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
《封神演义》中角色
鸿钧是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重要角色,被尊称为鸿钧道人。他是老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位徒弟的师父,扮演着关键的教导和引导角色。他的武器有诛戮陷绝四剑,后传于小弟子通天教主。尽管他的出场时间较短,仅在小说的第八十四章《子牙兵取临潼关》中出现,但他的存在却对整个故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修行道场是紫霄宫。
鸿钧作为万仙之祖,在面对帝辛的暴虐行径时,他并未直接采取行动,而是指引他的三个徒弟前往人间执行封神大计,以推举新的王朝来恢复正义和和平。尽管他的三个徒弟商议由元始天尊来完成封神任务,元始天尊将此任务交给了姜子牙。但通天教主的众门徒却不听他的劝告,在封神大计中屡屡捣乱,并最终丧命。通天教主为了给众门徒报仇,便摆下了诛仙阵,与元始天尊和老子展开激战。当通天教主战败后,企图卷土重来时,鸿钧亲自出现并斡旋。他带走了通天教主,并让三位弟子服下丹药,这些丹药含有毒性,只有当谁想伺机报复时,才会毒发身亡。鸿钧的调停和指导使得封神大计能够顺利完成,他的出现展示了他作为道教始祖的重要地位。
鸿钧道人虽然未在正统的道教神谱中出现过,是《封神演义》虚构的一个角色,但是他作为道教之祖的形象对于道教神仙体系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角色和故事也被广泛传扬,并在后世文学小说中以道教之祖的形象出现,从而衍生出了“洪荒流”小说。除此之外,他的形象还广泛流传于民间,先今浙江慈北和陕南等地区的民间依旧流传着有关他的传说。《封神演义》作为一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小说,被改编成了多种版本的电视剧、电影等。然而由于鸿钧在剧中的出场时间较短,大多数导演选择采用旁白的方式来代替鸿钧的演员本人。只有在2009年金鳌勋导演的《封神榜之武王伐纣》中,鸿钧道人以演员的形式出场。
形象设定
人物身份
在传统道教的神谱中,并未明确记载鸿钧的存在,相反,他被认为是小说《封神演义》的作者创造的原创角色。在民间传说中,鸿钧被视为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老子太上老君)等仙神的师父,备受尊崇,被誉为“一道传之祖,二教阐之师”。他在故事中扮演关键角色,他委派自己的三个徒弟去完成封神大计,目的是为了平衡力量,推翻商朝。原文描述为“当日三教共‘封神榜’”。他的三个徒弟领命后,商议由元始天尊来完成这件事,而元始天尊又将这个使命交给了姜子牙
人物形象
在小说《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中,鸿钧的初次登场在众仙眼中为“忽见正南上祥云万道,瑞气千条,异香袭袭,见一道者,手执竹杖而来。”作者许仲琳作偈:“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太极,两仪四相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秀,一气化鸿钧。”
名号由来
鸿钧,又被称为“鸿钧老祖”。其中,“鸿”意为宏大,足够大的意思;“钧”的本义是制陶的转轮。因此,“鸿钧”指的是巨大的转轮,象征着推动宇宙运转的力量。
武器
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这四把宝剑合称为"诛戮陷绝",原本归属于《封神演义》中地位崇高的大神鸿钧老祖。然而,在分宝崖上,鸿钧老祖将自己的法宝分给了三位弟子: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其中,诛戮陷绝四把剑被赐予了小徒弟通天教主,随后通天教主利用这四把宝剑布置了诛仙阵,引来了血雨星风。这四把剑并非普通金属如铜、铁、钢,传说是由五金之精铸造而成,经过日夜滚炼而成。这四把剑杀气极重,变化无穷,配合诛仙阵使用,即便是大罗神仙进入阵中也难逃血染衣裳的厄运。若四剑合一,就算元始天尊也束手无策。在小说第八十四章中,只有当八位法力高强的神仙共同出手,四位教主级仙人运用八卦方位破阵。同时,还有四位门徒分别摘下悬挂在阵门上的诛戮陷绝四剑,才成功破灭了诛仙阵。后来,陷仙剑成为了十二金仙玉鼎真人的武器,在万仙阵之战中再次展现出无敌的神威。
