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氏家族
清朝时期的家族
雷氏家族,来自永修县,是一个传承古建筑技艺的家族。从清代康熙至民国初年的两百余年间,雷氏家族长期服务于清廷营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因为他们绘制的图纸(画样)和制作的模型(烫样)在当年被统称作“样子”,所以他们的职业在当年被称为“样子匠”。同时,又因为他们从事设计工作的机构叫“样式房”,故而雷氏家族被世人尊称“样式雷”或“样子雷”。
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1619—1693)在康熙年间由江宁区(现江苏南京)来到北京时就居住在海淀镇,雷家共有七代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内作为清朝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中间分别为第二代雷金玉,第三代雷声,第四代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三兄弟,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第七代雷廷昌,第八代雷献彩
雷氏家族的建筑作品,涵盖了首都、宫殿、园林、坛庙、陵寝、府邸、工厂、学堂等皇家建筑,如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世界文化遗产地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清东陵清西陵、沈阳故宫与承陵、清福陵清昭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以及中南海、恭王府等等。
以“样式雷”为名称的“建筑图档”还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也是中国迄今为止的第五项世界记忆遗产项目。
家族兴衰
起源
“样式雷”的起源,由这个建筑世家的第一代雷发达说起。
“样式雷”第一代雷发达16岁随叔父雷振宙学习木工手艺,来到金陵后,练就了一身精湛的绝活,建房、家具、雕刻、装修无一不精,深谙宫廷建筑的技法要领。据文献记载,最早到北京从事皇家建筑工程的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的雷发达和雷发宣堂兄弟二人,雷发达最初的“发达史”颇为传奇。据说,雷发达来到京城之时,正赶上重修皇宫正殿太和殿的大工程,康熙帝对这项工程极为重视,选择一个吉日,亲自前来主持上粱典礼。由于上梁的官员木工技术不好,脊竟合不上榫,落不了位,典礼眼看就要流产。这可是要杀头的事情,工部官员一个个惊慌失措,这时.雷发达自告奋勇上去装梁,但他只是一个普通工匠,上去干这个活起码要有七品官职,于是,工部官员给他换上七品官服,要他设法挽救危局。雷发达艺高胆大,在官袖中暗藏一把斧头爬上屋顶,斧落榫合,圆满解决了问题。典礼之后。康熙皇帝对雷发达大为赞誉。敕封他为工部营造所掌班。其职位相当于今天国家建筑部门的总建筑师。康熙帝元年(1662年),雷发达举家定居京师
发迹
1697年,清代康熙帝南巡,一路下江南,途中遍览江南美景风物,江南地区的秀丽风景与精巧别致的私家园林给康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回到京城后,意犹未尽的康熙帝下令修建“畅春园”。这座园林的修建可谓开启了清代大兴皇家园林的序幕,此后的颐和园圆明园,都是这一声势浩大的皇家造园计划的杰作。1700年,畅春园终于竣工。这次造园工程由江南本土造园叠山大师张然和山水画家、叠山艺术家叶洮操刀。在张、叶二人的规划下,畅春园别具风韵。但张、叶二人仅仅负责畅春园的规划,至于许多建筑细节和大小庭院装修则由样式雷家族的二代传人雷金玉负责。此前,雷金玉之父雷发达曾担任过皇室建筑的修建工作,但雷金玉参与修建清代宫殿,无疑正式开启“样式雷”家族的显赫声名。关于雷金玉修建“畅春园”一事,1665年,雷金玉的曾孙雷景修曾在雷金玉的墓前的石碑上写过个中详细。提到康熙,因为,其曾祖父修建了海淀园庭工程,负责园林整体装修,因此得到皇上的召见和恩典。“蒙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案,赏七品官,食七品俸”。雷金玉修建完畅春园后,康熙帝喜不胜收,格外器重雷金玉,赏其为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案,官至七品,成为御用工匠的统领。