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语:Oscar-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第九区,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印象一词出自他的画作《日出·印象》。
在幼年上学期间,莫奈喜欢在练习册上画嘲讽老师的画像——有正脸像,也有侧面像。16岁时,莫奈就已凭借此类漫画而小有名气。18岁时,莫奈受画家
欧仁·布丹的影响,开始转向创作
风景画。1862年,莫奈加入
夏尔·格莱尔(Charles Gleyre)的独立画室,之后,莫奈接触到了印象派最重要的两大特点——户外写生和色彩研究。1870年,莫奈与第一任妻子卡米耶·汤希尔结婚,9年后,卡米耶去世。1872年,莫奈在
勒阿弗尔与
阿尔弗雷德·西斯莱、
爱德华·马奈、雷诺阿一起作画,创作了闻名于世的《日出·印象》。1873年,莫奈等一群年轻的
法国画家成立了“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并于1874年3月举办了第一次“印象派”画展。1879年,莫奈在“第四届印象派画展”上展出了29幅作品,9月,卡米耶去世。悲伤之余,莫奈于同年创作了《临终的卡米耶》。1883年莫奈迁往吉维尼定居,同年,莫奈在吕埃尔的赞助下在巴黎举办了第二次个展。1884年参加乔治·普迪画廊的第三届国际美术展。1889年6月,莫奈与罗丹在巴黎乔治·普迪画廊举办了一次联展,1890年着手创作《罂粟花田》《白杨树》《麦草垛》系列作品,1891年在巴黎举办第四次个展。1892年,莫奈与第二任妻子爱丽丝结婚。1898年6月莫奈在巴黎乔治·普迪画廊再次举办个展,展出的61件作品大获好评。1903年在吉维尼花园中开始创作《睡莲》系列作品,这个主题一直延续到他去世。1926年12月5日,莫奈因患肺癌而去世,被埋葬在吉维尼圣·拉德贡德教堂的墓地。
在色彩上,莫奈在色块中寻找细微的变化,将色彩并置,灵活运用对比色、互补色、邻近色使明暗不再绝对,而是相比较的关系,以表达了特定时间、光线下的瞬间印象。此外,在画面的构图上,莫奈放弃了一点透视法的视角,采取远、中、近景层叠或多视角取景,近大远小、渐次渐远。在绘画方式上,莫奈忽视外轮廓线和画家的想象等其他构成因素,以快速作画的方式,使画面带有一种速写感,笔触或短促或平铺。。莫奈是一位多产的
印象派画家,一生留下五百多件素描和两千多幅油画,代表作有《
日出·印象》《
干草堆》《睡莲》等。2019年5月14日,《干草堆》在纽约
苏富比拍卖行以破纪录1.107亿美元拍出。全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均藏有莫奈的绘画作品,如:
奥赛博物馆(72幅油画)、马尔莫坦博物馆(75幅油画)、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30幅油画)、
波士顿的
波士顿美术馆(近30幅油画),以及
芝加哥艺术学院(30多幅油画)。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40年11月14日,莫奈出生在法国巴黎拉菲特街45号的五层,其父亲是船员克劳德·阿道夫,母亲是音乐家路易斯·朱斯蒂娜。1841年11月20日,在他刚刚过完1岁生日的时候,这位艺术家在洛雷特圣母院接受了宗教受洗,并起名奥斯卡-克劳德。莫亲被自己的父母和哥哥莱昂称为奥斯卡。在莫奈5岁时,其父亲开始做杂货批发生意,并带着
全家搬迁至诺曼底的
勒阿弗尔。莫奈热爱海边的生活,也喜欢在乡郊闲逛,但对在学校上课并不感兴趣。莫奈在练习册上画满了嘲讽老师的画像——有正脸像,也有侧面像。16岁时,莫奈就已凭借此类漫画而小有名气,1857年,莫奈创作出《头戴
金奈布的女黑人》,在这张讽刺画像中,莫奈手段高明地嘲笑了这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安的列斯妇人的丑陋。这幅画招来了不少恶名,但莫奈却转而利用自己的“名气”贩卖这些讽刺画,并成功赚取了第一桶金。1857年1月28日,莫奈的母亲路易斯-贾斯汀·奥布雷·莫奈(Louise-Justine Aubrée Monet)去世,当时莫奈16岁。在创作讽刺漫画期间,莫奈结识了风景画家
欧仁·布丹,起初他并未把这位年长的画家和他的海景画放在眼里。后来有一天,布丹告诉莫奈画漫画完全是在浪费他的天分,并激励他试着画画当地的海景。受欧仁·布丹的影响,莫奈开始接触光影的创作,欧仁·布丹成为莫奈真正的启蒙导师。在18岁时,莫奈作品和欧仁·布丹的作品一起在勒阿弗尔年展上展出,确定了其艺术生涯的绘画题材和方式以描绘自然为主。
