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印巴战争
1971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战争
第三次印巴战争(The Third Indo-Pakistani War),始于1971年11月,结束于12月,是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一场冲突。该战争源于印巴分治对两国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导致领土争端和冲突,破坏了统一经济体系。另外,在苏联美国美苏冷战期间,印度与西方和苏联保持紧密联系,而苏联支持印度的同时与美国在南亚形成对立;中苏关系紧张导致美国与巴基斯坦加强关系。在东巴难民问题爆发时,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印巴之间紧张态势,但难民问题的处理并未如预期,而印度借难民问题,干涉巴基斯坦的内战,最终于1971年11月21日引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战争主要发生在东巴和西巴地区。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了约17万人的军力,并通过空中轰炸和海上封锁等手段迅速夺取了制空权,切断了巴基斯坦军队的联系和后勤补给。巴基斯坦军队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在印度武装部队强大攻势下失去了重要目标,最终于12月16日投降。而在西巴方向,印度投入约30万人的军力,但由于印度在东巴取得决定性胜利,他们决定于12月17日停止在西巴战场的战斗。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损失约56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东巴约9.3万巴基斯坦军人被俘,同时使孟加拉国独立,印度成功分裂巴基斯坦,改变了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战后,孟印关系逆转,印度美国关系变冷淡,加强与苏联的合作。战争还导致南亚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对南亚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不稳定因素。印巴虽通过《西姆拉协定》解决部分问题,但克什米尔问题导致关系再度紧张,核试验使改善势头受阻,克什米尔冲突从而升级为涉及恐怖主义的复杂局势。
战争背景
印巴分治及宗教冲突
印巴分治
1947年,蒙巴勋爵成为印度总督后,他意识到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危机已经严重到英国殖民统治难以继续的程度。第一代缅甸的蒙巴顿伯爵路易·蒙巴顿在同各政党领导人的谈判后,认识到局势比预期更加严重,于是赶回伦敦与女王陛下政府进行紧急磋商,希望提前移交政权。他提出了印巴分治的方案,即蒙巴顿方案。然而,这一方案对南亚次大陆进行的强硬划分给印巴两国的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印巴分治导致了领土争端的后患无穷,使两国关系难以改善。印巴独立后不久,由于海德拉巴、朱纳加尔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两国就爆发了冲突。巴基斯坦不允许印度在克什米尔得势,采取了强硬立场,导致多次冲突。无论是印巴内部发生的印度教伊斯兰教冲突,还是两国之间的领土问题,都会立即引起对方国内的反应,并升级为两国关系问题。
第二,统一经济体系的瓦解。印巴之间的划分是按宗教原则进行的,甚至忽视了地理就近原则。巴基斯坦被印度分为东西两个地区,这严重破坏了次大陆内已建立起来的统一经济区域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关系,导致经济资源和生产力的严重不平衡,削弱了两国的经济实力。巴基斯坦重工业水平远低于印度平均水平,而农业资源方面则相对优势。这种人为的分治破坏了互补性和分工合作性,对两国经济造成了重创。
宗教冲突
印巴之间的宗教冲突起源于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之间的矛盾,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分别独立,宗教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相反,随着两个新国家的诞生,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结合在一起,导致两国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并引发多次武装冲突和战争。其中,克什米尔问题成为双方斗争的焦点。
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是南亚次大陆的两大主要教派,他们之间既有纷争和矛盾,也有交融和合作。然而,受到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挑拨,印巴两大教派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20世纪30年代开始,印度穆斯林联盟提出了建立巴基斯坦国的“两个民族”理论,认为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具有不同的习俗、传统和文化,代表着两个不同民族的思想信仰。然而,印度国大党坚决反对这一理论,认为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多民族的国家,不应分立为一个民族国家。这种立国理念的分歧成为印巴两国冲突的思想根源。
