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作镇,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下辖镇,位于睢宁县城东部。
全镇辖19个行政村,248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41.7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5751人(2017年),2017年人均GDP15146元。徐淮公路与徐宿
淮盐高铁穿境而过。镇域经济以“淘宝家具”为主,物流产业为辅。截至2020年,高作镇下辖5个居民社区和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高南社区。截至2019年,高作镇常住人口为3.61万。
2019年10月,高作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历史沿革
明代,睢宁县下辖4乡34社,高作社隶属高景乡。
清代,清初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睢宁县行政区划承袭明制,高作社仍属高景乡。
清末
宣统年间(1909年后)睢宁县将社改为“集”或“寨”,高作集仍属高景乡。
民国元年(1912年),睢宁县区划改为4市13乡,高作集改名为辛兴乡。
民国十七年(1928年),睢宁县改为6市7乡,辛兴乡又改名为高作市。
民国十九年(1930年),县政府在全县设8个区,高作是二区(驻高作),高作市又易名为高作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高作属
睢宁县抗日民主政府下辖的二区(驻高作)。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至1949年,高作属睢宁县民主政府下辖区之一,称高作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建立高作区公所。
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高作公社称高作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4月,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7月,公社管理委员会撤销,建立乡人民政府,保留公社名称,并建立公社委员会作经济管理机构。
1992年2月,高作撤乡建镇,称高作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作镇位于
睢宁县城东部,东与中国淘宝家具第一镇“
沙集镇”接壤,南与
邱集镇王林村毗邻,北靠
梁集镇刘圩社区距县城约8千米,辖域总面积41.71平方千米。地理坐标在东经118°05′、北纬,33°91′。
地形地貌
高作镇亦居
沂蒙山与淮海平原之交,一片平原。由于历史上的境北
黄河频繁泛滥冲击,近河地区
沉积物较远河地区相对渐多,全镇地势呈由西北向东南徐缓倾低之势,比降约万分之一点八左右,地面高程为21.5米至23.3米之间。西北部高,东南边境低洼。
气候特征
高作镇属暖温带南缘鲁淮平原半湿润区。具有
亚热带和中温带过渡区的气候特征。夏季(6月—8月)炎热,雨水集中;冬季(12月一次年2月)干冷,雨雪稀少;春季(3月—5月)回温快,秋季(9月一11月)秋高气爽。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温、水、风等气候资源丰裕,
热能潜力较大。
水文
综述
高作境内自古河流较少,仅有中
渭河、西渭河、小邱河三条南北走向的天然河流,年久失修,淤塞短浅。年降雨量不大,但客水较多,汛期雨水多时,客水涌来,排泄不下,积水成灾,年年如此,水患无穷。清末某年大水成灾,高作境内一片汪洋。高作集地方官吏向县官汇报水灾灾情说:“中渭河、西渭河、小邱河,三河成了一条河。
主要河流
中渭河
中渭河源自
宿迁市王官集乡(现
王官集镇),过刘圩乡(现梁集镇)入高作境,进王林乡(现邱集镇)南下流经高作境内7.5千米。1964年
冬至1965年春,高作东双桥以北至刘圩乡一段填平造田。
高东大沟
高东大沟于1964年至1965年开挖,北从刘圩乡(现梁集镇)东联村(现东联社区),南入徐沙河,全长6.8千米,是高作东部排灌主体工程。
高西大沟
高西大沟是1974年新开挖工程,北起刘圩乡(现梁集镇),南入徐沙河,全长7.6千米,是高作中部地区排灌主体大沟。
西渭河又名沈家河、林子河。流经高作镇小全村、八里村、郭洼、双庄村,全长5.6千米,是高作镇与睢城乡(现
睢河街道)界河,高作西部积水多靠此河宣泄,也是灌溉的水源。
徐沙河是1958年人工开挖而成,西起双沟镇上坝、东至沙集
徐洪河。从双庄村西入高作境内,东至金塘出境,流经高作境内8.3千米,是高作镇排灌的总动脉。徐洪河1992年徐洪河二期工程完成后,徐洪河出沙集境,入高作镇张皮村,绕大庄村后入刘圩乡,流经高作境内1.2千米。
土壤
高作镇属黄泛
冲积平原,全镇土地均属黄泛冲积土壤。镇内土壤为潮土类、两个亚类。即黄潮土亚类和盐潮土亚类。四个土属即砂土,两合土、淤土、脱盐碱土。十个土种,即沙土、粘心沙土,粘底沙土、沙底两合土,厚沙底两合土、粘心两合土、沙心淤土、厚沙底淤土、脱盐碱土、粘心碱土。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10月,
睢宁县行政区划为1市、12区、130乡,高作区下辖1镇13乡。
1953年4月,兴国乡、陆园乡划入沙集区,王行乡划入魏集区刘祠乡、中和乡划入梁集区,高作区下辖1镇8乡。
1955年,改为高作区人民委员会,同年中和乡、刘祠乡、王行乡又划入高作区,高作区下辖l镇12乡。
1956年3月,周楼乡、姚圩乡划归王林乡,商湖乡、和平乡划入沙集区,王行乡划归梁集区,兴国乡划入高作区,高作区下辖1镇7个乡,年内,周楼乡又划归高作,高作区境内成立1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9月,高作乡建立了高作人民公社,成立了高作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8个大队,109个生产队。
1961年,公社管委对下辖的8个大队进行调整为19个大队、150个生产队。
据当地政府官方资料显示,该镇辖19个行政村,20个村委会,248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高作镇下辖5个居民社区和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高南社区。
人口民族
民族
高作镇历史上一直
汉族居多,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公社人口为45224人,
回族1人,1983年起,因婚嫁等原因有少数民族人口入住。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镇人口为53305人,汉族人口53221人,全镇有11个少数民族,共74人。其中
彝族3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0%。
白族13人,
布依族8人,
壮族4人,
布朗族3人,
傣族2人,
黎族2人,高山族1人,
苗族1人,回族1人。
变动
高作镇自古户籍无考,明朝,
黄河水患频繁,民多颠沛流离,
睢宁县仅万余丁口,高作人口稀少。
清代,
山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等地大批移民迁徙睢宁,高作人口渐多。民国期间,政局动乱,自然灾害频繁,
瘟疫流行,人口增长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优越,人民当家作主,生产发展,生活安定,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高作出现了解放后第一次生育高峰。1950年一1957年,人口增长较快,1958年至1962年人口呈下降趋势,1963年人口开始回升。1966年至1978年再次出现人口增长高峰。1979年推行
