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友梅
蒋经国长孙女、画家
蒋友梅,1961年3月,出生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诗人、艺术家、画家。蒋友梅是蒋介石的曾孙女,蒋经国的长孙女,蒋孝文与徐乃锦的独生女,蒋家第四代。蒋介石以“松柏常青、梅兰竹菊”八个字给自己的重孙辈取名,因此取名为蒋友梅。
蒋友梅从小在中国台湾长大,自幼受中西文化熏陶,崇尚文艺,十岁便开始能够写诗词,高中毕业后,蒋友梅于1980年离开中国台湾,前往美国留学,而后又于1981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国际商贸专业。1988年和1989年祖父蒋经国和父亲蒋孝文的相继离世,沉重的打击了蒋友梅。后得到未来夫婿,英国世家子弟逸恩·苏理伦的开导,并且在其影响下决定专攻艺术领域。并且在1989年蒋友梅开始修佛,也对哲学、量子物理、音乐与文学等充满兴趣。1992年,蒋友梅再次入学英国剑桥大学,并学习艺术专业。1995年毕业,而后继续留在英国工作,进行艺术创作。1996年,蒋友梅与逸恩·苏理伦在英国伦敦举行婚礼。而后在世界艺术舞台上也较活跃。其重要展览与作品有:2001年伦敦邵当代“新世代的全景”、2007年伦敦玛雅书廊“登上莲花快车”个展、2011年中国台北与北京耿画廊“心火”个展、2013年中国西安法门寺重建计划、台北耿画廊“另一个空间”个展。在文学上,2013年和2015年,印刻文学(INK)发表两本蒋友梅的中英对照诗集《浮生记行》和《赤裸的心》。
蒋友梅擅长东西结合的画法,作品中具有浓厚的佛家哲学韵味与思辨性。其绘画代表作品主要有《雾城之城》《谜》《泰晤士河》,诗集主要是《赤裸的心》。
人物经历
家庭背景
1961年3月,蒋友梅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长安东路18号官邸。蒋友梅是蒋经国长子蒋孝文与蒋徐乃锦的独生女,也是蒋家第四代中第一个出生的孩子。蒋友梅出生后,她的曾祖父父母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以及她的祖父母蒋经国、蒋方良夫妇十分喜悦。蒋经国非常重视蒋家第四代的第一人的名号,所以蒋经国当天得知蒋友梅出生的消息后,立即驱车前往士林官邸,向其父蒋介石为自己的第一个孙女蒋友梅求名。蒋介石希望蒋家的香火不断,蒋家后代的一直延续,所以蒋介石在给孩子取名时反复斟酌。最后,蒋介石决定以“松柏常青,梅兰菊竹”作为蒋家第四代孩子的名字,取馨香久远,生命常青的寓意。根据蒋家家谱,蒋友梅这一代应是“友”字辈,而蒋孝文的孩子是第一个女孩,所以取名蒋友梅。
童年生活
蒋经国的家庭观念较重,喜欢家庭生活的氛围,认为在家庭和睦欢愉的氛围中,是一种最好的休息。蒋友梅的出生对蒋家来说是喜事,是蒋经国的第三代,蒋介石的第四代儿孙。蒋友梅一时成为蒋氏家族的不死鸟,备受宠爱。
蒋友梅自幼便深得蒋家长辈疼爱。蒋友梅出生没多久,她的父母蒋孝文和徐乃锦夫妇便双双返回美国继续学业,将蒋友梅一人留在台湾,由其祖父母蒋经国和蒋方良夫妇亲自教养。蒋友梅是蒋经国除了他女儿蒋孝章之外,蒋家当中最受疼爱的女性成员。在蒋经国晚年时,其视力不好,对外界的消息已不太灵通。蒋孝勇为了其父蒋经国的身体着想,曾吩咐蒋家上上下下不要把有关蒋家的负面消息告诉蒋经国。但是蒋友梅仍将外界对蒋家的责骂念给蒋经国听,好几次都让蒋孝勇生气愤怒,但又无可奈何。
蒋友梅在念小学时,懵懂的发现了自己与外界是格格不入的。1969年,蒋友梅8岁的时候,蒋介石将蒋友梅送往离士林官邸不远的复兴小学读书。由于蒋友梅特殊的家庭背景,学校的同学们都不愿意和蒋友梅作朋友,学校里的老师和校长见到蒋友梅也是唯唯诺诺,生怕得罪了,这种氛围令蒋友梅感到不适。
