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形目(
食虫类:Psittaciformes),属脊索动物门鸟纲,截至2023年,根据全球物种名录(COL),认为鹦形目下仅
鹦鹉科1个科,下分8个亚科共计85属370种。鹦形目体长8~100厘米不等,体羽比较艳丽,有绿、蓝绿、红、黄、白、黑等色,雌雄体色差异不大,幼鸟羽色与雌性成鸟相似。有的头具冠羽。嘴强大粗厚,嘴峰圆形,嘴基部具蜡膜,上嘴可上下左右活动。舌大而多肉质,具有角质匙状末端。有囊。翅略呈尖形,尾巴的长度和形状变化很大,通常具12枚尾羽;尾脂腺或被,或退化。足呈对趾型,跗部短健,具粒状鳞。爪尖锐弯曲,利于攀缓。
鹦形目分布于北纬35°至南纬56°之间,主要分布在
南半球的
热带、
亚热带及
温带地区。栖息环境包括
森林、
灌木丛、稀树草原、农业区、植被、草地、
沙漠、岩石地面和
湿地等,多数物种为树栖型鸟类。鹦形目中除受保护动物外,如在中国
鹦鹉科有9个物种受到法规保护,其他多数种类可作为宠物饲养和交易;鹦形目可能在授粉、种子传播和种子
捕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对农作物、人类设施等造成破坏;对人类、家禽业和野生动物构成风险。另外,鹦鹉的形象也是玉雕作品的常见题材。
鹦鹉目下不少鸟类也被收录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截止2023年,28%鹦形目物种被列为受威胁物种,包含16种灭绝(EX)、1种野外灭绝(EW)、24种极危(CR)、29种濒危(EN)、55种易危(VU),另有53个物种被列为近危(NT)物种。2021年,该目中鹦鹉科9个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鹦形目所有种除
桃脸牡丹鹦鹉、
虎皮鹦鹉、
鸡尾鹦鹉和
红领绿鹦鹉4种外,均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如棕树
凤头鹦鹉(Probosciger aterrimus)、翠蓝鹦鹉(Vini ultramarina)、红胸鹦哥(Amazona vinacea)等被列入附录I,地栖鹦鹉(Pezoporus wallicus)、
和尚鹦鹉(Myiopsitta monachus)等被列入附录II。
起源演化
鹦形目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可能起源于澳大利亚地区。最古老的化石是在
丹麦发现的鹦形目动物的
肱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500万年前的
始新世(5600万至3390万年前)。其他著名的鹦鹉形化石包括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地区的一只鹦鹉遗骸,其历史可追溯至约1800万年前,即中新世早期至中期(2300万至1120万年前),以及一只凤头鹦鹉的遗骸,来自同一时期的澳大利亚
昆士兰州。尽管鹦鹉的大小和颜色千差万别,但所有类群的鹦鹉仍然非常相似。澳大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鹦鹉表现出最大的结构多样性,但物种数量最多的是新世界热带地区。
鹦鹉在中国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早在《
礼记·曲礼上》中,就有“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的记载。明朝医学家
