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集序
唐代李阳冰为李白创作的代序
《草堂集序》为李白作品的序言,作者李阳冰,字少温,为李白族叔。这篇序介绍了李白的身世,生平主要事迹,创作情况,以及李白作品结集的经过。
李白(701-762),字太白县,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天水市秦安),一说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代属安西都护府),少时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青莲镇。一说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
作者简介
李阳冰,赵州(今赵县)人。生卒年不详。约生于李隆基开元年间。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寄寓云阳。初为冯时行令、当涂县令。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兄弟五人皆富文词、工篆书。初师李斯《峄山碑》,以瘦劲取胜。他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他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仓颉 后身。”
作品原文
草堂集序
宣州当涂县令 李阳冰
李白字太白县,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中国李,而生老子。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子昂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太和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李白,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于齐州紫极宫。将东归蓬莱,仍羽人驾丹丘耳。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扁舟而相欢。临当挂冠,公又疾。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论《关睢》之义,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作品翻译
李白,字太白县,是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家族累世为官,家世非常显赫。中世由于无辜的罪名,被贬谪到了条支,改名换姓隐居下来。不过祖先从穷蝉到舜的时代,五代人都是老百姓,名声没有多显赫,真是令人叹惜。唐朝神龙李显年号)年初,从条支逃回四川省,又对着李树生下了老子(伯阳,即老子。李耳字伯阳,号老。李姓人奉老子为祖先。此用老子代指李白)。孩子生下来的那天晚上(惊姜,用《郑伯克段于》中姜氏生郑庄公的典故),金星(又称太白星)进入梦境,所以生下来就命名为“白”,用“太白”来作字。世人都称这孩子是太白星的精灵,的确如此。
(这孩子生下来后,)不读那些不是圣贤写的书,耻于写那些淫词滥调,所以他说的话大多像是神仙说的话。凡是所写的文章,言语之中多含寄寓之意。从夏、商、周以来,《国风》《离骚》之后,继承并且赶上了屈原宋玉,超过了杨雄司马相如。千年以来,超出绝伦的人,只有李白先生一人。所以王公贵族纷纷倾倒于他,名流也纷纷与他交游;学子们纷纷向他学习,就像鸟儿拥戴不死鸟一般。卢黄门说:“陈子昂(陈子昂)提倡改变颓靡的文风,天下的文章忽然就变了风格,可到如今诗歌还是有梁、陈时代宫廷的靡靡之风。到了李白才真正有了本质变化,靡靡之风如同扫地一样被扫得干干净净。古人今人的文集,都没人看了,只有李白的文章,流行于天下,真说得上是他的能力可与大自然相抗衡啊。
天宝李隆基年号)年间,祖皇帝下诏,征招李白到宫廷中(金马,汉朝宫殿之门列置金马,故称金马门。喻指朝廷),皇帝亲自下阶迎接,如同是见了绮、皓(指商山四皓,汉代著名贤人)。用七宝床来赐食,皇帝亲手调和羹汤来给李白吃,对李白说:“你是平民,名声竟被我知道了,不是平日里道德显著怎么会这样?”把李白安置在太和殿,可以自由出入翰林院,并向他征询治国方略,暗中让他撰写宫廷诏书,别人并不知道这事。坏人好人同朝为官,因为一些利害关系就会成为诽谤的借口;忠言不被采纳,于是皇帝疏远了他。李白于是就放浪举止饮酒无度,以此来掩饰自己(的雄才大略)。撰写的诗歌,多次声称要隐居(晋谢安隐居东山,后来重新做官。成语“东山再起”即用此典故)。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人一并自称为“饮中八仙”,(贺知章等)称李白是谪仙人。朝中官员赋谪仙之类的诗歌多至数百首,大多是写李白不得意的事。天子知道李白不能够留下来做官了,就赏赐他许多财宝让他走了。于是到从祖(从祖,俗称“叔公”)时任陈留郡采访大使的李彦允那儿,请北海高天师在齐州紫极宫给李白授道箓。打算东归蓬莱,跟随神仙一起在丹丘驾车云游而已。(屈原《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李阳冰的序化用了这两句话。意思是:追随神仙于丹丘啊,留在那长生不死的地方。)
我李阳冰在当涂县(当涂,安徽县名)任职,当官不是我内心所喜欢的,李白不以我处在偏僻之地而忘记我,来与我同舟欢游。正准备卸任时,李白却患了重病。他写有书稿上万卷,还没有好好编辑。在病榻上把书稿给我,让我给他写篇序言。我想:评论《诗经》的精义,我比不上卜商(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阐明《春秋》的微言大义,我惭愧比不上杜预(杜预,晋人,曾注《左传》)。(引用这两个典故意思是我李阳冰不敢对李白的作品妄作评论)
自从中原发生战事,李白逃避战乱达八年之久,当时所写的文章,十分之九都遗失了,现在保留下来的,都是从别人那儿收集来的。序文写于宝应李豫年号,762年)元年十一月乙酉日。
说明
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篇李白诗文集的序文。李白是我国古代继屈原而后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是一位有理想、有报负而又困顿失意的志士。他的一生,是受排挤、受迫害的一生;特别在安史乱后,他抱着满腔爱国热忱,参加了永王李璘幕府,由于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受到牵连,几乎丢掉性命,弄得流浪江湖,无家可归。晚年的遭遇更为凄苦。李阳冰李白不仅有宗族的亲谊,而且是深知李白、在患难之中最能同情李白的人。当李白暮年漂泊之际,把他那里当作归宿之地;李白死后,他又担负起编订遗集的工作。这篇序文,除了叙述李白的家世出身以及彼此间交谊而外,着重地论述了两点:一是李白在唐朝初年诗歌发展历史上的巨大贡献,他的作用和影响;二是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被谗受谤的经过,政治上怀才不遇的悲哀。至于李事件,因为难于措词,只说:“自中原有事,公避八年。”用意极为隐微曲折,而笔端则是饱和着深厚的情感的。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作品翻译
说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