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博物馆是一座较为全面展示治黄历史的博物馆,是最早成立的以黄河为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也是
中原地区第一座河流博物馆。位于
郑州市迎宾路402号,占地40亩,建筑面积7045平方米。隶属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博物馆的前身是治黄展览会,1955年4月17日,展览会首次在郑州举办“治理黄河展览”。1957年馆名定为“治黄陈列馆”,是当时全国三十多个博物馆之一。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20周年,更名为“黄河展览馆”。1987年6月,正式更名为“黄河博物馆”,由舒同先生题写馆名。2012年9月27日,黄河博物馆新馆建成对社会开放。新馆位于
郑州市迎宾路402号,占地40亩,建筑面积近一万平米。
黄河博物馆基本陈列以“
中原地区国脉--
的缩影”为主题,分为序厅、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等六个展区。有藏品1万余件(套),涵盖历史文物、自然标本、书画、音像图片四大类。重要文物有有郑工合龙处碑、
之石、清壬寅下南造穿孔河工砖等。
黄河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20多个各类基地,成为弘扬黄河优秀历史文化,传播水利科学知识,教育人们树立生态环保和防汛抗灾意识,宣传人民治黄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被誉为“
黄河巨龙属的缩影”。
历史沿革
前身
1955年4月,
黄河水利委员在郑州举办了“治理黄河展览”首展,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河流博物馆诞生。为配合人大会议审议
黄河规划,同年7月,“治理黄河展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展出。于10月又移至北京故宫东华门
传心殿对社会展出,一直展至1956年2月底,观众达32万人次。“治理黄河展览”在北京结束后,又到
天津市、
济南市、
太原市、
西安市、
兰州市等地巡回展出,观众达129万人次,包括40多个国家5000多位外宾。
定名
1957年7月,“治理
黄河展览”巡展结束后,展品被运回
郑州市,在郑州馆舍布展。10月1日,“治理黄河展览”正式对全社会开放展出,定馆名为“治黄陈列馆”。1958年,该馆曾先后接待过周恩来总理和郭沫若副委员长。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闭馆,直到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
黄河20周年,根据治黄取得的新成就,重新组织展览对外开放,更名为“黄河展览馆”,由郭沫若题写了馆名。1987年6月,正式更名为“黄河博物馆”,由中国第一届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题写馆名。
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黄河博物馆(时为黄河展览馆)已是
河南省对外开放单位,省政府的外事接待大都安排来馆参观,每年接待外宾3000多人次,90年代发展到每年6000多人次。进入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
黄河博物馆的主体陈列《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通过历史文献、图片、文物标本、灯光图表、工程模型以及录像、多媒体电脑、数字化玻璃地台、幻影成像等,展示了黄河的自然地理、历史灾难、现代治理成就和未来前景。到了2005年,黄河博物馆(老馆)建馆50年来,已接待观众数百万人次,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遗产、传播水利科学知识、宣传现代治黄成就、增强民众水患意识的重要场所。
21世纪初,黄河博物馆先后接待了泰国公主诗琳通、
埃塞俄比亚水利部部长贾索、中国驻美首任大使柴泽民、中国驻
大阪领事钱昌奎、中国台湾上层人士郝柏村等多位贵宾,2003年和2005年还两次接待了参加“黄河国际论坛”的各国会议代表,是中国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水利行业博物馆。
新馆落成
2005年底新馆开始建设,馆址迁至
郑州市迎宾路。于2012年9月27日,黄河博物馆新馆建成对社会开放。建筑面积近一万平米。新馆北望
黄河,南邻迎宾路,西靠
花园路,东接中州大道。在2016年6月,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河博物馆挂牌成立了黄河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目的为研究、传承、发展和弘扬黄河文化。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博物馆,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于2020年6月,“历代著名诗人赞黄河”朗诵会在黄河博物馆隆重举行。2021年10月,
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在黄河博物馆正式发布。在2022年3月,黄河博物馆宣教人员来到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与该校师生共同开启了一场黄河文化的“校园探索之旅”。此次
