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
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的荒芜地区
沙漠(英文:desert, sand desert,sandy desert),也称荒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沙漠指干旱地区地表为大片沙丘覆盖的地理单元;广义的沙漠则泛指陆地表面气候干旱、植被贫乏、土地贫瘠、景观荒凉的区域。
沙漠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存在多种因素,近现代众多沙漠研究者通过考察提出不同学术理论、假说。其主要形成因素包括复杂的地质构成、差异化的地形地貌、干燥的气候、丰富的沙物质、强劲的风力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因素。全球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的亚热带地区。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全球多年平均沙漠面积约1764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2%,其中中国沙漠面积约为149万平方千米。全球沙漠多处于年均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极端干旱区,植被覆盖不足,年平均日照时长约3000小时,平均年温差在30~40℃之间。受环境影响,沙漠地区具有独特的风蚀、风积地貌,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资源体系以及能够适应干旱环境生存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同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融合了丰富的与沙漠相关的文化与自然元素,丰富了人类的文明遗产和精神生活。
全球沙漠众多,主要有撒哈拉沙漠、鲁卜哈利沙漠利比亚沙漠、澳洲沙漠、纳米布沙漠、鲁卜哈利沙漠、塔尔沙漠卡拉库姆沙漠戈壁大漠以及中国地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荒漠化范围正不断扩大,对人类生存形成重大挑战。1994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同时,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旨在应对荒漠化、干旱和土地退化问题。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防治荒漠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荒漠化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尤以中原地区在荒漠化治理进程中成效显著。
命名与定义
沙漠在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中称谓各异,如在蒙古语中称沙漠为“戈壁”,阿拉伯人则称为“艾尔格”或“厄格”,在中亚和中央亚细亚地区称为“库坶”。在英语中,沙漠与荒漠同使用英文单词“desert”,该词起源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原义为放弃,在拉丁语中指由美好之地变成的荒地;在英国词典中指被遗弃的荒凉的土地;在美国词典中指因植被缺乏,不足以维持人类生活的大片土地或干旱荒凉的沙质地区。在中国,“沙漠”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苏建传》所记载“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在这之前的文献多以流沙称呼,汉唐文献的大漠、沙碛,均与沙漠同义。此外,其它文献中的描述性称谓有沙河、旱海、瀚海、荒凉之地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界定全球沙漠范围,认为在气候学上,沙漠通常被定义为全球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在生物学上,沙漠是指含有能明显适应干旱环境生存的动植物生态区;在生态学上,沙漠是指植被覆盖率低、裸露土壤面积大的连片区域。在中原地区学术界,沙漠又分为广义沙漠与狭义沙漠。狭义沙漠即沙质荒漠,为荒漠的一种类型,用英文单词“sand desert”或“sandy desert”表示,指干旱地区地表为大片沙丘覆盖的地理单元;广义沙漠则与荒漠同义,用英文单词“desert”表示,既包括沙漠本身,也包括石漠、砾漠、泥漠、盐漠,泛指陆地表面气候干旱、植被贫乏、土地贫瘠、景观荒凉的区域。另外,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沙漠与荒漠相互代用。
形成
沙漠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现代众多沙漠研究者通过考察提出不同学术理论、假说。其主要形成因素包括差异化的地形地貌、气候干燥的气候、丰富的沙物质、强劲的风力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因素。