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趋于下降。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高作公社总人口为45224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高作镇总人口为53305人,人口密度由1982年的每平方千米730.34人,上升至每平方千米857.54人。
数量
1982年,第三次全国入口普查,高作公社总人口为45224人,其中男性23066人,占总人口的50.8%,女性22338人,占总人口的49.2%,性别比例为50.8:49.2。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高作镇总人口为53305人,其中男性26833人,占总人口的50.34%,女性人口26472人,占总人口的49.66%,性别比例为50.34:49.66 。截至2018年末,高作镇家庭户数为9724户,人口为36098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高作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11亿元,比上年增6.70%。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达到4.55亿元、5.47亿元、7.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6%、8.84%、7.79%。规模工业总产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工业
产品销售收入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规模工业利润总额1363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税金8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财政收入12614.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19443.23元,比上年增长13.65%。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
工业上以钢材加工销售、铸造、纺织、板材、塑料、食品六个产业为主。
农业以优质梨、
雪羊、食用菌生产为主。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西片万亩优质梨
观光园的扩植,补植工作。扩植500亩,补植1000亩,实现接点连片,建成后将形成集旅游、观光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果品生产基地。
高作镇党委、政府着力放大“以八里市场为龙头、以工业集中区为依托、以生态农业为亮点”的三大核心效应。农业上以优质梨、白山羊、食用菌为主,工业上以钢材加工销售、铸造、纺织、板材、塑料、食品六个产业为主,形成了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农业观光化相互叠加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一是放大市场效应。高标准、高起点对八里市场进行区域规划,形成八大经营小区,着力构建以钢铁销售、加工为特色的企业集群。二是放大
载体效应。加快了工业集中区建设,区内现有工业建设用地7000余亩,打造了招商引资的高位平台,工业总产值23亿元,2006年新建、扩建、续建、竣工投产项目7个,在建项目5个,意向项目3个。三是放大生态效应。借助临城优势,拥有以优质三水梨为主的果树生态
观光园,两年内将建成自主果品采摘区6处,农家餐厅4家,休闲垂钓区3处,绿色观赏长廓500米,切实成为
睢宁县城的“后花园”。高作镇抓住八里村作为
徐州市新农村建设首批示范村的契机,在采用市场化运作,高标准建设八里村两个居民示范小区的同时,在全镇着力开展“双清双美”活动。使之呈现出一种和谐、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
第一产业
高作镇农业以优质梨、
雪羊、食用菌生产为主。2018年,高作镇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4万亩。粮食总产5626万斤 。2018年,高作镇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官杨村花卉苗木和经济作物示范点稳步推进,季庄、夏庙、滕庄3个村占地1000亩的稻虾养殖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第二产业
高作镇工业上以钢材加工销售、铸造、纺织、板材、塑料、食品六个产业为主。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零”突破;德邦二期项目2万平方米仓储用房和综合服务楼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互联网+建材汇”等一批高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按计划紧张推进。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电机配件、汽车零配件制造等3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签约。
第三产业
2018年,高作镇从事
电子商务产业的群众2200多户,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全年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约22亿元。
德邦股份、
上海华宇物流有限公司、
安能物流、
北京中铁快运有限公司、速尔快递、申通物流等快递企业70多家入驻,日平均发货量约3000吨。2018年,高作镇连续被
阿里巴巴集团评为“中国淘宝镇”,全镇13个村全部获评“中国淘宝村”。在第六届全国淘宝峰会上,高作镇被评为“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十佳案例”,党委书记田振宇上台领奖。
特色产业
睢宁县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位居鲁淮平原南缘半湿润区。河、湖水质及地下水质保持良好,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是“省级生态示范县”、“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县”和“
江苏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县”。自1995年开始,睢宁县引进和推广
日本梨系列新品种、新技术,三水梨以皮薄、肉细、甜味高、口感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02年,产品荣获江苏省无公害产品证书和省优产品证书,2003年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证,并获准使用全国统一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志。
睢宁县现形成以“七月酥”、“幸水”、“丰水”、“新高”、“黄金”、“爱宕”等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的优质高产主栽品种群,栽植面积达15万亩,成为全国优质
砂梨栽培第一县。
一村一品