蒋友梅为了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于是想出了一个点子。有一次,蒋友梅故意把自己的百元大钞“丢”在地上,然后自己捡起来大声问:“是谁丢了钱?”大家面面相觑,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去认领如此大面额的银行券,蒋友梅见没人来取,于是就建议将这与一百元作为班费使用。恰逢当时班级缺少圣诞节的活动经费,这张一百元算是雪中送炭。此后,蒋友梅多次使用同样的方法,不断增加班级的活动经费,帮助同学们做事,以期待同学们能够愿意亲近她。但不曾想蒋友梅此举并未换来同学的友情,反而同学们对蒋友梅更加疏远了。
此时,蒋友梅便渐渐察觉蒋家的光环头衔,带来的更多是高处不胜寒。因此,在蒋友梅即将从小学毕业时,她就坦言告诉曾祖父蒋介石,说自己不喜欢政治,不喜欢军事,只喜欢做功课。蒋友梅的坦言令蒋介石失望不已和措手不及,因为蒋介石一直希望自己的第四代子女都能够像他一样在政界、军界有一番大作为
国外求学
蒋友梅7岁的时候,其父亲蒋孝文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长期酒色无度,导致其中年病重,瘫痪在床。这对蒋友梅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蒋友梅更加厌恶政治,立志一定要摆脱蒋家的光环,做一个平常人。正是基于这种想法,蒋友梅在台湾女子高中毕业后,便决定去与蒋家联系少的英国读大学。可是蒋友梅的祖父蒋经国对此强烈反对,蒋友梅只能先服从蒋经国的要求去与蒋家交往频繁的美国读书。蒋友梅前往美国后,就读于纽约州史克德末大学,专修艺术和文学。蒋友梅学习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后,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坚持要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国际商贸专业,同时还说动了曾祖母宋美龄帮其说话。于是宋美龄给蒋经国写信,说“……密经国览……南西及友梅均已晤面,忆余八岁来美,举目无亲,一般滋味,犹能体及。南西为人干练,一切均有安排,友梅玲珑聪慧,年已及,再余深悉年青人之心理,喜与年轻者为伍作伴,又余向不愿强人免生为难。若友梅有需要余之眷顾照应,随时报知母。”无奈蒋经国只好同意。
1981年,蒋友梅如愿以偿的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国际商贸专业。蒋友梅在英国求学的四年中,没有什么人知道蒋友梅的真实身份,因此蒋友梅全凭自身努力去获得优异的成绩,并与其他同学展开正常来往。此外,蒋孝刚也正好求学于剑桥大学,蒋友梅与蒋孝刚来往密切。蒋孝刚虽是蒋友梅的叔叔辈,但是两人年龄仅相差两岁,所以较谈得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厌恶蒋家子孙这个光环,都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虽然,蒋友梅坚持自己的想法,但远离故土也时常挂念着其祖父蒋经国。在国外念书的时期,蒋友梅经常抽空写信给蒋经国,每次来信,蒋经国和蒋方良夫妇俩总是很高兴。有一次,蒋友梅寒假抽空回台湾来看望蒋经国。当时蒋经国正身患疾病,见到蒋友梅回来了,蒋经国真是精神为之一振。蒋经国和蒋友梅一见面便聊许久的天,蒋经国希望蒋友梅回来后便不在离开,但蒋友梅终究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深刻感受到当时已经年老体衰的蒋经国的内心世界。
入职渣打
1985年,蒋友梅在英国剑桥大学长达四年的学业结束后,再一次面临着人生的抉择,她非常惦记尚在重病中的父亲蒋孝文,尽管每年放假蒋友梅都从英国飞回台湾探望父亲蒋孝文,但是父亲蒋孝文的身体状况仍然不乐观。于是蒋友梅在大学毕业典礼一结束后,便立即返回台湾。蒋友梅一来是看望家人,二来是想征求父亲蒋孝文的意见,即蒋友梅是回中国台湾工作,还是留在英国工作。此时的蒋孝文,经过长期治疗已有很大的恢复,运动神经恢复明显,已可以下地走路,但智力思维仍没不乐观。当蒋友梅向蒋孝文询问对于自己的未来打算有何意见时,蒋孝文没有任何反应,即便其妻子蒋徐乃锦一直在旁提醒蒋孝文,但蒋孝始终不能进行正常水平的交流与回应。
