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筍帖
怀素创作的书法作品
苦筍帖,又称苦笋帖,是唐朝书法家怀素草书书法代表作之一。
《苦筍帖》是怀素与友人的信札墨迹,纵25.1厘米,横12厘米,正文2行,共14字,字径3.3厘米左右,以毛笔在薄且坚韧的绢上书写而成,无书写年月。帖中怀素向友人索要“苦竹笋及茗”。帖前引首有清代乾隆皇帝題“醉僧逸翰”,帖后有宋代米友仁、明代项墨林、清代乾隆等跋文,帖上有赵佶宣和”“政和”朱文长方印、宋宣和內府“内府图书之印”九叠篆朱文印、乾隆“乾隆御赏之宝”印等数十个鉴藏印。
《苦筍帖》先后被收入宋宣和內府、绍兴内府,之后又经宋代欧阳玄、明代项墨林、清代乾隆等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清代鉴赏家安歧评论《苦筍帖》:“草书十四字超妙入神。”清代书法家杨守敬评:“恐颜真卿不能过之。”当代书法家启功评价此帖:“以精美跌宕求之,《苦笋》当推第一。”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怀素(737年—799年),唐朝书法家,僧名怀素,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工书,尤擅狂草。他的草书与张旭齐名,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书法作品,仅宋代御府所藏便有101件,代表作有《苦筍帖》《自叙帖》《草书千字文》等。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十岁时不顾父母阻拦,突然出家。他少年时沉迷书法,二十岁时书法大进,后习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拜师张旭的学生邬彤,又经颜真卿点拨,草书境界升腾,从“志气和平,不激不励”的淳古书风,变为热情奔放、豪迈恣肆的书风。《苦筍帖》是怀素风格变化初期所作,标志了他的中年以后直至晚年的基本风貌,是其书风转变后的精品。
创作过程
一日盛夏,怀素独自一人吃菜、小酌,当他感觉酷暑难耐且有些醉意后,就用友人之前送来的苦笋和茗叶泡了杯茶,喝了以后发觉有些消暑解酒的效用。他想到不久前收到友人信札,询问是否还需要苦竹笋和茗叶,他觉得苦笋茶很好,应该向友人再索要些苦笋、茗叶来泡茶,于是随手拿起毛笔,借着酒劲写下了《苦筍帖》。
作品内容
唐朝书法家怀素的《苦筍帖》是与友人的信札墨迹。此帖为草书,纵25.1厘米,横12厘米,正文2行,共14字,字径3.3厘米左右,以毛笔在薄且坚韧的绢上书写而成,无书写年月。此帖内容涉及养生题材,帖中向友人索要“苦笋及茗”,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在题跋中写出了帖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白。”对于帖文最后一字,有些人将“白”字解读为“上”字,然而“上”“敬上”一类用语很少出现在古人信札署款中,以“白”字署款较常见。
《苦筍帖》的大意是说:苦竹笋和茶都非常好,请直接送来吧,怀素敬上。苦笋即甘笋,味道苦,一般不能食用,但四川省南部、云南省东部产的苦笋可食用。茗为茶芽,此处指茶叶。据《本草纲目》,苦笋茶有解酒、消渴等作用。
题跋与钤印
题跋观款
《苦筍帖》帖前有金书绢签“唐怀索草书苦笋帖”8个字,引首有乾隆題“醉僧逸翰”,帖后有米友仁项墨林、乾隆、李佐贤等跋文。
宋代书法家米友仁题跋:“右怀素书苦筍帖。米友仁鉴定真迹。恭跋。”
宋代鉴赏家聂于述观款:“嘉定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盱江聂于述观于密院经武阁下。”
宋《兰亭续考》编者俞松观款:“宝庆改元九月九日重装,松题记。”
明代鉴赏家项元汴题跋:“《苦笋》一贴,其用笔婉丽,出规入距,未省逾法度之外。畴昔谓之狂僧,甚不解。其藏正于奇,蕴真于草,含巧于朴,露筋于骨。观其以怀素称名,藏真为号,无不心会神解。”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题:“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白。此卷前有瘦金书签及宣和印,疑曾入御府而书谱不载,岂偶遗之耶。董其昌谓以澹古为宗之为定论目书。释文如右。甲戌夏,御笔。”
钤印
《苦筍帖》钤有数十枚鉴藏印:
赵佶“宣和”“政和”朱文长方印、宋宣和內府“内府图书之印”九叠篆朱文印、南宋绍兴內府"绍兴"连珠印欧阳玄“乐道主人”“欧阳玄印”;
