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宝(1094年~1170年),字元龟,潮州
海阳县登瀛(今广东
潮州市归湖镇)人,
南宋名臣 。
建炎二年(1128年),王大宝在殿试中取得第二名,授南雄州教授。随后任
枢密院计议,又在登闻鼓院任职,主管台州崇道观。王大宝在潮州和
连州市期间,结识了遭贬的宰相
赵鼎、检校太傅张浚。
绍兴十九年(1149年),王大宝向
赵构建议,免除或减少六个州的免行钱。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王大宝将自己的著作献给宋高宗,得到宋高宗的赞赏,任命王大宝做了
国子司业兼崇正殿说书。第二年,王大宝建议宋高宗核实江南各州所收的月樁钱,恩惠老百姓。任提点福建刑狱,途径
临漳县时,王大宝拿出自己的钱为老百姓修建山路。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赵昚即位,任命王大宝为
礼部侍郎,不久升为右
谏议大夫。王大宝上疏弹劾参知政事
汪澈督师荆、襄。
隆兴元年(1163年),王大宝支持江淮
都督张浚北伐抗金。宋军溃败于符离后,主和派把持了朝政。王大宝三次上奏,直言谏止议和。宋孝宗却在主和派的影响下,撤销都督府,王大宝愤而辞官。不久后,
金朝趁虚入侵
南宋,南宋无力抵抗,被迫签下和约。
乾道元年(1165年),王大宝再次被任命为
礼部尚书。由于主和派不断上书弹劾,宋孝宗下诏令王大宝退休。乾道六年(1170年), 王大宝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赵昚特赠王大宝“
大中大夫”谥号。
王大宝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著有《周易证义》《书解》等著作。
赵构称赞他“留意经术,其书甚可采。”在南宋遭受金的入侵后,王大宝力主抗金,其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士民所敬仰。明代方志学家郭裴在《
粤大记》
中将冯元、王大宝、
余靖、
崔与之、
李昴英、郭阊列为宋代岭南六先生,赞叹六先生是“真
五岭间气之钟灵,百代士林之仪表”。 民国史学家
吴道镕在《广东文征》中指出“盖吾粤宋南渡后,高、孝两朝人物,当以大宝为首屈一指,不止
潮州市八贤之冠也。”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王大宝的先祖由福建温陵迁至福建漳浦,再迁
饶平县,后定居于广东海阳。
政和年间,王大宝是太学院的贡生。建炎二年(1128年),
南宋进行了第一次科举。王大宝在殿试中取得第二名,成为宋代岭南唯一一位榜眼,授任南雄州教授。因为俸禄太低,不够养家,王大宝告病还乡。
患难之交
绍兴元年(1131年),王大宝任
枢密院计议。绍兴八年(1138年),王大宝在登闻鼓院任职,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年),王大宝归
潮州市居住,结识了被贬谪到潮州的宰相
赵鼎。王大宝经常跟他研讨《
论语》。赵鼎很感慨,自从他遭到贬谪后,以前他所推荐的人没有一个来看过他,只有王大宝肯跟他交往,这份品行就超过别人太多了。绍兴十六年(1146年),赵大宝任
连州市知州,遇上检校太傅、崇信军节度使张浚被贬谪到连州。
张浚让他的儿子
张栻和王大宝一起交流学习。当时,每天都有张浚的下属被贬斥的消息传来,周围的人都非常紧张。只有王大宝很坦然,从不因此疏远张浚。有时候,张浚的俸禄不能按时发放,王大宝将征收的经制钱拿给张浚使用。张浚很担心会连累到王大宝,王大宝对待他却始终如初。
为民请愿
绍兴十九年(1149年),王大宝回到京都,向赵高宗进言,连、英、循、惠、新、恩六州,居民人数太少,不过几百人,不适合进行贸易,应当免除或者减少这些州每月上交的免行钱。