求学时期
1859年5月,莫奈在欧仁·布丹建议下前往法国巴黎,并在
法国巴黎瑞士学院进修其绘画,但是莫奈拒绝学院派的教育,转而流连于各种画展,并结识了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
居斯塔夫·库尔贝等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之路。次年,莫奈进入斯维赛学院,开始练习人体写生,认识了他的终生好友——后来同样成为一名
印象派画家的
卡米耶·毕沙罗。与此同时,莫奈被
日本浮世绘注重对自然风光多样性的描述、以及其鲜明色彩和独特构图的表现手法吸引,开始模仿日本浮世绘。1861年4月,莫奈被政府用抽彩的方式征召入伍,其选择加入非洲猎兵团(非洲轻骑兵第一军团),并被派驻到阿尔及尔。1862年,莫奈在部队感染风寒,其
姑母勒卡德尔支付3000
太平洋法郎雇佣了一名士兵代替莫奈从军,让莫奈于同年8月获准退出兵团,回家养病。此次军旅经历拓展了莫奈的视野,同时为莫奈的光影创作埋下了种子。
同年,莫奈经由欧仁·布丹的介绍,认识了最早使用色点笔触的画家——长期在法国绘画的
荷兰画家
约翰·容金德,开始接触到色彩分割。但是在用色上,莫奈更倾向于采用欧仁·布丹观察自然所得的用色方法。至此,莫奈接触到了
印象派最重要的两大特点——户外写生和色彩研究。此外,莫奈在师从学院派画家
夏尔·格莱尔时,结识了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阿尔弗雷德·西斯莱、
弗雷德里克·巴齐耶,倾向于走出画室的他们结伴外出,尝试在户外光线下进行绘画技巧的实验,逐渐形成其印象派的绘画基础。学业结束后,众人决定完全走向家乡和
枫丹白露森林,但勒卡德尔通过经济手段对莫奈的创作进行干涉,使莫奈开始跟着堂妹的丈夫——艺术家奥古斯都继续学习绘画。
1862年,莫奈在
巴黎加入了夏尔·格莱尔画室。但他不能容忍老师那种保守的艺术思想和教学方法,因而他在那儿学画的时间很短。此后,他的学生时代便结束了。在格莱尔的画室里,他结识了雷诺阿、巴齐耶以及
阿尔弗雷德·西斯莱。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后来被称为印象派,即在户外和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1863年,莫奈在
卡米耶·毕沙罗的引荐下拜访了印象派奠基人之——
爱德华·马奈。马奈直接现实、色彩明艳的主题风格被莫奈认为是开创了新的绘画风格。
创作生涯
创作早期
1865年,莫奈带着其创作的《翁费勒的塞纳河口》参加巴黎沙龙,凭借其在该画中对于色彩价值的敏锐感知获得了评论家的赞赏,莫奈开始崭露头角。此后,莫奈开始探索新的题材和作画方式,不断前往户外写生,观察人们无意间的举动和自然光线的变幻。次年,莫奈以其爱人卡米耶・东西厄为模特,创作了画作《穿着绿衣的卡米耶》,并带着该画参加年度官方沙龙展。1867年,莫奈寄予厚望的画作《花园里的女人》在沙龙评选中落选,但是该画中深色树前的衣物颜色和花朵颜色,在阳光和阴影的作用下呈现出来的色调和光影的变化,获得了作家
爱弥尔·左拉的赞赏。莫奈在1868年因经济困难前往诺曼底的圣阿德雷斯投奔其姑姑玛丽·珍妮。
1870年,莫奈结识了收藏家保罗·杜兰德·鲁埃尔,并在他的画廊展出了自己的画作《防波堤》。1870年6月28日,莫奈与卡米耶结婚。同年
普法战争,为了躲避战争,莫奈带着家人辗转于诺曼底大区、伦敦、
荷兰等地,并在英国和
卡米耶·毕沙罗、
阿尔弗雷德·西斯莱以及多比尼等人交往,同时认识了保罗·迪朗·鲁埃尔,为保罗·迪朗·鲁埃尔资助其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逃亡期间,莫奈接触了英国风景画派康斯泰布尔和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的画作,他们在画作中明艳、准确、浪漫的用色加深了莫奈对色彩的认识,并让莫奈开始关注环境、蒸汽、雾气和空气的透明度问题。1871年,莫奈在巴黎的塞纳河畔定居,并将一艘小船改装成流动的工作室,继续发展其绘画事业。
多产时期
1872年,莫奈在
勒阿弗尔与西斯莱、
爱德华·马奈、雷诺阿一起作画,创作了闻名于世的《日出·印象》。1873年,莫莫奈等一群年轻的
