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叶点地梅
报春花科羽叶点地梅属植物
羽叶点地梅(Pomatosace filicula Maxim.),报春花科(Primulaceae)羽叶点地梅属(Pomatosace)植物。羽叶点地梅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和新疆,常生长于海拔2800-4600米间的河滩、高山草甸、高山沙石地、山坡草地及农耕地。
羽叶点地梅为一年生或二年生高山草本植物;叶全部基生成莲座状,叶片线状长圆形,羽状深裂至近羽状全裂。花葶自叶丛中抽出,伞形花序,苞片5-10,线形;花萼杯状或陀螺状,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短于花萼,冠檐5裂,喉部具环状氧化镁雄蕊贴生于冠筒中上部;子房上位,心皮多数。蒴果近球形,成熟时周裂成上下两半;种子深褐色,为不规则椭圆形多面体,外被半透明膜质蜂窝状花纹。
羽叶点地梅的干燥全草为藏医常用药材,有清热、祛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炎高血压等症。羽叶点地梅在1999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保护级别为Ⅱ级;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保护级别为Ⅱ级;2013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收录,评估等级为无危(LC);202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级别为Ⅱ级。
研究历史
1881年,俄罗斯植物学家卡尔·马克思莫维奇 (Karl Maximovich) 首次记录并描述了羽叶点地梅,并建立了单种属羽叶点地梅属,凭证标本由俄罗斯探险家尼古拉·普热瓦利斯基(Nikolay 米哈伊洛夫ich Przhevalsky或N. P. Przewalski)采集自中国的唐古特地区(Regio Tangut)。卡尔·马克思莫维奇在建立羽叶点地梅属时,指出应将其放在苣报春属Bryocarpum附近。Spanowsky W通过研究报春花亚科植物的花粉形态,将羽叶点地李属置于由点地梅属Androsace和卧地梅属Douglasia构成分支的基部。
形态特征
主根纺锤形,长2.5-7.5厘米,径3毫米,须根稀少,稍肉质,褐色
茎极度缩短。
叶多数,全部基生成莲座状,叶片线状长圆形,长1.5-9厘米,宽0.6-1.5厘米,两面沿中脉被白色的多细胞长柔毛,羽状深裂至近羽状全裂,裂片6-10对,对生或互生,线形或长三角形,宽1-2毫米,先端钝或稍锐尖,全缘或稀具不规则的裂齿;叶背主脉隆起;叶柄长达4厘米或几无柄,被疏长柔毛,近基部变宽,略呈鞘状。
花葶2-21枝,自叶丛中抽出,高3-16厘米,疏被长柔毛;伞形花序有花3-12朵,在花葶顶端聚集成头状;苞片5-10,线形,长2-6毫米,被疏柔毛;花梗长0.1-1.2厘米,无毛;花萼杯状或陀螺状,长2.5-3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被微柔毛,5裂,裂片三角形,长0.8-1毫米,锐尖,花萼果期时稍增大,长4-4.5毫米;花冠白色,稍短于花萼,冠筒长约1.8毫米,直径约2毫米,因筒口收缩而成坛状,冠檐5裂,裂片矩圆状椭圆形,宽约0.8毫米,先端钝圆,喉部具环状氧化镁雄蕊贴生于冠筒中上部,花丝极短,花药黄色,卵形,先端钝;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孔沟,萌发孔明显;子房上位,1室,扁球形,心皮多数,胎座呈“I”字形,花柱稍粗,短于子房,柱头头状。
果实
蒴果近球形,长5毫米,宽4毫米,成熟时周裂成上下两半。
种子
通常具种子6-12粒,深褐色,为不规则椭圆形多面体,外被半透明膜质蜂窝状花纹,胚乳粉质。
物种分布
羽叶点地梅为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种,分布于青海省达日县玛多县兴海县泽库县、贵德、湟源县),四川省石渠县德格县松潘县),西藏自治区(比如),甘肃省玛曲县卓尼县夏河县岷县、临潭),新疆。
生长习性
羽叶点地梅为一年生或二年生高山草本植物,适合生长在潮湿寒冷的高海拔地区,常生长于海拔2800-4600米间的河滩、高山草甸、高山沙石地、山坡草地及农耕地。花期5-6月,果期6-8月。
自然繁殖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羽叶点地梅为种子繁殖,种子相对较小可以通过风力传播。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羽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适宜分布区为中国西藏、青海省东南部、四川省西北部、和甘肃省东南部。海拔高度是影响羽叶点地梅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温度和降水量。
致危因素
随着全球升温,羽叶点地梅的适宜分布区也在减少。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将促使羽叶点地梅向更潮湿、更寒冷的高海拔地区迁移。在未来羽叶点地梅的适宜分布区将会集中到中国青海省东南部的三江源地区。