修行道场
紫霄宫在《封神演义》中被描绘为鸿钧道人的修行道场,这个地点是虚构的。紫霄宫据传位于辽宁本溪水洞,原名“谢家崴子水洞”,该洞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水洞右侧是金蟾石,据说,因为它专吃鸿钧老祖的子孙蚯蚓而被鸿钧老祖定在那里,化为了石头。
鸿钧洞
鸿钧洞位于南岩飞升岩西北下,距绝崖200余米即飞升岩水库。洞内分为上层岩和下层道房,上层岩洞高5.30米,面宽8米,深4.10米,保存着石殿、化帛炉和神。洞内还有两通残碑。石殿内的鸿钧老祖坐像,头顶为髻,面带笑容,有胡须,身着圆领广袖对开襟帝服,抄手于膝,脚穿云靴。
主要经历
分派封神任务
在《封神演义》中,鸿钧的形象在第八十四回得到了详细描写。当鸿钧察觉到帝辛失德之后,他命令他的三位徒弟元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来完成封神大计以实现商周之间的国运更替,且这是众神仙必须经历的命运。他的本意是通过“封神榜”这一事件来以观察众仙的修行根基的浅深,以分辨谁能成为仙人,谁能成为神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级。原文为:“当时只因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当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而他的三位弟子老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故事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老子和元始天尊共同创建了阐教,通天教主则创建了截教。三位教主谨遵老师鸿钧的命令,共同商议制定封神榜,最终三人商定由元始天尊主导,老子协助来完成封神大计,而通天教主则需要约束自己的门人,让他们不得干扰封神大计的实施。元始天尊决定将“封神榜”分为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他选择将这件事交给与“封神榜”有缘的姜子牙来完成,并让他去辅佐周文王姬昌去覆灭商朝,以完成王朝的更替。但是曾是元始天尊的徒弟的申公豹却不甘心元始天尊将任务交给处处不如自己的姜子牙,从而选择全力维护商王朝的统治,来达到为难姜子牙的目的。他还煽动通天教主坐下门人参战,从而导致通天教主为给自己的徒弟报仇而违背老师鸿钧的命令,与元始天尊和老子展开了阐截之战。
调解弟子矛盾
通天教主在门人接连死后,选择了在临潼关摆下老师鸿钧传于他的杀阵——诛仙阵,使得局势变得紧张。在一次大战中,老子展现出神通,将自身化身为三清道人,并与通天教主展开激烈的战斗。最终,通天教主中了老子的拐杖,溃败逃走,这个故事被称为“老子一气化三清”。在战败之后,通天教主自思“今番失利,再有何颜掌碧游宫大教。左右是一不做,二不休,如今回宫,再立‘地水火风’,换个世界罢!”于是他决定回宫重新思考和改变策略。
就在此时,鸿钧道人前来拜访通天教主,并责问他为何设下诛仙阵,导致无辜众生受苦。通天教主试图以师兄的欺凌为由来为自己辩解,但鸿钧道人却将三位教主召集在一起,明确指出通天教主的过失,是他自己的恶行引发了这一切。鸿钧指责通天教主没有约束好自己的门人,而作下杀业,导致生灵涂炭。并命令他们三人吞下一种特殊的丹药,这些丹药是含有一种玄功的药物。只有当三位教主改变心念,打破和平,各自互相攻击时,这些丹药才会发挥作用。这样的安排既保护了门徒的安全,又防止了内讧和私自报复的发生。最终,在鸿钧的调停下,三位教主冰释前嫌。鸿钧带走了通天教主,而元始天尊老子命令姜子牙完成最后的封神大典,使得封神大计能够顺利完成。
