2018年,将蒲剧《彩楼记》改编成秦腔,并定名为《金榜题名》。2019年,李小锋正式拜陕北歌王王向荣为师,演唱《黄河船夫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想亲亲》等歌曲。同年8月12日,《戏码头•中国好搭档》巅峰挑战赛在湖北广播电视台录制,李小锋、齐爱云表演的传统剧目《花亭相会》获得在场跨界观察团、媒体品鉴团和现场观众打出的一致高分。10月,李小锋赴澳门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澳门回归20周年“陕西特色文化展演”系列活动,演唱戏歌《我的家乡在陕西》《游子吟》等。
2021年2月11日,除夕当天,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角儿来了》新春特别节目中,李小锋演唱了一首新编陕北民歌《新黄河号子》,被誉为“黄河船夫第一曲”《黄河船夫曲》的新时代姊妹篇。2月12日,央视戏曲频道播出李小锋、张蓓李小青等表演的眉户《十二把镰刀》。同年9月30日,李小锋参演的历史战争电影《长津湖》在中国大陆上映,在电影中饰演钟定一。
2022年1月1日,李小锋参演的《2022年新年戏曲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频道播出,与齐爱云贾文龙等在开场中演唱《黄河入海流》。2022年2月1日,李小锋参演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在中国大陆上映,李小锋再演钟定一。10月,李小锋参演的《秦腔名家教唱500讲》首发上线。2023年10月7日,李小锋、任小蕾卫小莉三位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在陕西省戏剧研究院剧场联袂演出秦腔经典大戏《周仁回府》。
2024年4月23日,在第29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来临之际,李小锋推出全新的唐诗戏歌《劝学》。6月,在第十四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之际,李小锋受邀与陕西省长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共同创作禁毒宣传微电影——秦腔小戏《重生》。7月14日,由李小锋与青年编剧阎娜联合改编,柏海英、武晓西等主演的秦腔佳作《玉蝉泪》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影音号进行线上直播。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李小锋的父亲由西安体育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工作,家务担子只好由体弱多病的母亲挑起来,照顾年仅10岁的李小锋和弟弟李小刚。母亲拖着病体劳动,每日工分只有男劳力的一半。尽管他母亲如此劳累,光景如此清贫,但她天天规劝李小锋要好好读书,还要帮教弟弟。
李小锋13岁时,终于有了第一次公开演出的机会,得知母亲病重的消息,他向戏校请了一天假,回乡探母,想等母亲病好了,就把她接到县城来看自己演戏。结果赶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在母亲下葬当晚他赶回剧团,第一次登台演一出武打戏。因为沉浸在对母亲的思念中,加上多日的劳累所致,一不留神,他被利器刺伤了眼睛。这也在他儿时的心里,深埋下一粒种子,要为离去的妈妈排演一出大戏,于是就有了新版神话剧《劈山救母》。这出戏上演时,离他母亲去世整整过去了28年。
2014年6月15日,李小锋在父亲节当日举办“无限‘锋’光——献给父亲的爱”李小锋个人演唱会,为80岁的父亲献上节日的祝福,让父亲感受到儿子的一片真情。
感情生活
李小锋的妻子张宁是一位秦腔花旦演员,祖籍陕西高陵,1987年陕西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工作,主工闺门旦。她表演的《花亭相会》曾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还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过民歌演唱会,被誉为戏歌双栖明星。早在艺校上学时,张宁便结识了李小锋,并一同排演了《花亭相会》。1990年,两人凭借这出经典之作参加了当年的陕西广播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他们。同年正月初六,张宁与李小锋步入了婚姻殿堂。作为活跃在秦腔舞台上的一对伉俪,李小锋和张宁多年来在工作和生活上夫妻唱和。
师徒关系
师傅
李小锋在陕西省艺术学校时,因为此前在临潼文艺训练班打了5年的基础,李小锋在班级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受老师的喜爱,尤其是受到专攻小生、同时负责教剧目的岳天明老师青睐。李小锋的代表作《周仁回府》就是那时开始跟着岳天明学的。在此期间,戏曲美学家陈幼韩讲的戏曲美学让李小锋震撼不已,每逢寒暑假,他都要骑着自行车去陈老师那儿学美学理论,他说陈老师的唱腔韵味论,还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他真的学进去了之后,感觉受益匪浅,取到了真经,快吐字、慢吐字,字头字腹字尾每个字都要讲究,而不要将就。
1994年,李小锋拜京剧艺术家叶少兰为师,跨剧种拜师学艺在戏曲界引起了轰动,有人质疑,秦腔是戏曲的鼻祖,秦腔演唱者却要拜京剧艺术家为师。李小锋对此回应,任何剧种都不能固步自封,艺术家们应该相互学习,互相借鉴,融会贯通。叶少兰是一位专业性很强、戏剧理论底子很厚的艺术家,是他的偶像,毕业时就想拜他为师。李小锋在叶少兰门下学习京剧小生的表演特点、唱腔和身段。叶少兰教导他,要成为一个明明白白的艺术家,不要成为一个稀里糊涂的“戏匠”。
2019年11月23日,“守望经典 薪火相传 秦腔艺术家李小锋拜师“西部歌王”王向荣仪式”在西安市陕北民歌大舞台举行,李小锋正式拜“西部歌王”王向荣为师。在现场嘉宾和观众的共同见证下,李小锋向王向荣敬茶、献花、聆训,正式完成拜师仪式。对于为什么收李小锋为徒,王向荣表示,秦腔与民歌艺术,都属于陕西省黄土地上的文化艺术,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它们嫁接在一起,或许可以开出另外一种花来。李小锋在秦腔界是很有影响的一代小生,通过李小锋还可以影响到更多的后起之秀。
