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镇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地处青川县、
剑阁县、江油市交界的“金三角”位置。该镇东界剑阁县下寺镇,东南邻青川县
金子山乡,西靠
江油市,西北连青川县
马鹿镇,北接青川县建峰乡。竹园镇是
广元市、青川县的南大门,素有“青川南大门”之称。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竹园镇常住人口为22049人,户籍人口14356人。竹园镇下辖7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有工业企业46个,其中规模以上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2019年12月,撤销马鹿镇、金子山乡,将原马鹿镇和原金子山乡及原
建峰镇龙峰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竹园镇管辖,竹园镇人民政府驻清江路182号。竹园镇是
青川县经济、交通、工业中心,青川县南部区域中心城镇,是该县对外开放与合作的示范窗口。
历史沿革
民国及以前
竹园镇明末清初属安平乡。
中华民国初期属云平团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赤化县辖三郎庙乡苏维埃。同年在三郎庙设
剑阁县辖三马联保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三郎乡。
新中国时期
1951年分三郎乡、西北建马鹿乡,属剑阁县
剑门区。
1952年
马鹿镇划归
下寺区。同年下寺区划归
昭化县后,马鹿乡划归昭化县凉葛区。
1956年,将三郎乡并入黄沙乡。
1958年,东坝村划入黄沙乡。同年将黄沙乡改名为三郎人民公社。
1959年,昭化县并入
旺苍县,建竹园区,更三郎人民公社名竹园人民公社,属竹园区。
1961年将金山人民公社的金真、金河两大队划入竹园。
1984年,改竹园公社为竹园乡。
1985年,改竹园乡为竹园镇。
1991年,竹园镇和金子山、
马鹿、七佛、建峰、碾子、白家六乡由元坝区划入
青川县,建竹园区公所。
1992年10月,撤竹园区,撤
金子山乡并入竹园镇,直属青川县。
1995年11月,恢复金子山乡。
2008年5月12日,
5·12汶川地震后,竹园镇一度作为青川县县城异地重建首选之地。
2009年5月7日,
四川省民政厅时任厅长
黄明全宣布,经过专家实地考察和充分论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方面确定青川县城党政机关驻地不再搬迁,保留县城所在地乔庄镇的基本功能,加大对竹园镇的建设力度。青川县城的一些单位将适度分流到竹园镇,减轻乔庄镇的压力。
2010年经
广元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竹园经济开发区,为副县级机构,主要负责竹园新区的规划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同年11月15日,
青川县竹园经济开发区在竹园镇正式挂牌成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竹园镇地处青川县南部,地处青川县、
剑阁县、江油市交界的“金三角”位置,是
广元市、青川县的南大门,素有“青川南大门”之称。竹园镇东界剑阁县下寺镇,东南邻青川县
金子山乡,西靠
江油市,西北连青川县
马鹿镇,北接青川县建峰乡。全镇幅员面积59.9915平方公里,镇域地形呈东北至西南带状走向,南北宽3.3公里,东西长19公里。
地形地貌
竹园镇位于大龙门山断裂带范围内,但不在
青川县内两条主要的活动断裂带上,境内属于宽阔的U形谷地貌,两侧为连绵山脉,
青竹江至东北向西南穿越镇区而过。整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带状组团走向。两岸山脉海拔在1000m以上,相对河谷高差超过500m,属于中山区地形。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青竹江流经竹园镇全境。
气候资源
竹园镇属
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明显的立体气候,春季80天、夏季76天、秋季74天、冬季129天,具有春迟,夏短,秋凉,冬长,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适宜,冬季晴朗干燥等特点。辖区因海拔垂直差异大,时空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频繁,其主要特点是:冬季干燥少雨、夏季雨水集中,时有春旱连夏旱,夏有暴雨成灾。以地域分布则东南部降雨多,西北部少。
矿产资源
竹园镇矿产资源丰富。探明可开采的矿产有:煤1708万吨,
铝矾土414万吨,
石英矿2900万吨,水泥
碳酸钙3200万吨,
磷铁矿、梨渊石、
耐火粘土也有分布。竹园镇是
青川县锰业开发基地,西南最大的
硅砂基地,中国
沥青煤生产基地。
生物资源
2014年竹园镇有茶、蚕桑、核桃、木耳、
油桐等丰富的林产品,传统
草鸡、猪,竹园镇
核桃树6800余株,银杏树6210亩528026株。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6年,辖竹园、芦山、东曹、
松树、银沙、凉沙、白沙、黄沙、金真、金河共10个村60个组(社)。
2001年,辖10村55个社(组),增辖场镇2个居委会。
2004年,经强村并组调整后,竹园镇辖4村18组(社),2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民小组,即:河口村(金河、金真村合并)、三郎村(松树、芦山、凉沙村合并)、清江村(银沙、东曹村合并)、黄沙村(原境)、白沙社区居委会(白沙村并入白沙社区)、竹园社区居委会(竹园村并入竹园社区)。