李时珍在著作《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中对鹦鹉的记述较为详细,“鹦哥有数种,绿鹦出陇蜀,而滇南交广近海诸地尤多,大如鸟鹊,数百群飞,南人以为鲊食。红鹦䳇紫
红色,大亦如之等”。其中
红色吸蜜鹦鹉即为
绯胸鹦鹉,
纯绿鹦鹉可能是
长尾鹦鹉的统称。
李时珍将鹦鹉同杜鹃(Cuculidae)、
啄木鸟科(Picidae)、斑鸠(Streptopelia)等一同列为林
鸟纲。
命名与系统分类
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命名源自
希腊语词汇 “Ψιττακός”,在英语中对应鹦鹉“Parrot”。
学术界对于鹦鹉的
分类系统存在多种不同意见:1758年前后,欧洲有学者因鹦鹉嘴型与猛禽相似,将其归于猛禽,另有学者因其对趾型结构将其和啄木鸟、杜鹃等纳为一类。1867年,第一本关于鹦鹉科的研究专著问世,认为鹦鹉是与科(Rhamphastidae)最相近似,但也与杜鹃有许多相似特征,根据外观形态及舌的结构,将鹦鹉分为5个
亚科。1874年,鹦鹉
亚目提出一个分类系统,经1898年修订后,鹦鹉亚目分为鸪科(Palaeornithinae)和鹦鹉科(Psittacidae),其中鸪科包括凤头鹦鹉亚科(Cacatuinae)和鸮鹦鹉亚科(Stringopinae),鹦鹉科包括其他鹦鹉亚科。
1984年,美国动物学家霍华德和莫尔(Howard\u0026Moore)等记录鹦形目全世界有3科76属共计332种,分别为吸蜜鹦鹉科(Loriidae)、凤头鹦鹉科(Cacatoidae)和鹦鹉科(Psittacidae)。吸蜜鹦鹉科有11个属55种;凤头鹦鹉科有凤头鹦鹉亚科和鸡尾鹦鹉亚科(Nymphicinae)2个亚科,凤头鹦鹉亚科5属17种,鸡尾鹦鹉亚科1属1种;鹦鹉科有啄羊鹦鹉亚科(Nestorinae)、侏鹦鹉亚科(Micropsittinae)、鹦鹉亚科(Psittacinae)和鹦鹉亚科4个亚科,啄羊鹦鹉亚科1属2种,侏鹦鹉亚科1属6种,鹦鹉亚科56属250种和鹗鹦鹉亚科1属1种。鹦鹉亚科为鹦形目鸟类中最庞大的一个科。2014年,国际鸟盟将鹦形目分为3科共398种,鹦鹉科374种,
凤头鹦鹉21种,鸮面鹦鹉科(Strigopidae)3种。
截至2023年,根据全球物种名录(COL),鹦形目下仅鹦鹉科1个科,下分8个
亚科,分别是凤头鹦鹉亚科、Loriculinae亚科、吸蜜鹦鹉亚科(Loriinae)、侏鹦鹉亚科、啄羊鹦鹉亚科、鹦鹉亚科、Psittrichadinae亚科和鸮面鹦鹉亚科,共计85属370种。中国现有鹦形目下仅鹦鹉科1个科,鹦鹉属(Psittacula)7种、
短尾鹦鹉属(Lorkulus)1种和蓝腰鹦鹉属(Psittinus)1种共计3属9种。
形态特征
鹦形目鸟类体羽比较艳丽,有绿、蓝绿、红、黄、白、黑等色,有的头具冠羽,如凤头鹦鹉。雌雄体色差异不大,幼鸟羽色与雌性成鸟相似。羽毛稀疏而硬,副羽存在。折衷鹦鹉(Eclectus roratus)是鹦形目中雌雄体色差异较大的种,雄性折衷鹦鹉主要是绿色的,下颌骨顶部呈珊瑚色,底部呈黑色,而雌性
折衷鹦鹉大多是红色的,胸部呈暗紫色,下颌骨完全黑色。
鹦形目体长8~100厘米不等,
颅骨的跗盖型为索腭型,嘴强大粗厚,嘴峰圆形,嘴基部具蜡膜,有的甚狭而不显。上嘴缘具平滑的缺刻,上嘴向下钩曲而覆盖下嘴,上嘴内面有状密棱,上嘴与头骨相连处有可动关节,上嘴可上下左右活动。舌大而多肉质,具有角质匙状末端。有嗉囊。胸椎的椎体为后凹型,与其他鸟类迥异。翅略呈尖形,初级飞羽10枚,第四、五枚次级飞羽间断排列。尾巴的长度和形状变化很大,有些物种尾巴短且呈圆形或方形;有些物种的尾巴非常长且尖,如