赵构对大臣们说,地方官员到了朝廷上,要让他们诉说当地百姓的情况,这样才可以知道百姓的疾苦。即使他们所说的五、六件事,只有一件得到落实,那也有很大的好处。于是,宋高宗命令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部门准备好要削减的数目,报到朝廷上来。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王大宝任袁州
知州,将其所著的《书解》《诗解》等著作献给宋高宗。宋高宗对宰相们说,王大宝喜欢读经书,爱好钻研学问。他的很多著作都有价值,可以让他入京任职。于是,宰相们任命王大宝做了
国子司业。
赵构认为这个职位很合适,当时宋高宗的经筵缺少讲官,就让国子司业王大宝兼任了崇正殿说书。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王大宝上奏道,江南各州要上交月樁钱。收取这笔钱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名目和数额,一些官吏趁机盘剥百姓。南渡战争时期,物价飞涨,令下等户交纳折帛钱。现在市场上的一匹帛降到四千钱,却仍要他们交六千钱。应该制定规则,让监察机关核实月樁钱,恩惠老百姓。宋高宗下诏让户部详细考查王大宝所奏之事。十一月,王大宝任职敷文阁、
温州市知州。
后来,王大宝任提点福建刑狱,途径
临漳县时,路过一座叫做蔡冈的高山,山路险峻,树林又深又密,时常有强盗在这里抢劫。王大宝拿出随身携带的三十万钱,招募民工,让他们伐木修路,方便了来往的行人。不久后,王大宝被任命为提点
广东省刑狱。
主张抗金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赵昚即位,任命王大宝为
礼部侍郎。王大宝进谏道,古代的贤明君主,首先会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然后果断地实行这些政策。自从金军入侵以来,朝廷不断地讨论是”战”还是“和”,犹豫不决,靠空谈是没用的。
赵构把这么大的基业传给宋孝宗,各地都期盼一切尽快恢复正常。可是,朝廷却还在不停地讨论,做不出决断,老百姓的愿望都落空了。希望宋孝宗能够下定抗金决心,排除和之论,图谋恢复江山,不负众望。于是,宋孝宗将王大宝提升为右
谏议大夫。为了抗击金军的入侵,
赵昚启用张浚出使江、淮两州,并让参知政事
汪澈以参预身份督军荆、襄两州。
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定下大举出兵进攻金军的日期,宋孝宗下诏令汪澈出兵响应。汪澈以意见不合为由,请求让
张浚兼任荆、襄统帅。王大宝上奏道,汪澈没有取胜的策略,驻守
蔡州的皇甫倜扼守敌人进攻的要道,汪澈却不能统领他们,坐视孤军奋战。驻守
唐州的赵派了一千五百人救援方城,失败后军队溃散,唐、邓两州失守,大伤北伐锐气,汪澈仍然漫不经心。请求罢黜汪澈。
赵昚任命汪澈为资政殿学士,王大宝再上奏疏,终使汪澈被削去官职,贬谪
台州市。王大宝还跟宋孝宗谈过迁都一事,宋孝宗表示希望尽快迁都,王大宝劝他说,现在的形势不允许,还要等一些日子。
王大宝极力支持张浚的北伐行动。张浚溃败于符离后,主和派纷纷攻击张浚。王大宝向宋孝宗进言,危难犹疑的时候,必须要果断慎重,才能平息非议。宋孝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暂时稳定了局势。然而,在主和派的活动下,宋孝宗抗金的决心最终还是动摇了。主和的
汤思退被任命为宰相兼
枢密院事。汤思退提议撤销都督府,极力主张与
金朝议和。王大宝上奏说,现在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就是恢复江山,宋和金的仇恨很深,攻占防守都很难,任用人才一定要慎重。汤思退以财政匮乏、军备空虚、符离军队溃败为由,要减少军队的供给。这样不仅边境有了忧患,国家内部也有了灾祸。王大宝接连三次递上奏章,被授任