明代项墨林“项子京家珍藏”印;
清代鉴赏家高士奇“士奇之印”、书画鉴藏家安歧“仪周珍藏”长方印、乾隆“乾隆御赏之宝”印、乾隆第十一皇子爱新觉罗·永“爱新觉罗·永瑆之印”、恭亲王奕欣“正谊书屋珍藏图书”“恭亲王”印、“心野居士”等诸多鉴藏印。
递藏与著录
递藏
《苦筍帖》北宋被收入宣和內府,南宋绍兴内府递藏,之后又经宋代欧阳玄、明代项墨林、清代高士奇、安岐收藏,乾隆之后又经爱新觉罗·永瑆、恭亲王、溥心畬、周云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著录
《苦筍帖》曾刻入《大观帖》《三希雪续帖》《论晋斋帖》等汇贴,在明代陈继儒妮古录》、清代吴其贞《书画记》《吴氏书画记》、顾复《平生壮观》、安歧墨缘汇观》、李佐贤书画鉴影》等均有对此帖的著录。
艺术鉴赏
《苦筍帖》笔势左揖右让,疏密有致,圆转飞动的同时没有丢失书法的内养与法度,含有“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天趣。
一气呵成
《苦筍帖》体现了狂草的恣肆豪放,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使笔势相连而圆转,例如:第二行“乃可来,怀素白。”之中,“乃”字的飞动一撇,“来”字的最后一捺与“怀”字的竖心旁合为一笔,7个字几乎是一笔所书,连笔连字,有奔流之下之势。尤其是“迳”字的蜿蜒转笔,其第四笔竖画如疾电般掠过,倏忽向左转折再回绕写出“走之”,运笔速度极快,笔略有偃仰,便突然勒住转折,这种笔法需要相当深厚的功力。
节奏强烈
《苦筍帖》中采用了分组线构成方式,通过粉碎字间空间、重新安排空间节奏,谋求空间与时间节奏在新基础上的统一。在这种构成系统中,空间节奏完全不受单字制约,空间节奏发生显著变化时,笔画保持连续,便产生时间节奏与空间节奏的错位,从而保持作品连续性和紧张感。
《苦笋帖》分组明晰、节奏强烈,具有唐朝狂草的典型特征。从轴线图来看,行轴线为摆动幅度较大的折线,消除了断点;此外,《苦笋帖》第二行中,作者把字的左右部分距离拉开,并处理成不同的密度,这使得作品气象开阔,空间节奏层次也更为丰富,标志着分割空间、控制轴线技巧已接近随心所欲的境界。
似醉非醉
此帖字势有倾斜摇摆,形式飘逸但通篇重心稳固,被认为是“醉素”佳作,虽然与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结体不同,但在笔法运用上有相似之处,有向其致敬之意。此帖虽为狂草,但暗含节律,在末笔并非宣泄,而是有所收势,如第二行7字连笔的最后一笔似放实收,不同于一泻千里的纵势,而是悠然闲适的风姿趣味。
上疏下紧
此帖全文上疏下紧,视觉上形成两段式:每行字自上而下用笔渐重,笔画渐粗,同时字形也由长变短,由放而略收;第一行首字“苦”的草字头一般草书写法为两点连横,此处以横、点替代,并以两点为口,还以该两点代替了“筍”字的竹字头;“筍”字笔画细而淡,“常”字则粗而浓,两个字反差很大;“茗”字,草字头逆势起笔,同样以两点为“口”。此帖显示用笔速度较快,然而细处不单薄,粗处显扎实,通篇结构稳固。
名家点评
明代张谦德清河书画舫》评论《苦筍帖》:“草书有规矩,品在《狂酒帖》上。”
清吴其贞《书画记》评《苦筍帖》:“书法秀健,结构舒畅,为素师超妙入神之书。”
清安岐评论《苦筍帖》:“草书十四字超妙入神。”
清代杨守敬评《苦筍帖》:“高古超迈,足知恒赫一代,端赖此种。恐颜真卿不能过之。”
清代书法家爱新觉罗·永瑆作诗《题唐怀素\u003c苦筍帖\u003e》:“千年《苦筍帖》,草法见藏真;食肉全无相,参禅有后人。平原论扠股,长史冠巾。遗迹俱廖邈,唯斯独传神。”
当代书法家启功评价:“以精美跌宕求之,《苦笋》当推第一。”
学者王朋认为,《苦筍帖》用笔精到。
展出概况
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将《苦筍帖》收录在【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在目录中列为第6号。2015年11月,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对展品调整,新增展品中包括《苦筍帖》等书法作品。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创作过程
作品内容
题跋与钤印
题跋观款
钤印
递藏与著录
递藏
著录
艺术鉴赏
一气呵成
节奏强烈
似醉非醉
上疏下紧
名家点评
展出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