成因理论
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采矿工程师A-M·康申提出沙漠的海成因理论。他通过对卡拉库姆沙漠地区的考察认为:在第三纪末的上新世地质时期,整个卡拉库姆地区是被海水所侵的海盆,而卡拉库姆沙漠现在覆盖的风成沙,是此前海洋的沉积物,其经过现代风力作用加工改造后形成海滨沙丘,进而发育形成卡拉库姆沙漠。在19世纪末,沙漠的海成因理论具有重要影响。
19世纪同时期,俄国学者B·A·奥布鲁切夫通过对卡拉库姆沙漠野外考察后,提出卡拉库姆沙漠的河成因理论。奥布鲁切夫认为:卡拉库姆沙漠形成,是由于古阿姆河的冲积作用的结果。他通过对古代阿姆河的古河床分析,将古代阿姆河同现代阿姆河沉积层与卡拉库姆沙层对比,并获得了确切的论据证明古阿姆河由于在广大的区间改变自己的河床,从而形成今日卡拉库姆的分布。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河成因理论成为当时沙漠成因的主要科学理论
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通过对亚洲地区的沙漠考察,提出亚洲中部许多沙漠形成是大陆成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奥布鲁切夫通过对亚洲中部沙漠(中原地区新疆地区沙漠)旅行之后,又论证了大陆成因理论。沙漠大陆成因理论认为:亚洲中部是欧亚大陆的中心,深居大陆腹地且四周重山阻隔,湿润气流难以深入,而干燥的冷气流可长驱直入,从而形成了干燥多风的气候条件,导致了沙漠的形成。
美国学者I·G·威尔逊从气候学沉积学的观点出发,提出沙漠成因的三阶段假说:即“湿润—干燥—连续干燥—再湿润”。在湿润阶段,冲积物经流水搬运,从山麓向开阔的平原区扩散,而冲积平原和山麓冲积平原的沙砾物质在搬运过程中机械分异,其中分离后的细粒物质成为沙漠的形成基础。在干燥阶段,冲积平原堆积的细粒冲积物被风力吹扬并在一段距离后堆积下来,导致了沙丘的形成。在持续干燥阶段,沙丘获得充分发育,最后形成沙漠。
美国学者I·G·威尔逊在通过对北非撒哈拉沙漠的研究后又提出地貌“垫面起伏”理论。其主要论点是:气流(风)作用于干旱区地表,形成了不饱和、饱和及过饱和风沙流,风沙流作用于起伏的垫面(自然界中垫面起伏是普遍现象)之后,慢慢地形成了沙丘、沙丘链,并使其不断扩大面积,逐渐发育形成了大范围的成片沙漠。
形成因素
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大陆漂移现象、地槽—地台学说中的地壳运动以及现代地貌的分布情况,是与沙漠形成有关的主要地质地貌因素,其以不同的方式为沙漠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板块构造学说认为,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印度地区沙漠的形成与大陆板块漂移存在重要关系。而在中生代白垩纪末与新生代第三纪初,印度板块向北漂移时,在特提斯海(现雅鲁藏布江一带)与欧亚板块相碰后产生一系列地壳运动,造成构造复杂、岩石变质的全球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其形成加剧了西北的干旱气候,产生沙漠。
在地槽—地台学说中,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的沙漠多分布于北半球北纬35°〜50 °之间(亚洲中部的中国西北和内蒙古自治区、美国西部及拉丁美洲智利阿根廷南部),为地壳运动的结果,其造山运动增强了气候的干旱,是地形沙漠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古生代、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地质历史时期都有地质构造运动,特別是新生代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众多山系隆升抬高,如美国西部太平洋东岸、拉丁美洲沿太平洋东岸、北非高原的构造运动,形成了高山、极高山、高原和盆地等现代地貌分布格局,而喜马拉雅山脉造山运动塑造的现代地貌,使气候变迁,环流系统被改变,增强了气候的干旱,直接影响了中国境内沙漠的形成。
沙漠地区通常是地势较低甚至处于盆地、山脉背风处或受到降水影响的阻挡地带,地表不利于水分积聚和植被生长,形成了干旱的沙漠环境。当海洋气流与山的坡向垂直时,迎风坡多成为“雨坡”,降雨流充沛;背风坡则成为“雨影”区域,干旱少雨,形成“雨影”沙漠,如南美洲秘鲁南部沿海沙漠、智利北部沿海沙漠、南美洲南部东岸的中纬度沙漠以及中国蒙新地区、贺兰山等诸山系的沙漠。盆地地貌则易成为吸热和气流扩散的中心,导致环流的形成,使风力加强,从而促进了沙漠形成的动力因素;同时,盆地及相对下陷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接纳了丰富的沙物质,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世界范围内的沙漠地区处于地球大陆最为干旱的地带,长期没有降水或降水稀少是造成干旱气候的根本原因。降水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空气中凝结核的存在及大气环流的降水机制等因素有关,其中大气环流是地形沙漠和气候沙漠形成的直接原因。热带干旱气候是SN(南北纬)副热带高气压与赤道低气压之间形成的经向环流体系,在15°〜30°SN(南北纬)气候带区域内的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和干旱信风的作用,形成了这一地带的沙漠,为大气环流直接作用而成,这些沙漠统称为气候沙漠或信风沙漠,也称热沙漠。
