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台帖
唐代诗人李白传世书法真迹
《上阳台帖》是唐代诗人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纸本,纵28.5厘米, 横38.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用白麻纸书写。关于其创作的时间地点,学界存在争议。
《上阳台帖》内容为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为赞美高山长水、物象变换之风景所作。引首有清乾隆题“青莲逸翰”,帖后纸有清乾隆、宋徽宗等题跋。此帖用笔跌宕自如、快健流畅,结体参差跌宕,顾盼有情,章法疏密有致、浑然一体,有苍劲雄浑、气势飘逸之美,体现了李白“不师古”“贵天真”的书法追求,也和他豪放俊逸的诗风相得益彰。
《上阳台帖》在宋徽宗时被收入宣和内府,后来依次在南宋赵孟坚、南宋贾似道、元代张晏等人手中流传,后几经辗转被著名文史家、收藏家张伯驹购入。1952年,张伯驹将该帖赠与毛泽东主席。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办公室将其调拨,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被定级为中国“一级甲等”文物。《上阳台帖》无论是从文辞还是整体的样貌上都透露着时代赋予的气息,受众人珍视,被誉为国宝。
创作背景
创作环境
唐朝时期社会繁荣、经济发达,造就了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此时期人们生活富足、安定,文化交流频繁。盛唐时期,政治的开明极大的促进了各种艺术的发展,统治者完善科举制、提倡书法艺术,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人墨客们大胆创新,使得唐代书风有了很大的改变。李白正是盛唐时期风格各异的文人墨客之一。李白一生屡遭磨难,多历坎坷,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生活经历,使他酷爱山水、慕仙崇道,诗文、书法多以咏画诗为主;由于李白的家庭久居西域,其作品风格也受到西北边陲阳刚豪放的民风影响。种种因素促进了他狂逸、豪放的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他为书坛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唐朝文学文化的繁荣,而《上阳台帖》作为其传世的唯一墨宝,其展现的豪气雄健,正是此时期“诗作瑰丽而明媚”的体现。
创作过程
天宝三年(744年),44岁的李白李隆基“赐金还山”,离开长安至洛阳市,遇杜甫,两人共渡黄河,同游王屋山。在阳台观,李白见到已逝故交司马承祯所作的山水壁画,有感而作《上阳台》。“山高水长,物象千万”是夸赞画中山水之景象,“非有老笔,清壮何穷”是赞誉司马承祯作画用笔之高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中原地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绵阳市(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镇),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5岁随父李客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作品内容
原文内容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县
本文是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山高水长”为山峰高耸,水流远长的意思。作者站在山顶看千尺高峰层峦叠嶂,俯临江水万里之长向东而去,于是发出了“山高水长”的感慨。“物象千万”即大自然的物候现象、景物、景象千变万化。由于身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天气阴晴不定、云雾变幻莫测,形状飘忽不定,才有了朝云暮雨、变化万千的景色,作者面对这样的景色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于是发出了“物象千万”之钦佩之情与感慨之义。“非有老笔,清壮何穷”意为如果没有老练娴熟的笔法,怎么能够描写穷尽这清新豪健的景色呢?李白面对“山高水长,物象千万”的景象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无比钦佩之情,因而感慨自己年少,才能难以描绘这般千变万化之景,只能陶醉其中不能自拔。作品描绘了李白赞美高山长水、物象变换之风景,抒发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变幻莫测之钦佩赞美之情。
题跋与钤印
引首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的楷书,在引首处题“青莲逸翰”四个大字。
题跋
《上阳台帖》手卷有题跋8人共10处,以从右至左的顺序,如下:
前隔水引首有北宋宋徽宗宋徽宗的题跋(正文右上方),以瘦金体书题签“唐李白上阳台”;
紧接帖后(正文左侧)的是乾隆的隔水题跋: “太白此帖语文集所不载,宋徽宗跋乘兴踏月云云,别是一帖,见于《宣和书谱》,盖泛论白书,非专指是帖也。 观其笔气豪逸,非他人所能赝托,张晏以下诸跋,亦皆可据 其为青莲遗墨不妄耳。”
宋徽宗宋徽宗在后隔水跋:“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知名收藏家、官至御史中丞张晏在卷尾跋:“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当时沉香亭待醉,高力士脱靴,宜矣。时大德九年岁在乙巳正月五日,集贤学士张晏敬书。”
文学家、理学家、书画家杜本题:“唐人无不能书者,盖有其源流耳。尝闻赵孟頫公之言,以谓赋诗作文及书与画,无不用工。至于名世传后,则各有其品。太白之书何如长史,然豪雄浑壮,固不异也。杜本观。”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欧阳玄称赞道:“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王馀庆题:“至正丁亥正月乙卯,金华王馀庆获观于同里陈达氏京师寓舍观志之斋。”元末明初史学家、文学家危素题:“明日东阳童梓良仲携此卷过余金台坊寓舍,获观之。想其飘然有凌云之思也。”驺鲁题:“丰城驺鲁观于危太史家。”