法国画家成立了自己的“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Societe Anonyme Cooperative d'Artistes Peintres,Sculpteurs,Graveurs)。1874年3月在巴黎市中心的卡普辛大街(Capucines),借用摄影家纳达尔(Nadar)的工作室举办了第一次“
印象派”画展。莫奈以《日出·印象》及另外12幅作品参展,参展艺术家29人,包括雷诺阿、
毕沙罗、西斯莱、
埃德加·德加、
保罗·塞尚、莫里索等。艺评家们对这次展览大加嘲弄,借莫奈的《日出·印象》标题把这些画家戏称为“印象主义者”。评论家路易斯·勒罗伊在《喧噪》杂志上对莫奈等人的绘画发表了名为“印象派展览”评论,给这个团体贴上了具有讽刺意味的“印象”标签,其他评论家也指责其画作是“堕落的典型”,印象派因此得名。。1875年,莫奈参加艺术品拍卖失败,经济上再次陷入窘境,生活贫困,卡米耶卧病。
1876年,杜兰德·鲁埃尔画廊举办了第二场印象派画展展览,莫奈的18副作品在画展上展出,但是仍旧没有获得公众的认可。1877年,莫奈的作品被斯塔夫·卡勒波特买下,并在斯塔夫·卡勒波特帮助下在圣拉扎尔附近租了一间画室,继续创作。在第三届印象派画展中,莫奈的多部作品均以圣拉扎尔地区为主题,其中有7幅画是《
圣拉查尔火车站》。该作品是莫奈的创作高峰,其在该画作中对烟雾、空气充满层次感和真实感的处理打破了固有色的局限,逐渐被人们接受,而莫奈在印象派中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奠定。随后莫奈在古斯塔夫·卡勒波资助的第四届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中展出了29幅作品。1878年3月,莫奈次子米歇尔•莫奈出生。孩子出生后,卡米耶身体日益虚弱。
成熟时期
1879年,莫奈在“第四届
印象派画展”上展出了29幅作品。9月,卡米耶去世。悲伤之余,莫奈于同年创作了《临终的卡米耶》,此后莫奈拒绝参加1880年的“第五届印象派画展”及1881年的“第六届印象派画展”。1880年举办了第一次个展。1883年,莫奈被吉维尼的田园风光吸引,举家搬迁至吉维尼。同年,莫奈在吕埃尔的赞助下在巴黎举办了第二次个展。在吉维尼租赁了一处住所,七年后将这所大宅邸买下,在此定居。1884年参加乔治·普迪画廊的第三届国际美术展。1886年莫奈没有参加“第八届
印象派画展”。1887年吕埃尔在美国纽约开设了画廊,莫奈的作品被介绍到美国,并开始有了名气。1889年6月,莫奈与
奥古斯特·罗丹在巴黎乔治·普迪画廊举办了一次联展,莫奈的作品获得好评。1890年着手创作《罂粟花田》《白杨树》《麦草垛》系列作品,1891年在巴黎举办第四次个展。1892年,莫奈创作《鲁昂大教堂》系列作品,同年莫奈与
爱丽丝·梅内尔结婚。1896年2月至3月,莫奈在
勒阿弗尔与普威尔(Pourville)海岸进行创作,1898年6月莫奈在巴黎乔治·普迪画廊再次举办个展,展出的61件作品大获好评。1899年夏天,莫奈开始创作《睡莲》系列作品,秋天在伦敦与泰晤士河畔进行创作。1900年莫奈的14幅作品参展
巴黎世界博览会。1902年2月莫奈旅居布尔塔纽(Bretagne)进行创作。1903年在吉维尼花园中开始创作《睡莲》系列作品,这个主题一直延续到他去世。1904年,莫奈的财产达到27万法郎,越来越多的画廊、博物馆收购他的作品。作家
古尔蒙(Remy de Gourmont)称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1906年继续《睡莲》系列作品的创作。1909年5月,莫奈在吕埃尔画廊展出《睡莲》系列作品42件,获得成功。
1911年,莫奈的第二任妻子爱丽丝去世。次年,莫奈重拾画笔,却发现其视线中出现乳白色阴影,不能准确辨认颜色和物像的细节,随后被确诊患有白内障。但是莫奈拒绝了做眼睛手术,并坚持创作,其画作风格也随之更加抽象。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吉维尼处在战争区域,莫奈目睹着同胞受尽磨难。为给予同胞们希望,莫奈在作品中倾注了情感元素,开始创作《睡莲》系列画作。他的睡莲作品在这一时期也充斥着黑暗和不确定,其手法狂乱,作品整体像是无数碎片缝补后的产物。1918年,莫奈在其好友——政治家
乔治·克里孟梭的鼓励下,决定将其作品中的部分画作组成大型的装饰壁画并上交国家,陈列在巴黎的土伊勒里宫花园内的橘园艺术博物馆。1922年4月12日,莫奈正式签署捐赠文书,并亲自布展。
晚年经历
随着年纪的增长,莫奈的白内障愈发严重。受视力障碍的影响,莫奈戴着矫正眼镜创作的睡莲题材壁画风格越来越抽象。1923年,莫奈做完白内障手术后,其绘画风格恢复。1926年,莫奈已几乎完全
