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元月以原上海新新越剧团为基础,又由
上海越剧院、上海合作越剧团等十六个文艺团体抽调了一批演职人员组建成立。团长高剑琳,副团长
许瑞春,演职人员(当时)一百余人,行当齐全,阵容整齐。著名演员有
高剑琳(小生)、许瑞春(老生)、
姚月红(花旦)、
曹玉珍(花旦)、
胡少鹏(小生)、刘素素(花脸)、
胡佩娣(花旦)、胡申棉(花旦)、
张明芬(小生)等。编剧导演和各类艺术人才有韩义(编剧、导演)、
江上青(编剧)、马田野、马赛(导演)、王珠娟(导演)、刘厚德(舞美兼绘景师)、
顾志刚(作曲)、罗昌荷(绘景)、俞四九(主胡)、任天喜(
鼓板)等。
1956年该团以《
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参加了
陕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见图)获得演出
一等奖,舞台美术一等奖,音乐一等奖。高钊琳(饰梁山伯)、
曹玉珍(饰祝英台)、
许瑞春(饰
祝公远)分别获得演员一等奖。1959年进京演出《红梅记》、《状元打更》等剧,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剧团演员。1964年,
越剧《杨立贝》获得陕西省现代戏调演一等奖。
剧团扎根
西安市,除为华东各地支援
西北建设的职工、干部演出外,曾先后到北京、
山西省、
山东省、安徽、
河南省、
四川省、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等地巡回演出。在上海、
江浙一带颇有影响和雄厚的观众基础。曾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和全国三八红旗单位等光荣称号。“文革”中剧团被解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建制。该团长期生活在
北方地区,在表演艺术上受到北方戏曲艺术的影响。越剧《红梅记》、《三滴血》、《双青天》、《红珠女》等剧目在演出上广泛吸收了
秦腔、
豫剧、
京剧、
川剧等剧种的优秀艺术技巧,丰富了越剧的表演艺术。30多年来,共演出各类剧目150多个。其中《
梁山伯与祝英台》、《
秦香莲》、《宝玉与黛玉》、《盘夫索夫》、《
孔雀东南飞》、《
西厢记》、《红梅记》、《状元打更》、《红珠女》、《情探》等,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久演不衰。1979年,剧团为庆祝
西安市与
日本奈良结为友好城市,创作演出了《阿倍仲麻吕》一剧,歌颂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受到日本友人的赞赏。1980年由青年演员胡申棉、
张明芬主演的大型神话剧《红珠女》,受到上海文艺界的高度赞赏。1988年剧团撤销。
1988年剧团撤消后,部分演员回
上海市等南方城市发展,另一部分则留在了西安,时常参加一些小型活动的越剧演出。
1999年在由专业演员和越剧爱好者组织发起,通过
西安市文化局审批,西安越剧之友艺术团成立。后改为西安越剧艺术团。受到了
陕西省和西安市各文化管理机关的关心和支持,受到了
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团,
茅威涛工作室及北京、
天津市、贵阳、
成都市等市越剧团体的祝贺。著名
越剧表演艺术家
徐玉兰更是欣然担任名誉团长。
2014年12月,西安越剧艺术团十五周年庆祝演出成功举办。十五年来,西安市越剧艺术团,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尤其是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的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天职。十五年来我团以改革为动力,以繁荣为目的,为我省市培养了一大批越剧爱好者骨干人才和一支比较强的演艺队伍,排演了几十个越剧经典唱段和折子戏。还从全国比赛及北京、
杭州市、武汉、
宁波市等各级各类展演比赛中捧回了几十个奖状奖杯;不仅登上了
陕西省电视台《
秦之声》栏目和
上海市东方电视台《七彩戏曲》荧屏,更有陕西《
当代戏剧》、《
大秦腔》、《西安艺术》、《西安晚报》、《
文化艺术报》和
天津市《
今晚报》、上海《
新民晚报》、
越剧博物馆《越剧》杂志等报刊,都对我团的许多演艺活动给予了及时的报道鼓励。15年间,我团先后12次参加了全国各类大赛,参加了第17届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颁奖典礼演出,曾由我团两次组织了陕西戏迷联欢会,使京、秦、豫、越、
黄梅戏等广大戏迷济济一堂,在省、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
越剧这朵江南奇葩在三秦大地上灿烂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