雷金玉之所以受到康熙赏识,除了其手艺精湛外,其因自小接受儒家教育而养成的文化修养,或许也起到很大作用。自此,雷金玉便留在内廷,主持和亲理清政府的大小工程建设事宜。1703年,在位已42岁的康熙因厌倦京地暑热,决定在承德市修建一座山庄,以避暑纳凉。于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正式开始,身为内务府钦工处掌案的雷金玉身负皇令,昼夜赶工,于1708年完成修建。除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外,雷金玉还主持修建了含芳园、自怡园、澂怀园、圆明园、洪雅园等皇家工程,居功至伟。康熙辞世后,即位的雍正被朝廷内外繁冗的政务所缠身,终无暇顾及修建园林,雍正在位十余年,仅在1725年,扩建了圆明园“避喧听政”之所。不过,雍正帝并未因此忘记与康熙朝就已功勋卓著的雷金玉。1728年,雷金玉70大寿,雍正皇帝让太子手书“古稀”二子,制成匾额送给了雷金玉,此外还有蟒袍和金银等物,均送于雷金玉。雍正七年(1729)末,雷金玉寿终,雍正除恩赏金银外,还下旨令皇家驿站沿途照料运送灵柩返回南京安葬,皇帝所赐匾额供奉在雷氏故宅大堂。可见雷金玉在当朝的地位和受器重程度。作为雷家世代执掌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事务的创始人,在后来的雷氏家谱世录中。雷金玉作为雷家第一位担任这个职务的,“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世最有声于匠家,系自雷发达之子雷金玉为始”,执掌样式房200年,因此,雷金玉也被成为样子雷的开山祖。
衰退
雷金玉去世后,其妻张氏并没有随家族南迁,而是带着三个月大的幼子雷声澂独自留在了京城。作为母亲,养育幼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还有一个更大的使命指引着她在困境中锲而不舍地前行,那便是让雷家后人重振样式房。她不顾礼教束缚,怀抱幼子在工部泣诉,据理力争,为雷声澂争得成年后重掌样式房的资格。为此,雷氏后人在同治年间为张氏撰写碑志,褒扬了她在家族史中不可磨灭的功德。随着乾隆盛世的到来,皇家营造业也空前兴盛起来。乾隆仿效祖父康熙的举措,六下江南,不仅修建了大量行宫,而且对江南园林情有独钟的他要将精巧别致的江南园林移植到皇城内外。于是乎扩建圆明园和营造清漪园的设想接踵而至。虽然生活在大兴土木的“乾隆盛世”,但由于缺乏父辈的培养,雷声澂的业绩并不突出。1792年的8月21日,在一次因公外出的途中,雷声澂因病意外去世,但样式雷家族显然早已在有条不紊地培育接班人。
复兴
雷声澂的三个儿子雷家玮、雷家玺和雷家瑞让样式雷的职业技艺得到了复兴。长子雷家玮主要负责皇帝在各省市的行宫建设以及一些大兴河堤的开凿等事务。雷家玮除了花费巨大精力建设各路行宫外,还留下大量关于园林艺术建筑的文献、资料等。乾隆,清人李斗曾有《扬州画舫录》传世,在这本书中李斗还摘抄过雷家玮的《工程做法》以及有关圆明园的建造图谱,这些均为雷家玮修建各大工程时留下的重要资料。雷家玺是三兄弟中的翘楚,先后承办乾隆、爱新觉罗·颙琰两朝的营造业,操办宁寿宫花园工程、设计嘉庆陵寝工程、筹办乾隆八十大寿庆典由圆明园至皇宫沿路点景楼台的设计与营造工程以及宫中年例彩灯、西厂焰火等设计与实施,嘉庆年间又承建了圆明园绮春园建设工程以及同乐园戏楼的改建、含经堂戏楼的添建、长春园如园的改建工程。他不仅设计了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热河避暑山庄、清昌陵圆明园东路等皇家工程,还在乾隆80大寿时承办了灯彩与焰火,并设计建造了圆明园中的同乐园大戏台。
没落
清廷动荡与样式雷家族的没落从道光朝开始,清代的国力大幅衰颓,许多皇家园林的建设工作进入停滞期。此时在建的主要集中于圆明园和避暑山庄。爱新觉罗·旻宁五年,雷家玺离世,而此时雷家玺考虑到样式房任务繁重而艰巨,而自己的儿子尚处于年幼,两位弟弟也已年迈,便委托郭九承担。但样式雷家族并未因此而止步,数年后,这一重担又落到雷家玺的小儿子雷景修身上。