失明。1926年12月5日,莫奈因患肺癌而去世,被埋葬在吉维尼圣·拉德贡德教堂的墓地。其留在画室的八幅《睡莲》按他的遗愿赠送给为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战斗的法国人民,连成一幅高2米、长17米的壁画,陈列在法国巴黎橘园美术馆的两个椭圆形大厅,取名《睡莲·水景系列》。
主要作品
莫奈是一位多产的
印象派画家,一生留下五百多件素描和两千多幅油画,代表作有《日出·印象》《睡莲》等。
《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描绘了清晨时分,透过薄雾观看阿佛尔港日出的景象。一轮红日从港口缓缓升起,码头和船板在雾气中时隐时现。莫奈运用直接奔放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朦胧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洒脱的几笔使得小船若隐若现。莫奈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使整个画面充满宁静与朝气。由于这幅画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一位批评家借用此画的标题来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
印象派大师。这幅画在1874年
印象派画家第一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是莫奈画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它展现了莫奈对光影的独特理解,以及他如何运用色彩和笔触来表现自然风光。这也是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作之一,对后来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圣拉查尔火车站》
莫奈共描绘七幅关于火车站的作品,绘于1877年的《圣拉查尔火车站》是其中一幅。在这幅画中,他着迷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汽烟云的效果,以及从
饺子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他强调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通过巧妙的色彩平衡,使画面显得辉煌而迷蒙。莫奈的绘画技巧和创新的绘画风格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火车站内部的光线、色彩和动态,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蒸汽机车和车厢的运动和形状。
《睡莲》
《
池塘·睡莲》是莫奈1880年之后创作的一组连作作品。在27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莫奈选择在
吉维尼造了一座小花园作为他的画室,住在里面作画。他通过巧妙地利用水与空气和某种具有意境的情调相结合,创作了《睡莲》组画。在这组画中,美丽的
睡莲沿着水面向湖面远处扩展开来,通过树的倒影衬托出花朵的层次,这是一个十分有创造性的构思。莫奈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这个池塘和睡莲的描绘上,他通过精细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睡莲的柔美和池塘的宁静。这组作品成为了莫奈晚年主要描绘的题材,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仰和对生命的热爱。
创作特点
风格
莫奈突破传统利用写实能力和故事情节来突出作品感染力的方式,选择在作品中倾注情感,利用色彩抒发情感,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形成“即景抒情”的风格。比如在画作《
印象·日出》中,莫奈在中景的笔触较为灵动,而近景的笔触则较为短平,利用笔触的变化突出画面的节奏和激情,表达了他瞬间的视觉感受与激昂澎湃的作画情绪。