寒冷的洋流也是沙漠形成的因素之一,在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四洲西部大洋沿岸分布着因寒流而形成的寒流海岸型沙漠。在北非西北部大西洋沿岸有来自北冰洋的加那列寒流;南非西南端大西洋沿岸有来自南极的奔给拉寒流;在澳洲西岸印度洋沿岸有来自南极的西澳寒流;在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有来自南极的秘鲁寒流;在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有来自北冰洋的加利福尼亚寒流。这些地区终年有寒冷的洋流经过,由高纬度区流向低纬度区,使沿岸气温降低,阻碍了海洋湿润气流登陆,形成了海面多雾的天气状况。而受海雾影响,大洋沿岸降水减少、风力加强,为沙漠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地球运动方式多样,如自转、绕日公转、绕地月系质心旋转、绕太阳系质心运动等,太阳辐射通过地球的不同运动对气候产生不同作用。在北半球,气温变化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紧密关系,即地球自转速度处在减慢时段,相应地北半球气温出现相对低温时期,如从北非印度及中国西部地区曾出现的严重干旱即是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结果。由于地球运动能够减少太阳到达地球的辐射量,导致气候变冷、变干,从而使得本身降水量很少、降水变率很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趋于更少,降水变率趋于更大,造成气候更加干燥,使得生态系统愈加脆弱,最终导致沙漠的形成和扩展。
地球进入人类历史时期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日益明显,使得沙漠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更加复杂。人类社会活动因素对沙漠的形成与影响呈现为诸多方面,主要包括刀耕火种,燃烧草场与森林;毁林开荒、毁牧开荒;不合理地砍伐森林与樵采活动;过度放牧,滥用草场资源;掠夺式滥用农耕地;水利、工矿、道路建设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与水源枯竭;战争导致的大面积破坏植被等。人为活动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草原和森林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失调,不仅导致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有的沙漠、沙地急速扩大,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沙漠和沙地,同时也是部分较湿润地区沙地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性
气候特性
沙漠气候是地球上较特殊的气候类型之一,主要特点为干燥、降水量低。沙漠地区降水稀少且不稳定,全球沙漠年均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部分地区低至10毫米以下甚至无雨,偶尔有暴雨。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一般为冬季最少,比重最小,夏季最多,比重最大,秋季多于春季。沙漠气候可分为热沙漠、温带沙漠和寒冷沙漠气候,如撒哈拉沙漠东部沙漠为热沙漠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属于温带沙漠,戈壁大漠和美国的莫哈韦沙漠以及南极沙漠则是寒冷沙漠气候的典型地区。沙漠地区由于缺乏植被覆盖和水分蒸发,其地表温度往往容易升高,白天可达到50摄氏度甚至更高,而晚上由于缺乏云层等遮挡,地表热量容易散失,导致沙漠地区的温度骤降,昼夜温差较大。全球沙漠年均日照时长约3000小时,辐射量约为6000兆焦每平方米。
同时,由于地表温度的高低差异以及气候的干燥,沙漠地区风大而频繁,常出现于山隘、峡谷风口地带,形成特大风区,如中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西部的准噶尔门大风,全年有165天出现大风,最大风速可超过40m/s。同时因为地表有丰富的沙物质,容易产生拂尘、扬沙沙尘暴天气,风沙日数一般在20〜100天,特别是在植被稀疏的流沙地区更是频繁。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风沙日数约占全年的1/3,最多可达145天,使得空气浑浊不清,对人畜和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风沙地貌
