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式坦克一般指74式主战坦克(
日语:74式戦車ななよんしきせんしゃ;英语:Type 74 Main battle tank)是日本陆上自卫队(JGSDF)的一款主战坦克,由
三菱重工(MHI)设计与生产。
74式坦克是战后日本设计的第二代坦克,研制工作始于1964年。在正式定型之前,又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最后于1974年9月定型,命名为74式坦克;该坦克的造价约约500万美元。
74式坦克于1975年9月接收首批生产型车,1990年度停产,共生产893辆。该坦克除火炮是按照
英国专利由
日本制造以及该炮配用的
脱壳穿甲弹按英国专利特许生产外,其余各种部件均为日本自行研制的。日本防卫厅从1990年度开始正式对该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进,计划将74式坦克全部加以改造;1993年度开始装备经改进的74式坦克。2021年4月,仅有150辆74式坦克仍在服役,到2024年3月全部退役,这标志着服役近50年的74式坦克正式退役。
74式坦克为传统的
炮塔型坦克,由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车体由均质钢板焊接而成,驾驶舱在车体左前方;车体中部是战斗舱,其上有炮塔;车体后部为动力舱。炮塔为均质钢铸造结构,内有3名乘员,车长和炮长位于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火炮左侧。
研发历程
研发背景
1961年,
日本研制成功
61式中型坦克,61式坦克虽然是日本战后的第一代坦克,但它比国际上的主流坦克整整晚了一代,与之大体上同一时期出现的
M60主战坦克和T-62坦克等已经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代坦克了。相比较而言,61式坦克的性能已显落伍。1962年,
三菱重工已开始筹划设计一款新坦克,以应对新一代
苏联坦克——T-62系列的威胁,这款新坦克在性能上远超当时的
61式。设计工作在1964年完成,并于1969年9月制造出两辆试验车进行性能评估。
研发过程
这两款原型车被命名为STB-1,它们采用了源自美国/
德国MBT-70项目的复杂可调式液压气动悬挂系统,以及德国“豹”1系列坦克的基本车体设计。使用一门
英国105毫米L7型
线膛炮,并配备了日本钢铁工程公司生产的自动装弹机。指挥塔实现全向旋转,确保获得360度视野,还配备有可遥控操作的12.7毫米防空
机关枪系统。
随着设计的不断优化,STB-1最终发展成为1973年的STB-6试验车,并于1974年被日本陆上自卫队正式采纳服役,系列被命名为“74式”。在此过程中,考虑到生产成本,自动装弹机功能和遥控机枪被取消,同时增加了第四名乘员——一名专门的弹药装填手,以补充原有的三名操作员。自1975年起开始批量生产,至1980年代初,共交付了225辆。整个项目预计生产893辆坦克,直至1989年生产正式结束。
服役过程
74式主战坦克由
三菱重工公司
相模原市制作所生产。1974年生产了33辆,以后逐年的生产量约48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停产时为止,共生产了873辆74式主战坦克。最初生产的74式主战坦克,率先装备了富士教导团的战车教导队:然后装备驻
北海道的
国防军第七装甲师;再后是装备
陆上自卫队的其他各师。
90式主战坦克装备部队后,先是
61式中型坦克加快退役,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74式主战坦克也开始退役。1999年时,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坦克装备数量为:
61式17辆,74式861辆,90式189辆。61式坦克已于1999年底全部退役。
到2006年底,日军共拥有90式坦克300多辆,74式坦克约600辆。
由于
日本的军事战略重心在北方,74式坦克主要部署在地广人稀的
北海道及东北方向。后来,日本陆续研发90式和10式两代主战坦克,逐渐取代老旧的74式坦克。截至2021年4月,仅有150辆74式坦克仍在服役,到2024年3月悉数退役,这标志着服役近50年的74式坦克正式退役。日本官方并未公布这批退役坦克的具体去向。
