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川镇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辖镇
青木川镇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西北部,总面积195.32平方千米。东邻安乐河镇、南接广坪镇、西依四川省青川省和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武都区,北靠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康县。青木川古镇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最具潜力十大古镇和最具潜力十大乡村游目的地,也是陕西省最美小城镇。镇内拥有赵、魏、瞿、屠各等姓氏祠堂、观音岩摩崖石像、茶马古道、黄家院林氏桃园三洞墓、魏氏宅院、回龙场老街和辅仁中学等名胜古迹。此外,青木川镇还拥有马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阎王碭、望乡台、观音岩、金溪村、鬼门关、凤凰山、将军山、龙池山和回龙寺等景点。 截至2020年6月,青木川镇共下辖5个行政村。根据2020年11月1日的数据,青木川镇户籍人口为5353人。2011年,青木川镇的农业总产值为0.43亿元,工业总产值为52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为0.09亿元。
历史沿革
原名四龙坊,后因所处川道有青木树而得名。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为永宁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为宁羌州西路青木川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凤凰乡。
1949年12月,设青木川乡,驻青木川老街。
1953年6月,邻地设立上坝乡人民委员会,驻地魏家砭。
1956年8月,两乡合并为青木川乡,驻青木川老街。
1958年10月,为广坪公社青木川管理区,驻地由青木川老街迁至魏家坝。
1961年5月,成立青木川公社。
1984年5月,复改为青木川乡。
1996年5月,将玉泉坝乡并入设青木川镇。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青木川镇地处秦巴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东南部多属浅中山,山间夹谷多川道,居民依河沟川道而居。最高点位于西北部凤凰山,海拔2053.5米;最低点海拔630米。 
气候特征
青木川镇气候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降水量98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文
青木川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广坪河、金溪河,其中广坪河自北而南纵贯镇境东部,纳竹林坝沟、石瓮子沟、麻地沟、磨刀沟诸水至潭背上入广坪镇境;金溪河发源于西北部马家山林区,由北而南纳西沟、南坝、大东沟、黄河沟诸水,在观音岩汇新田沟水后入广坪镇金山寺村。 
自然灾害
青木川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地震等。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受损严重,重伤2人,轻伤10人,1563间房屋倒塌,2629间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2.45亿元。
自然资源
综述
青木川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金、铜、石英石等。马家山森林资源、稀有动植物资源丰富,建有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02平方千米,是保护完好的天然林,其中24.5平方千米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主要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属、羚牛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镇辖青木川、东坝、南坝、长沙坝、袁家坪、李家院、玉泉坝、后沟、蒿地坝9个行政村;下设4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青木川镇下辖5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青木川新街。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镇辖区总人口7519人,城镇常住人口2133人,城镇化率28.4%。总人口中,男性4016人,占53.4%;女性3503人,占46.6%;14岁以下887人,占11.8%;15—64岁5835人,占77.6%;65岁以上797人,占10.6%。2011年,青木川镇人口出生率8.64‰,人口死亡率7.98‰,人口自然增长率0.6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6人。 
截至2018年末,青木川镇户籍人口7476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青木川镇常住人口532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青木川镇财政总收入521万元,比上年增长37%。
2011年,青木川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351元。 
2018年,青木川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个。
2018年,青木川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个。 
第一产业
2011年,青木川镇农业总产值达到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农业耕地面积1.1万亩。
青木川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青木川镇粮食生产3334吨,其中水稻715吨,小麦947吨。
青木川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中药材、食用菌、生漆等。
青木川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青木川镇生猪饲养量1.2万头,年末存栏2002头;羊饲养量600只,年末存栏71只;家禽饲养量2万羽,上市家禽1.8万羽。2011年,青木川古镇镇生产肉类1499.7吨;畜牧业总产值141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9%。 
第二产业
青木川镇形成了以矿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青木川镇工业总产值5200万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镇有商业网点43个。2011年,青木川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0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3%。
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镇有青木川信用社1家银行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5%;各项贷款余额0.1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
文化
文物古迹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青木川古镇老街建筑群是以魏辅唐新、老宅院、回龙场老街以洋房子、辅友社、船形屋为主体的所有清代和民国建筑及辅仁中学礼堂。古镇现存的古街回龙场,系明成化年间所建,东西长800多米,宽50余米,街道宽4米,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古街上近百家人户的房子都是四合院,二进二出的两层结构,保存度达80%。
2013年5月3日,青木川老街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木川魏氏庄园
青木川魏氏庄园建于民国时期,古朴典雅。庄园占地10亩左右,分老宅新宅两座。老宅传统古朴,新宅融入了很多西方的建筑元素。两宅虽建筑风格不同,但都具有完整的防范体系:一层粮仓、水井、酒库、菜窖一应俱全;二层制高点上有望哨、射击孔。
2013年5月3日,青木川魏氏庄园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羌人墓室是研究羌族文化重要依据,在宁强境内主要有宋代和清代两个朝代的羌人墓地,墓葬多位于山坡中上部的向阳地带,石板墓构造形式分单室和多室两种,最多可达六室。墓室左右两壁常见人物、动物、植物、器皿、云纹等浅浮雕。丰富的墓葬文化构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独特景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2008年宁强县被文化部列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3年5月3日,宁强羌人墓地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