在无法得到父亲蒋孝文的确切回应后,蒋友梅只好去七海官邸求助祖父母蒋经国和蒋方良夫妇。蒋方良虽然平日极少说话,但知道来龙去脉后,蒋方良讲出了心里话,她说蒋孝文在来台湾之前,是一个很好的人,来到台湾后便开始变了,变得更加放肆。其实这都是因为有人在惯着蒋孝文。可是现在一切都太迟了,蒋孝文已经成为了一个没用的废人了。
蒋友梅听了蒋方良的一番话,明白蒋方良其实是借自己父亲蒋孝文的不幸遭遇告诫自己,在蒋家的特权环境下生活的人,很可能会被这种环境给消磨尽。于是,蒋友梅下定决心不回台湾工作,而是留在英国工作。回到英国后,蒋友梅进入欧洲渣打银行总部任小职员。虽然是一个小职员,但是收入相当可观,而蒋友梅的工作能力和态度,使得上司欣赏蒋友梅。
人生低谷
1988年1月13日,蒋友梅收到了母亲徐乃锦的急电:“祖父病危,见电速归。”其实蒋友梅早就知道祖父蒋经国由于遗传的糖尿病,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但是蒋友梅没有意料到会来得这么快。然而,英国深夜没有飞往台北市的飞机,所以蒋友梅只得于次日到达台北,可是蒋经国已于1988年1月13日深夜过世,蒋友梅未能见上祖父的最后一面,悲伤之极。蒋经国病殁后,蒋友梅隐约感到台湾的政局要发生巨变。蒋家主导台湾的局面很可能会被改变,这一切都是由于蒋经国的离去。参加完祖父的葬礼,蒋友梅返回英国,重新投身于渣打银行繁忙的工作中,这样可以暂时忘记失去亲人的痛苦。可是不久,蒋友梅又得知父亲蒋孝文身患喉癌,而且已是晚期。1989年4月14日夜,蒋孝文因病去世。这对蒋友梅又是一个打击。
蒋友梅回到英国渣打银行后,精神状况糟糕,工作时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出错,甚至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这是要求纪律的渣打银行不能接受的做法。蒋友梅的上司也找蒋友梅谈话,但谈话效果并不好,此时蒋友梅也清楚自己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工作了。蒋经国和蒋孝文的接连离世对蒋友梅打击很大,在蒋友梅迷惘之际,台湾慧济寺主持海性法师赠给蒋友梅一本《藏传密宗》。海性法师的初衷是用佛法来开导蒋友梅。于是,蒋友梅便开始整天呆在家中,研究这本深奥难懂的佛家书籍,期望从中寻求解脱。然而,这本晦涩难懂的佛书并没有能够帮助到蒋友梅,反而让蒋友梅更加迷茫,最后竞然冒出自杀的念头。
幸遇良人
在蒋友梅处于低谷的时候,蒋友梅未来的丈夫逸恩·苏理伦在关键时刻帮助了蒋友梅。逸恩·苏理伦与蒋友梅已经相识了很长一段时间,二人是在蒋友梅的女校友玛格利特的家中举办的圣诞节化装舞会上认识的。
在化装舞会上,蒋友梅舞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其中便包括逸恩·苏理伦。逸恩·苏理伦主动邀请蒋友梅跳舞,一曲又一曲过去了,然而二人依然兴致不减,特别是蒋友梅卸妆后,竟是一位如花似玉的中国姑娘,逸恩·苏理伦惊呼蒋友梅乃“美丽天使”。两人更是彻夜共舞,并交谈甚欢。
在交谈中,蒋友梅得知面前这位英国绅士是英国皇家勋爵后裔,全名逸恩·苏理伦,苏格兰人,祖父曾是大英帝国一位内阁大臣,父亲则是英国皇家最有威势的陆军军团的将军。当逸恩·苏理伦问及蒋友梅的家庭背景时,蒋友梅则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仅称自己是来自中国台湾的普通留学生。