嘉庆二十四年(1819),雷家玺的三子雷景修已年满十六,开始秉承衣钵在圆明园样式房学习“世传差务”。雷景修历经爱新觉罗·颙琰、道光、咸丰同治四代,一生遭遇坎坷。他继任样式房掌班的道路也是充满曲折。道光五年(1825),重病中的雷家玺觉得儿子尚难承担重任,因此立下遗嘱。将样式房掌班职位让给外姓同行接管。雷氏执掌样式房的历史眼看就要终结。而此时的雷景修并没有放弃延续家族荣耀的信念,经过20多年的奋斗,终于在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夺回了样式房掌案的职位,成为样式雷家族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然而,此时雷景修面对的已是一个内忧外患、满目疮的清朝。1860年,圆明园遭到八国联军的洗劫,皇家希望重建,雷景修就亲自绘制图纸,雷景修打算修复的圆明园,样式宏伟,精致巧思,甚至远远胜过前人,在雷家的藏图中,能看到这些规划图样。他不仅无法挽回样式房差务奉旨停止的厄运,眼睁睁地看着样式雷家族几代人心血营造的万园之园被付之一炬。从此,雷景修苦心经营家业,置办新宅。续修谱录,规划祖。在庆幸样式雷图档未被圆明园大火殃及之时,他偷偷地将原本存放在圆明园附近样式房中的画样、烫样运到了城内,并专门修建了三问房屋予以珍藏。由此,原本属于皇家的绝密建筑档案就在乱世中流到宫外。
中兴
样式雷家族的中兴在同治皇帝即位后,清朝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在政治又逐渐归于平静的情况下,虽然此时国库在经历战乱洗劫后更加空虚,但因为多数园林被毁,皇家还是决定继续修建园林工程。雷廷昌此时便又官复原职,重操旧业。据雷廷昌在《禀文》中回忆,从1866年到1871年,西山长河一带、三海、河工、卧佛寺皆为其样式雷家族所建。1873年,同治皇帝亲政,后宫两太后要求重修圆明园,但这一事宜得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无奈之下,只好作罢,但雷氏父子却为此制作了大量的方案、草稿。这些草稿是至今研究圆明园原貌的重要参考资料。1873年,为圆明园事宜奔走劳碌的样式雷家族得到皇帝赏识,“雷思起赏二品顶戴雷廷昌赏三品顶戴”,慈禧对他们家族亦是偏爱有加。1874年,圆明园迫于舆论压力而停工,慈禧太后转而下令修建三海之诏,但因同治皇帝的驾崩而早天。在这一年,西苑修复工作也匆匆收了尾。雷氏父子不得不紧急奉命前往东陵修建同治皇帝的陵寝。这一年是样式雷家族最为忙碌的一年。
光绪二年(1876)末,劳累过度的雷思起从定东陵、惠陵工地扶病返京后。不久便离开人世。这时,第七代传人雷廷昌已在众多皇家工程中经受历练,顺利接过了样式房掌班的重任,主持重建了祈年殿、紫禁城太和门以及慈禧万寿庆典的点景楼台等。第二年,他因惠陵金券合拢和隆恩殿上梁有功被朝廷赐为二品,样式雷家族的荣耀至此达到了巅峰。1885年,慈禧太后让其修建南北海、西苑等,第二年又修复了清漪园,1888年,又将此园改造为颐和园
光绪二十三年(1897),慈禧太后再度启动圆明园重修工程时,雷廷昌的长子、未满二十岁的雷献彩。就担任起圆明园样式房掌班。此后。他又同父亲一道承担了普陀峪定东陵重建和被八国联军损毁的京城宫苑、坛庙、府邸等皇家建筑的重建与修缮,以及“新政”期间各类新式洋房的设计。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和城内外各类皇家建筑再度罹劫。雷廷昌及长子雷献彩主持了大规模修复、重建工程,如北京正阳门及箭楼等城楼、大高玄殿、中南海以及颐和园的重建等。雷廷昌去世后,清末的清崇陵、摄政王府等重大工程设计,均由雷献彩主持完成。雷廷昌的儿子雷献彩也早早进了样式房,辅助父亲修建各大工程,20岁时,雷献彩就做上了圆明园样式房掌案,天地一家春、慎修思永、四宜书屋、鸣鹤园、课农轩等均为雷献彩所建。后来清朝灭亡,样式雷家族的传奇也就因此终结,不过样式雷家族为后人留下的建筑遗产之丰富和宏大,世所罕见。
消失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皇家建筑设计和样式房差务也随之消失。据雷氏家谱记载及雷家后裔口述,雷献彩曾先后两娶,却皆“无出”,他在失业的忧愁和没有予嗣的悲哀中默默地告别了人世。延续了八代的样式雷传承就此终结。在接踵而至的乱世中,雷氏家道迅速败落,家族后人为生活所迫,开始瓜分和变卖家中的图档收藏。由于样式雷声名显赫,这些图档在市面上十分抢手,并开始流至海外。幸而,样式雷图档在市面上的流传很快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注意,尤其是以朱启钤先生为首的营造学社。发动文人及相关机构将大量图纸和烫样收购回来。1930年。样式雷后人以4500块银圆的价格将大部分图档卖给了当时的北平图书馆。使它们进入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收藏环境。据说当时拉走的图纸和烫样足足装满了10卡车。然而。此时仍有部分图档分散在雷氏后人手里。它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呢?三十多年过去,时间已是1964年底。就在另一场浩劫爆发前夕,两位雷氏后人出现在北京市文物局。他们带来了一平板三轮的样式雷画样。市领导请他们吃了一顿炖内烙饼。开了一张收据,随后还寄出了奖状。“文革”开始后,剩下的图纸和烫样被雷氏后人偷偷烧掉,灰烬被抛洒在护城河里。