2012年,竹园镇辖竹园社区、白沙社区、梁沙社区3个社区,6个居民小组;辖清江村(原东曹村、银沙村合并)、河口村(原金真村、金河村合并)、三郎村(原松树村、卢山村合并)、黄沙村4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
2019年12月,撤销马鹿镇、金子山乡,将原马鹿镇和原金子山乡及原
建峰镇龙峰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竹园镇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竹园镇下辖7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清江路182号。
人口民族
人口
2009年,竹园镇户籍总人口约为14607人,外来暂住人口为2300人,外出人口1281人。全镇域范围内常住人口为15626人。户籍人口中镇区居民为6520人,农业人口8087人。
2014年,竹园镇共5143户,16907人,其中竹园坝和陈家坝两个场镇常住人口居民和流动居民达6550人。
2017年,常住人口21124人。
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14356人。
根据
青川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竹园镇常住人口为22049人。
民族
政治
竹园镇人民政府位于青川县南部竹园镇白沙社区清江路,辖4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有企事业单位75个。下设党政办、农经站、畜牧站、水利水保站、计生办、劳动保障所、新农合、民政办、派出所、林业站等部门。
经济
综述
2019年,竹园镇有工业企业46个,其中规模以上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第一产业
2011年,竹园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460亩,其中水田1121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933吨,其中水稻40吨,小麦256吨,玉米397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7503头,年末存栏4821头;家禽饲养量75250羽。
粮食经济作物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全镇粮食总播种面积达到54525亩,粮食总产突破1454.2万公斤;
魔芋种植面积扩大,种植魔芋4917亩,实现产量760万公斤,实现产值1300万元;
烤烟种植得到巩固,全镇种植烤烟7679亩,完成收购(含低次等烟叶)107.5万公斤,实现产值1381.4万元;油菜种植水平稳步提升,种植油菜10000亩,产量达165万公斤,实现产值620万元。
畜牧林业
2006年全镇畜牧业走上了快车道,以
大河乌猪为主的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大河乌猪养殖得到进一步推广,以大河乌猪为主的肥猪出栏62100头,出栏
肉牛2100头,出栏菜羊6000只,出栏家禽115000只,肉类总产达450吨,畜牧业总产值达4900万元;林业产值达350万元。
第二产业
竹园镇企业以矿产品开采加工、建筑建材、酿造、运输、粮油加工为主。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建筑建材为主的各类企业4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总额均占全县的三分之二。工业发展的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竹园镇有工业企业2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工业总产值6.6亿元。 201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01万元。
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9亿元,比2002年的3.095亿元增5.005亿元,年平均增长17.9%;本级财政收入达1188万元(按旧财政体制计算达2700万元),比2002年的622.7万元增加2077.3万元,年平均增长3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9000万元,比2002年的4819万元增4181万元,年均增长1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比2002年的8130元增4870元,年平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29元,比2002年1593元增936元,年平均增长9.7%。
第三产业
2011年末,竹园镇有商业网点240个,城乡集贸市场2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000万元。
乡镇企业