印巴分治的过程进一步加深了“两个民族”理论上的对立。分治过程中,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之间发生了冲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印度认为巴基斯坦的建国是个错误,而巴基斯坦认为穆斯林不可能长期生活在多数印度教徒的“阴影”之下。印巴分治也给印度带来了困扰,尽管印度教徒占大多数,但印度人口中也有四千多万的穆斯林。因此,保护少数宗教信仰者和民族的权益对于打破巴基斯坦的“两个民族”理论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印度通过了世俗主义的宪法,确立了国家对所有宗教信仰的平等对待和政教分离原则。然而,世俗主义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印度教极端分子发动了暴力抗议。克什米尔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印巴之间的宗教和民族冲突。印度认为克什米尔应归属于印度,以阻止巴基斯坦的“两个民族”理论。而巴基斯坦则认为克什米尔应该归属于巴基斯坦,因为根据原定的按居民宗教属性划分归属原则,穆斯林在克什米尔占多数。印巴之间的民族和宗教冲突受到克什米尔问题的影响,使得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张和对立。这一问题牵涉到领土主权和民族情感,双方的立场难以妥协,阻碍着两国之间的和解和友好关系的建立。
印度的对外政策
自从50年代后期开始南亚地区成为美苏冷战争夺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印度成为他们主要争夺的对象。在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和第二次印巴战争后,次大陆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力量对抗局面。在巴基斯坦和中国接近的背景下,美国采取了对印巴的平衡政策,而苏联则更倾向于支持印度,为了确保印度国家安全,英·甘地选择了与苏联更为倾向的政策,将外交重心放在次大陆。
印度采取了一种平衡外交战略,即在与英美等西方国家维持密切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苏联的双边合作,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1947年4月13日,印度与苏联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然而,在50年代初期,印度与苏联的关系仅保持常规的双边合作。苏联当时认为通过和平手段获得独立的印度在外交和战略上更偏向于西方。尽管尼赫鲁政府对加强与苏联的关系充满热情,但整体而言,印度高层对苏联仍保持着警惕,在于苏联对印度共产党的支持方面存在不满。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领导层开始认识到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印度秉持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并采取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这种立场赢得了印度很高的国际声誉,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领导层逐渐意识到印度在全球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已经转变策略,放弃了武装斗争,参与了议会选举,这为印度与苏联之间的关系走向正常化创造了条件,两国开始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展开了交流。
苏美对外战略的调整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达到了历史最低点。苏联利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对中国施加压力,甚至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对中国实施包围,威胁中国的安全。苏联在中国周边扶植越南、蒙古和印度,印度对于苏联全球战略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棋子。印苏关系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密切关系以对抗巴基斯坦和中国。与此同时,美苏关系虽有缓和,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尖锐对抗。苏联利用其国力增长和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机会,通过支持印度来扩大自己在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力,与美国对抗。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地区冲突等多个方面向印度渗透与扩张。苏联在印度同邻国的争端中明显偏袒印度。南亚是苏联扩张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美苏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
从1954年开始,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但对美印关系的发展造成了长期损害。美国将巴基斯坦纳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美国对巴轻印的政策导致印度认为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1971年的印巴战争,美、苏、中都关注,但尽量避免直接卷入。
美巴与印度之间的根本分歧
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东巴和西巴之间存在着语言、文化和经济上的差异。东巴的孟加拉族人和西巴的旁遮普族人之间存在政治纷争,加上巴基斯坦的经济状况恶化,东巴的生活更加困苦,使得东巴上层建立了自己的政党人民联盟,提出要求东巴自治的“六点纲领”,希望摆脱西巴控制、谋求独立发展。在1970年的巴基斯坦大选中,东巴和西巴之间的斗争达到了顶峰。但是,东巴的要求被中央政府拒绝,导致了巴基斯坦的严重分裂危机。印度对巴基斯坦抱有敌对态度,支持东巴分裂势力,最终在东巴附近建立了“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为军事干涉做准备。为了实现对巴基斯坦的分裂目标,印度通过利用东巴难民问题,在巴基斯坦内战中进行了干涉。