黄河博物馆选取了二十余块宣传展板,全面展现了黄河流域自然风貌、黄河历史文明印记以及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治黄成就等内容。2023年1月,黄河博物馆入选国家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0月31日,
中原地区保护
黄河基金会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专项基金启动仪式在黄河博物馆举行。
陈列展览
黄河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华夏国脉--
黄河巨龙属的缩影”为主题,分为序厅、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等六个展区。
序厅
进入黄河博物馆的序厅,迎面是一幅立体的巨幅
壶口瀑布图。序厅是对博物馆整体展览情况进行大体概括。
流域地理
第一展区以“流域地理”为主题,向人们勾勒出一幅
黄河自然概况图:大约670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原来散落在黄河流域的众多湖泊,逐渐融汇,大约14万年前,形成万里巨川——黄河。行至黄河流域沙盘模型前,黄河流域河川大地尽收眼底,一段四分钟的《黄河自然概况》短片,讲述了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风光。流域地理展区通过黄河形成、远古生态、九曲黄河三个单元展示出黄河自然地理地貌、气候、物产。
民族摇篮
连接第一展区和第二展区的是一条通道,拾级而上,仿佛穿越了
开封市“
城摞城”那段历史时光。通道右手侧墙壁呈现的是开封“城摞城”的历史变迁。底部,绘制了地下十几米的战国时期的魏大梁城;中间,描绘了地下8米的
北宋东京城遗址;中上部,地下5米的明代的城;上部则象征现在的开封城。
进入第二展区,
展柜中形态各异的石器、陶器。墙壁上刻画着诸子百家代表以及每个学派对于水的论述,被称作“百家戏水”。展柜中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用
背角无齿蚌摆塑的龙虎图是最久远的一条龙的形象,已经有64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
中华龙乡”。民族摇篮展区通过“逐水而居”“文明之光”“人文始祖”“王朝中心”“灿烂文化”五个单元展示悠久的黄河文明发展历程及灿烂的黄河文化。
千秋治河
进入第三展区,首先是明代治河专家
潘季驯的《河防一览图》,它是一幅从
黄河源头到入海口的长卷,并把当时黄河上修建的堤防体系做了详尽说明。展区中有宋代黄河分段管理的界碑——埄碑,1987年出土于河南汲县
废黄河大堤。碑的正面阴刻三行文字,中间一行刻“
卫辉市河堤下界埄堠”;右边行刻“西至上界永”,左边行刻“福村八十里”。“从哪里到哪里,谁负责,责任划分非常清晰,相当于现在的河长制。”还有一块镇馆之宝——郑工合龙碑,此碑记述的是
清代最大一次堵口事件,历时一年时间(1887—1888年)。这次堵口工程花费白银1200万两,占当时朝廷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史称“郑州大工”,工程还首次使用水泥、电话、铁制轨道运土车等,开近代在
黄河上引进新型材料和先进技术之先河。 千秋治河展区通过黄河水患、治河
春秋、漕运灌溉、河神祭祀四个单元展现
中原地区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及漕运灌溉的发展演变。
治河新篇
治河新篇展区通过黄河归故、流域规划、防洪防凌、资源利用、水土保持五个单元展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举措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在治河新篇展区,展览的是一幅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
黄河归故、流域规划、防洪防凌、资源利用、水土保持等方面保留下来的图文资料以及重大成就。
人水和谐
和谐之路展区通过新问题新挑战、新理念新措施、新号角新征程三个单元展现黄河治理目前仍存在的新问题、新挑战及新的治河理念和实践。
馆藏文物
黄河博物馆是一座展示治黄历史的博物馆,有藏品1万余件(套),涵盖历史文物、自然标本、书画、音像图片四大类,已初步形成了具有黄河特色的藏品体系。
郑工合龙处碑
郑工合龙处碑是黄河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国家一级文物,是研究
清代最大一次堵口工程不可多得的实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称为“三绝碑”,由堵口亲历者、河东
河道总督、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
吴大澂题写。
该碑通高2.86米、宽0.76米。碑首为高浮雕二龙戏珠图案。并有阴刻楷书“皇清”二字,碑肩为浅刻云水图案。碑身阳面正中阴刻篆书“郑工合龙处碑”五个大字。碑身阴面为满幅篆书文字,共8行,满行最多18字,碑文为:郑工堵筑决口,经始于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讫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九日竣工。钦差督办
礼部尚书高阳
李鸿藻、前署
山西省河道总督义县李鹤年、前河东河道总督
觉罗成孚、
河南巡抚望江县倪文蔚、今河东河道总督吴县
吴大澂勒石纪之。而系一铭,铭曰:兵夫力作劳苦久,费帑千万堵兹口。国家之福,河神之佑,臣何力之有?