基本设计
总体设计
74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8吨,空车重量为36.3吨。此外,如加上推土铲及其液压油缸的1100
千克,红外大灯的220千克,战斗全重将达到39.32吨。车长9410毫米,车宽3180毫米,车高(至
炮塔顶)2250毫米,和西方的“人高马大”的主战坦克相比,74式坦克更接近T系列坦克,属于“小巧玲珑”类型,车内乘员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和装填手)。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其右侧为弹舱;中部为战斗室,炮塔为卵圆型,火炮的右侧为车长席,车长的前方为炮长席,火炮的左侧为装填手席;车体的后部为动力舱。炮弹的分布为:驾驶员右侧30发,装填手左侧7发,炮塔尾舱9发,加上炮尾后方的辅助装填装置处4发,共计50发炮弹。如装推土铲,则要减去3发炮弹,为47发。
武器装备
74式主战坦克的
炮塔为铸钢炮塔,炮塔尾舱是焊接的,流线型较好。主要武器为著名的
英国L7A1型105毫米
线膛炮,经特许由日本制钢所制造。在特许生产时,改为立式炮门和同心式液压驻退复进机。炮身长为51倍口径,身管材料为高级镍铬钼
钒钢,并采用自紧工艺,最大膛压达到430兆帕,炮全长5592毫米,重2.8吨。炮身中央有抽烟装置,采用电击发方式。
火炮的高低射界为-6~+9度,但是,如果加上车体前后的俯仰,火炮的高低射界可达到-12~+15度。最大俯仰角速度为4度/秒,最小瞄准速度为0.028度/秒。火炮俯仰和
炮塔旋转都是电动的,有双向稳定器。炮塔最大旋转速度为24度/秒,也就是说,最快15秒钟可以转一圈,最小旋转速度为0.028度/秒。
发射的弹种为:
脱壳穿甲弹、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多用途弹和
碎甲弹等,所有的弹种均为
曳光弹。发射M735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击穿2000米处的318毫米厚的钢装甲。这种弹是从美国引进的。1993年,
日本研制成功93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估计在2000米处的穿甲威力为414毫米厚的钢装甲。发射多用途弹时的身管寿命约为1000发。
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
并列机枪和1挺12.7毫米
高射机枪。7.62毫米并列机枪有1000发/分和750发/分两种射速。弹药基数为4500发。12.7毫米高射机枪安装在车长指挥塔门和装填手门之间,可360度旋转,高低射界为-10~+60度,弹药基数为600发,车长和装填手均可操纵射击,此外,乘员自卫用武器还有7.62毫米步枪、M3冲锋枪、
手榴弹和
信号枪等。
火控系统
火控系统包括:模拟式弹道
计算机、J3式车长用激光测距瞄准镜、J2式炮长潜望瞄准镜、J1式炮长辅助瞄准镜、火炮双向稳定器、红外夜瞄装置和炮控装置等。其中,J3式为观察、测距和瞄准三合一瞄准镜,倍率为8倍,视场为8度,激光物质为
红宝石后改为
钇铝石榴石激光器,测距范围为300~5000米,测距误差为±10米J2式炮长潜望瞄准镜的倍率为8倍视场为8度,与火炮联动;J1式为望远式直接瞄准镜。夜间瞄准时使用红外大灯,最大瞄准距离为1000米。红外大灯装在火炮的左侧,成为74式主战坦克的重要识别特征之一。
74式主战坦克的
火控系统为扰动式,只适用于“静对静”射击,“动对动”射击时的命中率不高。在设计思想上,突出了车长的作用,激光测距仪和弹道
计算机主要供车长操作使用,而西方国家的坦克火控系统,一般由炮长来操作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选定目标后,车长要完成测距和计算瞄准角等任务,然后分别向炮长和装填手发布瞄准射击和装弹的命令。
火炮和
炮塔控制系统为全电式,这一点比M60和
豹1坦克上的电液式炮控系统要先进,克服了电液式炮控系统中液压油容易着火的缺点。
动力系统
74式主战坦克的两大特色是,采用了二冲程
风冷柴油机和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
发动机
动力装置为