关系设定
大弟子:老子
老子,又称太上老君,在《封神演义》中扮演着重要的仙人角色。他居住在玄都八景宫,被认为是太极的化身,位列混元大罗金仙的高阶级别,是上古时期的大仙之一。作为元始天尊的师兄,他与元始天尊一同创造并掌管着“阐教”,被尊称为阐教的祖师,同时也是鸿钧道人的大弟子。在小说中,老子担任着阐教的大教主,多次现身并协助阐教仙家一脉。凭借鸿钧传授的道法,他施展出了“一气化三清”的威力,这在《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三教会破诛仙阵》中有所体现。他曾作诗表达对鸿钧的敬意:“曾拜鸿钧修道德,方知一气化三清”。与西方盟友“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一起,他合力破解了通天教主所布置的“诛仙阵”和“万仙阵”。老子被描绘为智慧深、神秘莫测的仙人,拥有卓越的修行和道术功力。
二弟子: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封神演义》中的阐教教主,姜子牙的师父,与老子、通天教主同出于鸿钧道人门下。他拥有广博的神通和深厚的法力,为了“封神”目的,他在鸿钧的授意下,与老子共立"封神榜"。他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封神三百六十五位。元始天尊为人死板,凡事都讲究规则。
小弟子: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是《封神演义》中的截教教主,是鸿钧的小弟子,也是老子和元始天尊的师弟,居于碧游宫。他在鸿钧的授意下,与阐教教主共立“封神榜”,将忠臣义士和修行仙人编入三百六十五位正神。通天教主因截教门人较多上榜,禁止弟子外出,但因一系列误会与阐教发生冲突,设下恶阵导致神仙灾难。后被老子和元始天尊联合破阵,最终在鸿钧的调停下和解。通天教主在小说中展现了他的明达和仁义之面,对待门下弟子不分教派,一视同仁,体现了他的宽容和公正。尽管门下遭受阐教杀害,他并未教唆报复,而是嘱托门下不可伤害阐教弟子,显示了他的仁慈和宽容。
形象分析
小说中老子、元始天尊代表的是道教,西方二位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代表的是佛教,虽然小说中道教和佛教受同等尊重,但隐含着道教至高无上的倾向,鸿钧便是道教之祖。虽然《封神演义》中西方二位教主和老子、元始天尊平列,不分上下,但第八十四回出来一个鸿钧道人。原文为:(鸿钧道人)便至篷上,与西方教主相见。鸿钧道人称赞西方极乐世界,真是福地。西方教主应曰:“不敢!”教主请鸿钧道人拜见。鸿钧曰:“我与道友无有拘束。这三个是我门下,当得如此。”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打稽首坐下。后面就是老子、元始天尊过来拜见毕,又是十二代弟子并众门人俱来拜见毕,俱分两边侍立。通天教主也在一旁站立。西方教主以晚辈之礼“拜见”鸿钧道人,鸿钧道人则以客人之礼对待,请他们坐下。这也显示了鸿钧道人与西方教主之间的尊卑,这体现了书中道教为尊的思想,而鸿钧也因此成为道教之祖。
形象起源
鸿钧老祖的起源与道教的创世神话不太一样,他最初的传说源自古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在道教的神谱中,并没有鸿钧老祖这个人物,这表明鸿钧老祖是《封神演义》作者的原创角色。尽管鸿钧道人在民间零星地受到供奉,但正统道教并不认可他的地位,甚至予以清理和禁绝。在晚清时期,义和团运动兴起时,人们喜欢将各种历史和神话人物“下神”,其中鸿钧老祖就是其中的一位常见“客人”。关于他的起源,有一种说法认为鸿钧是上古太荒神投胎。