同时,莫奈的每一幅画都追求反映自然的真实面貌,但是随着时间和光源的变化,自然物体的面目和色调也随之变化。所以在描绘这些变化时,莫奈选择捕捉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独特韵味,这也使其作品在追求外在真实时表现出了他的个人主观感情。例如组画《鲁昂大教堂》,莫奈同时展开多张画布,但每张画布的作画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于是便通过虚化
卢昂大教堂的形体结构,着重表现出教堂在光色下的变化,同时也是他的个人感受。而在晚年时期,莫奈的用色更加大胆和豪放。组画《
池塘·睡莲》中,莲花的局部颜色厚重,具有肌理感,与池面的色彩形成前后对比,突出了莲花顽强的生命力,并将夜晚的光线、自然风一并描绘在画中,突出画面的起伏和平静。晚年时期,莫奈深受白内障的困扰,其眼前的自然景色都以一块块自由变化的颜色来呈现,而
睡莲的大胆用色在描绘了莫奈所见的真实景色外,也表达了他在晚年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
题材
在其早期创作中,作品的主要题材为街景、工业形象和
巴黎人民在沙滩或花园的活动等,例如组画《圣拉扎火车站》描绘了火车站的光线透过蒸汽和云雾后的变化。而在后期,水成为莫奈主要的绘画题材。各种水的形态、色彩各异,在莫奈看来有多种组合方式。不同的时期和环境,莫奈赋予了水不同的情感。这位从小在海边生长的画家,长时间对空气、水面、光线变化的研究让人们重新体会光和自然,用画面所表现的光线、色彩以及充沛的生命力取代了以前呆板的构图。正是由于对水的热衷,才成就了莫奈的艺术人生。晚年莫奈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吉维尼院子深处的水塘边描绘睡莲。
构图
在画面的构图上,莫奈放弃了一点透视法的视角,采取远、中、近景层叠或多视角取景,近大远小、渐次渐远。比如在画作《睡莲》中,严格遵循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在行与色的交错中,莫奈利用不完整的“S”形来引导画面,使得画面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张和蔓延,强化了水面的神秘感。同时利用天空、树木倒影的虚实变化,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使得画面的纵深感也得到了增强。
此外,莫奈的构图也受到
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如以长条式“浮世绘”原则绘制的《电灯花》(1883)、围绕主题紧密裁剪的《诺曼底象鼻山》(1883)、不对称的构图的《工作船》(1876)以及使用空气透视绘制的《卡普希纳林荫大道》(1873-1874)。1887年莫奈创作的《游舟》采用高视点构图和物体的切断方式,则可以与
铃木春信的《莲池舟游》建立联系。
色彩
在色彩上,莫奈不去追求绝对的黑色或者白色,而选择尊重自然世界中的色彩变化。他用蓝紫冷色代替黑褐暗色,使明暗不再绝对,而是相比较的关系,这也让他的色彩研究更加细化。此外,莫奈还在色块中寻找细微的变化,将色彩并置,灵活运用对比色、互补色、邻近色,比如在画作《
印象·日出》《
池塘·睡莲》中,莫奈采用红色和绿色使画面的变化更加丰富,并通过光感真实地再现自然。因此,在莫奈的绘画中,色彩表达了特定时间、光线下的瞬间印象。
笔法
莫奈在绘画方式上,摒弃了当时尊崇的素描结构,忽视物象形体、外轮廓线、画家的主观想象等其他构成因素,在短时间内较快地描绘真实世界的自然光色。为了把握稍纵即逝的瞬间,莫奈在技法上进行创新,采用奔放的笔法——细点、泼溅、锯齿线、厚涂法这类快速的绘画技巧,用非连贯的、痕迹明显的笔触对景写生。以《冬天的维特叶村口》为例,莫奈对于树叶的暗部先用较薄的颜色来画,然后再用厚画法塑造。快速运笔的连作画法让莫奈能够抓住景物瞬间的形状及闪动的色彩。由于作画方式比较快速,莫奈作画的画面有一种速写感,其笔触或平铺或短促。
人物影响
绘画领域
印象派打破
欧洲几百年来在画室中作画的传统习惯,主张表现物体上的色彩在光的照耀下的微妙变化,在绘画表现上开辟了新领域。莫奈启示后来的画家们从色彩出发观看外界,引发了西方画家的色彩视觉的大解放,引领画家以色彩去表现情感和视觉发现。莫奈作品中大胆的构图,鲜明的色彩对比,对画面整体感觉的追求,对光和色的效果的实验和探索,打破了以往古典主义绘画缺少变化的色彩关系,为欧洲