三菱重工制造的10ZF22WT型二冲程复合增压风冷柴油机。该发动机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是采用二冲程柴油机。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战坦克上,采用二冲程发动机的是风毛麟角。除
日本外,只有
英国和
瑞典的个别坦克上采用了二冲程柴油机。采用二冲程发动机的优点是,用二行程完成四行程的活,理论上是一台发动机顶两台发动机用,发动机的升功率大,可以做到降低整机的体积。不过,由于设计时发动机的整体指标不高,整机的性能较差。日本人在二战期间的
鱼雷快艇上用的就是二冲程柴油机,直到
90式主战坦克时,仍然采用二冲程柴油机为动力装置。
第二大特点是采用了涡轮一机械复合增压方式,即增压器的压气机由涡轮和曲轴带动的鲁茨扫气泵复合驱动。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
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改善低转速下的工况,但结构较复杂,增压器系统的尺寸也较大。
第三大特点是采用了风冷方式,2个轴流式风扇布置在动力舱的上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战坦克上,采用风冷方式的,也是屈指可数。采用风冷方式,可以简化发动机的保养,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和地区的适应性,尤其适于缺水的沙漠地区的坦克使用,但是,风冷发动机的风道设计有严格要求,况且在大功率情况下冷却强度不足。
74式主战坦克的动力装置和同一时期各国主战坦克的动力装置相比,尽管特点多多,但各方面都不占优势。不过,10ZF系列发动机,通过改变气缸数,形成V型4ZF,6ZF和10ZF三个系列,成为
日本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制的二代装甲战车的制式动力装置。
10ZF22WT型柴油机的缸径为135毫米,行程150毫米,气缸排量为21.5升,最大功率为750马力,而油耗高达316克/千瓦小时。作为比较,美国
M60主战坦克上的AVDS-1790-2型柴油机则为233克/千瓦小时。
这种
发动机可使用多种燃料,但通常使用的是轻柴油。燃油箱总容量为750升,右油箱340升,左油箱为410升。此外,还可以在车体后部加装1个200升的辅助油箱。
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为MT-75型行星式变速箱,有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可实现液压助力控制、中枢转向,各档有1个规定的转向半径(1档时的最小规定转向半径为6米),变速箱和发动机可以整体吊装。
悬挂装置
74式坦克的最大特色是采用了液气悬挂装置,成为它的“亮点”之一。在定型车上为了降低成本,仅在前后4个负重轮处采用了可调式液气悬挂,中间的6个负重轮为不可调式。整套液气悬挂装置由液压泵、液压油缸(封入惰性气体)、液压油箱、油管及各种控制阀组成。这套液气悬挂装置的10个液压油缸分别控制10个负重轮,可实现车体的前后俯仰、左右倾斜和车高调整,分别适用于增大火炮射角、消除炮耳轴倾斜和越野行驶。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达29.4兆帕。前后俯仰的调节范围为±6度,左右倾斜的调节范围为±9度,车高的调节范围为土200毫米。除车高的调节由驾驶员完成外,其他调节都可由车长、炮长和驾驶员完成。
行动装置
行动装置包括每侧5个大直径负重轮、双销双块式履带、主动轮、诱导轮等,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履带板的使用寿命高达1万小时。74式坦克的
M113装甲运兵车调节装置也很有特色。在调节车姿时,通过液压装置将诱导轮前后移动,使履带的张紧度保持一定。
74式主战坦克的最大速度为53千米/小时,最大爬坡度为31度,0~200米的加速时间为25秒,最大行程为400千米。74式坦克加上辅助的进气筒和排气筒(2根)后,涉水深为2米。由于
日本多为短而湍急的河流,所以,日本的坦克一般不具备潜渡功能。不经准备的涉水深度仅为1米。车体底部的排水泵具有100升/分的排水能力。
