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科
辐鳍鱼纲鲈形目下的一科
科(食虫类:Channidae)是辐鳍鱼纲鲈形目下的一科,截至2023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分类标准中,世界共有2属41种,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收录的分类标准中,中国分布有1属7种;起源于始新世早期。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淡水流域,包括东北地区云南省等地以及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淡水水系。它们通常栖息在淡水环境的底部区域,适应淤泥质的浅水和水草丛等底栖环境,且能在浑浊和溶氧较低的水域生存。
鳢科鱼类在体型上差异很大,从小型侏儒鱼到大型种类,体长短至25厘米长至1米以上。不同种类的鱧鱼体重各异,如安德鲁鱧(Channa andrao)约重24克,而乌鳢(Channa argus)则约为8千克。它们的头部宽扁,嘴巴大,侧线完整,尾鳍呈圆形,各鳍无硬棘。鳢科鱼是极具攻击性的掠食者,它们吃各种动物,从小昆虫到大型脊椎动物,甚至包括自己的幼仔、鸟和哺乳动物。它们具有强烈的领域性和攻击性,特别是繁殖期的雄鱼用以彰显地位。
截止到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示,鳢科鱼类共有32种被列入,其中2种为易危(VU)、5种为近危(NT)。鳢科鱼类中有很多物种具有经济价值及食用价值,例如乌鳢月鳢,乌鳢被广泛用于渔业和水族贸易,也是钓鱼爱好者的目标。它们的肉可制成鱼片供出口。且富含营养,其鱼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被制成可食用的鱼油。另外,一些鳢科鱼种因其美丽外观备受水族爱好者欢迎,具有观赏价值。
起源演化
鳢科鱼类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全世界已发现大量不同时期的鳢科鱼化石标本。这使得科学家能较清楚地追溯这个家族的演化历史。鳢科鱼类最早起源于约5000万年前的新生代古近纪早期,也就是始新世早期的印度半岛北部地区,大概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发现的两种最早期鳢科鱼化石是“Eochanna chorlakkiensis”和“Anchichanna kuldanensis”,都出土于巴基斯坦的中始新世地层,约有4500万年前的历史。
在鳢科鱼类起源后的1500万年内,该科逐渐向西北方向扩张分布范围,进入欧亚大陆的中西部地区。中新世早期,约1.7亿年前,鳢科鱼已见于欧洲中部地层。而到了800万年前的晚新世,鳢科鱼类的分布已经向东、向南扩展到非洲和东亚地区。鳢科鱼类经过长时间的不断迁移和扩张,成为从欧亚非三大洲热带亚热带淡水域中极为普遍的一个鱼类家族。它们成功适应了这些地区多变的环境,是当地淡水鱼类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历史上,迷鳢属(Aenigmachanna)最初在被发现时被分类为鳢科,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更适合将其重新分类为独立的迷鳢科(Aenigmachannidae)。这种重新分类通常基于对遗传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的深入研究,以更准确地反映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
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截至2023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分类标准中,世界共有2属41种,分别为副鳢属(Parachanna)和鳢属(Channa);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收录的分类标准中,中国共有1属7种,分别为鳢属中的乌鳢(Channa argus)、月鳢(Channa asiatica)、线鳢(Channa striata)、宽额鳢(Channa gachua)、带鳢(Channa lucius)、斑鳢(Hanna maculata)、黑月鳢(Hanna nox)。
形态特征
体型
鳢科的不同物种在体型大小上存在很大差异。侏儒类型的鱼如东方鳢(Channa orientalis),体长不超过25厘米;而大多数鳢科鱼体长在30~90厘米范围;乌鳢、巴卡鳢(Channa barca)、五点雷龙(Channa marulius)、线鳢和小盾鱧(Channa micropeltes)等5种体型可达1米以上。体重根据物种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安德鲁鱧(Channa andrao)重24克,乌鳢(Channa argus)重8千克。整体形态较长,从侧面看略呈圆筒状,但在靠近尾部的地方身体变得侧扁。各物种的颜色尽不相同,例如月鳢体呈绿褐色或暗黑色;线鳢呈灰黑色。
头部
鳢科鱼类头部呈宽扁的形状,头顶部是平坦倾斜的。它有一个相当大的嘴巴,嘴巴位于脑袋的前端,下颌略微突出。这种鱼的上下颌、锄骨和腭骨都长有锋利的牙齿。此外,它具有一种称为上鳃器的器官,由第一鳃弓上的鳃骨和舌头骨构成,这个器官帮助它进行呼吸。这些特征有助于这种鱼在其生态环境中捕食和生存。