另外,美巴与印度在是否在难民问题上附加最终促成东巴独立的政治条件上存在根本分歧。这一分歧的悬而未决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危机起源于巴基斯坦内部的民族矛盾和政治纷争。在1970年12月的大选后,东巴人民联盟和巴基斯坦人民党之间的争夺不断升级。在西巴军官团的压力下,阿迦·穆罕默德·叶海亚·汗下令实施“探路灯”行动,导致危机爆发。危机的发展导致大量的东巴民众逃往印度成为难民。印度政府采取了支持东巴人民争取自治权益的政策,并通过国际化东巴问题和支持东巴抵抗力量来解决危机。
这场危机对美国南亚政策产生了影响。尽管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在逐渐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仍然存在摩擦和相互依赖的矛盾。美国在危机初期采取了倾向巴基斯坦的政策,但并非因为对印度的不满或敌意。尼克松政府制定了危机政策的两个目标:缓解印巴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推动巴基斯坦和东巴的政治和解。为实现这些目标,尼克松政府采取了人道主义援助、双向规制和难民问题解决等措施。尼克松政府希望通过解决难民问题来减少印巴之间的敌对情绪,并保持两国之间的克制。然而,难民问题的解决并未如预期,导致印巴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在处理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积极劝说巴基斯坦解决难民问题,同时要求印度保持克制。然而,印度对难民问题的处理方式与美国期望的不同,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复杂程度。
尼克松政府对东巴难民问题的政策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策剥离、加快救助速度和提供援助。然而,尽管有政府的援助和合作,东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仍然存在,导致难民问题未能得到完全解决。难民问题的复杂性和印巴之间的分歧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发展。总的来说,东巴的社会动荡和恐怖袭击导致民众流离失所,形成大量难民外逃。尽管美国政府努力解决难民问题,但印巴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最终引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战前准备
第三次印巴战争前,印度苏联的支持下加强了战争准备工作,并对取得战争胜利充满自信。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1971年8月的讲话中明确表示,印度已做好了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她在11月对议员们的讲话中称,与巴基斯坦发生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解决孟加拉问题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实现。印度国防部长拉姆公然宣称,任何与巴基斯坦的战争都将在巴基斯坦领土上进行,印度将不会撤出占领的地盘。
为了成功地实施肢解巴基斯坦的战略,印度于1971年7月制定了代号为“解放孟加拉”的详细计划。该计划包括快速控制东巴主要港口,隔断东西巴的联系,孤立东巴守军,并防止第三国通过海上支援巴基斯坦军队的撤退。另外,印度计划夺取东巴境内的战略要点,实施对巴基斯坦军队的分割包围,并夺取东巴首府达卡。印度调整了兵力部署,将陆军、海军和空军预备役人员召入现役,取消了武装人员的休假。印度武装部队的总兵力达到了97万人,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战争前夕,印度已将陆军4/5的兵力调至前线,并在那里频繁进行陆空联合作战演习。同时,印度政府发布了征集民用车辆来运送军用物资的法令,加强了城市居民地的防护措施,对机场和部队集结地进行了伪装。
巴基斯坦也进行了认真的战前准备,投入了35万人的兵力,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虽然印度在总体军力和装备方面占有优势,但巴基斯坦有针对印度威胁的部署和机动力量。双方在坦克和作战飞机数量上几乎持平。然而,由于印度在中印边境还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被牵制,印度武装部队缺乏足够的预备队和机动力量。相比之下,巴基斯坦虽然在西巴方向的兵力较少,但能够集中兵力,并拥有一定的机动力量。
战争过程
在东巴的作战
1971年11月21日夜晚,巴基斯坦东部的动荡局势给了印度政府一个机会,他们利用了这个机会,对巴基斯坦东巴地区发动了突然袭击。印度军队同时向东巴的几个重要地区发起了多线进攻,并很快占领了希利城,这标志着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战争开始了。
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了3个军部、7个步兵师以及12个飞行中队的兵力,共约17万人,还有200架作战飞机、26艘海军舰艇和33架舰载机印度武装部队在战争刚开始时试探新的战术,并不断调整作战计划。战争开始后不久的12月2日,印度空军派出大量飞机,连续轰炸东巴达卡及其它城镇以及重要的军事设施,迅速夺取了战场的制空权。紧接着,印度空军集中力量轮流轰炸东巴的交通设施、动力系统、巴基斯坦军队的集结地和后勤补给仓库,切断了巴基斯坦军队在战场上的联系和后勤补给。同时,印度主力海军也加入了战斗,封锁了东巴的所有港口,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之间的海上通道。12月3日,印度武装部队秘书拉尔宣布,印度军队已被授权向东巴的所有地区发动全面进攻。