家族介绍
建筑世家
据张宝章先生在《样式雷家世诸考》一文中考证,雷氏家庭原籍江西,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1619—1693)在康熙由江宁来到北京时就居住在海淀镇,雷家共有七代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内作为清代样式房的掌案头目。
“样式雷”家族是清朝著名的建筑世家,样式即清朝内务府专门负责修建大小工程的部门样式房。雷氏家族从雷发达开始,一直到雷氏家族第最后一代传人雷献彩,都供职于样式房,任职样式房掌案。圆明园、紫禁城、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以及清东陵和西陵等建筑,都是样式雷家族主持修建的皇家工程。
第一代样式雷
雷发达,字明所,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1619年4月5日)。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八月十一日(1694年9月29日)。祖籍永修县。雷发达曾祖父在明末迁居江苏金陵(今南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雷发达和堂弟雷发宣应募来到北京,参加皇宫的修建工程,发达以其精湛的卓越的技术才能,得到康熙帝的赏赐,并获得了官职。70岁退休,死后葬于江宁区
第二代样式雷
雷金玉,字良生,生于顺治帝十六年(1659),卒于雍正七年(1729)。以监生考授州同,继父在工部营造所任长班之职,投充内务府包衣旗。康熙年时逢营造畅春园,金玉供役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严格地说,雷家有声誉于外者,自雷金玉始。雷金玉70岁时,蒙太子(乾隆)赐书“古稀”匾额,此匾运回故乡,供奉原籍祖居大堂。雷金玉71岁去世,又得到皇帝恩“赏盘费一百余金,奉旨驰驿”。归葬原籍江苏江宁府江宁县安德门外。从时间上看,雍正帝从雍正三年(1725)大规模扩建圆明园,雷金玉作为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圆明园工程从设计图纸、烫样到营造,是功不可没的,他是雷氏家族第一位执掌这一职位的人,应了朱启钤老的那句话:“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事,最有声于匠家亦自金玉始”。
第三代样式雷
雷声征,字藻亭,生于雍正七年(1729),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是金玉幼子,为金玉第六位夫人张氏所生。声征出生三月,父亲雷金玉去世。张宝章先生在《雷动星流》一书中谈到此时有“雷声征成年后,生活于乾隆盛世,正是京城西郊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大兴土木之时,他当有所贡献。但雪、氏家谱确难见记载”。
第四代样式雷
雷家玺,字国贤,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于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5)。雷声征次子。他与长兄雷家玮(1758—1845),字席珍,三弟雷家瑞(1770—1830),三兄弟供职工部样式房,家玺是三兄弟中的翘楚,先后承办乾隆爱新觉罗·颙琰两朝的营造业,操办宁寿宫花园工程、设计嘉庆陵寝工程、筹办乾隆八十大寿庆典由圆明园至皇宫沿路点景楼台的设计与营造工程以及宫中年例彩灯、西厂焰火等设计与实施,嘉庆年间又成建了圆明园绮春园建设工程以及同乐园戏楼的改建、含经堂戏楼的添建、长春园如园的改建工程。此时形成第四代样式雷最为强大阵容。雷家玺去世后,安葬于海淀巨山祖茔。
第五代样式雷