自那次舞会后,蒋友梅在剑桥大学校园内偶尔会遇见逸恩·苏理伦,双方仅是友好地打招呼而已。虽然逸恩·苏理伦不知道蒋友梅的真实背景,但他已经被蒋友梅吸引了。在蒋友梅进渣打银行工作不久,逸恩·苏理伦还特地来找蒋友梅,两人共进晚餐,畅谈彼此的兴趣爱好。原来逸恩·苏理伦和蒋友梅一样,亦是绘画爱好者,尤其酷爱中国的山水画。
严格来讲,蒋友梅对绘画的热爱缘于宋美龄。宋美龄晚年时,在台湾常以作画消遣。而蒋友梅少年时期曾在士林官邸居住了6年,日日观看宋美龄作画,逐渐也产生了兴趣。宋美龄见曾孙女爱画画,也悉心教导,所以在宋美龄的熏陶下,蒋友梅对中国山水画的造诣颇深。岂料,逸恩·苏理伦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高出蒋友梅许多,这点使得蒋友梅对这位出身高贵的皇家子弟另眼相看。正是绘画这个共同的兴趣爱好,让蒋友梅和逸恩·苏理伦相知相识,到最后相爱。当蒋友梅沉醉于佛家经典不能自拔时,逸恩·苏理伦不断开导蒋友梅勇敢面对人生,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逸恩·苏理伦的耐心帮助下,蒋友梅恢复了以前的精神,并开始专注于西洋油画的创作。
再入剑桥
1992年秋,蒋友梅在征得母亲蒋徐乃锦的同意后,重新进入剑桥大学进修艺术专业。此时蒋友梅的真实身份已经暴露,各种新闻记者常常来到宿舍和教学楼采访蒋友梅。面对新闻媒介的关注,蒋友梅已经能够从容应对,并说:“我确实出生在蒋氏家族,可是,我与已经逝去的蒋家人有所不同。我只是个普通学生,我所关心的从来都不是政治,而是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学业。”
蒋友梅进校后,第一件学习任务就是临慕名作《马拉之死》。为了加深蒋友梅对西洋画的解读,男友逸恩·苏理伦多次鼓励蒋友梅亲自去法国一趟,看一看《马拉之死》的真迹。1993年春天,蒋友梅来到了法国,在塞纳河畔卢浮宫博物馆里,蒋友梅被《马拉之死》震撼到,在她回伦敦后写下的《绘画笔记》中,如此描写:“中国古老的画库无疑是个无与伦比的宝藏,那里集聚着无数可与世界美术作品相媲美的精彩奇作。然而这次看了卢浮宫里珍藏的珍品后才知道,西方画库同样光彩辉煌,那里面有许多画是同样与东方艺术品相娩美的。”
学业有成
剑桥大学的三年课程结束后,蒋友梅凭借自己的绘画天赋,在西洋画的创作上已有一番巨大的成就。蒋友梅的学科成绩不仅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她的毕业作品《雾城之晨》亦被剑桥大学陈列起来作为保留作品。离开剑桥大学后,蒋友梅开始自己的画家生涯,她的作品日益引起英国画界的关注,各种新闻媒体争相报道蒋氏家族第四代出了一位画家。新闻媒体对蒋友梅及其著名作品《泰晤士河》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出类拔萃的中国东方女画家,她的独特画技,就像她这个人一样,让所有观看地新作《泰晤士河》的人们,都感受到东西方结合画法的成功。蒋友梅女士的《泰晤士河》,是个古老的命题。从前英国有许多画家都以雄伟的泰晤士河为绘画主题,然而谁也难以出新。惟有这位来自东方的女画家,地却找到了新的视角,借以展示出这条古老河流的雄浑与壮美。蒋友梅这幅画的成功,标志着她绘画技巧的成熟。同时也看出地是位有着独特见解与艺术功力的中国画家。这就是她的《泰晤士河》在英国乃至欧洲美术界引起轰动的原因。”
喜结良缘
蒋友梅成为了一个有名的画家后,其母蒋徐乃锦为之高兴,但是眼见蒋友梅年龄已长,徐乃锦便开始考虑蒋友梅的婚姻大事。于是,在蒋友梅从剑桥大学毕业的同年,徐乃锦飞往英国伦敦,与蒋友梅促膝长谈她的男友逸恩·苏理伦。徐乃锦得知逸恩·苏理伦是英国皇家贵族之后,担心逸恩·苏理伦也会像自己的丈夫蒋孝文一样是个纨绔子弟,于是希望蒋友梅考虑找一个平民身份的人作为结婚对象,以免重蹈自己的覆辙。但蒋友梅向徐乃锦保证逸恩·苏理伦绝没有富家子弟惯有的习气,并且他供职于大英帝国保险公司,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绩,丝毫没有借助家庭的特权。见蒋友梅如此坚定,蒋徐乃锦便答应这门娴缘。