身体
鳢科鱼类身体和头部都覆盖着圆形的鳞片,头顶上的鳞片特别大,看起来有点像蛇的头部。它有一条完整的侧线,沿着身体的一侧延伸。它的背鳍和臀鳍的基部很长,胸鳍也存在。它可能具有腹鳍,但有些个体可能没有。尾鳍呈圆形。不同于一些其他鱼类,这种鱼的各鳍部都没有硬棘。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鳢科鱼类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集中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淡水流域,从中国的东北黑龙江一线,向西南扩展到云南省等地,向南可达亚洲热带地区和非洲热带的淡水水系,是典型的东亚和东南亚热带淡水鱼类。
栖息环境
鳢科鱼类属于淡水环境中的底栖鱼类,它们主要栖息在江河等淡水域中的底部区域,比如沿岸的水草丛中、堤岸的洞穴里或者淤泥质地的浅水区。这些鱼类很少活动于水的中上层,而更倾向于在淡水底层活动,是典型的淡水底栖性鱼类。还可以适应和生存于比较浑浊、溶氧量较低的淡水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该科鱼类是一个极具攻击性的掠食者,它们会吃掉任何能吞下口中的动物。这些鱼的食物非常广泛,从小型无脊椎动物到体型较大的脊椎动物都包括在内。鳢科鱼会捕食各种昆虫、甲壳动物如蟹、虾、龙虾,还有蛙类、蛇类等两栖和爬行动物。当食物短缺时,它们甚至会吃掉自己的幼仔。此外,小型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如果掉入水中也可能会成为鳢科鱼类的食物。在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中,鳢科鱼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是顶级掠食者。它们几乎没有天敌,会大量捕食其他鱼类等本地物种。不仅如此,它们还会与其他动物竞争食物和生存空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重大影响。
社群行为
该科鱼类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领地意识,尤其是在它们交配期间,如若有鱼类或人类进入它们的领地,它们可能会对其进行攻击,甚至是危及生命。它们是群居型的鱼类,且具有夜行性行为,它们生活在称为鱼群的小群体中,群体内有明确的优势级别。看到它们互相追逐和咬啮的场景并不罕见。鱼群也会一起狩猎,在浅水区充满芦苇和水生植被的地方游动。
节律行为
有些鳢科鱼类会选择在光线较弱的时段活动,如眼鳢(Channa marulius)在一天中多选择早晨和傍晚进行狩猎,其是典型的伏击型捕食者,待猎物靠近时迅速袭击。又如斑鳢则会利用水域中的植被遮蔽阳光,同时进行伪装。原生环境中的斑鳢通常独居,而这种寻找荫蔽位置的行为即为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活动环境,也有助于令其在水中相对不易被察觉,可以观察周围环境并等待猎物靠近。
适应能力
该科鱼类是高度进化的具有空气呼吸能力的硬骨鱼纲,几种鳢科鱼能通过蠕动身体进行陆地迁移,尽管它们的胸鳍缺乏像鲫科鱼那样的鳍棘。它们拥有上鳃腔用于空气呼吸,腹主动脉分为两部分以实现水陆两栖呼吸。上鳃腔在鳢科鱼成长至幼体阶段后开始发挥功能,之后一些鳢科鱼物种成为纯空气呼吸者,其他一些则是可在空气和水中呼吸的两栖呼吸者。在一些大型鳢科鱼如乌鳢中,幼鱼是可水陆两栖呼吸的,成鱼则是纯空气呼吸。上鳃腔位于鳃弓上方,颅骨的耳腔两侧,通过吸入孔与咽部相连。腔内有丰富的含血管突起的呼吸组织。这些结构使鳢科鱼能够离水存活。
生长繁殖
筑巢与交配
鳢科鱼属于气泡巢产卵型鱼类。当进入产卵季节,一对成熟的鳢科鱼雄鱼和雌鱼会建立一对一的长期配对关系,进行交配并产卵。它们会选择水流缓慢、浅水而蕴藏丰富的区域,在这里的稠密水草丛中修建巢。雄鱼会用嘴和身体不断摆动,在水草间制造一个浮动的气泡巢。这些气泡巢直径约在10~30厘米之间,呈圆球或卵球形,以水草为框架,以泡沫为内容。
产卵
该科鱼类的产卵时间主要发生在6月~8月的夏季,一般每年2~3次卵甚至更多次。通常,雄鱼会把身体缠绕在雌鱼身上,有些物种看起来像是在水柱中跳舞,同时卵被释放和受精卵。鱼卵含有大量油滴,能够浮于水面,并受到一方或双方父母的充分保护。一些宽额鳢和东方鳢保育者特征,东方鳢中雄鱼会在口中保护受精卵和后期的鱼苗。
发育
鳢科鱼的卵在离开雌鱼时体型都很小,直径约1~2毫米不等,根据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受精是通过雄鱼在卵离开雌鱼时向其释放精子来完成的。从受精到孵化的发育时间与水温相关,不同种类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在16~26摄氏度下,翠鳢(Channa punctata)的卵在54小时后孵化,在28~33摄氏度下只需30小时。乌鳢在31摄氏度下卵会在28小时后孵化,25摄氏度下需要45小时,18摄氏度下需要120小时。一般来说,刚孵化的鳢科鱼仔鱼体长约在3.0~3.5毫米,具体长度因种类而异。
人工饲养
养殖现状
鳢科鱼类中有些物种的营养价值极高,常被用来作为术后的滋补食材及出口鱼类,因此有很多人会养殖该科鱼类,形成一体化的养殖业,此外,它们还深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常常会将其养在水族箱中,以供观赏。