金刚鹦鹉;许多物种中央尾羽非常长,超过了身体的总长度,扇尾鹦鹉属(Prioniturus)的中央尾羽比其他鹦鹉更长并且呈匙形。通常具12枚尾羽;尾脂腺或被翈,或退化。足呈对趾型,前二趾基节的基部并连,第4趾后转,善攀援;跗跖部短健,具粒状鳞。爪尖锐弯曲,利于攀缓。
尖翅膀和长尾巴通常出现在飞行距离很远的物种中,大多数鹦鹉飞行速度很快,但它们通常很快就会疲劳;圆形的翅膀和钝的尾巴是更熟练的攀爬者的典型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内,鹦形目鸟类广泛分布于北纬35°至南纬56°之间的124个国家,但主要
栖息地分布在南半球热带、
亚热带及
温带地区。如南美洲和
北美洲分布羽色鲜明的金刚鹦鹉(macaw),澳大利亚等地分布红冠凤头鹦鹉(Callocephalon fimbriatum),非洲分布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
中国范围内,鹦形目鸟类多见于
中国西南地区和
海南岛。
栖息环境
鹦形目栖息环境包括
森林、
灌木丛、稀树草原、农业区、植被、
草地、
沙漠、岩石地面和湿地等。
多数物种为树栖型鸟类,多栖息于森林中,主要是居住在树梢。产于澳洲的部分种类,则栖息于地面。如澳大利亚的
夜鹦鹉(Pezoporus occidentalis)和地栖鹦鹉(Pezoporus wallicus)等。夜鹦鹉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半干旱灌丛或草地,靠近觅食地。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鹦形目觅食果食、种子、谷物、花蜜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兼食昆虫。一般来说,较小的鹦鹉种类主要食用小而软的水果或以花蜜为食;体型较大的鹦鹉种类可能更重食性,它们的饮食中种子占比较大,并且能够以坚硬和柔软的水果为食。小型侏儒鹦鹉或
啄羊鹦鹉(Nestor)以水果、树栖
白蚁和
真菌为食。许多种类的食花蜜鹦鹉通过管状舌头吸取汁液,但
虹彩吸蜜鹦鹉通过压碎花朵并用刷状舌舔汁来获取花蜜。在挖掘过程中,许多鹦鹉还会捕获幼虫和成虫,黑凤头鹦鹉(Calyptorhynchus)会啃咬树皮以获得蛀木
甲虫。
鹦形目极力朝下弯曲的下颌与脑头部活动相关,下颌不仅可以上下移动,而且可以向两侧移动;颌器的肌肉极强有力,这都与鹦的觅食习惯有关,果实常具有厚的皮,而种子有坚硬的壳。
鹦鹉形目动物可能采用饮食转换、
栖息地转移、运动、资源选择或机会主义等多种策略来追踪食物资源,从而实现最佳觅食,增加健康效益。如
热带干燥森林中的淡紫冠鹦鹉和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南方长尾小鹦鹉在食物资源丰富的条件下可能会在饮食中表现出选择性,但当食物资源较少时,会根据食物的可用性使用食物资源;黑冠鹦鹉在具有较高的籽粒/球果重量的树木上觅食,从而优化了籽粒和
蛋白质的摄入量,且每棵树的产能在不同年份之间是一致的,使黑冠鹦鹉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觅食效率。
活动特点
鹦形目多数为攀禽,攀援极敏捷,用脚和嘴攀树,通常成群巢居。多数结群活动,多数种不迁徙。地栖型鹦鹉几乎无飞翔能力,在地面上行走。
新西兰有很特别的鸮鹦鹉(Stringops habroptilus),体长超过50厘米,在地面上生活,几乎丧失了飞行的能力,黄昏时出来活动,白天躲藏在隐蔽处。
清洁行为
叶浴:在倾盆大雨中,
红领绿鹦鹉(Psittacula krameri)等鹦鹉会部分展开翅膀,通过穿过潮湿的植被摩擦身体来弄湿羽毛,进行清洁,如3~8只红领绿鹦鹉组成小群,在1~3分钟的时间里不断地从一棵树移动到另一棵树,通过不断转身把它们从头到尾、背部、胸部和翅膀等部位所有羽毛在树叶上摩擦,在一棵树上(尤其是