保护等级
1999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保护级别为Ⅱ级。
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保护级别为Ⅱ级。
2013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收录,评估等级为无危(LC)。
202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级别为Ⅱ级。
保护措施
在羽叶点地梅的自然分布区内,包括中国甘肃祁连山,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等地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用途
学术研究
羽叶点地梅耐寒,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台面地区,因此是研究青藏高原台面植物物种冰期进化历史的理想材料,对揭示青藏高原高寒植物区系第四纪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医用药用
羽叶点地梅的干燥全草可入药,为藏药“日官孜玛”的来源植物之一,也是藏药“热衮巴”的正品原植物。在花期采收全草,洗净根部泥土,去除枯叶,晾干。气微,味辛、微苦、微涩,性苦、寒,有清热、祛瘀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炎高血压子宫出血、月经失调关节炎等症。
园林观赏
羽叶点地梅属于典型的高山物种,植株矮小症,常形成密丛或垫状体,花色艳丽,株型优美,是较好的观赏植物。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
羽叶点地梅含有酚性物质、糖类皂苷黄酮内酯植物固醇芳香油氰甙等化学成分,具有镇静、镇痛、解热和抗炎药等作用。羽叶点地梅甲(pomatoside A)是从羽叶点地梅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细胞学研究
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羽叶点地梅的间期核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分别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和中间型;染色体数目为2n=20,核型公式为2n=18m+2sm,染色体基数为 x=10;染色体大小介于4.1-6.4微米之间;核型不对称性为2A型。
演化研究
羽叶点地梅染色体基数为 x=10,叶羽状深裂,蒴果盖裂,远比点地梅属植物更为特化,很可能是由点地梅属直接演化而来。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羽叶点地梅属及其近缘类群的分化可能是在第三纪中新世以来才进行的。分子地理标记的结果支持形态学研究提出的中国东南部及青藏高原东部地区为羽叶点地梅属及其近缘属的起源地的假设。
近缘种辨识
细胞学、孢粉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均表明羽叶点地梅属与点地梅属植物近缘。从花和果的形态及结构看,羽叶点地梅与点地梅属植物非常相似,花萼均为杯状,花冠筒坛状,喉部收缩且具环状附属物,蒴果均近球形。在外部形态上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蒴果开裂的方式不同,羽叶点地梅的蒴果为盖裂,点地梅属植物的蒴果为5瓣裂。
混淆种辨识
羽叶点地梅与分布在相同生境中的十字花科西藏豆瓣菜 Nasturtium tibeticum Maxim.叶形相似,在营养生长阶段不易区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羽叶点地梅为伞形花序,花冠筒状,雄蕊5,蒴果近球形;而高山芥总状花序,花冠分离,雄蕊6,长角果近圆柱形。
本草考证
藏药“热衮巴”在中国藏医药典籍《月王药诊》、《四部医典》、《蓝琉璃》、及《晶珠本草》等中均有记载。据调查,在各地使用的“热衮巴”原植物有3科4属共13种。考证发现,“热衮巴”的正品原植物是羽叶点地梅和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 Hemsl.(或为尖突黄堇Corydalis mucronifera Maxim.),其他植物为地方习用品。在中国青海、甘南藏族自治州川西等地区主要使用羽叶点地梅,在中国西藏的拉萨市、阿里、山南市日喀则市等地区则主要使用尼泊尔黄堇。
目录
概述
研究历史
形态特征
果实
种子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自然繁殖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等级
保护措施
用途
学术研究
医用药用
园林观赏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
细胞学研究
演化研究
近缘种辨识
混淆种辨识
本草考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