徐乃锦返回台湾后,立马向蒋方良汇报此事,蒋方良非常高兴,并且指示徐乃锦一切由蒋友梅自己做主。1996年3月,徐乃锦又飞往美国面见宋美龄,将蒋友梅的喜事告诉宋美龄。宋美龄为之振奋,但宋英龄和蒋方良皆因身体状况,不能前往英国出席婚礼,由徐乃锦代为主持。二老则给蒋友梅赠送了结婚礼物。
1996年6月6日,蒋友梅和逸恩·苏理伦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了婚礼。由于逸恩·苏理伦的家族是英国的显赫家族,所以来参加婚礼的有英国皇室贵胄、英国内阁成员及其他英国上层人物。蒋友梅的母亲蒋徐乃锦代表蒋家家长宋美龄和蒋方良前来主持蒋友梅的大婚,同行的还有许多徐乃锦经商后结交的台湾商界人士。
婚礼过后,蒋友梅和逸恩·苏理伦便进行了一次横跨欧洲的蜜月旅行。与常人不同的是,他们的蜜月是在寻找欧洲古代各种画派,他们先后到了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在意大利,蒋友梅亲眼看到了自己崇拜的著名画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的《创世纪》《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等经典作品,但是这次旅行给蒋友梅收获最大的还是在法国度过的日子。在法国,蒋友梅成功地临摹了法国19世纪画家德洛克洛瓦的《希阿岛上的屠杀》《屹立在米索伦基废墟上的希腊》和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奥诺雷·杜米埃遗留的传世之作《七月英雄》《三等车厢》以及法国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的作品《早餐》。
事业家庭双馨
1997年春天,蒋友梅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另一个高峰,她的处女作《谜》在索斯比拍卖会上被人以1.8万英镑的高价买下。同年秋天,蒋友梅怀上了身孕,快要当父亲的逸恩·苏理伦每天都给爱妻蒋友梅拍照,再将照片寄回台北市给丈母娘蒋徐乃锦看。虽然身怀六甲,但是蒋友梅依然每天勤于作画,逸恩·苏理伦百般劝阻均以失败告终。逸恩·苏理伦知道自己的夫人是多么深爱绘画,要蒋友梅放下画笔一刻都是不可能的。不久,两人的孩子便出世了,这个孩子长得像极了婴儿时期的蒋友梅。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汇集了五国血统:这五国包括英国(男方)、意大利(男方)、中国(蒋家)、德国(外祖母徐曼丽)以及俄罗斯(蒋经国之妻蒋方良)。这个混血儿虽不是蒋家的嫡系子孙,但毕竟流淌着蒋家的血脉,也属蒋家第五代,这亦象征着蒋家香火连绵不绝。作为蒋家第四代的蒋友梅如今成为英国较有名气的现实主义女画家,对其家庭背景人们已不再过于关注。蒋友梅也终于从蒋氏家族的特权阴影中解脱出来,向着自己渴望的道路一步一步地前进。蒋友梅在2000年后仍然在世界艺术舞台上较为活跃,2011年在台北市举行个人展,2013年参与西安法门寺第二阶段重建计划,并在之后的2018年也回到台湾再一次举办个人展。
创作特点
东西结合画法
蒋友梅自小从曾祖母宋美龄和祖父蒋经国那里接受了较为丰厚的中国国学教养,对于中国水墨画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蒋友梅也接受了西方艺术绘画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因此蒋友梅独特的经历和能力,能够使她的作品往往带有中西合璧的气质和特点。例如她的代表作《泰晤士河》便是结合中西画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国外媒体对此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称蒋友梅是出类拔萃的中国东方女画家,她的独特画技,就像她这个人一样,让所有观看地新作《泰晤士河》的人们,都感受到东西方结合画法的成功。