棕榈上)完成沐浴后转移到另一棵树上,如此循环,直到雨停。
雨浴:橙翅亚马逊鹦鹉(Amazona amazonica)等鹦形目物种是专门在雨中洗澡的,阵雨、尤其是结束干旱期的阵雨,可以刺激这些物种在暴露的位置安顿下来,在大声呼唤的同时,向天空张开翅膀和尾巴,在雨水中短时间倒挂进行清洁。雨浴似乎是从树叶浴演变而来的,和树叶浴一样,雨浴之后是长时间的梳理。
洗澡:凤头鹦鹉属(Cacatua)、彩冠凤头鹦鹉属(Callocephalon)、黑凤头鹦鹉属(Calyptorhynchus)和玄凤鹦鹉属等地面饲养的鹦鹉,会积极地站在水里洗澡;然而,当筑巢时,可能为增加巢室湿度而被动地坐在水里浸泡,不扇动翅膀和低头。
防御行为
鹦形目在受到惊吓时,尤其是在走投无路无法逃脱的时候,会抖掉身体和头部的羽毛,把翅膀从身体上抬起一部分,轻轻地左右摇晃,通常会发出嘶嘶声,有时会用爪子猛扑过去;如
派翁尼斯鹦鹉属(Pionus)、鹰头鹦鹉属(Deroptyus)和短尾鹦鹉属(Graydidascalus)等也可以上下鞠躬,鸡尾鹦鹉属(Nymphicus)、黑凤头鹦鹉属(Calyptorhynchus)和红冠凤头鹦鹉属(Callocephalon)等小型鹦鹉的表现非常相似。吸蜜
鹦鹉科低头发出嘶嘶声,而翅膀可能会呼呼地转动,但通常是放在两侧。
牡丹鹦鹉属在受到威胁时会头部向前,头部与身体保持一条直线。
鹦形目幼鸟的防御行为表现与成鸟有所不同,福普斯鹦哥属(Forpus)、派翁尼斯鹦鹉属、锥尾鹦哥属、金刚鹦鹉属(Ara)等鹦鹉幼鸟在被抚摸时很安静;凤头鹦鹉幼鸟用蓬松的羽毛从一边到另一边发出嘶嘶声,或者当受到更大的干扰时发出刺耳的嗡嗡声;
折衷鹦鹉、鹦鹉属、超级鹦鹉属(Polytelis)、王鹦鹉属(Alisterus)等鹦鹉幼鸟也会发出刺耳的嗡嗡声。
交流行为
鹦形目鸣肌发达,鸣声嘈杂粗厉、刺耳,经驯养后能模仿人语和其他鸟之鸣声。
葵花凤头鹦鹉(Cacatua galerita)会发出大约十几种不同的叫声,每种叫声都预示着不同的情绪。
鹦形目喜欢表达爱意,不仅对同类,而且对人类也会表达爱意,很喜欢被抚摸和抓挠。许多物种成对活动,尤其是爱情鸟(
牡丹鹦鹉属),几乎总是在一起咬着彼此的羽毛,表面上表现出深情。如果一只鸟去世了,它的配偶有时也会因为孤独死去。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鹦形目是一雄一雌制,一些鹦鹉的性成熟期较晚,如
凤头鹦鹉等体型较大的鹦鹉约30岁进入繁殖期,繁殖周期较长。鹦形目维持配偶关系的求爱行为可能包括发声、抚摸、相互梳理羽毛、鞠躬、振翅、张开尾巴和给配偶喂食等。如雄性牡丹鹦鹉属(Agapornis)在求偶时会头部摆动的动作,
雌性在交配前的展示中抬起并振动翅膀,偶尔,雄性在求偶时也会这样做,如果雌性不允许,雄性可能会振动尾巴,这种振动是在水平面上而不是垂直平面上;雄性红帽鹦鹉(Purpureicephalus spurius)在求偶时在垂直平面上摇尾巴。雌性在交配前抖动翅膀,但没有尾巴的抖动;在雌性西方玫瑰鹦鹉(Platycercus icterotis)摇动半张开的尾巴和翅膀并发出高调的“Titi”声,雄鸟在和其他雄性打斗时和求偶时都会抖动展开的尾巴和翅膀,同时身体的羽毛也会竖起来;
非洲灰鹦鹉在求偶时竖起翅膀并垂直振动尾巴,同时发出特有的吱吱声,以挠头回应,与此同时,头部可能会被推到翅膀下面,就像在整理羽毛一样,尾巴的运动形式类似于梳理羽毛后摇晃和整理羽毛时的动作,尾巴振动强度较高时,嘴部降低并发生反流。
旧大陆和新大陆的鹦形目交配行为主要差异在于占支配地位的性伴侣所采取的交配姿势,旧大陆
东半球的物种采用正统的站立姿势,通常是雄性的双脚放在雌性的背上,如牡丹鹦鹉和
红领绿鹦鹉;而新世界的鹦鹉一开始是并排坐着,尾巴交叉,通常是雄性的内脚被抬到