规模化养殖
养殖条件
鳢科中有很多物种可以人工饲养,例如乌鳢月鳢等。乌鳢养殖需要具备适宜的池塘条件:池塘面积700平方米左右,水深1~1.5米,水源呈中性或碱性,还需在池塘上方1.5左右的高度设置尼龙网,防止跳出,池内还需种植一些植物。放苗前对池塘进行消毒,合理控制栖息密度,搭配其他鱼类。实行定时定量定点的饵料喂食。
月鳢的养殖同样也需要具备适宜的池塘环境:池塘面积维持在700~2000平方米,水深1~1.5米,有独立的排灌系统,池底需放少量软泥,周围需设置网片,池内种植一些植物,放种前需要将池塘全池消毒,合理控制栖息密度,饲喂时定时定点,每5~7天换一次水。
病害防治
鳢科鱼类的抗病能力一般都较强,很少患病,但若管理不善的话也会生病。例如乌鳢若管理不善会被细菌、寄生虫感染而生病,如车轮虫病、诺卡氏菌病、腐皮病、腹水病等疾病,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如若患病,可以在池内撒抗生素或通过对池塘进行消毒来进行医治。
乌鳢外还有月醴也是如此,若管理不善同样会被细菌、寄生虫感染而生病,如晕头病、腐皮病、肤霉病及车轮虫病等,主要的防治措施还是以预防为主,改善养殖环境,控制密度,加强消毒,使用盐水浸洗鱼苗等方法。
水族馆养殖
鳢科鱼作为深受水族馆爱好者喜爱的淡水鱼类,其饲养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水族箱体积在76~114升左右,水温在9~40摄氏度,pH值在2~8左右,根据物种的不同而不同,箱中需安置过滤器;其次需要在箱底放置砾石基质,箱中提供柔和的灯光,水族箱上方还需安置一块挡板,以防它们跳出箱,箱内应有充足的植被。很多鳢科鱼类都深受爱好者的喜爱,例如斑卡鳢(Channa bankanensis)等。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鳢科是一个物种非常丰富的种群,部分该科鱼类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如生活在印度潘帕河流域的双线鳢(Channa diplogramma)在2009年前后每年的渔获量大致在1吨左右。但也有部分种类由于所处的栖息地经历了大规模的破坏和退化后,种群资料面临较大威胁,如斑卡鳢(Channa bankanensis)在经历了栖息地的退化后,物种数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截止到2023年,鳢科鱼类中大约有15.6%的物种处于近危状态,约6.3%的物种处于易危状态,随着各国实施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后,约31.3%的物种处于稳定的状态。
保护级别
截止到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示,鳢科鱼类共有32种被列入,其中2种为易危(VU),如东方鳢(Channa orientalis)、红鳢(Channa diplogramma);5种为近危(NT),如斑卡鳢(Channa bankanensis)、茵列鳢(Channa harcourtbutleri)、Channa kelaartii、布氏鳢(Channa bleheri)、侧眼鳢(Channa pleurophthalma);19种为无危(LC)、6种为数据不足(DD)。
致危因素
造成该科鱼类减少的主要因素来自人类的活动,例如东方鳢,砍伐森林、过量使用农药以及开采宝石等都是造成该物种减少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城市周边地区排放工业废水导致水体污染、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导致该物种的栖息地退化;乌鳢主要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一方面,它是兴凯湖(Lake Khanka)渔业的第二目标鱼类之一;另一方面,也是日本欧洲等地水族贸易的对象,还是业余和运动钓鱼的捕捞目标。
保护措施
该科物种的保护措施根据物种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东方鳢,斯里兰卡在2006年根据渔业和水产资源法案禁止了该物种的出口,同时开展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定期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种群管理措施,维持该物种种群数量的稳定性;针对侧眼鳢,已在加里曼丹岛的丹奴·森塔伦国家公园和苏门答腊岛的贝尔巴克国家公园建立保护区。
物种危害
物种入侵
2012年,眼鳢因入侵美国而成为入侵物种。
2014年,小盾鳢(Channa micropeltes)被引入中国、菲律宾、新加坡、意大利和美国。
2023年,乌鳢因入侵美国、日本等国家而成为入侵物种。
生态影响
眼鳢、小盾鳢、乌鳢几乎都是一种顶级捕食者,且天敌很少,它们被引入各地后,均严重影响了本地鱼类以及其他甲壳动物、昆虫和其他生物群的生存,对本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及负面影响,还会给本地的生物群带来各种寄生虫疾病,从而造成本地生物群物种的减少。
防治措施