操纵装置
74式坦克的操纵装置也很有特色,没有主离合器,但变速箱中的高档离合器可起到主离合器的作用。驾驶员处的离合器踏板,就是控制高档离合器的。坦克转向用手柄操纵,比起老式T系列坦克的拉操纵杆要省力得多。
防护系统
74式坦克的装甲车有较理想的流线型以及紧凑的外廓尺寸,可以提高防护能力。在战场上,
炮塔顶部的正常车高仅有2.25米,可通过油气悬挂调整到2.03米,所以易于隐蔽。
74式坦克的车体采用轧制装甲板焊接结构,车体前部呈流线型,宽度较窄,高度较低。炮塔为铸造结构,呈低矮流线型,从防止弹丸垂直命中的“避弹外形”角度看那是很好的,但对粘头
碎甲弹这种外形反而会造成在装甲内壁出现崩落块。尽管74式坦克的最大装甲厚度仅有110毫米,但由于防弹外形好,从而弥补了薄装甲这一弱点。
74式坦克还具有三防能力。在通过沾染地带时,车内可以完全密封,同时也配置了性能好的换气滤毒罐。此外,在
炮塔两侧各装有三个烟幕筒。
性能参数
衍生型号
改进型
74式主战坦克的改进版仅有一种,即74(改)主战坦克。日本防卫厅自1990年起着手对74式坦克进行现代化升级,当年便改造了4辆。原定于1993年起全面换装为74(改)坦克,并逐步完成所有现役74式的改造,但因经费等因素,改造进度缓慢。
其生产型号依次为74式第一改型,随后是B、C、D、E、F改型及G/Kai改型。G/Kai改型是1993年的短暂升级尝试,增加了侧裙装甲和被动红外摄像系统,但因成本高昂而取消。74式坦克的设计衍生出
87式自动步枪自行
高射炮、78式装甲回收车和91式
装甲架桥车,这些车辆均基于74式坦克底盘。
改进了火控和弹药储存系统,以便能够发射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
车身涂装由单一橄榄绿改为深绿与棕色双色,仍在自卫队中使用。约50~60辆与B型并行生产/服役。
炮管加装热套管,C型之前所有车型均升级至此版本。
能发射91型高爆反坦克多用途弹(HEAT-MP),替代之前的
碎甲弹(HEP),并升级
火控系统。约80%的D型前车型已翻新为E型。
可配备92型扫雷滚。
增设侧裙板,增加履带防脱落环和被动红外传感器,倒车速度提升约4公里/小时。红外传感器与烟幕发射器联动。因成本考虑,仅生产五辆。
变形车
74式主战坦克的变型车很少,截至2007年只有78式坦克抢救牵引车和89式
自行高炮两种,生产的数量都很有限。
78式装甲抢救车
日本78式装甲抢救车的布置与
德国豹1式装甲抢救车和
法国AMX-30D装甲抢救车相同。车体右侧前方有1台3.5m长的液压
吊车,吊臂还可伸长1.5m,能回转270°,最大起吊重量为20000kg。车体前部装的液压推土铲能完成推土作业,并在绞盘工作时撑地起稳定作用。该车保留了
74式坦克采用的液气悬挂装置。绞盘的最大拉力为372kN(38000kgf),钢绳直径为32mm,长度为60mm,有6m/min和15m/min两种速度。可借助液压马达从绞盘上抽出钢绳,最大速度为30m/min。另外有1个当绞盘没有载荷时可施加
张力使钢绳平顺地重缠到绞盘上的装置。车载武器有1挺
勃朗宁M2重机枪12.7mm
机关枪以及6具烟幕弹发射器。
87式35mm自行高炮
该车研制始于1979年(当时暂称AWX),1982年完成部件试制,1984年初制成第一辆样车,研制厂商是
三菱重工和
三菱电机公司。1984~1986年度进行各种试验,1987年正式定型,命名为87式35mm自行高炮。同年采购4辆,每辆16亿
日元。该车装备机械化防空部队,用以替换美制M15A1、M42自行高炮。
该车最初考虑采用
61式中型坦克底盘,因机动性不足,采用了74式坦克底盘。装有新型
炮塔,炮塔上装备两瑞士厄利空-比尔勒(Oerlikon-Buehrle)公司的KDA式35mm
机关炮,射速为550发/min。携带300多发
高爆弹,20发
穿甲弹,配用由激光测距仪、数字式
计算机、光学跟踪仪、激光夜视仪等组成的新型
火控系统。
在炮塔后顶部装有全天候搜索和跟踪雷达系统,跟踪雷达上并列装有电视摄像机。车体内装有辅助
发动机,用以驱动液压装置和
发电机。乘员有车长、炮手和驾驶员共3人,车长和炮手位于
炮塔前半部,并有1个向后开启的铰接式舱盖。炮塔内装有朝前的瞄准镜,它的两侧各装有2个固定式观察潜望镜,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电操纵的3具一组的烟幕弹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