雷景修,字先文,号白璧,生于嘉庆八年(1803),卒于同治五年(1866)。雷家玺第三子。景修16岁开始便随身家玺在圆明园样式房学习传世技艺,正当他勤奋学习造业技之时,父亲猝然去世,家玺担心景修难盛重任,留下遗言,将掌案名目移交郭九承办。景修知道父亲心意,兢兢业业尽心竭力,深通营造技艺,终于在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建筑经验和卓越的才能,争回了祖传样式房掌案之职。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毁西郊的三山五园,样式房工作停止,雷景修虽身怀绝技,没有用武之地,主要参与清西陵、慕东陵、圆明园工程。雷景修除了兢兢业业、克勤职守以外,聚集了样式雷图档装满了三间房屋,样式雷图档之所以流传的今日,雷景修功不可没。
第六代样式雷
雷思起,号禹门,生道光六年(1826),卒于光绪二年(1876)。景修三子。雷思起继承祖业,执掌样式房,承担起设计营造咸丰清东陵定陵的任务,因建陵有功,以监生钦赏盐场大使,为五品职衔。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圆明园,雷思起与其子雷廷昌因进呈所设计的园庭工程工程图得蒙皇帝召见5次。雷思起与子雷廷昌还参与清惠陵、盛京永陵、三海工程。
第七代样式雷
雷廷昌,字辅臣,又字恩绶,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雷思起长子。雷廷昌随父参加清定陵、重修圆明园等工程,独立承担设计营造同治惠陵、慈安太后慈禧的定东陵、光绪帝的崇陵等项大型陵寝工程以及颐和园、西苑、慈禧太后六旬万寿盛典工程。同治十二年被赏布政司职衔。与此同时,普祥、普陀两大工程方起,其后的三海、万寿山庆典工程接踵而至,样式房此时生意兴盛,样式雷也于雷思起雷廷昌父子两代闻名遐迩,地位更加显赫。
第八代样式雷
雷献彩,字霞峰光绪三年——不详(1877——不详)。雷献光、雷献瑞、雷献春、雷献华兄弟参与圆明园、普陀峪定东陵重建、颐和园、西苑、清崇陵、摄政王府、北京正阳门的工程等。
职位与品秩
样式房掌案既非爵位又非土司,虽然雷氏家族自雷金玉至雷献彩七代共有10余人担任过样式房掌案职位,但这只能说明雷氏家族在建筑规划、设计等方面技艺高超,少旁人可比。事实上,清代皇家建筑工程也并非全由雷氏一族承担,雷金玉之前有梁九。雷声激幼年时有雷金玉的“伙伴”,雷景修青年时期有郭九等,以及雷思跃与雷思起争工等事例充分说明,样式房掌案的职位是有竞争的,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
《雷金玉墓碑》云雷金玉“蒙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口,赏七品官,食七品俸”。“赏七品官,食七品俸”只是皇帝临时性的封赏。掌案不过是“烫画样人”的“头目”而已,根本没有品秩可言。清制,七品官年俸45两,折合每月3-75两,京官例支双俸,也不过7.5两。而《堂谕司谕档》中掌案每月津贴6两、饭费4两,合计10两,已经达到了六品京官的收入水平,说明掌案收入与七品官俸没有对应关系。至于晚清时雷金玉被飑赠奉政大夫(正五品),雷家玺被她赠奉直大夫(从五品),雷景修被授奉政大夫晋封朝议大夫(从四品),最后她赠通奉大夫(从二品)等皆是通过捐输得来的。所费资财,在雷氏笔记中都有清楚的记载。
社会交际
与皇家交际
《雷金玉墓碑》中记载的“恭遇康熙年间修建海淀园庭工程,我曾祖父考(雷金玉)领楠木作工程。因正殿上梁,得蒙皇恩召见奏对。(雷)思起自记,同治十三年因园庭工程进呈图样与子廷昌蒙召见五次”。这两次召见都是特例,第一次是在上梁仪式上,第二次则是因为圆明园重修工程不便完全公开。
在官场交际
正常情况下,皇帝有关建筑工程的“旨意(议)”一般通过军机处、内阁内务府或直接通过太监传给有关机构或官员,再由这些机构或官员转达给样式房。皇帝的“旨意(议)”及有关官员的“堂司谕”会被抄录在《旨意(议)档》或《堂司谕档》作为备忘和对质的凭据。供皇帝御览的画样、烫样也都是由承修王、大臣进呈,有的画样就夹在奏折或奏案中。从遗留下来的雷氏笔记等文献中可以看出,晚清时期雷氏家族与爱新觉罗·奕訢(奕欣)、醇亲王(弈譞)、和硕惇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等皇族及一些官员保持着比较密切的私交。雷氏家族成员为得到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往往需要疏通承修王、大臣的“道路”,还经常替皇族(另有如爱新觉罗·载洵爱新觉罗·载涛等)、官员(如福锟、“文大人”(文铦或文锡)、英年等)人设计府邸和私宅。这些皇族、官员也会在工程进行中从多方面关照样子匠的业务与生活。
与商户的交际