徒弟
为了让秦腔有更多的传承人,李小锋先后收了几十个徒弟,慕名而来的秦腔票友不计其数,西北五省都有他的弟子,有不少成了栋梁之材。票友李少东还在第五届陕西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中获得第一名。
2023年6月9日,李小锋收徒仪式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举行,杨小军等38位专业演员、陈金锋等18位戏曲爱好者拜师李小锋,成为其门下弟子。加上此前拜师的5位专业演员,李小锋收徒61人。
李小锋弟子吕江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四团)演员,主攻文武小生。其参演的青春版《杨门女将》获得2019年中囯秦腔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西安市“丝绸之路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奖。吕江涛个人曾荣获陕西戏曲广播新人秀优秀演唱奖等荣誉。
李小锋对没有任何秦腔基础的秦腔爱好者也同样热情对待。2010年,台湾女大学生李佩颖专程来到西安学习秦腔《周仁回府》。李小锋对着剧本,将念白和唱腔一句句教给她,给她讲述人物的理解,传授表演技巧和理念。李佩颖经过一个月的勤学苦练后,打算将《周仁回府》的谱子和剧本带回台湾,改编成歌仔戏。
主要作品
剧目
歌曲
专辑
综艺
专著
参演电影
艺术思想
在2015年的李小锋从艺四十年研讨会上,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提出,李小锋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锋派唱腔”。李小锋认为,戏曲舞台上表现的是中原地区写意美学思想,通过戏曲风格奠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只有坚持“人无我有”的艺术理念、美学思想和表演风格,才能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否则中国的文化高地就会被他人占领。在李小锋看来,过往许多戏曲的排演都是为了冲击奖项,获奖后便“马放南山”。但真正应该做的是为人民多演戏,只有戏曲人心中有人民,人民心中才会有戏曲。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好戏也需要大力宣传。近年来,李小锋参加电视节目,还进入高校演讲,把戏曲的美学内核剥开呈现给大众,改变大众对传统戏曲的刻板印象,让他们自愿地去观赏传统戏曲。每次讲座上,李小锋都会谈及:秦腔是做人的艺术,看懂了秦腔就学会了做人,就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夫妻恩爱、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左邻右舍相帮相依。秦腔剧里充满了人间的真情,传达了仁义礼智信,这些正是当代人所缺失的。
艺术特点
传承和创新
李小锋被誉称为“秦腔先锋”。他遵循“传承、创新、繁荣”的理念和主题,对传统戏加以继承,赋予创新,并且创新的焦点始终对准力求在戏曲的美学特征上求新。李小锋所演出的剧目,虽以传统剧居多,但他决不因循守旧,而是用现代意识观照传统剧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删繁就简,师古而不泥古。如他演出的《打柴劝弟》《白逼宫》《花亭相会》等剧目,即是用现代意识、理念,诠释传统剧目。在《周仁回府》中,李小锋深度揣摩周仁的心理活动,通过改变唱腔节奏和“跪步甩发”等表演形式直击人物内心,令观众沉浸其中、人戏不分。
李小锋听了很多京剧唱段,并将其继承、发展和秦腔融合在了一起,如他演出的《白逼宫》,就是把京剧《逍遥津》和秦腔《白逼宫》融合在一起,集众家之长于一身;而《打柴劝弟》中,上山、下山、过河的动作,也是他从京剧中吸收的养分。2017年以来,李小锋推出唐诗戏歌《秦韵唐诗故乡情》《将进酒》《游子吟》《人面桃花》等,用秦人最典型的文化符号——秦腔,使歌曲更有地域特色和现代性。他曾参加北美华人春晚,以中英文对照版形式把“唐诗戏歌”这一崭新的音乐形式推向了世界。
李小锋的探索、创新,还表现在对于演出形式、表演手法等方面的创新、尝试。2005年6月,“中国戏曲名家独角戏汇演”在澳门举行,李小锋用秦腔演出歌德名著改编的《浮士德》,他一人兼饰浮士德与魔鬼两个角色。服饰、化妆、表演各方面皆别出心裁构想奇特,并把秦腔的特技绝活,融人表演之中,巧妙运用服务于剧情。
再如他主演、导演的大型秦腔神话剧劈山救母》。一人兼饰青年刘彦昌、中年刘彦昌及少年小沉香三个角色,小生、须生、武生戏一肩挑。2006年3月,他应邀赴柏林演出,在秦腔实验剧《钟馗与小鬼》的演出中,一人分饰五个角色,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荣获德国柏林艺术节“最佳创意奖”。
唱念与做打
李小锋在业界和观众的口碑中有着“秦腔第一小生”的美誉。他主攻小生,却生旦净末丑,样样手到擒来;擅长演戏,却编、导、主持通通在行。李小锋天生的好嗓子,不仅清脆高亮、圆润甜美,而且加入了自己独特的唱法和技巧,让人听起来既熟悉又新颖,别有一番韵味。
李小锋的唱腔,运用自如,唱、做并重。他从人物心理出发,尽量发挥自己唱腔方面的优长,声音高亢、嘹亮,唱腔刚劲流畅,行腔运调圆润,韵味浓烈。李小锋从唱词,到发音、吐字、用声、行腔等方面都十分讲究,规范、严整,并能把唱腔与剧情,与人物性格、人物的心理情感糅为一体,水乳相融。从真情实感出发,以情托声,运用声音、唱腔,为人物造型。同一段唱腔,经他一唱,韵味别具。如《花亭相会》中,高文举与张梅英一大段对唱:“听罢言来问罢讯”;《悔路》中周仁的唱段“我怎忍把嫂嫂严府去献”等,令人百听不厌。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加强语气,加重情感,深化主题,层层递进,推动剧情达到高潮。
李小锋不仅能“唱、念”,亦能“做、打”,唱、做并重,文武兼备。李小锋从唱腔到做功、技巧,都极力追求真实自然。如《打柴劝弟》中的“柴担子舞”,即是从生活真实中,提取担柴的动作、姿势,加以艺术概括、加工,成为主人公陈勋特有的典型动作,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心理情感及精神风貌,动作优美,贴切自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再如《周仁回府》中的表演,唱、做并重。尤其“悔路”“哭墓”等场中的表演,最为典型,其中对传统“梢子功”的灵活运用,最能够表现周仁此时此刻的委屈、悲痛之情。