佛家哲学韵味
蒋友梅因至亲离世的打击,以及机缘巧合下,接触了许多佛家经典。晦涩难懂的佛家典籍,经过蒋友梅个人的体会和悟性,对蒋友梅的艺术风格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蒋友梅参与过西安法门寺的重建工作,在蒋友梅的个展《心火》《另一个空间》《心色之扉》都可以感受到蒋友梅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佛家哲学韵味和思辨性。
主要作品
(仅为部分作品,未完全枚举)
社会活动
祭祖
随着两岸关系逐渐得到改善,蒋介石后人回溪口故乡祭祖扫墓的愿望越发强烈。经过几年谨慎的周旋,蒋家征得台湾当局的同意后,决定由蒋友梅及其母亲蒋徐乃锦起程去大陆“探路”。
1993年8月4日上午,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蒋友梅和徐乃锦出现在溪口。当人们看到蒋友梅和徐乃锦走来时,掌声雷动,不少人流下了热泪。人群簇拥着徐乃锦和蒋友梅母女俩,先来到蒋介石父母、妹妹、原配夫人、哥哥等人的坟前扫墓,接着参观玉泰盐铺、蒋氏故居、小洋房等蒋家故居,继而游览了雪窦寺、妙高台、千丈岩等风景名胜。在千丈岩岩顶的栖云亭,导游介绍说,这是蒋介石和长孙蒋孝文经常下棋的地方。导游话音刚落,蒋徐乃锦就对蒋友梅说:“一定把这里拍下来,这里有你爸爸成长的足迹。”之后,徐乃锦按照溪口的风俗,在丰镐房里摆了一桌“中元节羹饭”祭祖。蒋友梅和徐乃锦在溪口只逗留了一天,没过夜就返回了奉化区。当时的奉化市市长钱志辉,会见并款待了徐乃锦母女,席间还赠送了一些奉化土特产,有“琼浆玉露”水蜜桃、金银绣花坐垫等。徐乃锦感动不已,特意叮嘱蒋友梅:“这对绣花坐垫是奉化市市长送的,带回去送给祖母(指蒋经国遗孀蒋方良)。”临别时,蒋徐乃锦又对钱市长说:“请一定把(此行的)照片寄给我。”
举办画展
2011年,旅英艺术家蒋友梅回中国台湾,在台北耿画廊举办《心火——蒋友梅个展》,展期自2011年9月3日至9月25日。
2013年,旅英艺术家蒋友梅回中国台湾,在台北耿画廊举办《另一个空间—蒋友梅个展》,展期自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29日。此次展览推出蒋友梅自2011年以来的最新油彩与纸上作品等共30余件。此外,蒋友梅还在个展中推出与西安法门寺重建计划中《法门系列》的两件装置作品《见地》。于此个展中,蒋友梅的作品隐喻了生命的变化无穷。
2018年,旅英艺术家蒋友梅在台北耿画廊举办《心色之扉——蒋友梅个展》。此个展再次将佛家理念与心理学、量子物理的哲学表达式结合起来,是探究蔣友梅艺术核心最简单,同时最为崎岖的感知路径。
出版诗集
2015年,旅居英国蒋经国长孙女蒋友梅在中国台湾出版诗集《赤裸的心》,2015年11月10日下午2时在英国籍夫婿逸恩·苏理伦的陪同下举行新书发表会。蒋友梅先后以中、英文发声朗读她的诗作。“风雨是大悲咒,岩洞的建筑师。我的眼泪是一串刚出水的海珠。跌坐在莲师洞里,如梦初觉,一无杂念。”自由诗“莲师洞”,摘自《赤裸的心》一书。2013年蒋友梅出版了第1本诗集《浮生记行》。2014年,有一个机缘,蒋友梅拜访了佛教王国不丹。蒋友梅学佛多年,在不丹短短10多天内,将心情故事转化成文字,写下包括,“莲师洞”、“赤裸的婚礼”、“Path”、“Listen”等28首中文诗、30首英文诗,并加上在当地拍摄的人文景物照片,所以诞生《赤裸的心》这本新书诗集。
荣誉与成就
人物评价
泰晤士报》对蒋友梅及其作品《泰晤士河》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出类拔萃的中国东方女画家,她的独特画技,就像她这个人一样,让所有观看地新作《泰晤士河》的人们,都感受到东西方结合画法的成功。蒋友梅女士的《泰晤士河》,是个古老的命题。从前英国有许多画家都以雄伟的泰晤士河为绘画主题,然而谁也难以出新。惟有这位来自东方的女画家,地却找到了新的视角,借以展示出这条古老河流的雄浑与壮美。”
