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吊孝》是京剧传统剧目,也称《孔明吊孝》《柴桑口》,是言派(
言菊朋)的代表剧目。取材于《
三国演义》第57回。
川剧、
秦腔、同州梆子、淮调均有《诸葛亮吊孝》,滇剧、汉剧、
豫剧、晋剧亦有此剧目。
三国时期,
孙吴大将
周瑜欲从
刘备手中夺回
荆州市,却屡中
诸葛亮之计而不得成功,至气愤身亡,由此,周夫人
小乔及东吴群臣对诸葛亮记恨有加。周瑜气死后,诸葛亮至
九江市吊祭,哭诉不能合力拒曹之憾,东吴部将始欲杀之,为其哀所动,诸葛亮劝
庞统投刘备,然后安然回荆州,周瑜子追之,被
张飞吓退。
言菊朋在谭腔基础上独创了言派唱腔,从而形成了
老生的新流派,世称言派。言派艺术上的主要特点在于唱工,唱腔原则是“腔由字生,字正而腔圆”,基本都用湖广音,唱腔苍劲圆润,富于变化,跌宕有致,节奏明快,注重情感,细腻动人。《卧龙吊孝》中的唱段,集中表现了言派特色,突破了反二黄曲调的传统唱法,设计了新颖别致的整套唱腔,布局严谨,旋律丰富,如泣如诉,委婉动人。
言菊朋长子言少朋与妻子
张少楼于1955年调入
青岛市京剧团,上世纪50年代末青岛市京剧团进京演出,言少朋和张少楼演出了言派名剧《卧龙吊孝》《
让徐州》,使绝响于京剧舞台十余年的言派艺术得到复苏重振。
建安十五年春,东吴大都督
周瑜病故巴丘。诸葛亮得知此讯,也怆然涕下,
赵云不解,
诸葛亮道出对周瑜的高度评价,并从联吴抗曹大计出发,决意冒险过江祭奠
周瑜。赵云愿为
军师护卫。
柴桑区周瑜灵堂,极其悲壮。众将得知孔明要来祭奠,因
周瑜临终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而亡,都记恨于孔明。
鲁肃请
诸葛瑾星夜迎截孔明,务必劝其回去,以免大祸。孔明执意不从,直奔柴桑而来。突然,身着白衣的
诸葛亮跌跌撞撞冲进大门,悲悲切切地高声呼喊:公瑾,亮祭你来了!奔至灵前,扑通跪倒,哭诉祭文,其声之哀,其情之真,深切地打动文武百官和
小乔子女。小乔夫人按
周瑜遗嘱将其佩剑赠与鲁肃,又转身望着
诸葛亮说:公瑾临终表奏鲁肃替代其职,意在孙刘交好以抗
曹操。诸葛亮闻之激动不已,大声疾呼:公瑾——真知我诸葛亮者也!史无记载。
丁 奉 可恨
诸葛亮,将周都督气死,今当大祭之日,我等一同前去吊祭,众将官!
(唱西皮散板)一见
牌位泪涟涟,捶胸顿足向谁言。我哭(哇)——哭一声周都督,叫—— 叫一声
周瑜先生,啊
(反二黄慢板)
曹操领人马八十三万,擅敢夺东吴郡吞并
江南。周都督虽年少颇具肝胆,命山人借东风在南屏成全。庞士元他把那连环来献,黄公覆苦肉计火烧战船。料不想大英雄不幸命短,空余那美名儿在万古流传。只哭得诸葛亮把肝肠痛断,我把肝肠痛断,
周瑜啊!
(反二黄原板)只落得口无言心欲问天,叹
周瑜曾顾曲风雅可羡。叹周郎论用兵
孙武一般,公瑾死亮虽生无弓之箭。知我者是
都督,怕我的是曹瞒。断肠人难开流泪眼,生离死别万唤千呼,不能回言,都督哇!【住头】
你一旦舍我而去,这破曹大业,教何人承当!辅
汉安吴之策,与谁商量!你怎的不应那!你……是怎的不语呀!(哭介)
呜呼
周瑜!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