雌性的背部,或者不太常见的侧翼,而雄性外脚保持抓住栖木,如
翅斑鹦哥属(
斑翅鹦鹉)(Vane 1954, Power 1967),锥尾鹦哥属(Aratinga)等。
筑巢
鹦形目有些物种群居繁殖,其他的则通过筑巢
栖息地来分隔自己的空间。大都在
树洞中营巢,少数种类在悬岩上的洞穴或裂隙或沙堤间营巢,通常不用巢材,有些物种会添加树叶、纤维和树皮条等巢材,有些物种将叶子切成条状,然后塞进背部的羽毛中,以便运输到巢穴。巢离地面4~9米左右,巢室较大,0.5~1.0米深,入口直径与鹦鹉品种的体型大小有关,体型较大的鹦鹉更倾向于筑较大的巢,体型较小的鹦鹉更倾向于筑较小的巢或利用蚁巢,这种选择性与竞争压力和降低
捕食风险有关。如侏儒鹦鹉和
橙额鹦鹉等会在
白蚁巢中挖空洞;
南美洲的
和尚鹦鹉(Myiopsitta monachus)在树上筑起公共的棍巢;掘穴鹦鹉(Cyanoliseus patagonus)、
啄羊鹦鹉、
夜鹦鹉和
鸮鹦鹉(Strigops habroptilus)等在岩石缝隙或土洞中筑巢;
地栖鹦鹉仅在地面上筑浅巢。
鹦形目可能重复使用繁殖成功的巢穴,而繁殖失败的巢穴将被丢弃,如
紫帽亚马逊鹦鹉(Amazona finschi)对巢腔的重复使用与该巢第一次繁殖的结果有关,第一次繁殖成功的巢可能重复使用,而失败的巢往往只使用一次。
产卵孵化
鹦形目为
卵生动物,较大的物种一年产1窝,一窝产卵通常2枚,较小的物种每年产卵2~3次,每窝产卵6~9枚,卵为白色近球形,孵卵21天,雌性或两性孵卵。
凤头鹦鹉等体型较大的鹦鹉可能在40岁开始产卵。如
和尚鹦鹉的卵较小,为白色,直径约3厘米,平均每次产卵7只,每两天产卵1只,孵化期为24天。
生长
鹦形目幼鸟刚孵出时皮肤裸露或带有非常稀疏的绒毛。双亲都参与养育雏鸟的工作,
亲鸟从嗉囊中吐出半消化的食物哺养幼鸟。鹦形目雏鸟为晚成性,长久(达2~3个月)不离开巢。如和尚鹦鹉雏鸟体表有绒毛,几乎没有羽毛,出生时眼睛未睁开,在孵化后的40天内一直呆在巢里。
鹦形目通常被认为是长寿鸟类,圈养的鹦鹉寿命很长,可超过100年,尤其是体型较大的鹦鹉。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1680年到1960年代早期,分布在全球不少岛屿上的鹦形目物种至少有16个物种完全消失,如位于马达加斯加以东的
印度海中毛里求斯马斯卡雷内斯群岛的毛里求斯灰鹦鹉(Psittacula bensoni)和位于
澳大利亚大陆东部的诺福克群岛的
诺福克卡卡鹦鹉(Nestor productus);另有14个物种濒临灭绝,大多数灭绝物种生活在西印度群岛的小岛上或大岛上。
20世纪末,鹦形目物种数量呈减少趋势,超过90个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截止2000年,90种受威胁的鹦鹉物种中93%是森林物种,其中75种物种(占比83%)的
种群数量估计小于1万成熟个体,37种物种(占比41%)的活动范围小于2万平方千米。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巴西、
菲律宾、
哥伦比亚和
墨西哥生活着60种濒危鹦鹉。
2014年,国际鸟盟对IUCN红色名录的基础评估数据显示,56%的鹦鹉数量在减少,35%的鹦鹉数量稳定,只有9%的鹦鹉数量在增加。
致危因素
鹦形目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四个方面,一是伐木、恶劣气候、能源生产和采矿以及住宅和商业开发等造成的
栖息地破坏,尤其是筑巢地的丧失,如新
热带地区和印多马拉亚地区的住宅开发;二是
菲律宾凤头鹦鹉等物种的贸易、