2007年,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镇境内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达82041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18295万元,占年初计划5690万元321%;营业收入完成67015万元,占年初计划57015万元的117%;工业产值完成65590万元,占年初计划54763万元的119%;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0万元;上缴税金完成1467万元,占年初计划535万元的274%。其中煤炭企业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是该镇潜力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全镇
共产主义原煤186万吨,生产焦煤55万吨,实现煤炭工业总产值6亿元以上。从事工商业的农民不断增多,工商业收入快速增长,劳务产业迅猛发展,全镇全年就地转移劳动力4876人,劳务输出1102人,务工收入达5100万元。
对外开放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外来企业进来的同时能够留住,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企业排忧解难,让外来企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竹园的快速发展。9月,
江苏省“红宝”集团董事长带队到竹园考察蚕桑;10月22日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在昆听取该镇汇报后,派工作组到竹园考察蚕桑产业,对下步合同提出了初步意向;广东佛山瓷砖厂商到茂兰、大路考察瓷砖厂项目建设事宜。
文化
地名由来
竹园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周围曾
斑竹连片成园, 故名“竹园”。
非文化物质遗产
黎渊石雕艺术:2009年5月,黎渊石雕艺术被收入
四川省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交通
对外交通
公路
竹园镇主要公路有G5
京昆高速公路、剑青公路(省道208线)、竹下公路(乡道)、竹衡马公路(乡道)。
G5京昆高速金子山出口距竹园场镇仅6公里,是竹园镇居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快速通道。
剑青公路为省道208线的一段,连接
普安镇普安镇与
青川县城乔庄镇,并在
金子山乡与
绵广高速公路设互通相连,是竹园最主要的对外公路通道,灾后重建提升为二级加宽公路,增加公路宽度为20m,其主线在黄沙坝分岔跨越铁路及
清江河后至乔庄(开辟复线),分离过境交通,其线形和路面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通过滨江大道和梁竹大桥的修建,剑青公路由镇区外缘经过。现状剑青公路始终是镇区对外的主要通道。
竹下公路为乡道,灾后重建提升为三级公路,连接竹园、建峰、白家、下寺;竹衡马公路为乡道,宽约5米,灾后重建提升为三级公路,连接竹园、衡柏、
马鹿,局部线形得以裁弯取直。
铁路
宝成铁路由东北-西南穿越竹园,并在镇内设
竹园坝站,该站建于1955年,离
宝鸡站415公里,离
成都站254公里,隶属
成都铁路局。现状为
四等站,每日经停快车半对(K291次
上海市—
成都市,17:33到,17:37开)。建有48万吨散装货场一个。该站客运方面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货运方面办理整车货物发到,零担仅办理直达整零货物发到,不办理危险货物发到。
西成高铁青川站距竹园镇场镇仅6公里,站场规模1台2线,每日有多对高速动车组列车在此停靠,并有多趟客运班车、公交车往返
铁路车站与竹园场镇。
动车时刻表如下:
内部交通
灾后重建以构建“方格团状+连线”型道路网络为指导,镇区T字型道路主骨架已基本形成,即沿江大道与碑梁路-桥钱路-梁竹大桥。沿江大道连接黄沙坝、竹园坝、梁沙坝、史家坝各组团,并向建峰方向辐射,沿江段采用路堤结合方式,双向4车道,标准路段道路宽度控制在20-25米;碑梁路-桥钱路-梁竹大桥为乔庄方向进出梁沙坝的主通道,标准路段道路宽度控制在20-25米,双向4车道。
社会
基础设施
竹园镇农村人畜饮水、河堤、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截至2012年,镇内已开通1625门程控电话,10个村通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在开发区和场镇分别建有邮政支局、电信支局。竹园场镇已建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2个,保证了场镇生产生活用水。110千伏变电站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有线电视连网2100户,30多家个体文化经营户。
教育
竹园镇入选
四川省特色小城镇(科技教育小镇)。截至2012年,竹园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2所,
普通高中1所,职业职业高级中学1所。
医疗卫生
截至2012年,竹园镇有乡镇甲级
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站(所)5个,有
青川县竹园镇中心卫生院、
青川县人民医院竹园分院等。
社会保障
2012年,竹园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780人,占任务的100%;新农保完成3130人参保任务,占任务100.3%;全面完成农民工培训及劳务输出和转移任务,农民工培训达440人,劳动力转移输出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