兵部侍郎。不过,由于主和派把持朝政,
赵昚撤销了江淮都督府,
张俊也被迫解去都督之职。不久后,宋孝宗将王大宝升任
太平兴国官,继续让他在经筵讲学。王大宝非常反对
汤思退的议和主张,眼看主和派权势日盛,于是请求辞官退休。边境防御撤销后,
金朝趁虚渡过
淮河,侵略
宋朝。宋孝宗下诏令汤思退
都督军马,迎战金军。汤思退推辞不去,宋孝宗非常生气,将汤思退流放外省。在无力抵抗的情况下,
南宋被迫屈辱妥协,与金签订和约,承认金、宋为“叔侄之国”。朝廷内外都认为以前应该采纳王大宝的建议。
与世长辞
乾道元年(1165年),大学生
张观等七十余人上书,主张起用王大宝等人。于是,
赵昚再次任命王大宝为
礼部尚书。王大宝入朝觐见,上奏道,管理财政应该重本抑末。右正言
程叔达要求恢复免行钱,王大宝不同意。随后,王大宝恢复了太平兴国官的职位。但是,宋孝宗一直不认可王大宝的抗金主张,加之主和派不断上书弹劾,宋孝宗下诏让王大宝退休。乾道六年(1170年),王大宝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宋孝宗特赠王大宝“
大中大夫”谥号。
人物作品
著作有《周易证义》十卷、《书解》《毛诗国风证义》六卷、《诗解》《经筵讲义》两卷、《谏垣奏议》《王元龟遗文》十五卷等,均已亡佚。仅有诗文《韩木赞》《清平阁记》《放生池记》流传至今。
人物评价
王大宝是
南宋第一次科举的榜眼,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著有《周易证义》《书解》等著作。
赵构称赞他“留意经术,其书甚可采。”南宋政治家
王十朋曾在《送王司业元龟守永嘉》中写道:“麟经绝笔二千载,收拾纸上生光芒。”肯定了王大宝在儒家经典上的造诣。
在南宋遭受金的入侵后,王大宝力主抗金,其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士民所敬仰。
赵鼎、张浚遭受贬谪时,王大宝与他们交往密切,不怕受到牵连。赵鼎称赞他说,自己遭受贬谪后,只有王大宝愿意与他交往,这份品行超过了很多人。现在自己观察他的文章学识、正直不阿,没有人能比得了。
赵昚也称赞王大宝“有淳深之学,刚毅之操,顷在言路,不畏强御,直谅之声闻天下。”
南宋政治家
王十朋在《祭王尚书大宝文》中写道,王大宝“正色立朝,谔谔以昌,笔端凛然,不赦豺狼”,意即王大宝为人正直刚强,直言劝谏。他还在《送王司业元龟守永嘉》中写道:“艰难果见异人出,龙虎甲乙俱非常。先生大对过晁董,指切时务言激昂……先生不作进学解,直言慷慨投封章。一麾出守山水郡,十行诏墨加恩光。东嘉得贤类
京兆,前政有张今有王。”称赞了王大宝一心为国尽忠的情怀。南宋诗人
杨万里在《道逢王元龟阁学》中写道:“秋月才升却雾中,先生更去恐群空。古谁云远今犹 古,公亦安知世重公?轩晃何缘关此老?江山所过总清风。我行安用相逢得,不得趋隅又北 东!”称赞了王大宝力主抗战的政见,对其一心为国、心无旁骛、淡泊名利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明代方志学家郭裴在《
粤大记》
中将冯元、王大宝、
余靖、
崔与之、
李昴英、郭阊列为宋代岭南六先生,赞叹六先生是“真
五岭间气之钟灵,百代士林之仪表”。 民国史学家
吴道镕在《广东文征》中指出“盖吾粤宋南渡后,高、孝两朝人物,当以大宝为首屈一指,不止
潮州市八贤之冠也”。
墓葬
王大宝墓位于
广东省潮州市
潮安区归湖镇神前村的神前山,俗称“沉江月”。墓地座东向西,占地约0.3公顷,修建于
乾道六年(1170年)。王大宝墓依山而建,逐级抬升,墓前埕分四级,墓靠为三山形,中为石墓碑、石祭床,左右为灰筑三摆堵墓手,碑文楷书阴刻“宋
礼部尚书大宝王公墓 夫人黄氏 夫人
显肃皇后”。墓前两侧对称排列有