睢宁高作镇以创业促创新,以做专促做优,“一村一品”农业产业特色格局初现,“一村一品”产业资源优势和效益凸显。高作镇20个村形成自己的村品产业特色。高作镇根据交通、水系等自然资源分布和村域位置特点,因村制宜实施“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措施,因人制宜落实“一村一品”产业导向机制,以整合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强与农技推广、科研单位“联姻”,形成“一村一品”责任人管理制度;围绕“一村一品”发展需求办班,请专家和创业能人讲课,为“一村一品”发展拓宽思路,提供有效服务;给予“村品”发展能手信贷、政策、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和帮助,助力创业能手成长。
高作镇还通过抓产业不断升级,提高“一村一品”市场占有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抑制粗放型生产,倡导精品化、专业化管理经营带动。高作镇已形成以八里村优质“三水梨”、特色
观光园,商庄村
油桃种植、蛋鸡养殖,大庄村生猪养殖、大棚草莓和西瓜栽培,金塘村
波尔山羊养殖,高作村有机水晶葡萄棚架栽植,石墩、季庄、夏庙等村精品稻、水产、
肉牛养殖“村品”专业村,带动发展形成三张、滕庄、周楼、小仝等村200亩大蒜、1200亩绿色
反季节蔬菜果菜、4000亩优质果树“一村一品”专业村,其中,优质梨、波尔山羊、
葡萄、大蒜远销到南京、
上海市、
徐州市等地。其余8个村以农闲富余劳动力为“村品”特色和创业资本,发展建筑装潢、饰品和工艺品代办加工业务。
文化
地名溯源
很久以前,高作镇驻地高作街和其它地方一样平坦,住着几户人家。传说一天夜里
地壳变动,从这里要长出山来,正当地面逐渐隆起时,恰巧碰上一妇女早起推磨,解小便给魇住了。山未长成,形成了高滩。这一高滩又处于南北要道之上,有一位叫高作的老汉摆一茶桌以卖茶为生,因服务周到,过往行人忍饥受渴,坚持到高老作这儿歇脚。久而久之,这一带住户增多,随着时间推移,高老汉的名字就变成了地名。出现了高作。有手工作坊,产生贸易、形成了集市。
民间艺术
扎纸
民国初年有一
马姓祖传扎纸艺人,能扎花卉、灵亭、花轿、家具、牲畜等,手艺超人,扎什么象什么,所扎之物能以假乱真。这种技艺代代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有2家扎纸艺人能扎花圈、灵亭、花轿、牲畜等物,供送葬之用。1980年后又增加了纸扎自行车、摩托车、电视机和其他家用电器等,亦为死者送葬所用。
剪纸刺绣
各村都有会剪纸、刺绣的能人,她们多数是D灵手巧的妇女。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在生产劳动之余,剪个窗花,剪个花卉贴在小孩的鞋头上,衣兜上,再用各种彩色丝线照纸花绣好,鲜艳美丽,谁家女儿出嫁,男儿娶亲,剪个“鸳鸯”、“双喜”、“花边”、“二龙戏珠”等,贴在新房中,以求吉利,既美观又红火,这在农村已成为传统,至今仍沿用着。
文物古迹
高作历属
睢宁县四大古镇之一,亦是文化古镇。集镇内外,古刹、
庙宇、
聂氏宗祠、牌坊、殿阁、公园、下马白玉碑共23处。府前西街有园通观,下马白玉碑、道庙、赵公馆、关帝庙、’三元宫、奶奶庙。关帝庙、
三元宫、奶奶庙
三庙都是一墙之隔,故有—步三座庙美誉。中山北路路东有水火庙、薛祠堂。大东门外首玉皇阁、三官庙、公园、桑庙。’小东门外有文昌阁,内有准提庵,小东门内有山西会馆。中大街西巷内有邱祠堂、牌坊、耶苏堂,小善堂、当点,中堂庵。前街有节孝坊。南门外有樊庙,东岳庙。·这些名胜,建筑年代无法考证。多数毁于1928年后和1948年前后,少数毁于1966年至1975年。极少部分仍有残址、碎片可以做鉴。
交通
高作镇境内有325省道横贯东西。
社会
教育
综述
民国以前
清代末年,高作地区有不少私塾,高作集小东门外老玉皇阁里还办一所义学。义学有土地、房产、经费来源由地租收入或由宗教、行会或个人捐献,教学内容与私塾相同。私人出钱办的私塾称之为“学屋”,有些学屋还处于时办时停的状态。这些学屋对学生进行的是封建主义教育,教学内容是:“
三字经”、“百家姓”、“尺”等大部分学生没读到“四书”,“五经”,就因自己交不起束修钱,或因先生水平低便失学了。当时称这样的学生为“小学蒙”,意思没有上成,只是初识字。这样的学屋—般农民子弟是上不起的,只有有钱人家的子弟才可以就读。在封建科举制度下,只有少数有钱人家子弟中了秀才、贡生、拔生、
举人进士。当时全镇95%以上的人是文盲,贫苦农民文盲的比例就更高了.有的村庄过
春节时,全村找不到一个会写春联的人,有的干脆就不贴春联了。
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私塾渐多,人们称之为学屋。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共地下工作者睢宁县委书记朱秋白同志在高作创办一所高作中心小学,本部在水火庙,二部在准提庵,6个班级,190余名学生,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28日停办。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邱祠堂办起了一所高作初级小学,后办成完小,校址搬到了水火庙,人们称学校为“学堂”。这时夏庙、文昌、石墩、双庄、蒋庙、金塘、小全也办起了私塾,共22个班,500个学生。民国三十四年,
睢宁县名人姚铭三在高作老当点创办一所“私农中学”,教导主任郝士中,共产党员,地下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农业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些学校时停时开,断断续续。伪政府强迫复课,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学生家长有的不愿意孩子受奴化,有的怕战乱。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
中国国民党睢宁县流亡政府文教科在高作南位桥办一所简易师范,招生1班43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高作教育事业稍有发展,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全镇下辖的26个行政村先后办起了16所小学和1所“德生中学”。这些学校规模小,每校只有一两个班级,没有教具和教学设备,校舍多数是借用破烂不堪的古庙。夏不挡雨,冬不避风,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贫苦农民的孩子是很少的。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高作第二次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后便着手学校的恢复和创办工作,小学的数量增多,学校的规模扩大。
新中国时期
1954年,高作计有小学校18所,94个班级,1700多名学生。1957年秋,沙集初级中学因校址较偏迁入高作,仍名为沙集初级中学。1958年秋,沙集又办了初级中学,坐落在高作的沙集初级中学改名为高作初级中学。高作
农业中学也于1958年创办,解决了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学校借用滕庄大队滕一、滕二生产队的民房做校舍,1960年迁到高作中学东院,1962年停办。1964年贯彻中央“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先后办起了一大批耕读小学和4所农业初级中学。在校中学生达550人,小学生4500人。“文革”中,中学、小学各校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门、窗,桌椅等教具等也损失严重。停课闹革命,小学生回家玩,中学生和中小学教师到外地串联。部分教师身心受到摧残,学校陷于瘫痪;1968年复课,号召学张铁生、学黄帅,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想学,几度停课,几度复课。1970年2月,高作中学办高中班,建成完中。农业中学停办。为解决“文革”中未能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入学问题,各小学办了戴帽初中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80年为解决附设初中班过多,校舍不足,师资等问题对小学戴帽初中进行调整,在官汪、高东、后刘、石墩、周楼创办5所联办中学。1985年全镇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部分学校达到“一无多有”。1992年全镇实现了义务教育,1994年完成了撤“附”并“联”,建成八里中学。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5%。