面对印度军队的侵略,巴基斯坦也进行了严密部署。在东巴方向上,他们投入了4个步兵师、13个旅、2个飞行中队、17架作战飞机,约9万人进行防御。1971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统兼军事管制首席执行官阿迦·穆罕默德·叶海亚·汗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因为巴基斯坦正面临外来侵略的威胁。同时在12月6日,宣布与印度断交。战争在东巴的东部、西部和北部方向上展开。东部方向指的是梅克纳河以东的东巴地区,印度武装部队的主要目标是阿舒甘杰、道德坎迪、昌德普尔、沙姆谢尔纳加机场、穆尔维巴扎交通枢纽、锡尔赫特吉大港等重要目标。巴基斯坦军队派出第14步兵师和新组建的第39步兵师来防守东部地区。然而,在印度军队强大的攻势下,巴基斯坦军队无力阻挡,印度军队相继攻占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昌德普尔等城镇,打破了保卫达卡的东部屏障。
西部方向分为西南和西北两个作战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库什提亚、杰索尔、库尔纳、法里德普尔等地,印度武装部队的主要目标是杰索尔、库尔纳和通往达卡的法里德普尔交通要道。巴基斯坦军队的第9步兵师负责在这一地区进行防御。然而,在印度军队的猛烈攻势下,巴基斯坦军队的防线被突破,印度军队迅速占领了关键地区,威胁到达卡。
北部方向指的是达卡、坦盖尔、贾马尔普尔、迈门辛格等地区。印度军队通过空降和多线进攻,包围了贾马尔普尔地区的巴基斯坦军队。巴基斯坦军队的防线被攻破后,印度军队顺利推进,迫使巴基斯坦军队撤离迈门辛格。最终,在三个方向上,印度武装部队达卡进行了围困,完全切断了达卡与外界的联系。巴基斯坦守军于12月16日投降,巴军总司令尼亚齐将军在达卡签订投降书。
在西巴的作战
1971年12月3日,印度军队对西巴地区进行了入侵,与巴基斯坦展开了空中交战。印度投入了13个师(其中包括12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8个旅(包括3个炮兵旅、2个独立步兵旅、2个装甲旅以及1个伞兵旅)、20个飞行中队、大约300架作战飞机以及20艘舰艇,总共约30万人。而巴基斯坦投入了12个师(其中包括10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6个旅(包括2个独立装甲旅、2个炮兵旅、2个独立步兵旅以及2个坦克团)、20个飞行中队、200余架作战飞机、20余艘舰艇,大约25万人。为了削弱巴基斯坦军队在西巴地区的地面部队,印度派出了二十多个个飞行中队,试图通过空中打击巴基斯坦空军和破坏交通运输线路。然而,巴基斯坦军队加强了防空能力,减少了印度空军的影响,并确保了地面作战的顺利进行。
印度空军在第一天出动了670架飞机,袭击了巴基斯坦的机场和雷达。随后几天,印度空军又出动了数百架飞机,试图摧毁巴基斯坦空军在地面上,以获取制空权,并为印度地面部队提供行动自由。然而,巴基斯坦空军迅速掌握了印度空军的行动规律,对每次进攻进行了有效的截击和防空。在前三天的战斗中,印度空军只击落了7架巴基斯坦飞机,自身却损失了32架。由于印度空军的进攻受挫,被迫改变策略,对防御较弱的目标进行袭击,或者提供对地面部队的空中支援。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空军也以同样的方式攻击印度空军基地,尽管结果不太明显,但起到了一定的牵制和干扰作用。
除了空中战斗,双方还在西巴地区展开了有限的地面作战。为了支援东巴方向的守军,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于12月3日发起进攻,成功占领了印度150平方公里的领土。同时,印度武装部队也组织了地面部队进行局部反击,夺取了西巴萨克加尔地区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信德省2600平方公里的领土。
总的来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西巴战场上展开了攻防战,双方都遭受了一定的损失。然而,由于印度在东巴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们意识到继续在西巴战场进行牵制性作战已经没有意义。因此,印度总理英·甘地宣布西线的印度军队在12月17日夜晚停止交战,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
战争结果
战后,据印度方面宣布,印度占领了约5600平方英里的巴基斯坦土地,主要是荒漠地区,而巴基斯坦仅占据了约120平方英里的印度土地。据统计,东巴共有约9.3万巴基斯坦军事和文职人员被俘,其中包括约56998名正规军和约18228名准军事部队成员。而印度武装部队在东巴损失了1021名士兵,89人失踪,2915人受伤;在西线,印度军队损失了6600名士兵,529人被俘。
战争结束后,东巴脱离巴基斯坦,于1972年1月成立了孟加拉共和国。然而,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束并未解决印巴两国面临的一系列长期未解决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巴印双方于1972年4月26日举行了特使级会谈,一致认为需要在次大陆建立持久和平的会议议程,并进行最高级别的会谈。于是,1972年6月28日,印度巴基斯坦的领导人在西姆拉举行了最高级别会谈,并于7月2日签署了《西姆拉协定》。根据该协定,双方承诺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处理两国关系,遵守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促进商业活动和经济合作,反对敌对宣传。双方还同意遵守1971年12月的停火监督线,并进行战俘交换。直到同年12月12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完成了撤军。
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克什米尔高原在过去的十余年里相对稳定。但不久之后,克什米尔问题再次引发了印巴之间的冲突。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相继进行核试验,打断了双方关系的改善势头。然而,1999年,“巴士外交”重新启动了双边关系,并发布了《拉合尔宣言》,表达了成为友好邻国的意愿。尽管《拉合尔宣言》旨在减少核冲突的危险,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只是双方关系解冻的起点。然而,仅仅三个月后,克什米尔再次成为武装冲突的焦点。2001年秋季,“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克什米尔的局势恶化加剧,民族和宗教冲突日益加剧,仅2002年就发生了多起暴力恐怖活动。因此,克什米尔冲突已经演变成为一场涉及恐怖主义问题的复杂局势。