阮翁仲、狮、马、羊等石雕共十四件,其中望柱为现代增刻,其余皆为宋代遗存。是广东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大型宋代石雕群。1989年,
王大宝墓被列为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轶事传说
钦点榜眼
建炎二年(1128年),
南宋举办第一次科举考试。王大宝在殿试中表现不俗,主考官将他拟定为第一名。当时
赵构居住在维扬。为了表示对维扬的“抚谕”,将殿试第二名维扬人李易钦点为状元。王大宝屈居为第二名,即榜眼。王大宝写了“对策丹中上游,天颜抚谕逊龙头”的诗句,委婉地表达了心中的遗憾。
墓前石猪
王大宝墓位于广东省
潮州市归湖镇神前村。墓前的石刻有羊有马,却没有猪。而在归湖山的王氏十四世祖的王赢湖墓前有一头无头跪地石刻猪,其雕刻手法与
王大宝墓的石刻手法相似。对此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据说原来王大宝墓前有一对石猪,经常夜间出来祸害神前村农民的庄稼。后来被神前村村民发现,村民们聚众追赶。两头石猪深知主人王大宝很爱护当地农民,如果主人知道它们祸害庄稼,一定会大发雷霆,处罚它们。因此慌乱中跑到王赢湖墓,速度比较快的一只,被王赢湖庇护起来。而另一只石猪正准备下跪求情时,被赶来的村民们用锄头猛砍下去,猪头落地,
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变成现在的无头猪了。
后世纪念
秋台坊
王大宝是宋代岭南唯一一位榜眼,建炎二年(1128年)考中进士,列第一甲第二名。坐落在
广东省潮州市太平路,砖亭巷路口的秋台坊正是为表旌王大宝及第而建。牌坊正面名为“秋台坊”,背面书写“榜眼”二字,因此又被称为“榜眼亭”。
潮州八贤纪念馆
潮州八贤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揭阳市区黄岐山南麓凤内水库旁,于2003年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潮州八贤纪念馆是为纪念唐宋时期
潮汕地区出现的八位先贤
赵德、
许申、
吴复古、
林巽、
卢侗、刘允、
张夔、王大宝(史称“潮州前八贤”)而建设的。纪念馆采用宋时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内设八贤古刻像座以及明朝状元
林大钦等人的十篇诗文,记载了
潮州市八贤的高风亮节和学识勋业。
相关遗迹
连州双溪亭
双溪亭位于
山东省连州市市南湟川右岸,始建于
南宋绍兴年间,最初叫做“双溪阁”,修建者是时任连州
知州的王大宝。历经朝代更迭数百年后,双溪阁于清
咸丰年间重建,并易名为“双溪亭”。此亭坐西南向东北,青砖砌筑。亭门门额上镶阴刻石匾,上书“双溪亭”。双溪亭南北两侧各开一道门,正面开着三道门,所以当地百姓把双溪亭也叫做“五头门”或“五口亭”。南宋政治家、抗金名将
张浚为此亭写过《双溪阁铭》,其中写道:“湟流洋洋,飞阁煌煌。”宋代诗人
史尧弼也曾经为双溪阁赋诗《连州守王大宝元龟建双溪阁于放生池上为作诗》。
韩祠橡木园
“韩祠橡木”是潮州八景之一,橡木园位于
韩江东岸、
笔架山西麓的
韩文公祠北侧山坡。 是纪念
唐朝文学家
韩愈的祠宇,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橡木园正中是一块竹简状石雕幕墙,上面镌刻有国学大师
饶宗颐先生手书的鸿篇巨掣——王大宝所作的《韩木赞》。
参考资料
潮州八贤纪念馆落成.纪录小康工程 · 广东数据库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2023-06-22
韩文公祠.广东省人民政府网 潮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