二十世纪以后
截至2018年末,高作镇境内有幼儿园、托儿所4个,小学2个,小学教师135人,小学生2128人。
学前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高作没有幼儿教育。1954年农业合作化后、各大队办托儿所,时办时停,1958年高作街三个大队联办一所幼儿园,又于1961年停办。·1975年各村又开办幼儿园,使3至6周岁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取名“育红班”,全公社共15个班,入园儿童550人。这些班都是农忙时办,农闲时停。教师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经过培训,不懂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孩子有的没有文具,也有的没有书本,有的班也没有固定的校舍,有的在集体的牛棚、猪圈里或树荫下上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对幼教事业十分重视,提出“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1978年,各村相继办起了幼儿园或幼儿班,各村小学校长协同村妇联主任抓这项工作。县、乡两级利用假期培训幼儿教师。各村、各小学都在给幼儿园购置玩具。到1985年底,全镇16所幼儿园共有23个班级,入园儿童计980人,幼师42人。1987年,教育委员会自筹资金在高作镇中山北路西侧,会堂北院建中心幼儿园,并成立幼教中心。选派一名热心幼教工作的王凤梅同志任中心园长兼幼教中心主任。1994年,全镇村村有幼儿园,共38个班级1566名儿童,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8%,幼儿教师94人。各园、班幼儿不仅有书本,也有玩具,全镇各园、班有大中小玩具2890件。中心园有
滑梯、联合器、攀登架、转椅、转亭、荡椅、儿童球架等大型玩具。大多数教师文化水平较高,受过专门培训,懂得管理。
小学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高作地区小学发展到16所,仅有高作小学是完小,其余是初小,共有37个班级,1500多名学生。大多数学生上学得跑十几里路,贫苦农民的子女是上不起的。有钱人家子女上学也不容易,这期间政府不向教育投资,办学十分困难,教师工资每月不足百斤粮食,由保甲长向百姓摊派,有时—连几个月也拿不到。教师为了工资不得不向保甲长烧个小香(送点东西)。校舍多数是破烂不堪的古庙,年久失修,夏不遮雨,冬不避风。学生自带课桌,高矮不等,长短不一,教室里除有一块黑板外,其他教具根本没有。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高作第二次解放,人民政府成立后,便着手恢复因战争而停办的学校,并创办新学校,到1949年底全镇兴办小学20所。共51个班级,72名教师。小学教师部分是旧学校的教员,绝大部分是地方请的具有或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的地方“文人”,90%以上未经过培训,文化业务素质不高。土地改革后,政治、经济上得到翻身的农民纷纷送子上学。在1956年
合作化运动和1958年“
大跃进”的热潮中,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镇完小发展到8所。在1960年、1963年
三年困难时期期间,教育事业停止在1958年的水平上,1964年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耕读小学便应运而生,一大批耕读班创办起来。1966年全公社有小学22所,150个班级,4637名学生,181名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是经过培训,国家统配和从社会上吸收的
高中初中毕业的学生,小学文化程度的仅10%。22所小学仅有8所完小,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能达50%,适龄儿童的入学率70%,巩固率和普及率都较低。十年动乱给教育事业带来一场空前灾难。1967年秋,全镇小学教师被禁固在高作中学,人人写检查,个个过关,不能随便外出,不能会客。把说过错话的教师当作牛鬼蛇神批斗。不少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工作勤恳的教干被诬蔑为“走资派”。戴高帽子游街示众。有3名教师被打成“反革命”,被捕入狱,后来平反。有16名历史复杂、出身地富家庭的老教师,集中在小贺生产队劳动改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精神上受到摧残。受到危害最严重的还是学生,从1966年下半年“停课闹革命”,直到1970年春,中间几次复课,复而又停,停而又复,始终未复好,即便是复课;学生也是学语录为主,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愿学,只知道写大字报,学黄帅。1970年春,课总算完全复起来了,但读书无用论盛行。1971年号召学“白卷英雄”
张铁生。1973年学朝农经验。学生认真学习风气荡然无存。“不学ABC,照当接班人”。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而且养成目无法纪的坏作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各小学教学设备十分简陋,全镇无一口标准教室,有的学校没有校舍,只好在牛棚里上课。省教育厅来高作视察,称学生为“三泥”(泥桌子、泥板凳、泥孩子)学生。体育器材、
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设施几乎为零。教学质量低下,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7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学校恢复了教学秩序,党和政府平反了教师队伍中的冤,假、借案,提高了教师的政治地位,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办学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从1980年起经过5年的努力,高作镇各学校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1985年后,教育体制改革,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实施《义务教育法》,依法施教,依法治教,成了全镇广大干群和师生的自觉行动,教育事业有了更快的发展。教育经费渠道不断拓宽,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绝大多数学校盖起了标准教室,配齐了标准的课桌凳,建起了“五室”(图书室、
教学仪器室、体育器材室、杂物保管室、护校室)。到1991年,高作镇所有小学各种软硬件设施均达到了《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中的下限要求。大庄、张皮两所小学获得了