影响
对南亚地区
第三次印巴战争对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了孟加拉国的诞生,印度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然而,东巴独立成为孟加拉国后,印度快速撤出军队,没有留下任何军事和政治代表团来控制新生的国家。这导致了孟加拉国对印度的依赖感减少,并且后来在孟加拉移民、领土归属、恒河水资源分配等问题上,两国也不时发生矛盾。孟印之间的关系严重逆转,而孟加拉国由原先的亲印到最后的抗印,印度因此树立了一个新的对手。
第三次印巴战争虽然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力量,但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相反,两国因战争越来越加深了彼此的敌意,继续就克什米尔的归属、民族纠纷、宗教矛盾等问题争吵不休,边境地区的小规模武装冲突时有发生。此次战争的胜利鼓舞了印度控制南亚次大陆,进而称雄印度洋的信心,使得印度从此发展了强大的海军力量,并稳步增加陆军和空军实力,加快三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建设步伐。这种扩军战略威胁了南亚小国,也使得东南亚诸国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70年代的到来,美国实力相对减弱,中美关系改善,南亚地区的大国对抗变得更为明确。印度与苏联的准军事同盟和第三次印巴战争巩固了印度在次大陆的霸权地位,并形成了与中巴美的美苏冷战格局。拉·甘地继承了母亲英·甘地的霸权政策,并进一步加强了该政策。印度完全控制了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小国,对于那些不听从印度话或受到印度影响较少的国家,印度领导人不会错过任何干涉其内外事务的机会。在战后,印度加强对尼泊尔等小国的掌控,并将锡金王国并入其领土。但是,印度在斯里兰卡内部的恐巴基斯坦民族分裂运动对泰米尔人问题等的政治方面保持中立,导致斯里兰卡逐渐对印度疏远。从1975年开始,孟加拉总统齐亚·拉赫曼带动了南亚次大陆各小国联合抗击印度的趋势。第三次印巴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给该地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甚至对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了动摇。
印美苏三国关系
第三次印巴战争对印美苏三国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严重考验了美印关系,但美中巴关系却越来越紧密。在战争之前,印度一直以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自居,与美国苏联保持一定距离。然而,战争后,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变得冷淡,在1970年代中期,美国调整了外交战略,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尼克松总统通过多种途径与中国接触,从而走向与中国接近和关系正常化的道路。美国曾计划与印度结盟,但未能如愿,从而减少了对印度的经济援助。于是将南亚政策重心转向巴基斯坦,与其建立密切关系以平衡南亚战略。虽然这种情况后来有所改善,但印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受到战争的影响。
与此同时,苏联与印度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苏联联合国多次否决了阻止印巴停火撤军的提议,并支持印度吞并锡金王国。苏联为印度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并与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这些行动削弱了印度一直以来作为不结盟运动领导者的形象。印度对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表示大力支持,而美国则对印度的行为感到失望。尽管苏联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增强,美国的影响力减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开始保持与其他大国的余地。印度试图与中国关系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与美国在互利的基础上合作。
此外,印度也试图减少对苏联军火的依赖。尽管印苏关系在战后达到顶峰,但两国间的利益冲突也开始显现。战后,苏联在孟加拉国的影响力增加,但遭到印度和美国的一些抵制。印美关系一度低迷,但由于印度对美国经济的依赖,关系得以改善。总之,第三次印巴战争改变了印美苏三国关系,使印度与美国关系冷淡,与苏联关系更为密切,但也出现了一些相反的趋势。
评价
1971年11月22日,乔冠华在联合国的讲话中,强烈批评印度得到苏联支持后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军事侵略。在1971年12月5日的安理会会议上,黄华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印度立即撤回其军队,停止敌对行动,为和平解决争端创造条件。黄华还指出,印度与苏联共谋侵略巴基斯坦,目的是包围中国。时任外交部代部长的姬鹏飞在会见坦桑尼亚驻华大使时,公开指责印度宣布承认所谓的“孟加拉国”,揭示了印度对东巴地区的扩张野心。他们认为印度和苏联联手对巴基斯坦的侵略行为是毫无掩饰的侵略行径。
参考资料
中国对1971年南亚危机的反应和对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23-07-02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印巴分治及宗教冲突
印巴分治
宗教冲突
印度的对外政策
苏美对外战略的调整
美巴与印度之间的根本分歧
战前准备
战争过程
在东巴的作战
在西巴的作战
战争结果
影响
对南亚地区
印美苏三国关系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