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芥菜(学名:
天芥菜属 europaeum),为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目、
紫草科、
天芥菜属的植物。它分布于
欧洲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草本或
亚灌木;叶互生,很少近对生;
聚伞花序顶生,穗状或分叉,弯卷如蝎尾;花小,两性,白色或淡蓝色;尊5裂;
花冠管状或漏斗状,裂片短,广展;
雄蕊5,内藏;子房完全或不完全的4室,有胚珠4颗;花柱顶生,顶冠以扁圆锥状或平坦的盘状体;果干燥,开裂为4个单种子的或2个具双种子的分核。
分布范围
原产地:欧洲。
中国分布现状:1.分布于
江西省、
福建省、
台湾省、
广东省、广西贵州及
云南省等地。 2.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
海南省的沿海地区。
生长环境
1.生长于山坡、路旁、山谷疏林中。
2.生长于山坡旷野、路边或灌丛中。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适生于较湿润而肥沃的土壤,为农田和果园的一般杂草,危害较轻。
区别于其他种类植物,生理周期稳定,其他植物一般需要阳光照射才能开花,但是天芥菜即使是在黑暗中,到时候也会开花,并因其特性而出名。
种植要点
夏天遮阴、冬季入室。香水
花喜肥,每10天左右追肥1次。天芥菜根系发达,吸收强、生长快,苗期始就应进行摘芯,使株形丰满。
采收储藏
夏末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主要价值
1.
地胆草全草含表无羁醇(epifriedelinol),
羽扇豆醇(lupeol),羽扇豆醇乙酸(lupeol acetate),去氧地胆草
内酯(deoxyelephantopin),地胆草内酯(elephantopin),异去氧地胆草内酯(isodeoxyelephantopin),豆甾醇(stigmas-terol),
豆甾醇3-β-
吡喃葡萄糖(stigmasteryl-3-β-glucopyra-noside),去洋苦素(deacylcynaropicrin),葡萄糖中美菊素(glucozaluzanin)C,
还阳参属甙(crepiside)E。还含4,5-二咖啡酰
奎宁酸(4,5-dicaffeoyl quinic acid),3,5-二咖啡酰奎宁酸(3,5-dicaffeoyl quinic acid),11,13-二氢去氧
地胆草内酯(11-13-di-hydrodeoxyelephantopin)。
2.
白花地胆草含士气以地胆草内酯(dihydroelephantopin),白花地胆草内酯(tomenphantopin)A、B,地胆草内酯及地胆草新内酯(elephantin)。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寒。
1.《纲目》:"味苦。"
4.《闽南民间草药》:"苦,微寒,无毒。"
【归经】
1.《泉州本草》:"入肺、肝二经。"
2.《闽东本草》:"入肺、脾、肝三经。"
功效主治
凉血,清热,利水,解毒。治鼻,黄疸,
淋病,脚气,水肿,肿,
疔疮,蛇虫咬伤。
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凉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伤,亦能止血。"治肠风下血。"
2.《纲目拾遗》:"叶:可贴热毒疮。"
5.《
南宁市药物志》:"叶:敷热毒疮,乳痈,跌打。"
6.《
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痧气
热病,捣烂敷热疮,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
7.《闽东本草》:"温脾利水,宽中下气。治水肿,腹胀,咳嗽,
疳积,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入药作用
1.各种炎症性疾病(
细菌性痢疾、感冒、
扁桃体炎、
慢性咽炎、
急性胃肠炎、
尿路感染、
结膜炎等):
地胆草30克,
叶下珠、
地锦、兔耳风各15克,水煎服,每日l~2剂。亦可单味地胆草使用。
4.乳痛、肿毒、指疗、疮、
湿疹、蛇伤:鲜地胆草60~120克,水煎服;另用鲜
地胆草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
5.
急性中耳炎:鲜地胆草全草,捣汁点耳,一日~4次。
6.治
鼻出血:
地胆草、
猪肝各酌量。同煎服,连服三至四次。
7.治阳黄疸:
地胆草连根叶洗净,鲜者四至六两。煮肉食,连服四、五天。
8.治单腹殿胀:
苦地胆二两。煎水分早晚二次服,或和亦
猪肉炖服。(6方以下出《
岭南草药志》)
9.治
癃闭:地胆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10.治脚气:苦地胆全草一至二两,
豆腐二至四两。酌加开水炖服。(《
福建民间草药》)
11.治
热淋:鲜
地胆草三两,瘦猪肉四两,食盐少许。加水同煎,去渣,分四次服用。(《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2.治
扁桃体炎,
慢性咽炎:地苦胆二钱。泡入300毫升热开水中半小时,内服,每天一剂。亦可制成片剂含服。(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13.治腋下生肿毒,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毒:天芥菜以盐醋同捣敷之。(《医林集要》)
14.治痈肿:㈠鲜
地胆草全草煎水,熏洗患处。㈡
地胆草全草七钱,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5.治指、乳痈:鲜地胆草全草适量,酌加
米酒糟同捣烂,敷于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6.治
丝虫病淋巴管炎:地胆草一两。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17.治蛇伤:天芥菜同
金沸草入盐捣敷之。(《纲目》)
18.治
翼状胬肉:
地胆草十斤,醋二十斤,铜块一斤。先将铜烧红,立即放入醋中,取出烧红,再入醋,如此反复数十次,再将新鲜苦地胆放入醋中浸泡一个月,过滤,滴眼用(有刺激感不用特殊处理,半小时后恢复正常)。(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性炎症
将
地胆草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药6克,每日肌注2~3次,每次2~4毫升。共观察112例,其中
肺炎29例,上呼吸道炎24例,淋巴腺炎18例,
伤寒12例,
肺气肿合并感染10例,急性
肝炎9例,
支气管炎8例,皮肤感染2例。结果治愈68例,好转(症状好转后合用抗菌素;或先用抗菌素无明显疗效而改用本药治愈者)38例,无效6例。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2.治疗口腔溃疹
地胆头干品1两,水煎服,每日1剂。经治22例,18例治愈,平均治愈天数3天。观察3个月无复发。副作用:个别服后腹部不适。老年及小儿宜慎用。
【备注】同属植物
白花地胆草的全草亦可作
苦地胆使用。其特征为茎分枝极多,被毛,叶生于茎枝上,椭圆形或矩圆形,花白色。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应用
地胆草注射液(水煎浓缩后
乙醇提取液,再加
醋酸铅去掉沉淀制成)作体外抑菌试验(纸片法,每纸片含生药量约30mg),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用平板倾注法,每15ml含生药18-24g时,对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肠道沙门氏菌、
痢疾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2.
抗炎药:煎剂10g/kg灌胃,对大鼠蛋清性
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乙醇制剂5g/kg灌胃,对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地胆草
内酯及地胆草新内酯在体内、外对KB
细胞有细胞毒性活性,地胆草内酯对
小鼠白血病P388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地胆草内酯、地胆草新内酯分别为50-100mg/kg,对大鼠瓦克
肉瘤256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对人
鼻咽癌KB细胞半效抑制浓度为0.28-2.0μg/ml;去氧
地胆草内酯对大鼠瓦克瘤-256亦有显着抑制作用。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
苦地胆注射液30g生药/kg(相当于成人用量1250倍),
家兔静脉注射7.5g生药/kg,未引起毒性反应或死亡。家兔肌肉注射时,未发现局部肌肉充血、坏死等现象。体外作
溶血性贫血试验时,未发现溶血现象。
用药禁忌
③《泉州本草》:"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