样式房不仅专职从事建筑设计事务,还要与算房合作编制相关《工程做法》,并和各承包厂商及工头联系,指导施工。雷廷昌幼子雷献华与高氏联姻,其后人自云高氏即为“算房高”(高芸)家。雷氏家族与其他木厂也素有业务往来,如朱启钤辑《雷氏年谱》记载:咸丰元年,雷思起上天合局看活后赴昌西陵三义局作柜三年。但转年思起辞退三义局,奉吉堂谕随赴昌西陵工去。咸丰九年,思起赴陵工,其弟思振随赴广源厂写账。上述记载说明样式雷世家除了自己对后人进行业务训练外,还要派他们到木厂实习,以增加实践机会。在雷氏账目中经常记载从某某木厂领回银钱数十两乃至上百两,却从未说明这些款项的名目。作者认为可能是接受木厂的“指导费”或“回扣”。以上所述足见样子匠与算手和木厂之间也保持着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
建筑成就
作品设计
“一家江西省样式雷,半部中国古建史”。雷氏家族长期为皇家进行建筑设计与营造,先后参加或主持设计重建、新建了两宫(承德避暑山庄、北京紫禁城)、两陵(清东陵清西陵)、三海(南海、中海、北海)、三山(玉泉山、香山、万寿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等重大工程,数量繁多,规模盛大,成就显著,标志着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达到历史高峰。“样式雷”家族主持修建的园林建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故宫、天坛、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清东陵等,占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总数的1/5。古朴典雅的颐和园,宏伟壮丽的北京故宫,中西合璧的圆明园。
样式雷图档
样式雷图档是指清代雷氏家族设计、绘制与写作的建筑图样与文字档册,是雷氏家族的“工作痕迹”。图档主要包括图纸(画样)、模型(烫样)和文字资料(如工程做法、笔记、信函)等三大类。 
图样
样式雷为世人留下的最宝贵财产不仅有他们的建筑,还有稀世珍宝——图样。大规模的群体建筑,必然需要一种多人能够识别遵循的整体设计图、甚至构造模型。以表达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情况。在中国这一过程虽出现很久了,就目前所知战国时就有了建筑总平面图.隋朝已出现了模型设计,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技术。但到建筑设计高手样式雷手中,又有了更大的改进,当时的建筑师首先要进行平面布局,这在当时叫做“样式”(这就是后人称雷家为“样式雷”的原因)。
画样除少数幅面过巨或较珍贵者用绢、进口棉布绘制外,一般应用中国手工纸,后期也有少量进口道林纸。画线设色除用墨外,主要用传统国画颜料。笔主要为毛笔,草图多用炭条;后期画样从图面痕迹看,也有用铅笔绘制的,似为当时的舶来品。绘图仪器主要有界尺和划规。多份复制的画样,一般用纸铺在修改好的所谓“准底”上,依底图描摹而成。 
烫样
中式建筑是庭院结构,空间组合必须有高矮比例,“样式雷”通过一种叫“烫样”的东西来表现。“烫样"其实就是模型,由木条、纸板等最简单的材料加工而成。它包括亭台楼阁、庭院山石、树木花坛、水池船坞以及室内陈设等几乎所有的建筑构成。这些不同的建筑细节按比例安排,根据设想而布局。“烫样"既可以自由拆卸,也能够灵活组装。今天,“烫样”工艺已经失传。“烫祥”使建筑布局和空间形象一目了然,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是这个建筑世家独一无二的创举。“烫样”一方面指导具体的施工,另一方面供皇帝审查批准。皇帝批准“烫样"之后,具体的施工才可以进行。雷家遗留的“烫样”和各种施工设计图,一部分存于故宫博物院,一部分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烫样是用纸张、秫秸和木头等加工制作的。所用的纸张多为元书纸、麻呈文纸、高丽纸和东昌纸。木头则多用质地松软、较易加工的果子松云杉之类。制作烫样的工具除簇刀、剪子、毛笔、腊板等简单工具外,还有特制的小型烙铁,以便熨烫成型,因而名为“烫样”。制作烫样的黏合剂主要是水胶。
从形式上看,烫样主要有三种类型:组群建筑烫样,多以一个院落或是一个景区为单位,除表现单座建筑之外,还表现建筑组群的布局和周围环境布置的情况;单座建筑烫样,主要表现拟盖的单座建筑的情况,全面地反映单座建筑的形式、色彩、材料和各类尺寸数据;内檐装修烫样,多为硬纸板制作,上面再敷饰彩绘,有时还有一些室内陈设,如桌椅、床榻、几案等,做工更为精细。
风水理论