《西湖遗恨》中,裴郎的跌、扑、翻、滚,以及“甩发’技巧等,娴熟自然。他还善于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心理,及所处的环境、背景,灵活运用程式,或设计、增加新的高难度的动作技巧,与人物心理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刻画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的不可或缺的表演手法。如《逍遥津》,在突出运用唱腔的同时,充分发挥“做功”优长。在传统程式的基础上,设计增加了“高台下桌抢背”“540度转体Zombie”等高难度的动作技巧,既点染环境气氛,又增加观赏性。
社会任职
李小锋,国家一级演员,1997年至2007年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副团长,2007年至2015年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党支部书记,2016年,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二团团长。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第十届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主席;陕西大长安文化艺术中心董事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秦腔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二团党支部书记。2024年5月,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戏剧评论家周育德:李小锋的唱腔高亢脆亮、起伏跌宕,无论从咬字、吐字、还是收声归韵等方面,他都十分讲究,在四十年的舞台实践中,李小锋逐步形成了他的“锋”派唱腔特点,这是难能可贵的,值得肯定和发扬。
作家贾平凹:李小锋是秦腔舞台上的名小生,他以现代人的理念和意识,诠释古典戏剧人物,唱念做打皆有新意,成为可贵。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李小锋有两大特点,第一他得益于对老艺术家深刻的学习和扎实的继承;第二他能博采众长,善于向其他剧种学习和借鉴,创新意识值得研究和赞扬。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齐爱云说:李小锋用自己的行动为秦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和创新做出引领。他研究戏曲美学,他能化人为己、化古为今,在继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艺术条件,对传统剧目进行改编整理,为传统剧目增添了新的活力,真正做到了守正创新,对传统剧目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四十多年来,小锋以秦腔为载体,为人民而演。
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李宏图:小锋是一位优秀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多年来致力于秦腔的发展和弘扬,他把《劈山救母》《平贵别窑》《金榜题名》《寇准升堂》等优秀的传统剧目,通过自己亲自加工整理成为范本,为将来的秦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资料
第21届戏剧梅花奖揭晓.光明网.2024-07-02
秦腔秦韵数据库.陕西省图书馆.2024-07-19
李小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4-07-02
李小锋被录为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4-07-31
李小锋:戏文,是一首人生的诗.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网.2024-07-02
快来围观“秦腔美学”艺术讲座.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4
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简介.搜狐娱乐.2024-07-02
李小锋赴台演出成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4-07-31
《神州戏坛》展示李小锋艺海人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4-07-31
李小锋出演秦腔剧目简介.新浪娱乐.2024-07-10
陕西戏曲展播周再掀高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4-07-25
李小锋张宁推出新专辑《珠联璧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4-07-02
李小锋北京演出赢得满堂彩.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4-07-31
长津湖.猫眼电影.2024-07-02
2022年新年戏曲晚会.央视网.2024-07-02
长津湖之水门桥.猫眼电影.2024-07-02
秦腔名旦张宁(文/曹斌峰).中国戏曲网.2024-07-25
“秦腔研究生第一人”李小锋著书传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4-07-02
团领导班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4-07-02
李小锋简介.网易云音乐.2024-07-1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感情生活
师徒关系
主要作品
剧目
歌曲
专辑
综艺
专著
参演电影
艺术思想
艺术特点
传承和创新
唱念与做打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