现代绘画色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莫奈及
印象派大师所开启的重视艺术视觉的主体能动性的大门,昭示以后的艺术家去尝试和确立各自新的艺术视觉选择。印象主义的探索极大地激发艺术想象的波澜和灵感,让视觉直接呈示精神,使得20世纪整体艺术视觉得以拓展。如亨利·马蒂斯后期作品画满了画室的整面墙,是对莫奈绘画色彩与情感的回应。
杰克逊·波洛克的滴色画则受到莫奈的《
池塘·睡莲》中的色彩、笔触、环境和抽象性因素的影响。
音乐领域
印象主义影响了许多艺术家,且并不局限在绘画领域,如作曲家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就受莫奈影响。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出现。印象派音乐从印象主义绘画得到灵感,主张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取代传统音乐中的音素,强调突出音响与音色。
印象主义音乐所塑造的种种幻境、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相对应。
莫奈作画抛弃了传统观念中的“主题”,而对大自然的真实景象和生活中的普通场景更感兴趣,不带过多主观思想的选择作画对象,把眼睛看到的真实事物反映在画作中,追求事物瞬间消失的视觉感官享受。德彪西的音乐受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没有遵循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乐派的传统去表现博爱、道德、伦理等宏伟的思想或者抒发作曲家内心的情感等,也并没有所谓的很深刻的“主题”,而是选择用声音、用音乐来描绘其所见所闻最初一瞬间的感觉,用音乐描述和抓住这种转瞬即逝的印象。丢卡(Dukas)的《魔法师的徒弟》、戴留斯(Ddeliucs)的《夏日花园》、《河上夏夜》、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的(Respighi)《罗马四喷泉》、《罗马四松树》以及格列非斯(Griffes)的《大峡谷》等都是印象派音乐中的精粹。
文学领域
莫奈作画擅长通过绚丽的色彩来补充素描的不足,以充分表现人的激情,因此反对古典主义只注重素描而不注重色彩的表现手法,强调突出主观感受。受莫奈的影响,在文学领域中,印象主义强调捕捉瞬间的感官印象,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情感状态,该流派热衷于强调外界刺激与本能反应,反对对题材进行提炼加工,并致力于“摆脱”主题和情节线索。此外,他们也反对使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思想,只注重于感觉的描述。
爱弥尔·左拉是印象派的捍卫者,他常以当时的世界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
龚古尔兄弟、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和他的《
人间喜剧》也致力于刻画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他们同样对那些过去被认为毫无价值的主题感兴趣。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不以纯粹的讲述为目的,而是把最精妙的印象作为真正的主题。此外,莫奈的
印象派也渗透到了文艺批评中,被称为印象主义的批评或感受式的批评。这种批评方式强调审美直觉,注重记录批评家对
美的集团感受过程,缺乏科学的理性判断。同时,
英国作家王尔德(Wilde)等人采用散文诗的格式来表述批评内容,使得文艺批评更具有诗意和文学性。
电影领域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寻求答案。他们不再遵守文艺复兴之后的美学教条,转而来到大自然观察瞬息万变的光线和色彩,用画笔表现自己所看到的真实,这种经由“眼睛”到达艺术家的“心灵”,最后又付之笔端的艺术方法,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最为神秘的精神共性。印象派画家触及了可以将造型艺术和时间艺术结合起来的具有转瞬即逝的美感的艺术。而这些特点,对印象派电影起到了开创性的指导作用。在艺术主张上,他们与莫奈类似,强调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的主观印象,对形式的兴趣大于对题材和主题的关注。他们认为画面本身应说明一切。