还有一则传说称,在宇宙诞生之初,存在一个先天混元的“元灵”,逐渐具备了神智。元灵偶然间获得了宇宙初期的神器“造化玉牌”,经过几世的修行,功德圆满,道法得成。在混沌的宇宙中,元灵成为唯一的“清醒者”,承受着长时间的孤独和寂寞。这个元灵就是“鸿元老祖”,他是众仙的祖先,“鸿元”指的是天地未开的宇宙混沌之时,当时宇宙还没有形态、气息或物质。因此有“先有鸿元后有天”的说法(后来盘古开天地)。鸿元老祖利用造化神器的无上灵力,还引来了四个具有不同形象的初生生灵,并分别传授给他们修行法术。老大鸿钩修炼“玄清气”,老二混鲲修炼“玄灵气”,老三女娲修炼“玄空气”,老四陆压道人修炼“玄明气”。后来的人们尊称他们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合称为“清灵空明”。在《封神演义》中,鸿钧老祖成为了太乙真仙,自称为鸿钧道人,他是老子通天教主元始天尊的师傅。
人物影响
道教影响
鸿钧道人作为道教之祖的形象,延续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对神仙的崇拜和追求。道教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神话和故事成为了民间信仰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鸿钧道人在民间信仰中备受供奉和崇拜,尽管最初并未在正统的道教神谱中出现。然而,在经典古籍以及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成了道教的创始者和至高存在。在古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鸿钧道人被赋予了道教始祖的身份,他的三个徒弟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被认为是道教的奠基人。阐教和截教则是道教教派的两个分支,各自拥有自己的教主和弟子,如阐教的"十二金仙"等。这一道教神仙体系在后来的小说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如今在部分地区,有少数信仰供奉鸿钧的道派,较为著名的是介休市绵山镇“群仙殿”内,有道家众仙朝拜鸿钧老祖的布画神像。
文学影响
文学领域中,许多作品借用了鸿钧道教之祖的形象进行创作。例如,《神怪列国志》就是以《封神演义》为蓝本进行创作的。在《神怪列国志》的大结局第三十回《海潮受罚现原形 孙滨遇救归仙班》中,鸿钧以道教之祖的形象出现,并平息了祸端,使得众仙家能够安然自若。除了《神怪列国志》,现代文学也出现了“洪荒流”的小说流派,其中鸿钧成为现代“洪荒流”小说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作为大道之显化实体出现。作家梦入神机起点中文网创作的小说《佛本是道》便是洪荒流小说的开山之作。这些作品通过借用鸿钧的形象,为故事赋予神秘的色彩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民间影响
在浙江慈北的民间传说中,人们认为是鸿钧创造了天地。有这样一则谜语:先有鸿钧晚有天,我比鸿钧早千年。它的谜底是鸿钧老祖手中的拐杖。在古时候,天地连成一片,漆黑一团,其中孕育着鸿钧。当鸿钧出世后,他不满混沌的状态,用手中的拐杖创造了天地,将清气升为青天,浊气降为大地。这根拐杖便是鸿钧老祖开天辟地所用。在陕南民间传统音乐中,流传着一首名为《叹四季》的鼓盆歌。这首歌中蕴含着关于鸿钧的故事情节,歌词如是:“三到秋天有些冷,鸿钧老祖忙传令,打发三教下凡尘。”
影视作品
鸿钧老祖在《封神榜》电视剧中扮演配角的角色,而他的出现只限于2009年金鳌勋导演的《封神榜之武王伐纣》。他的戏份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其他版本的电视剧则通过旁白的方式来代替鸿钧的角色演员。
参考资料
封神榜.豆瓣电影.2023-07-09
目录
概述
形象设定
人物身份
人物形象
名号由来
武器
修行道场
鸿钧洞
主要经历
分派封神任务
调解弟子矛盾
关系设定
大弟子:老子
二弟子:元始天尊
小弟子:通天教主
形象分析
形象起源
人物影响
道教影响
文学影响
民间影响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