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在对‘样式雷"图档的研究中,探寻到了其所包含的独特的文化韵味-风水理论。他说:“古人所说的‘风水’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迷信,而是一套系统科学的讲究建筑选址、设计的理论。在它的指导下,清代陵寝建筑科学地解决了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布局难题,实现了建筑人文美同山川自然美的有机结合。”后来,这一发现最终也被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们所认同:明清皇陵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了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工匠精神
尚技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内涵的重要层面。“样式雷”家族对待事业的态度可以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八个字来概括。正是凭借源于内心的精益求精和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以及家族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样式雷”家族才得以在中国乃至世界古建筑史上创造宏伟的业绩,登上建筑艺术的高峰。“样式雷”始终把精湛的技艺作为立身之本,同时特别敬重和珍视先祖的创业精神,重视家业的世代传承,追求中长期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这种植根于家族内部的创业精神、经营理念以及价值观、世界观渗透于雷氏建筑事业的全过程,成为家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难以模仿的竞争力源泉。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不是简单的职位或权力交接,而是通过工匠精神的传承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让承传者不断开拓家族事业,避免跨代传承中资源、财富、权力和管理水平的消减,真正实现了家族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承与保护
200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将馆藏样式雷图样中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获得顺利通过。2005年,“清代样式雷图档”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遗产”。为配合这一申报工作,8月13日,“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展。设计出了大量的精美绝伦的作品。“样式雷”的建筑作品,涵盖了首都、宫殿、园林、坛庙、陵寝、府邸、工厂、学堂等皇家建筑,如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世界文化遗产地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清东陵清西陵、沈阳故宫与承陵、清福陵清昭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以及中南海、恭王府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地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代建筑,其中有1/5是“样式雷”的心血,这在古今中外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成就。此外,与建筑遗存相对应,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等单位珍藏有逾万件样式雷建筑工.程图档,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翔实、最直观的珍贵资料,对于揭示清代历史,尤其是古代建筑史上有关设计思想、理论和方法,建筑图学、建筑施工技术和工官制度等方面的奥秘,均具有其他历史文献和图籍无以替代的巨大价值,堪称中原地区建筑意匠的传世绝响。