徐州市“十佳校园”称号,大庄小学受到了国家少工委的表彰。1991年后,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全镇用于巩固初等教育成果方面的投资达130万元,扩地6775平方米,新增校舍建筑面积7076平方米,新建院墙400平方米,新购图书22700册,铺设水泥路面2577平方米,铺水泥地面8922平方米,添置音、体、美、卫器材价值0.8万元。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校加强了教师、学生、教学、校园、图书资料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制订了一系列考评细则,贯彻县教育局各类学校评估办法,促进了各学校上规模、上档次。中心小学连续三年评为县级—类一等中心小学,县级模范小学。全镇的小学教育工作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从1986年后年年评为县级先进单位。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少年儿童普及率、小学毕业率、升学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上级规定的标准。教学质量大幅度上升,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从1987年起,年年名列全县农村乡镇前列。学生有53人次在省、市乃至全国中小学生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全镇23所小学,校校办成完全小学,在校学生达6825人,小学教师达352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5倍。
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高作镇境内乡村小学多被撤并,截至2018年,境内小学5所,中学1所,在校生2000余人。
中学教育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夏,睢宁人姚铭三、姚寅宾在徐州东开办私立徐东南农业初级中学。邀请在上海读书时的同学郝中士(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盟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农业部长)任教务主任,郝中士又邀请共产党员和一批进步人士到校任教。“私农”成为
睢宁县县进步人士活动中心。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抗战爆发前,徐州共产党地下组织派人到高作“私农”与郝中士接洽,要求动员进步学生到
延安市参加抗日斗争,校长姚寅宾为首带领十余人奔赴延安。后来郝中士又与校内共产党员动员第二批进步青年学生赴延安,第二批人到
徐州市时,抗日战争爆发。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抗日,并在徐州开办“
抗日战争第五战区抗日青年军训练班”,私农第二滞留徐州的青年学生即进入“青训班”学习。在“青训班”内,睢宁青年进步学生被发展入党,并组成“睢宁支部”,使中断三年的睢宁共产党组织得到恢复,“私农”赴延安和在徐州学习的人员后来绝大部分成了抗日战争中骨干。私农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秋停办。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县
国民政府在高作南魏桥开办
睢宁县简易师范学校,附设初中1班,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停办。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私农中学在高作老当点开办。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县国民政府在高作耶苏堂开办一所德生中学,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56年,高作未有中学。1957年校址设在凌城的“沙集初级中学”因为处在县东南的偏僻位置,迁址到高作公园东,仍名为“沙集初级中学”。1958年秋,坐落在高作的沙集初级中学摘掉校牌,易名为
睢宁县高作初级中学。高作始有一所初级中学。1966年前的高作中学,始终是双轨三年制6个初中班的学校。在校学生300人左右。教育教学质量居为睢宁县东片之首。1958年9月,在江苏省委大办
农业中学的号召下,高作创办一所双轨制农业中学。校址在滕庄大队,借用滕一、滕二生产队的民房作校舍,有土地,学生半农,半读,半天学习文化、农业技术,半天劳动,或集中一段时间劳动,集中—段时间学习,提出“教学90分,生产300元”的口号,做到教学生产两不误,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有用人才。1960年,全公社集资在高作中学东建8口24间校舍。高作农业中学始有象样的校舍。1962年处于
三年困难时期的农业中学,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因生源不足等原因停办,校舍变为公园小学校舍。1964年秋,在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教育路线中,又在高作公园办起了高作农业中学。1965年秋石墩、中兴,姚绳农业中学相继办成,只招生1期,上了1年多课,“文革”开始后再未招生。1966年到1969年底的几年中,普中、农中的大部分学生外出串联,大部分教师受到冲击,部分教师被当成“牛鬼蛇神”受到批判,当中曾几度复课,复而又停,停而又复,但始终未有复好课。领导不敢管,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愿学。“不学ABC,照当接班人”,一时认真学习风气荡然无存。1970年春,中小学全面复课,面对大量中小学“老三届”毕业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下,高作中学招收第一届高一新生、高作初级中学开始成为完全中学;高、初中均为两年制,
高中4个班,初中8个班,在校学生720人。各个完小招收初一新生办初中。小学办初中名曰:“戴帽”,或叫附设初中班,简称“附中”。全镇共办附设初中班15所29班,解决了积压多年学生无法求学的矛盾。戴帽初中班的增多,使全镇中学教育出现了“虚肿”现象,教师出现不称职的现象,教育教学质量差,如群众所说“光戴帽子不防寒”。1980年,对附设初中进行调整,取消戴帽,初中由大队联办,县局助资,镇村集资8万元在高东、周楼、后刘、官汪、石墩、小全建成7所联办中学。这些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办学条件等方面不断扩充和加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学校比较分散,设备,师资等距离国家要求仍然较远,又缺乏管理人才,对办好初中有一定影响。1981年秋,高作中学高中部实行双轨三年制、初中部实行四轨三年制,全校共18个班级1000余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63亩,校舍建筑面积5814平方米,是1957年初建校时的10倍。高作中学在办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管理既严谨又科学,教学改革既有力度又有深度,出现了文明,勤奋、健身、守纪的好校风;教师中出现了严谨、求实、创新的好教风;学生中出现刻苦学习、勤奋求真的好学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体育方面,学生的达标率在98%以上,体育运动成绩多年来始终在全县前三名,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体育人才。体现了高作中学作为省体育传统学校的特色。1992年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确立了“科教兴镇”的战略目标,全镇上下形成“重教为先”、“施教为本”、“支教为荣”的风气,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学校规模和布局,在进一步改建完善高作中学、扩大高作中学招生能力同时,从1993年起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180万元在八里建设了一所八轨三年制初级中学,八里初级中学校舍及基本设施配套齐全,并按要求配齐了图书、仪器、音、体、美、卫器材,使办学条件达到了要求。1995年基本完成了撤附并联工作,使95%的小学毕业生进入了正规中学上学。·1994年,全镇有完中1所、初中1所、联中1所,正在撤附并联过度的联中4所,