河源之石
河源之石于1952年,由黄河源考察队采集制作。千百年来,人们对神秘的黄河源充满了无穷的想象。早在战国时期《
尚书·禹贡》中的“导河积石”,被认为是关于黄河源的最早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考察黄河源,是
孛儿只斤·忽必烈派都实考察黄河源,最远到达
星宿海。元代的
潘昂霄写成《
河源志》,从而产生了中国第一部有关黄河源的专著。
1952年8月,新中国第一支黄河河源查勘队正式组成。经过艰难跋涉,他们来到了
约古宗列曲。在西南山坡前有众多泉眼,泉水涌出后合为三股泉流,
黄河就是从这涓涓溪流中,开始了万里行程。查勘队员们搬来一块石头,刻上“
河源市之石”4个大字,并刻上当地民众认定河源的
藏语,以纪念此次黄河源之行。这次黄河源大查勘,历时61天,行程5000多公里,实测地形面积2625平方公里。经过几个月的整编,完成了《黄河河源查勘报告》和《黄河源区及通天河引水入黄查勘报告》等重要成果。
穿孔河工砖
清壬寅下南造穿孔河工砖,用于防洪抢险的普通料物,长40厘米,宽26厘米,厚8厘米,阴刻“壬寅下南造”,砖体为椭圆形,两端各呈现圆弧状,砖中间还有一小圆孔,由
清代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二年(壬寅年,公元1842年)河南山东
河道总督栗毓美在河南原阳首创。
栗美在一次备料时,发现残缺的旧砖墙虽然多年雨水冲刷,泥沙浸灌,但仍非常坚固。他决定试用砖坝抢护。经过四十多天昼夜抢修,共筑长短砖坝60余道,在随后的大雨中,新筑的砖坝安然无损,有效地防止了灾情的蔓延。河工用的大砖为椭圆形,每块重20斤左右,中有圆孔,可以用绳穿系易于抛修,并且可以砌筑坝体。虽然河工砖有很多优势,但由于其
烧造工序多,时间长,最终导致这一技术创新仅推行了100多年便不再使用。但这无疑是
黄河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
蓝铜矿
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
文石,也叫
蓝铜矿。它常与
孔雀石一起产于
铜矿床的氧化带中。
蓝铜矿可作为
铜矿石来提炼铜,也用作蓝颜料,质优的还可制作成工艺品。它还是寻找铜矿的标志矿物。蓝铜矿为柱状、厚板状、粒状、钟乳状、土状等。深蓝色有玻璃光泽。早在4000年前,
古埃及人就开采了
苏伊士和
西奈半岛之间的矿山,利用孔雀石作为儿童的护身符,驱除邪恶的灵魂。在
德国,人们认为佩戴孔雀石的人可以避免死亡的威胁。
中原地区公元前十三世纪殷代已有
孔雀石石簪工艺品。
山西鳄鱼化石
山西省鳄鱼化石(学名:
山西鳄)长1630厘米 宽71厘米,属于主龙形下纲
引鳄科,为史前肉食性
爬行纲,生存于
三叠纪中期的中国
山西省,距今约2亿2000万年前。在恐龙出现以前,山西鳄等早期肉食性爬行动物,称霸陆地达数百万年之久。
山西鳄身长2.2米,高度约0.5米,具有强壮的颌部。山西鳄被认为行动迅速,并以较小、行动较缓慢的动物为食。
《黄河源》绘画
《黄河源》是朱乃正在1981年创作的。画高79.5厘米,长为119.5厘米,画面景物以白色为主色调,既展现黄河源头,巍峨高峰,积雪绵绵,水流清澈,空旷静谧的景观,又描绘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自然神韵。整幅画作笔法极为细腻,气势境界至大,蕴含丰厚,可远观可细读,意趣盎然。
价值意义
黄河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20多个各类基地,成为弘扬黄河优秀历史文化,传播水利科学知识,教育人们树立生态环保和防汛抗灾意识,宣传人民治黄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被誉为“
黄河巨龙属的缩影”。
在1989年,由于黄河博物馆竭诚合作,中国台湾《大地地理》杂志与大地艺术中心在
台北市成功举办了“黄河黄土黄种人”展览。这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展出,像是慈母和家园的召唤,又像是根的吸引,在台湾各界引起巨大轰动。应观众要求,展览又移至
台湾博物馆展出,“
黄河黄土黄种人”展览理所当然地载入了新时期海峡两岸交流史。黄河水利委员会创办的社科类刊物《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即名源于此。
黄河博物馆作为宣传黄河的“窗口”,发挥着沟通海内外的桥梁作用,许多外国朋友和海外侨胞在这里“游览”黄河,感受黄河,黄河从这里流向五洲四海。
获得荣誉
参观信息
交通路线
乘公交263路、520路、270路等,迎宾路
花园路站下车即到,(也可乘坐地铁二号线
刘庄站下车转乘32路公交车)
开放时间
每周除周一检修、维护设备闭馆外,其它时间(含法定节假日)均正常开放。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
相关评价
黄河博物馆新馆陈列以“
中原地区国魂——
黄河巨龙属的缩影”为主题,全面展示黄河自然概况、黄河文化、历代治河、新时期治河新理念与实践。走进黄河博物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献,一个个雕塑、
碑刻无不让人跨越时空,回溯悠久的黄河文明,回望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黄河博物馆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以河流的治理与开发为专题的独具特色的博物馆”。(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工作人员 评)
“我们在世界各地参观过很多博物馆、展览馆,却没有见过你们这样把一条河装进了博物馆,而且办得这样引人入胜。希望这个有意义的展览能在中国展出,让不能来中国的人民了解伟大的治黄工作。”(
大英博物馆协会参观团 评)
参考资料
黄河文化.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