1920年,
德吕克编剧、
彼得·德鲁克导演的影片《西班牙的节日》,成为印象主义电影的最初代表作。此外,印象主义电影导演在创作中积极实验各种新的摄影技巧,以新的手段表现角色的心理状态、思想情感,如爱浦斯坦的影片《忠实的心》。高速摄影和低速摄影也在
印象派电影中出现,如杜拉克的《微笑的伯代夫人》通过高速摄影放慢镜头,表现了伯代夫人幻想一个年轻人向她走来时的情形。
人物评价
“我承认最让我流连的是莫奈的《卡米耶》,这是一幅充满活力的油画。我刚刚走遍那些阴冷、空洞的展厅,为没能发现新的天才而心灰意冷,就在这时,眼前出现了这位年轻女子:
长裙拖在身后,疾步走向墙壁,仿佛那里有一处洞穴。很难想象,当你笑破肚皮,耸累了肩膀,甚为厌倦的时候,忽然有什么能让你赞叹一番,是何等的一种欣慰。”——评论家
爱弥尔·左拉“莫奈拥有完美的眼睛——通过人类的视觉映像预示了革命的到来,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察、感觉和表达方式。”——
法国政治家
乔治·克里孟梭“印象主义这个词是为他而创造的,这个术语对他来说比任何人都合适。”——批评家弗·弗涅
“我看见他用画笔记录一座闪闪发光的白色悬崖,利用黄色色调描绘流泻的光线,不可思议地捕捉了这个既无形又炫目的闪光,所发散出的奇妙而短暂的瞬间效果。还有一次,他空手去接一阵飘向海洋的雨,然后将手中的水洒在画布上。他用真实降下的雨水作画,而且画的就是雨。”——法国小说家居伊·德·莫泊桑
“莫奈是以色写意的妙手,有时淡彩渲染而略加点画,有时浓色擦而笔笔响亮,有时如乱针刺绣,有时如
草书走笔、有时简练如
齐白石,有时朴茂如
黄宾虹,有时则彩笔飞动接近
抽象艺术。”——中国画家
钟涵“莫奈的主题没有足够的生命力”。——法国艺术史学家路易斯·吉列
后世纪念
相关展览
中国
隶属于法兰西艺术院的玛摩丹莫奈博物馆(Musee Marmottan Monet)是世界上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馆,曾在2014年与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在中国的首个克劳德·莫奈专题展览,并得到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支持,作为中法两国建交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吸引了近四十万名观众。2021年3月,玛摩丹莫奈博物馆在上海举办杰作展,在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背景下,以克劳德·莫奈《
印象·日出》体现画作本身所象征的复苏愿景,这是这幅作品首次在中国展出。
2016年5月4日,“他乡情韵——克劳德·莫奈作品展”于
香港文化博物馆进行展出。此次展览将展出法国
印象派大师莫奈17幅画作,整批画作均属首次在港公开展出。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说,这展览是“
法国五月艺术节”重点节目之一:“莫奈不但是西方绘画史上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也是十九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的重要人物。我们很荣幸从法国十一间博物馆及私人收藏中带来十七幅莫奈甚具代表性的风景作品在文化博物馆展出。让观众有难得的机会欣赏到世界殿堂级大师的艺术作品。”
国际
2014年10月26日–2015年2月1日,“莫奈与
塞纳河:河流的印象”于
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Houston,MFAH)进行展出。该展览按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顺序追溯莫奈沿着法国在塞纳河的生活,探讨了克劳德·莫奈对塞纳河持久的关注。莫奈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利用塞纳河来探索其作品的艺术特点,例如光线和氛围的变革效果。该展览汇集了从世界各地借来的50多幅画作,这些作品展示了莫奈对塞纳河的细致观察,这是莫奈作为艺术家身份的一个重要主题。这条著名的河流比任何其他主题都更能吸引莫奈,激发了莫奈大量绘画作品的灵感。