包括眼鳢小盾鳢、乌鳢在内的鳢科的所有成员均已被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列入受监管的有害鱼类名单。自2002年生效以来,任何鳢科鱼类标本在美国本土和其他美国领土之间的运输或进口都是非法的,并受到联邦强制执行。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部分鳢科鱼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乌鳢在北美活鱼鲜售市场较为常见,也是日本和欧洲水族贸易的模式鱼种,还是许多国家中工业和业余钓鱼的目标;同时,其在中国也是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经过冷冻处理后制作成鱼片,已经成为中国向国外出口的主要水产品类别之一。乌鳢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特点,且食性主要以野杂鱼和杂虾为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辖内湖泊因其合适的水体条件,具备养殖乌鳢的天然优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乌鳢养殖业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创收,也为渔民带去了较大的经济收益。
食用价值
鳢科鱼类中的部分鱼类因其本身营养价值丰富也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如月鳢在中国传统上是可食用的淡水鱼,过去常被当作食物来吃。但随着食品来源增加,月鳢作为食用的情况已经较少了。在中医传统上,月鳢也可作为手术后进补调养的食疗材料,被认为有利于伤口恢复。以及乌鳢的营养也较丰富,该鱼油油脂中脂肪酸种类丰富,尤其是一些例如油酸、亚油酸、二十二六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被人们制成了可食用的鱼油。
观赏价值
鳢科鱼类中有许多物种深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例如蹩鳢(Channa limbata)、小盾鱧、侧眼鳢等。
相关文化
影视形象
鳢科鱼类中的乌鳢属于入侵物种,有导演根据乌鳢入侵一事为灵感创作出了几部恐怖电影,其中两部著名的影片分别为科学怪鱼(《Frankenfish》)和蛇头鱼(《Snakehead Terror》)。这些电影可能以北方鳢引入的故事为基础,将其描绘成可怕的怪物,带有恐怖和惊悚的元素。
世界纪录
据国际钓鱼协会的报告称,弗吉尼亚州(Commonwealth of Virginia)斯波特夕法瓦尼亚县(Spotsylvania County)的居民卡莱布·纽顿(Caleb Newton)在2013年6月1日,在美国阿奎亚溪和波托马克河交汇处成功捕获了一条乌鳢,体重达到了惊人的17磅6盎司(约7.9千克),创下了世界纪录。这超过了2004年在日本香川县三木市捕获的以17磅4盎司(约7.8千克)为先前记录的乌鳢。
参考资料
鳢科.itis.2024-10-21
Channidae - Family.IUCN.2023-10-29
Species.sp2000.2024-10-28
Fish Identification: Find Species.台湾鱼类资料库.2023-10-29
Channa argus ( Cantor , 1842 ).fishbase.2023-11-28
鱧科之科解說.台湾鱼类资料库.2023-10-29
..2023-11-27
..2023-10-29
Northern Snakehead.IUCN.2023-10-29
..2023-10-29
Channidae.COL.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Snakehead.animals.2023-10-29
..2023-10-29
..2023-11-28
Channa asiatica .台湾鱼类资料库.2023-10-29
Channa striata .台湾鱼类资料库.2023-10-29
..2023-11-28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Channa diplogramma.IUCN.2023-12-09
Channa bankanensis.IUCN.2023-12-09
Channa pleurophthalma.IUCN.2023-10-29
..2023-11-28
Channa argus (魚類) 烏鱧 .GISD CHINESE.2023-11-28
..2023-11-28
..2023-12-09
目录
概述
起源演化
分类
形态特征
体型
头部
身体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社群行为
节律行为
适应能力
生长繁殖
筑巢与交配
产卵
发育
人工饲养
养殖现状
规模化养殖
水族馆养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致危因素
保护措施
物种危害
物种入侵
生态影响
防治措施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
观赏价值
相关文化
影视形象
世界纪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