高中6个班级,初中34个班级,在校学生1946人。高中专任教师18人,初中专任教师95人。
成人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高作镇现辖26个行政村,青壮年文盲约占9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成人教育。1949一1959年各村大办冬学。识字班,民校,攒陛别年龄编班,学习文化、学政治、学农业技术,一大批青壮年文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巩固,摘掉了文盲帽子;在生产和工作中能读一般通俗读物,看报,能写来往信和生产计划,能作简单的会议记录。从1960年起开展扫除少年文盲,以村为单位办简易班,耕读班,提高普及率。1966年后的“十年动乱”期间,成人教育处于瘫痪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县组织了扫盲工作组,在全县范围内分期分批突击扫除文盲。高作扫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非盲率由78%上升到86.4%。成教育中心建立了文化户籍档案,脱盲人员的文化档案,组织扫盲验收,12—15周岁的非盲率达97.3%,16一囊囊周岁的非盲率达86.7%,超过了国务院规定非盲率85%的要求标准。腊园、夏庙、双庄等村出席县扫盲先代会。1985年成立成人教育中心,1986—1987年配齐了教学设备,并购置了
录像机、录音机.彩电等。1987年5月,被县政府命名为合格成人教育中心校。1991·年落实国务院《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成人教育中心校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情况摸清全镇剩余的文盲数,通过199l一1994年4年的奋斗,组织1940个文盲入班学习,经过县镇两级政府考试验收全部毕业。非盲率从1984年的86.7%上升到98i%,县政府发给《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合格证书。.完成扫盲任务后,成人教育中心校继续组织脱盲人员的再提高,在小贺、官.汪、五里、姚绳、八里、大庄、石墩、周搂、双庄、单湾等村,开办初中文化学习班、初高中技术班、村组干部文化技术班,养禽班、果林、蚕桑班共342期,参加学习人数14873人次。.成人教育中心校,从1985年至1994年lo年间在市、县发表论文8篇。成人教育中心校校长滕绍安同志评为省扫除文盲先进工作者 。
教学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高作镇的中小学大部分没有校舍,没有图书,没有教具,没有桌椅,谈不上什么办学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每年都对教育事业进行大量投资,并且投资逐年增加,使各中小学初步具备了办学条件,并逐步得到改善。办学条件真正得到改善,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5年以后。
科技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全社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71年公社成立农技站,进行肥料和种植密度试验。对全县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提供科学依据。1983年成立了乡农业科学技术协会,会员38人。副乡长蒋国玲任科协主席,其任务是团结、组织
科技人员、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围绕生产和生活需要开展科研、科普宣传、科普训练,进一步普及科学技术。1988年8月,乡政府设置了科技办公室,配备了科技助理员,负责全乡的科技管理工作。1990年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农业技术站,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部门的科技工作,各单位和各村都配备了一名科技人员,定期举办科技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搞好科普咨询,搞好良种引进,预测预报病虫情报,搞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文化事业
文艺宣传、文化站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高作每年
春节期间都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高跷、狮子、旱船、花挑子、舞龙等。从春节开始,往往要进行近二十天。
民国初年,高作有一民间京剧团,可分两班同时演出。每逢集日,街市上
大鼓、
扬琴、评书,一直唱到散集罢市。
抗日战争胜利后,高作民间艺术迅速发展。历有南门高跷、北门舞龙,西门小李玩狮子等传统节目。每年都在春节前排练节目,春节后巡回演出於各店铺门前、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和每个村庄。有时也到全县各地演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高作解放。儿童团、妇救会先后成立。形成大唱革命歌曲的高潮。当时大家喜爱唱的歌曲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妇女自由歌》等。
1949年,高作区建立了文化站,有房屋15间,有简易文化设施,订阅几份报刊,图书400余册,年底成立了京剧团,巡回各地演出,历时两年左右。后因人员思想不统一,名角出走,自行解散。
1953年,文化站成立了宣传队,演出的剧目有《小两口入社》、《毛主席知道咱们的心》等,对当时的农业
合作化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56年在京剧团和宣传队的基础上成立了高作青年业余柳琴剧团,后改名为高作青年柳琴剧团。起初是公开免费演出,后来走上正轨,开始售票。剧团能自食其力,自负盈亏,巡回演出于三省十八县。现代戏《
沙家浜》唱响了附近省县各地。
1966年后期高作青年柳琴剧团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又改名为高作工业宣传队。1966年后的十年动乱期间,各个山头的造反派组织都组建了为本派服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员身着“绿军装”,手捧语录本,臂戴红袖章,胸佩主席像章,开始时演出一些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文艺节目,后来基本上成为宣传左的路线的工具。