钤印
南宋赵孟坚的“子固”“彝斋”二印和贾似道的“秋壑图书”一印。
元代张宴的“张晏私印”“端本家传”“襄国张姓”、欧阳玄的“欧阳玄印”印。
明代项墨林的“墨林项季子章”“项墨林”“项墨林”“项元汴印”“项墨林家珍藏”“子京珍秘”“墨林秘玩”“煮茶亭长”“项墨林鉴赏章”“项子京氏”“子京父印”“李项氏世家宝玩”“项叔子”“项墨林父秘之印”等印。
清代安歧“安岐之印”,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乾隆御笔”“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古希天子”“八徵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等印。
近代收藏家张伯驹的“张伯驹珍藏印”“张伯驹父珍藏之印”和骑缝葫芦印“京兆”等印。
艺术鉴赏
点画
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字字草法精熟、笔画浑厚、方圆结合、爽朗挺拔,侧锋起笔,中锋按压行笔,自然加速收笔出锋,点画形态、轻重提按皆运笔由心。如起手的“山”字,竖画以侧锋撇出,竖折及相连的短竖呈横的形态,笔画浓重简洁。“高”“万”“白”等字,转折处笔画多外拓,字内空间宽博。
结体
《上阳台帖》行草相间,字字饱满、磊落大方,参差跌宕,开张有致,体态或宽博典雅、豪气雄健,或平正含蓄、自然天真。
章法
《上阳台帖》布局疏密得当,节奏鲜明,张驰有度。“山高”两字,犹如空中坠石,体现出一种险疾之势。“老”“清”“台”三个粗笔大字,相互呼应,构成一个居中的审美三角,将各行联系为一个整体。“壮何穷”三个小字则笔画筋连,夹藏于三个大字之间。此六字大小错落有致,犹如扶老携幼、顾盼有情,妙不可言。落款的“太白”二字,“太”下点与“白”上点并排斜下,“白”中两横化为两点并排斜上,与上两点呼应,也颇有谐趣。
墨法
《上阳台帖》用墨挥洒有力,变幻无穷。开篇以两个字“山高”提笔,用浓墨勾勒出山峰的形态。接着转动毛笔笔尖,用先秦时期的两个篆字作为引文,将其用墨迹书写在纸上,尽全力一气呵成,来回反复。在速度紧迫的时刻突然行笔,到关键之处用特殊手法来制止劲锋。再次引用二三、甚至千万不同的字句,映射左右,两笔相交之处,明显留下二次痕迹作为结尾,完成了入字。然后再次迅速提起笔,迅速离开。在转折的角落处,篆法稍显隐晦。
气韵
《上阳台帖》四言词句,简洁隽妙,文辞精美;书法字迹磊落,浑厚跌宕,意态万千,两者浑然一体,自然天成。整幅作品有豪放雄浑、气势飘逸之美,给人一种雄壮辽阔、生机勃发、气象不凡之感,体现了李白笔气豪逸的风格,彰显了自信宏大的盛唐气象。
作品地位
《上阳台帖》由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李白所作,无论是从文辞还是整体的样貌上都透露着时代赋予的气息,受众人珍视。作为其传世的唯一墨宝,此作品在中国书法艺术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一级甲等”文物,被誉为国宝。
流传与著录
流传
《上阳台帖》在宋徽宗时被收入宣和内府,后来依次在南宋赵孟坚、南宋贾似道、元代张晏、明代项墨林清代盐商江孟明、清代梁清标和清代安岐手中辗转流传,清乾隆再次被收入内府。清末民初,该帖又从宫中流出,落入古董商人郭葆昌手中。1937年,著名文史家、收藏家张伯驹获悉《上阳台帖》可能会流落海外,于是高价将其收购。张伯驹知道毛泽东酷爱书法,特别喜欢诗人“三李” 的书法,即李白李贺李商隐的作品,于是在1952年,张伯驹托人将该帖赠与毛泽东主席。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办公室将其调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著录
《上阳台帖》曾被著录于清代顾复 《平生壮观》、清代梁清标家的装裱师所作《装余偶记》、清代安歧《墨缘汇观》、清乾隆内府《石渠宝笈·初编》、现代画家吴湖帆《吴氏书画论》中等。
作品评价
宋徽宗在题跋中对《上阳台帖》给予了高度评价:“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现代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此帖有李白名款,有宋徽宗亲题签和跋,用笔不循故常,天马行空,吻合于李白诗风豪迈不羁,宜为太白县真迹。”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古书画临摹复制专家常保立称赞道,“太白县以诗文青史第一行世,不特书法。白此帖中,唯质成文,援笔墨中锋引带,驭锋直冲拔真气,点承暗筑运斤风,沉着痛处,出者进也,纵勒驰掣间:煌煌然,若熔出冶,随地流走,真大德曰生也。”
黄庭坚评李白:“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山谷题跋》)
相关争议
创作时间
关于此帖的创作时间,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一说此贴创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为李白与杜甫同游王屋山时所作。二说认为此帖写于开元十三年三月十八日(公元725年),为李白25岁出蜀漫游初所作;
创作地点
关于此帖的创作地点,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一是认为该作品创作于天宝三年的王屋山阳台观(今河南济源市王屋山阳台宫),二是认为创作于阳台山上的阳云台(今重庆市巫山县新城所在地)。
真伪鉴定
启功为代表的书画鉴定家,认为《上阳台帖》有宋徽宗的 “鉴定”、太白款字迹不是钩摹,且帖字是唐朝中期风格,流传有序也历历可考,鉴定它是李白的真迹。
当代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则认为《上阳台帖》是古伪本,是宋代人的伪作。他认为帖上书写用的不是晋、唐人常用的硬劲笔,而似是宋人散卓无心之笔,且帖上没有钤“宣和内府七玺”,因此得出《上阳台帖》不是李白真迹的观点。
重要展览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创作环境
创作过程
作品内容
原文内容
题跋与钤印
引首
题跋
钤印
艺术鉴赏
点画
结体
章法
墨法
气韵
作品地位
流传与著录
流传
著录
作品评价
相关争议
创作时间
创作地点
真伪鉴定
重要展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