狩猎等活动;三是引进物种,尤其非洲热带地区和大洋洲/大洋洲,野生个体在捕获转运途中受到虐待而死亡,只有少数个体能够到达相对安全的舒适笼子里;四是少数鹦鹉以种子为食的鹦鹉,尤其是澳大利亚地区某些物种,因损害
农作物而被当地人猎杀。
2016年,对鹦形目的研究表明,分布范围较大的物种受到威胁的可能性较小;大型鹦鹉因
种群密度低、繁殖较慢等特点更容易面临灭绝风险;依赖森林的鹦鹉物种因其筑巢和觅食习惯更有可能受到威胁;城市化程度与鹦鹉物种是否受到威胁有着广泛的关系,城市化程度高的城市的鹦鹉物种更易受到威胁;分布仅限于一个国家的鹦鹉也更有可能属于较高的濒危类别;被当做宠物喂养的物种一般受到的威胁较小。
保护等级
在2016年《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鹦形目
鹦鹉科9个种被纳入,其中6个种等级为数据缺乏(DD),3个种等级为易危(VU)。
鹦鹉目下不少鸟类也被收录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截止1994年,地球上350多种鹦鹉中有90种(占比26%)被列为濒临灭绝,另有40种(占比11%)被列为近危;截止2023年,16种鹦形目物种被认为已经灭绝(EX),111种(占比28%)鹦形目物种被列为受威胁物种,包含1种野外灭绝(EW),24种极危(CR)、29种濒危(EN),55种易危(VU),另有53个物种被列为近危物种,其余243个物种被认为是最不受关注的物种。如
蓝腰鹦鹉属(Psittinus)的蓝腰鹦鹉于2016年被列为近危(NT),鹦鹉属的
亚历山大鹦鹉、灰头鹦鹉、
大紫胸鹦鹉、
绯胸鹦鹉于2016年被列为近危(NT),
小葵花凤头鹦鹉于2021年被列为极危(CR)。
在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鹦形目鹦鹉科9个种被纳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
短尾鹦鹉、蓝腰鹦鹉、亚历山大鹦鹉、
红领绿鹦鹉、青头鹦鹉(Psittacula himalayana)、灰头鹦鹉、花头鹦鹉、大紫胸鹦鹉和
绯胸鹦鹉。
在2023年《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鹦形目所有种除
桃脸牡丹鹦鹉(Agapornis roseicollis)、
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
鸡尾鹦鹉(Nymphicus hollandicus)和红领绿鹦鹉(Psittacula krameri)外,均被列入附录,其中被纳入附录I的种见下表,其余未被纳入或未被纳入附录I的种均被纳入附录II。
保护措施
鹦形目的保护措施包括立法禁止猎杀交易、建立保护区、提供人工筑巢点、雏鸟安置、人工饲养个体放归野外等。
2014年,国际鸟盟确定的最重要的保护行动主要包括:新热带地区最常见的保护行动是遗址保护和管理,非洲热带地区最常见的保护行动是立法和迁地保护,而在印多马拉亚和
大洋洲,最常见的保护行动是保护意识和沟通、大范围的栖息地保护和遗址保护。
部分鹦形目物种的保护措施如下表:
危害
鹦形目可能对农作物等造成破坏;是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等许多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
沙门氏菌等细菌疾病以及
鹦鹉热衣原体等的宿主,这可能对人类、家禽业和野生动物构成风险;也可能破坏人类的设施,一些长尾小鹦鹉全年都在电力设施结构上筑巢,潮湿的树枝和树枝可能引发短路和电气火灾,导致停电,对人类经济造成损害;部分鹦鹉选择在飞机场栖息,鸟-机碰撞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04~2005年英国希思罗机场有三次鸟-机碰撞,平均每次损失约为2万英镑。