1975年,公社革委会进一步加强文化宣传工作,文化站增置图书、增订报刊杂志、设乒乓球桌、象棋室、摄影室。举办文艺创作培训班,从社有企业单位中挑选有文艺才能的职工组建工业宣传队,除在每年
春节文艺会演出外还经常在党和政府举行的有关会议上演出。
1978年重建柳琴剧团,售票演出,利用盈余,增置服装道具、灯光布景、音响设备、字幕等。剧团正规,以演古戏为主,也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编排了一些现代时装剧目。袁雅杰编写的喜剧《逗婆婆》曾参加
徐州市文艺会演,得到好评。
1983年,乡政府重建高作文化站,在中山北路老文化站对门占地1.8亩,建成两层24间楼房,内设图书、阅览、录相、摄影、排练、乒乓球、老干部活动等8个厅室,楼下有别具风格的棋艺洞,藏书达6000余册。
1986年,文化站设施进一步完善,增设电子游艺室、图书增至万册,报刊杂志达30余份,还添置部分服装道具。文化站坚持常年开放,每年开办一期“业余艺校”,定期举行艺术研究会读书报告会等。真正做到了融文化娱乐、时政宣传、群众体育、科普培训为一体。乡政府倡导群众文化大家办,乡村两级齐抓共建、共管。
1985年,各村都建立了“
地方武装之家”、“青年之家”俱乐部,形成了
文化网络。
1993年,全镇有镇直机关俱乐部5所,篮球队1个,宣传队1个,象棋队1队,乒乓球队1个,
唢呐班1个,村宣传队15个。文化站每年组织一次
春节文艺节目会演,评优发奖。1995年,在高作文化站组织参加县举办的四项国杯大赛中,获得了两个
二等奖,1个三等奖;并获组织奖和创作奖。王旭的硬笔书法获得国家级作品奖6件。1996年袁雅杰的民间文学《牛郎织女新传》获国家文学
优秀奖。镇象棋队获市举办的农民象棋赛总分第四名。文化站从1983年起连续12年评为市县级先进单位。1993年高作镇评为市级先进文化镇。1994年评为省级先进文化镇。文化站升格为国家级“三级文化站”,站长袁雅杰同志获省人民政府授予“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截至2018年末,高作镇境内有图书馆、文化站1个。
电影和电视
电影
新中国成立前高作没有电影队,只是县里来放过两次幻灯和无声电影。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县电影放映队到高作放映《
白毛女》影片。老百姓第一次看到有声的电影。以后多少年一直是县电影队每月一次巡回到高作放映,老百姓才能看上电影。
1975年高作建立电影放映队。购16毫米电影放映机1部,以老会堂作为放映场所。以下队包场放映为主,售票放映为辅。1979年公社建能容3000人的露天电影场(后改建为中心幼儿园)。
1980年公社在中山北路西,文化站北建成新会堂,设1258个座位,既是会堂又是影院。电影队又购置36毫米放映机l部。实行影院售票和下队包场放映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现了电影放映事业的“三个过渡”。即包场放映过渡到售票放映,露天影院过渡为正式影院,
小机放映过渡为大机放映。做到镇驻地高作街上的人天天有电影看,农村每周能看上一次,最少每月能看上一次。
1983年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购买电视机越来越多,私人录像厅相继开设,加之其他文化的冲击,电影队队员思想不统一,管理不善,工作秩序混乱,出现了放映工作的滑坡,从高潮走入低谷,上座率越来越差,以至电影队入不敷出。
1986年,调整了电影队领导班子,建立了电影队党支部。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整修影院,添置35毫米550l
松花江牌座式放映机1部,35毫米
长江三型牌包机l部。明确岗位责任制度,制定奖罚条例,使电影队走出低谷又展雄风。电影队改革售票办法,开展售票有奖、老年人优惠票、儿童学生优惠票、寒暑假学生月票和多种形式售票活动,使上座率大幅度提高,收入增加,除完成上级下达的上交任务外,每年从收入中提取5000元修理影院,更换座椅,更新设备。1990至1994年连续5年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与奖励。随着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线上电影获取容易,高作电影放映队已倒闭多年。
电视
1974年,公社机关购买了1台彩电。1980年,夏庙大队买了1台日本进口彩电,放在大队部办公室里指定专人管理,供全大队男女老少收看,周围十里八村的百姓也前来观看。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购买的电视机越来越多。对电视机的型号要求也越来越大。1983年又转向购买彩电。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先是买黑白电视机。逐渐更换成彩色电视机。到1994年全镇拥有黑白彩色电视机10021台。达到了农村小康标准的电视机普及率,截至2020年,镇内家家户户都拥有电视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除一些上了年龄的人,基本上都使用智能手机、电脑。
广播
高作广播站,1958年9月建立,当时名称是高作人民公社有线广播放大站。仅有放大机1台,文化站工作人员兼做广播线路工作,在高作街上安装1只大喇叭,主要是转播县站节目。
60年代初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96年高作广播放大站又获新发展。祁殿玲同志原在文化站工作兼做广播线路维修员,后改做广播放大站站长,工作人员增加到6人,并配备扩大机1台,简易输出柜l台,大街上安装大喇叭5只、部分大队户户安装小喇叭,全镇计600只。1970年在毛主席的。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号召下:高作广播站添置800w扩大机1台,输出柜l台,.录音机2台,架设广播专用线路100杆公里,小喇叭入户率达50%。
1976年,广播放大站搬迁到府前东街,设施逐渐齐全。设置扩大机房、录音室、办公室、配备1名播音员,开始自办节目。19个农村大队大多数户安装了小喇叭,小喇叭入户率逐渐提高到70%。1985年高作广播放大站更名为高作
广播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作的广播事业迅速发展。1992年站址搬迁到中山南路西,新建广播站,站内厅室齐全,具备机房、录音室、播音室、办公室、站长室、房库等各类用房17间。配备上海松声扩大机、电源柜、输出柜、控制台等现代化设备。架设水泥杆专用广播线路90杆公里。全镇26个村民委员会建起高标准的广播室。村建广播室的经验在全市推广,站长陈道岩同志被评为省优秀维护员,广播站评为市级先进广播站。
1993年,高作
广播站更名为高作广播电视站,添置调频接收机。全镇广播覆盖率达100%。通响率达95%。配备工作人员13名。自办节目由低档上升为高档次,有节目分类,有相当的容量,定期播出。
高作广播电视站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科学技术信息、致富信息,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从1986年至1994年,连续9年被评为先进广播站。1994年,站内各项标准均达上级要求,在全市领先,并在全市广播电视工作会议E介绍经验,获省市报刊表彰。
医疗卫生
综述
民国三十年(1941年)前,高作集私人开设的中药店有“全生堂”“协济永”“益寿堂”“安福堂”“彩和堂”“天宝堂”仁和堂”,这些药店,有的有坐店门诊医生,有的是自卖自诊,西药店仅有1家,卖药并能处理小伤小病。
民国三十年后,高作集有私人开设“广济”、“善胜”两家小医院,没有设备,只能治疗小伤小病和做简单的外科小手术。社会上有8名流散的中医先生,看个小病,开个药方。当时药费昂贵,一般人家有病看不起医生,拿不起药,由于不清病因,一些本不该死亡的穷人丧命在小病之上。如遇
霍乱、
伤寒、
疟疾、
麻疹、天花、流脑、