青木川镇境内县属阳(平关)青(木川)公路晴雨畅通,1989年延伸到四川青川县姚渡镇,是进入九寨沟县的主要线路。境内公路总长26千米,桥梁10座,总长度528米。镇区有宁西公司客运班车停靠点,日过往15班次,个体出租车15辆,日均客运量1000余人次。2011年,青木川镇县(镇)级公路4条,总长28.6千米。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镇镇区道路总长度11.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5.53米;镇区桥梁7座,总长度368米。
社会
教育
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07人;小学1所,在校生130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辅仁中学),在校生376人,专任教师4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镇有文化站1个,各类民间艺术表演人员28人,剧院1座,公共图书室12个,藏书3万余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傩戏、跳端公等。
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镇有广播电视站1处,“村村通”电视用户2173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体育
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古镇镇有体育活动场所2个,所有村均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左右。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青木川镇有各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3个;病床20张。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25人。
2011年,青木川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507人,参合率92%。 
社会保障
2011年,青木川镇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2户,人数686人,支出123.4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01人,参保率90%。
旅游
古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2013年3月,青木川老街建筑群和青木川魏氏庄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青木川古镇人口不断繁衍,历经百年沧桑,现留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栈道、古建筑群等历史古迹。
古建筑
该镇古建筑主要以回龙场街为主。该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后街下半部遭水冲坏,自清咸丰以来陆续修建,民国年间青木川一一魏姓人也进行了维修,并建有3处魏氏住宅。街道建筑自下而上蜿蜒沿伸866米,金溪河绕着古镇转了个弯,古街被河拉成了弧形。形似一条卧龙,现留有古朴独特,雕梁画栋,风格典雅,古建筑房屋260间,是不可再造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街上近百户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四合院,二进二出的两层结构,建筑风格有明清时期的旱船式,也有西方教堂式。
古祠
该镇现存有明清时期瞿氏、魏氏、赵氏、屠氏聂氏宗祠,并有立碑刻字,保存度达70%。
祠堂庙宇密集,均明清时代所建。在镇政府周围一平方公里.的地区内祠堂庙宇既有九处之多。赵、魏、瞿、屠各姓氏祠堂完好度约70%。五座庙宇以文昌庙、回龙寺最负盛名,庙址清幽,庙像庄严巍峨。南下五里处有观音岩摩崖石像,黄家院林氏桃园三洞墓葬等。
古栈道
距古街5公里处,有长达6数公里的明清时留下的通往甘肃省的商运古栈道,该道路顺河而上,顺崖凿路,路势十分险峻。沿途文人墨客题字留言,具有较强的考研价值。
魏家新老大院
两座大院都有长达7米的青石铺就的走廊,前廊后厦的格局以及精雕细刻的窗门楣,显现出魏辅唐当年的气派。
魏辅唐盖的新老两处大院外观像北京的四合院,现在仍是青木川镇最显眼的建筑。新院子成为林业部门的办公室,保存得比较好,青砖素瓦,雕梁画栋,显示了陕南古镇建筑的古朴。魏家大院的天井、廊前7米长的青石就是背工们背回的。魏辅唐的几处老宅已被列入宁强县古建筑群加以保护。
纪念碑
解放初期,为解放广坪匪首,红军队长曹廷林英勇牺牲于耸岭山,为纪念,广坪先烈,现已立碑树传。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随处可见,阎王、望乡台、鬼门关地处悬崖绝壁,下临狭谷深渊,经此嶙峋崎岖幽径,使人望而生畏。玉泉坝有石梯子,拾级250余步。顶部两边石门挺立在峭壁之中。龙池山有龙池近亩,终年石枯不烂,凤凰山四季有各自风光,将军石有飞来之谈。
周围景点
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200公顷,是保护完好的天然林,其中2450公顷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有大量的珍稀野生保护植物,主要树种、植被丰富多样,多达l0科、35属,其中有5种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品种、属珍:骨树种。动物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一级保护动物17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属、羚牛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成为区域内的指标性动物。在马家山,野生动物学家发现金丝猴与猕猴属同域分布现象在200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板上发表,引起了世界野生动物界的好奇,是野生动物界待解的“谜”。保护区属秦岭山系与岷山山系交汇处,呈明显的间断分布和特定自然气候,被动、植物专家们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
在2004年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及相关科研人员在陕西省青木川古镇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考察。2002年8月26日省政府第16次常委会批准,成立青木川马家山自然保护区。今年4月申报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名为青木川自然保护区,并通过了初审,可望年底批准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木川于2001年被确定为县级古建筑保护单位。2002年5月13日,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了青木川古建筑保护措施,并发了公告。5月16日县政府,孙启祥付县长,代表县政府和文教局、城建局、文化管等有关单位,9人来青木川镇传达了县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并召开了镇党委会,成立了青木川镇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和文管所。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落实了相应责任。县政府2003年十二月在青木川立了“古建筑群保护"标志牌。
青木川古镇的饮食文化涉及烹各方面,地方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以“五谷”养“六脏”理念,在餐饮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木耳、香菇、天麻、核桃、生漆、蜂蜜等山货土特产从古自今享誉盛名。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已探明的矿种达9种。
青木川是一块美丽、富饶、神奇而正待开发的风水宝地,有丰富的资源,有悠久深厚的文化沉淀,也有很多令人陶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近些年,随着旅游业日益兴盛和发展,大批前住九寨沟县自然风景区的游客在此驻足观光,随之古镇斐声遐逐,引来大批文人墨客.学者慕名考究,发掘了大量科考社会历史研究的佐证。
所获荣誉
2010年,青木川镇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05-2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综述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化
文物古迹
交通
社会
教育
文化事业
体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旅游
古建筑
纪念碑
自然景观
周围景点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