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杨坚时,文琴之子
杨秀封为蜀王,杨秀爱琴,曾“造琴千面,散在人间。”由于这位
王建的喜爱和提倡,蜀地的制琴名匠辈出。至唐代,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家,大规模地制琴,如当过二十年宰相的
李勉就“雅好琴,常桐,又取漆筩为之,多至数百张。”古琴制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蜀地已是制琴的主要基地,而最著名的就是四川雷氏,他们所制的琴被尊称为“
雷琴”“雷公琴”“雷氏琴”。
雷威是
雷氏家族中最为有名的斫琴师。传说雷威的制琴技艺经过世外高人指点,出神入化。《琅寰记》中说:“雷威斫琴不必皆桐,每于大风雪中独往峨眉,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雷威选择大风雪天去
峨眉山的深山老林选择制琴材料,是因为狂风撼树,树木发出声音,通过声音,能确定树木是否是制琴的最佳材料。从雷威开始,历代斫琴师都选用
杉木制琴。据
苏轼《杂书琴事》所载:雷公琴的特点是“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先加反文〕。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正由于雷公琴的这些优点,“
贞元(公元785-804)中,
成都市雷生所制之琴,精妙无比,弹之者众。”
雷家有名的琴匠在雷威之前的有雷俨,曾做过
李隆基待诏,雷威以后的有雷、雷文、雷会、雷迟、雷霄等。其它有名的制琴名家还有郭亮,江南的制琴名手则有沈镣、张越等。
九霄环佩琴,唐,
伏羲式,通长124厘米,隐间114.2厘米,额宽21.8厘米,肩宽21.2厘米,尾宽15.4厘米,厚5.8厘米。此琴传为盛唐雷氏作品。琴以梧桐作面,
杉木王为底。通体紫漆,面底多处以大块朱漆补髹,发小蛇腹断纹,纯鹿角灰胎。龙池、凤沼均作扁圆形,腹内纳音隆起,当池沼处复凹下呈圆底长沟状,通贯于纳音的始终。蚌徽,红木轸,白玉足镂刻精美,
檀香紫檀岳尾。护轸亦为紫檀木所作,可能是
清代广陵派琴家徐祺所装。
凤沼上方有“三唐琴榭”篆书长方印一方,下方“楚园藏琴”印一方。此琴可追溯的藏家有晚清民初时期的叶赫那拉·佛尼音布,字荷汀,后
易姓叶,名潜,字鹤伏,号诗梦斋。其后递藏者有“
爱新觉罗·溥侗”爱新觉罗·溥侗,有
刘世珩,即于琴上铭刻“楚园藏琴”、“三唐琴榭”者,再传子之泗,最后归藏刘晦之。1952年,由文物局郑振铎局长主持从
刘姓购得入藏故宫至今。
大圣遗音琴,唐
至德丙申,通长120.3厘米,隐间111厘米,额宽19.2厘米,肩宽20.2厘米,尾宽13.5厘米,厚5.2厘米。此琴为神农式,琴面浑厚略呈半椭圆状,项、腰作圆棱。通身
处暑红色漆,局部有零星朱漆后补,发大小蛇腹断间细牛毛断纹。
金徽。琴底发波浪形细纹断。圆形龙池,直径7.6厘米,扁圆凤沼,长12厘米,宽2.9厘米。琴面为桐木斫,色黄质松,纹直而密,纳音微隆起。
檀香紫檀岳尾,制作细润精致。额下由轸池向外微坡,护轸系原作,岳、尾均有后换痕迹,装旧青玉轸足一副,足雕葵瓣纹,轸作6棱尖底,系明黄丝绦长穗。
琴池上方刻4厘米许
草书“
大圣遗音”4字,池下方刻8.1×7.6厘米细边粗笔方印,篆“包含”2字,池之两侧分别刻2厘米许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4句16字。龙池内两侧上下有3厘米许朱漆隶书腹款“
至德丙申”4字。琴背铭文均系旧刻,曾填以金漆,字口均已断出。以指扣琴背,音坚松有回响,按弹发音清脆,饶有古韵。
唐彩凤鸣岐七弦琴,为落霞式,通长124.8厘米,有效弦长116.3厘米,额宽16.3厘米,肩宽18.8厘米,尾宽12.5厘米,两肩之间最厚处厚度为5.4厘米,
岳山高1.3厘米,厚0.9厘米,承露1.5厘米;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
杨时百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
唐朝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现藏于
浙江省博物馆。
“彩凤鸣岐”中的“岐”是指
岐山县,在今天的
陕西省岐山县北。“鸣岐”一词出自《
国语》第一卷,大意是
周代兴起时,有
凤凰在岐山鸣叫。
不死鸟是一种十分吉祥的鸟,身上有五颜六色的花纹。所以,以“彩凤鸣岐”为琴名,是一种吉祥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