痢疾流行的年头,死亡的人数更多。尤其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滕庄村霍乱就达20余人。新生婴儿农村接生婆用旧法接生,不少婴儿生下7天就患“脐疯”死去,幸存者还要过。当时,一年到头能看到乱葬岗子里的坟头旁靠着谷草个子、麦秸捆子、破蒲包、烂衣服,
野狗成群,吃红了眼。那时,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没有一点保障。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高作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后,就重视人民卫生事业。1955年组织私人中西药店和诊所成立了高作中西医联合诊所。1956年建立高作卫生所,逐步完善镇村卫生设施,积极培训业务人员,大力开发医疗工作,建立卫生防疫机构,对各种传染病进行防治。1958年全公社消灭了
黑热病。1986年血丝虫发病率达到部颁标准,
疟疾、脑
脊髓炎、
麻疹得到了及时治疗和控制,其它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高作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务人员从1955的6人,发展1994年188人。到1994年高作
中心卫生院成为市县重点卫生院,建成县级八里精神病院、26个村甲级卫生室。
1995年,举办农民健康教育广播学校的经验受到市局的肯定,经验在全县推广。防疫站长侯建堂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表彰。
高作中心卫生院历年被评为县乡先进单位,防疫、妇幼保健,药房等科室被县评为先进单位。从1985年至1994年高作中心卫生院连续10年被评为市、县文明单位。截至2018年末,高作镇境内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床位245张,执业(助理)医师58人。
机构、队伍
1955年前高作除了几家私人开的药店外又有几家私人诊所。1955年后政府把中西医私人诊所联合起来成立了高作中西医联合诊所。除给广大群众治病外,还担负着公职人员的公费医疗和全镇的卫生防疫工作。1956年秋,官山卫生所全部人员、设备调来高作,更名为高作卫生所。所长、会计、医生、护士、助产士共6人。设门诊,注射、药房、妇产科室。1958年秋,卫生所与中西医联合诊所合并成立了高作人民公社医院。设内外科门诊、中医门诊、注射、妇产、药房(中西药)等科室。同时在和平、官汪、中兴、周楼、石敦、姚绳建立了6个农村诊所,负责农村的医疗卫生和预防工作。1964年,公社医院与药店分开,院址迁到高作街南徐淮公路北轧花厂西院,更名为高作地区人民医院。1968年,各大队先后建立了合作医疗所,每个生产队组都配备了1名卫生员,1970年医疗所医生称“赤脚医生”,1984年改称。乡村医生”。1979年12月,公社党委,管委以医院靠轧花厂太近,环境污染,对病人健康有害为由,申报县革委会批准,迁到现在院址,建成行政用房、科室、宿舍病房齐全的医院,经县卫生局批准更名为高作中心卫生院。下设外科、内科、妇产科、传染病科四个
病区,床位60张。门诊分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五官科、放射科、药剂检验等科室。1982年后,先后增设A超室、B超室、超声波室、心电图、脑电图室,拥有床位60张。高作中心卫生院成为
睢宁县东部医疗水平较高的全民性质的综合陛医院。
1955年后,大多数组织起来个体行医人员成立中西医医疗所。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队伍不断壮大。1994年,高作
中心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30人,其中:中医师2人,西医师16人,
护师4人,检验师2人,中医士2人,西医士8人,护士18人,中药士1人,西药士1人,药剂师3人,助产士3人。1970年,全公社19个大队办了合作医疗所,赤脚医生40人,生产队卫生员202人。1994年村办甲级卫生室26个,乡村医生62人。
技术设备
医疗技术
1948年前,高作民间中西医开设的药店,有的有坐堂中医,有的自卖自诊,老“全生堂’药店是个有200多年历史的老药店,常年有坐堂医生中医技术较好,并有制药作坊,常年加工饮片,炮制膏丹丸散,中药中成药批零兼营,批发范围广,销往淮阴、山东、苍山、安徽宿县、五河等地。民国30年(1941年)高作街上私人开设的。广济医院’能做膀胱取石,深部脓肿切开,睾丸鞘膜积液翻转等手术。1955年后,高作中西医疗所能作
阑尾切除手术。中医门诊科有四名老中医坐诊,每天诊治30—40人,能治疗各种常见病和一些疑难杂症等。1960年后,建立了手术室,能做下腹部手术,中医人员通过培训进修,水平有所提高,利用中西医结合特殊方法能治疗急性
肝炎、
麻疹、
伤寒、
流行性乙型脑炎、
肺气肿、心脏病等,化验室能进行三大常规化验检查。妇产科能进行人工流产和做一些难产手术。1970年后,手术室可以做上腹部手术,能做脾切除,胆囊切除,
膀胱切除等手术。妇产科可以做剖腹产、
子宫切除手术、上环和结扎手术。1976年首例
食道癌切除手术成功。1982年后,能进行股骨头切除手术,腰椎骨和
粉碎性骨折修复手术和各种骨折内外固定牵引手术。化验室能进行细菌培养,药物试验、血生化等项目。放射科能开展各部位摄片、消化道造影、胆囊造影,静脉肾孟造影等。还先后开展了心电图、脑电图、A超、B超、心脑治疗仪、骨质增生的检查与治疗。
设备
1955年,联合诊所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一般只有听诊器、注射器、剪刀镊子和体温表等简单器械。1958年公社医院成立后,添置了1台
显微镜。1970年购置手术器械和万能手术床1张。1976年县卫生局先后调拨进30毫安X光机1台,手术床1张,超声诊断仪1台,高压消毒器等医疗器械。购置显微镜2台。1977年10月添置高频电刀床和心电图机各1台,以及各种刀具。1981年增添200毫安X光机1台,放射科增添摄片机设备,开始做消化造影。1986年添置万能产床1张。1989年添置胆石治疗仪l台,电热恒温箱1台。1995年高作
中心卫生院拥有固定资产66.5万元。
房屋建筑
高作中西医联合诊所初建时自身没有房舍。在中大街西侧,租用财政管理公房10间。1958年迁址到西大街老区公所大院占地450平方米,房屋25间。1964年迁到高作轧花厂西院占地12亩,房舍45间。医院始有自已的房舍。1980年又西迁到高作供销社门市西侧徐淮公路北,由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建成
正规医院。至1994年占地23亩,建筑面积3622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1832平方米,行政用房640平方米,生活用房1150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8年,高作镇镇初级中学学生校舍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230平方米的镇第二幼儿园主体施工完成,可解决300名幼儿上学问题;镇村公交、区域供水基本实现全覆盖,群众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为全镇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10134余次,共计56.87万元。省发改委扶贫帮扶季庄村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该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有针对性开展
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
电子商务扶贫等扶贫行动,2018年,全镇610户、1249人实现脱贫。
获得荣誉
高作镇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高作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