主要价值
各
大洲的居民都将鹦鹉作为宠物,长期以来,许多种类的鹦鹉都被运送到动物园和私人收藏,早期
罗马的富裕公民经常在家中饲养鹦鹉,甚至将它们视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大多数种类的鹦鹉都曾经被圈养过,而且大多都经过繁殖,一个大型动物园可能同时展示100多个物种。尽管饲养者已经培育出了多种颜色的鹦鹉,但还没有被驯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
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在美国成为流行的家庭宠物;十年内,超过550万人家里至少拥有一只。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鹦鹉的进口和销售因为鹦鹉热流行而大幅减少。截止2011年,仅在美国就有1600万只鹦鹉被作为伴侣动物饲养。
鹦形目主要消耗植物的果实、种子和花朵资源,可能在授粉、种子传播和种子
捕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
澳大利亚的
吸蜜鹦鹉被认为是当地桉树的重要
传粉者,
雨燕鹦鹉是
塔斯马尼亚州地区
蓝桉最有效的传粉者,金翅长尾小鹦鹉等小型鹦鹉可能是一些新
热带树种上重要的传粉者。在某些情况下鹦鹉可能是有效的种子传播者,如由橙頦鹦鹉(Brotogeris jugularis)排便的种子发芽率很高(69.5%);大型鹦鹉的觅食活动也可能起到初级或内源种子传播的作用,鹦鹉可能会把果实从母树上带走,这些果实会在飞行中可能掉落,如
马达加斯加的
非洲黑鹦鹉(Coracopsis nigra)是
黄豆树的主要传播者,虽然可能只传播7.9%的种子离开树冠,但它们有35倍的可能性成为确定的种子。
相关文化
第一个准确描述鹦鹉的书面文献常常被认为是公元前五世纪的
希腊历史学家克特西亚斯(Ctesias),他清楚地描述了现在所谓的鹦鹉,
印度的
紫红头鹦鹉(Psittacula cyanocephala)。
在古诗词文学作品中,以鹦鹉比喻人远离家乡,思归而不得,表达思乡情结。如
张祜《再吟鹦鹉》“雕笼终不恋,会向故山归。”鹦鹉的文化内涵也受到佛教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影响,鹦鹉在佛教中被视为瑞鸟灵兽;民间流传鹦鹉灭火救山中百鸟畜兽及供养父母的传说,有鹦鹉仁义、孝顺的文化内蕴;借鹦鹉美好的仪表比喻儒家君子的美好德行。
以鹦鹉为题材的玉雕作品如今也很常见。翡翠玉雕中鹦鹉有英明神武,智勇双全、长寿、聪明伶俐等吉祥的寓意。
参考资料
鹦形目.catalogueoflife.2023-08-14
鹦形目.catalogueoflife.2023-08-14
鹦鹉.《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2023-07-09
红胁绿鹦鹉.animaldiversity.2023-07-09
macaw.britannica.2023-08-16
夜鹦鹉.iucnredlist.2023-08-14
蓝腰鹦鹉.iucnredlist.2023-07-09
灰头鹦鹉.iucnredlist.2023-07-09
大紫胸鹦鹉.iucnredlist.2023-07-09
绯胸鹦鹉.iucnredlist.2023-07-09
小葵花鹦鹉.iucnredlist.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