2015年3月11日–2015年6月28日,“莫奈与
印象派的诞生”于德国
法兰克福施泰德博物馆(Städel Museum,Frankfurt Germany)进行展出。本次展览致力于印象派的出现和早期发展,焦点集中在作为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莫奈,以及他的艺术家同伴们,他们在短短几年内彻底改变了绘画。莫奈展览聚焦于1860年代初至1880年代,揭示了它给绘画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莫奈故居
莫奈花园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故居,位于
巴黎以西70公里的吉维尼小镇上。这处故居分为莫奈居所和莫奈花园两部分,莫奈花园又分花园和水园。花园也叫诺曼底园,位于房前,呈长方形,占地约一公顷;水园是一个人工湖,里面种满了睡莲,莫奈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作品《睡莲》系列和《日本桥》系列。在建设花园之初,莫奈弃了传统的按几何图形栽种和修剪花木的
法国花园模式,不去刻意修剪他的花草树木,对其天然生长的形态十分尊重,任其自由生长。
人物关系
轶事典故
白内障影响
莫奈晚年长期受白内障困扰,他在1923年接受了两次
白内障手术,两年后去世,终年85岁。由斯坦福大学眼科教授马默主持的研究小组再现了莫奈所看到的画面模糊不清,色彩失常,是一片深浅不一浑浊发暗的黄绿色。随着视力的退化,莫奈的作品从鲜艳明亮的颜色变为朦朦胧胧的深褐色和深红色,不再以布满鲜花的画面展现
巴黎北部他那座闻名于世的吉韦尔尼花园。
尽管莫奈的视力问题直到《睡莲》完成后才查出来,但马默博士认为,他的视力此前就已经在退化,白内障严重妨碍了他对色彩的分辨能力,这或许能解释他后期作品的朦胧风格。马默博士说:“他其实无法判断自己看到的东西,他的眼前越来越呈现出一片褐色。他看东西愈发困难,也愈发模糊,但让他更为担心的大概不单单是视物模糊,而是越来越难以分辨色彩。”
和克里孟梭交好
莫奈晚年最得力的朋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法国总理乔治·
乔治·克里孟梭。莫奈与
乔治·克里孟梭于1860年相识,之后便失去了联系,1908年,莫奈在吉维尼附近买下了一处房产后两人再次见面。莫奈与
乔治·克里孟梭有着共同的思想。有一天莫奈对
乔治·克里孟梭说,他想造一间陈列室,四壁满挂巨幅睡莲画,好让人在这炮火连天的世界里,有个可以静思的地方。
乔治·克里孟梭鼓励他进行这项计划。
可是莫奈的视力日渐衰退,常因力不从心而忿怒地把画布割破,并曾有一两次说要放弃这个计划。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理听了,便从内阁办公室赶往吉维尼劝这位老人不要气馁:“画吧,画吧,不管你自己知道不知道,会有不朽之作的。”
《睡莲》被中国买家拍走
2014年5月6日,《睡莲》被一位中国买家通过
电话委托方式以2400万美元的价格(含佣金的价格为2700万美元)拍走。鉴于这幅画属于莫奈最著名的系列画作,
佳士得之前预计这幅画不含佣金的拍卖价格至少在2500万美元。过去80年来,这幅画一直由私人收藏。
作品收藏与拍卖
莫奈是抒情抽象艺术的先驱,尤其是抽象风景画的先驱。全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均藏有莫奈的绘画作品,如:奥塞博物馆(72幅油画)、马尔莫坦博物馆(75幅油画)、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30幅油画)、波士顿的M.F.A.(近30幅油画),以及芝加哥艺术学院(30多幅油画)。以莫奈等人为代表的印象派不仅成为那一时代的主要艺术运动,且在略具艺术品味的
美国工业大亨急切搜求莫奈和其他人的绘画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注: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9月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克劳德·莫奈.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