“样式雷”家族遗留了17000多张被称为“民族瑰宝”的建筑图档,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2000多件,故宫博物院图纸、折单、簿册等4000多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收藏其烫样工程图、板片、文档共计300多件。
江西省一家样式雷,中国半壁建筑师”。雷氏家族八代人在长达260年的时间内掌管皇家建筑的设计修造,其中三大殿天坛颐和园等建筑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样式雷”建筑世家还留下2万多件珍贵的建筑史料“样式雷”图档,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翔实、最直观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达到高峰时期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2007年8月,“样式雷”图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江西省永修县保存至今的一幢由“样式雷”家族建造,雷氏祖屋坐落在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雷家族自然村,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该建筑为砖木结构,总面积近400平方米。屋内有前后两个天井,两个大厅,八个房间,梁柱上的木雕依然栩栩如生。2014年,在永修县委、县政府及县文物保护管理部门的多方运作下,由江西省财政厅、文化厅拨付专项资金72万元,对文物本体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历经221年风雨侵蚀的清代建筑“雷氏祖屋”修复完工并对外开放。这幢清代建筑是享誉中外的“样式雷”家族在其祖籍永修县留下的唯一痕迹。如今,永修新庄雷氏祖屋已成为游人寻古觅珍、探究“样式雷”文化的首选目的地。
为纪念“样式雷”始祖雷发达诞辰400周年,雷发达白玉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在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举行。随着雕像落成,对提升永修形象、丰富永修人文内涵都将产生积极影响。雷发达出生于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主持皇家建筑设计。从顺治宣统,在长达260多年时间里,雷发达一家八代十人因长期掌管“样式房”,被人们尊称为“样式雷”,目前该村还建有“样式雷”村史馆。
一榫一卯接合紧密,梁檩门窗一应俱全。12人团队精心打造的“样式雷——天坛祈年殿木结构模型”于12月14日从江西鹰潭余江启运,送达北京安装完毕后将在北京冬奥会新闻中心正式亮相。
201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庆祝“世界记忆工程”20周年,精选了24个国家和地区最具典型性的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制成图版,在巴黎总部展出,其中代表中国的就是“样式雷”图档,这是唯一一个建筑图像资源。
相关报道
2004年3月15日,当雷家第十二代后人前往位于海淀区巨山村为先辈扫墓时,发现雷氏家族祖坟被挖。
参考资料
..2023-12-21
走近“样式雷” - 南昌新闻网.南昌新闻网.2023-12-21
..2023-12-21
..2023-12-21
..2023-12-21
..2023-12-21
目录
概述
家族兴衰
起源
发迹
衰退
复兴
没落
中兴
消失
家族介绍
建筑世家
第一代样式雷
第二代样式雷
第三代样式雷
第四代样式雷
第五代样式雷
第六代样式雷
第七代样式雷
第八代样式雷
职位与品秩
社会交际
与皇家交际
在官场交际
与商户的交际
建筑成就
作品设计
样式雷图档
图样
烫样
风水理论
工匠精神
传承与保护
相关报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