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皂荚(
学名:Gleditsia japonica var.delavayi(Franch.)L.C.Li),又名云南皂荚、滇南皂角树、滇皂角等,为
豆科(Fabaceae)
皂荚属(Gleditsia)植物。该物种分布于中国中南部地区及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地区,在中国产于
云南省、
贵州省等省,主要生长在
温带,生于海拔1200~2500米的山坡林中或路边村旁。
滇皂荚是一种
乔木,高7~15米。茎枝具粗而微扁平分枝的刺。偶数羽状
复叶簇生,小叶为长椭圆形,微偏斜,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微斜,边缘具圆锯齿,无毛。花两性或单性异株,花排列成稀疏的
总状花序;花瓣呈白色,
雄蕊10枚。
荚果呈条形,扁而弯,棕黑色,种子呈卵圆形,长约1厘米。花期6月,果期11月。
滇皂荚木材坚实,强度较大,耐腐耐磨,是制作工艺品、家具的特等木材;其种子外
胚乳可食用,富含16种氨基酸,营养素种类较为齐全,是一种较好的营养保健食物;其果实和刺还可入药。滇皂荚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性能和固氮改良土壤的特点,可作为绿色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保护工程的树种。
栽培历史
滇皂荚是中国
云南省特有的
经济林树种,当地人工种植滇皂荚的历史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
梁河县、
保山市的
腾冲市最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是中国云南省皂角米的主产区。随着滇皂荚经济价值的不断提升,在梁河等地已开始了滇皂荚的规模化人工种植。
形态特征
茎
叶
偶数羽状
复叶簇生,小叶7~9对,为长椭圆形,微偏斜,长3~6.5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微斜,边缘具圆锯齿,无毛。
花
花两性或单性异株,花排列成稀疏的
总状花序;萼片3~4片;花瓣3~4片,呈白色,
雄蕊10枚,
雌花长7~8(9)毫米。
果实及种子
荚果长30~54毫米,宽4.5~7厘米,呈条形,扁而弯,有时扭转,革质,无毛,棕黑色,网状明显,腹缝线常于种子间溢缩,内有15~45粒种子,呈卵圆形,长约1厘米。
物种分布
滇皂荚分布于中国中南部地区及
喜马拉雅东部地区,在中国产于
云南省、
贵州省等省。
生长习性
滇皂荚主要生长在
温带,多生于海拔1200~2500米的山坡林中或路边村旁,性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
黏土或
松软土中正常生长,但以深厚肥沃适当湿润的土壤为佳。其生长速度较慢,但寿命长,可达六七百年,是一种深根性树种,一般需要经过6~8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结果,但其结实期可达数百年。花期6月,果期11月。
繁殖方式
芽砧嫁接繁殖
在
嫁接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后播种育苗,将其作为砧木使用。在滇皂荚萌动期间,从滇皂荚优树上,采集树冠外围圆滑通直,芽眼饱满的1年生穗条。一般于12月~次年2月进行嫁接,之后将嫁接好的苗木栽植到营养袋内。植苗时,需防止窝根,并将营养土压紧、压实使土壤和根系紧密结合。
播种繁殖
滇皂荚的播种繁殖可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采种一般于10月底进行,需选择
树干通直、生长较快、发育良好、种子饱满、连续挂果10~25年的窄型紫荚型滇
皂荚母树,采摘靠近树干基部的皂荚,并晒干,留下籽粒相连的皂荚作种。此外,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
栽培技术
造林
一般选用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滇皂荚半年生袋苗进行栽植。因滇皂荚一年有两个生长期,故栽植时间宜选在6~7月。其树冠较大,初植密度较稀,需用植苗的方式,并按照一定的行株距栽植。一般采用“品”
字形配置方式,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此外,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外高内低有利于保持水土。
田间管理
对于刚定植的滇皂荚园地应全面垦复,
坡地为带状垦复,可覆盖稻草以保持温湿度,也可套种矮秆作物,如:花生、黄豆等。从定植的第二年起,可在每年冬春季节施用有机肥、复合肥,并进行中耕除草。
病虫害防治
病害
滇皂荚
嫁接后的幼苗期主要受根腐病危害,发病时从植株根部起初见表皮有黄色小点,后逐渐变黑腐烂,直至整株死亡。一般可在冬季用波美度
石灰硫黄合剂进行喷施防治。
虫害
滇皂荚的主要虫害有
瓢虫、食心虫及
蚜虫、
木虱等,金龟子一般于夜间行动,危害植株的嫩叶,可在其成虫期间天黑前用灭
氯氟醚菊酯喷施防治或用灯光、火光诱杀成虫;食心虫专以树枝干髓为食,多见危害
皂荚一年生枝条,一般可采用高效的杀虫剂喷施防治;蚜虫一般危害植株的新稍嫩叶,植株受害后其枝条萎缩、弯曲、叶片脱落,一般可在其虫卵及
美国白灯蛾出现时用凌锐杀虫剂喷施防治。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滇皂荚是中国
云南省特有的多功能经济树种,其木材坚实,心材呈红褐色,边材为淡黄褐色,强度较大,耐腐耐磨,是制作工艺品、家具的特等木材;其
荚果煎汁有良好的去污能力,能代替肥皂,还可用作绿色杀虫剂。此外,滇皂荚中含有的皂荚豆胶具有与
瓜尔胶、
胡卢巴胶等相似的性质,是一种良好的
化工原料,可用作
增稠剂、增稠剂、
粘结剂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印染浆纱、
造纸、采矿选矿等工业生产方面。
食用价值
滇皂荚是
皂荚属中唯一的种子外
胚乳可食用的种,其外胚乳俗称
皂角米、
皂角米,口感细腻、幼滑,富含16种氨基酸,营养素种类较为齐全,属于能量供给充分的高
糖类、低蛋白、低脂肪食物,是一种较好的营养保健食物。
药用价值
滇皂荚的果实和刺可入药,其果实味辛、苦,性温,小毒,具有豁痰开窍,解毒杀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
中风、癫痫、恶疮等病症;其刺味辛,性温,具有拔毒、消肿、溃脓、下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疮肿、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
生态价值
滇皂荚的适应性较强,且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性能和固氮改良土壤的特点,能在
石灰岩山地、石灰质等贫瘠土壤及轻
盐碱地中生长,故可将其作为绿色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保护工程的树种。
物种对比
滇皂荚是
山皂荚的变种,二者都是
豆科皂荚属植物,但形态特征有不同之处:
相关研究
果壳化学成分
由滇皂荚果壳中提取的
皂苷类成分经学者初步研究确定为
三萜皂类。其结构中具有糖体、配基、
有机酸等
亲水性的大
极性基团,甙元结构较大、极性低、具有
亲脂性,在
分子结构上有类似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其
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类似肥皂溶液的泡沫,已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及建材等行业。
良种选育扩繁研究
有学者在前人对滇皂荚品种初鉴以及育苗技术研究基础上,开展优良品种选育、育苗技术创新、良种扩繁及技术推广等研究工作,完成了滇皂荚优树无性系测定工作,并向中国
云南省林木品种委员会申请认定两个优良无性系的滇皂荚品种——“梁河1号滇皂荚”及“梁河2号滇皂荚”,并获得良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