蒋家保姆陈寿美说,蒋友梅小时候很调皮,但也很聪明,念书时不是很认真,但理解力很强。蒋友梅是祖父母蒋经国蒋方良的心肝宝贝,非常孝顺。
人物风波
两蒋日记”是蒋中正、蒋经国两位的日记,记载中国近代史重大发展与决策过程,极具研究价值。2005年1月10日时,蒋孝勇遗孀蒋方智怡以蒋家代表身份,与美国史丹福大学斯坦福大学胡佛战争革命暨和平研究所签署保管合约,交付胡佛研究所保管,后来还公开供人研究查阅。2010年,“两蒋日记”引爆蒋家两代跨海争继承权大战。
2011年11月21日晚间,蒋友梅通过律师发表声明表示,蒋介石日记“由‘中研院’出版”、两蒋日记(蒋介石、蒋经国日记)“捐赠予台湾”两项构想,只是蒋方智怡(蒋经国三儿媳、蒋孝勇之妻)单方提案,尚未经全体继承人讨论决定,并且蒋友梅声称自己为"两蒋日记"的法定继承人之一。根据蒋友梅声明稿,两蒋日记法定继承权,应属蒋经国全体法定继承人“共同公有”,包括蒋孝章、蒋蔡惠媚、蒋方智怡、蒋友梅、蒋友兰、蒋友松蒋友柏、蒋友常与蒋友青九人,蒋方智怡仅是其中之一,却擅自与斯坦福大学胡佛战争革命暨和平研究所签约,侵害其他法定继承权人的合法权利,令人无法认同。蒋友梅要求其婶婶蒋方智怡出面,否则将采取法律行动。蒋友梅表示,两蒋日记法定继承权应为蒋经国全体法定继承人共有,包括蒋友松等九人,认为蒋方智怡擅自签约损害其他继承人权益。蒋友梅敦促蒋方智怡促成全体继承人与胡佛研究所重新签约。
2011年11月27日,原告蒋友梅撤回告诉状后,被告蒋方智怡27日中午透过律师递状,表明同意蒋友梅撤告。中国台湾士林地方法院表示此案将直接报结,暂告一段落。由于蒋友梅未与蒋方智怡和解,也未接受蒋方智怡所提“让‘中央研究院’出版‘蒋中正日记’,及将‘两蒋日记’捐给台湾”,使得“两蒋日记”官司仍有变量,并未真正落幕。蒋方智怡则通过律师表达撤告不如达成和解协议,希望蒋友梅同意由台“中研院”出版蒋介石日记,而且将“两蒋日记”捐赠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先前曾表示,如果授权、签约过程顺利,蒋介石日记2012年即可出版。
2023年7月11日,争讼10年后,存放于美国史丹佛大学近18年的蒋介石蒋经国的51箱文件所有权之争尘埃落定,位于加州圣何塞的美国区域法院(U.S. District 法院)确定文件所有权将归于台湾“国史馆”。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另一个空间——蒋友梅个展(个展).ARTLINKART | 当代艺术数据库.2023-10-06
..2023-08-30
蒋友梅.雅昌艺术网.2023-10-10
心色之扉——蒋友梅个展(个展).ARTLINKART | 当代艺术数据库.2023-10-06
心火——蒋友梅个展(个展).ARTLINKART | 当代艺术数据库.2023-10-06
天地生死经.雅昌艺术网.2023-10-10
无题.雅昌艺术网.2023-10-10
心经.雅昌艺术网.2023-10-10
冰梦.雅昌艺术网.2023-10-10
沙漠中的玫瑰.雅昌艺术网.2023-10-10
光影.雅昌艺术网.2023-10-10
浮生記行.豆瓣读书.2023-09-22
蒋经国的历史资产.中国新闻网.2023-09-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家庭背景
童年生活
国外求学
入职渣打
人生低谷
幸遇良人
再入剑桥
学业有成
喜结良缘
事业家庭双馨
创作特点
东西结合画法
佛家哲学韵味
主要作品
社会活动
祭祖
举办画展
出版诗集
荣誉与成就
人物评价
人物风波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