在沙漠地区,受风沙流在各种不同尺度上进行的风烛、搬运和堆积过程相互转换的作用,从而在地表上塑造出形态各异的风沙地貌,即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是受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通称分布于大风区域尤其在正对风口的迎风地段较为典型。如突起孤立、发育而不台坚实的岩石经长期风蚀作用后,会形成上部大、基部小,状如蘑菇的风蚀蘑菇岩石;岩性较为一致且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的长期吹蚀下,易形成一些柱状岩石,称为风蚀柱;而由基岩组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流水的冲刷以及长期的风蚀作用后残留下孤立的小丘,称为风蚀残丘;地面崎岖起伏,支离破碎、高起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称为风蚀雅丹;松散物质组成的土壤表面在经风的长期吹蚀下则形成大小不同的风蚀洼地;在干旱地区因暴雨产生的洪流冲刷地表形成的冲沟,受风力长期吹蚀、改造则形成风蚀谷地貌。
风积地貌是指被风搬运的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其中包括由风成沙堆积成的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沙丘及流沙地上分布的沙波纹。沙丘是沙漠中最典型的地貌特征之一,通常由风吹运而来的细沙堆积而成,呈现出不同形态,包括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抛物线沙丘、格状沙丘、蜂窝状沙丘、穹状沙丘、金字塔沙丘、鱼鳞状沙丘群、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型沙丘链、沙垄及复合型沙垄、羽毛状沙丘等;沙波是沙质或砾质地表上由风沙流塑造的、呈波状起伏的微地貌,其基本形态类型有沙纹、沙脊和沙条。
另外,沙漠地貌中还包括由砾石和砾石在风的侵蚀下沉积于地表上形成砾石地貌;由碎石和岩石覆盖的石漠地貌;由聚集在湖泊或水体中的盐类经蒸发后积聚于地表形成类似湖泊盐盆地的盐湖地貌;由固化的火山熔岩形成的纹理细腻、呈现出尖峭形态的龙舌山地貌。
水文特性
沙漠地区降水少,地面物质粗瘠,渗透性强,同时由于气候干旱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其地表径流与其他地区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性质。沙漠地区其水量和水源补给多是依赖附近高山或高原的冰雪融水或雨水所补给,因蒸发和渗漏而迅速减少,又无其他补给水来源,故而以短河道小流量河流居多的内陆湖泊。沙漠地区河流多发源于山区,高山带的冰川和积雪融水的强烈侵蚀,给河流带来大量泥沙,经过多年淤积极易造成河流河床游荡不定、容易改道,如中国的塔里木河就是一条游荡性河流。
中国沙漠地区内陆河补给类型可分为融水补给类、雨水补给类和混合补给类,其河径流量年内分配上主要集中在夏季,与农作物生长季相对应,是该区主要供水水流。另外,内陆河流径流形成区地势高寒,蒸发弱,降水较多,坡陡流急,有利于地表径流的形成,是干旱地区径流策源地,而径流散失区多为平原部分,地面物质组成较粗,高温干旱,蒸发强烈,降水稀少,两者分带明显。其径流河网空间分布表现为山区河网密集,水量充沛,平原和沙漠地区河网稀疏,流量小,且内陆河径流年际变化系数较小、河流水量稳定。
土壤特性
沙漠沙地土壤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依据其特性可分为风沙土、地带性沙漠土壤和非地带性沙漠土壤。
风沙土有机质含量较低,通常在0.1%至1.0%的范围内,由于其沙性组成,使得植被脆弱,容易受到风力影响而发生移动。其表面温度变化剧烈,忽冷忽热,受热升温快,断热冷却快,以致风沙地区温差较大。风沙土依据所处的生物气候带及地理位可划分为荒漠风沙土、草原风沙土、草甸风沙土。在草原地区,风沙土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盐分含量较低,且几乎没有生石灰积聚。而在半荒漠地区,风沙土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同时伴有盐分和少量石灰的累积。
荒漠地区的风沙土,其有机质含量更低,盐分和石灰的积聚现象更为显著。由于风的分选作用,风沙土的颗粒组成均匀,一般以细沙(0.25〜0.05mm)粒级占优势,充分分选的流动风沙土,细沙含量可高达90%以上,粗沙和粘粒含量较少。风沙土是发育于风成沙性母质的土壤,在全球各生物气候带都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方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
地带性沙漠土壤包含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灰漠土是发育在温带漠境边缘地区的地带性土类,属荒漠土壤范畴,隶属于漠土土纲,是石膏盐层土中稍微湿润的类型。灰漠土砾质化程度较弱,其成土母质大多为黄土,地面基本上没有砾石戈壁,或仅残屑少量砾石和风积沙堆,在草长得比较多的地段,还可见到少量鼠类活动的洞隙和小土包。其土表具有孔状结皮和不规则裂纹,沿纹生长一些黑色地衣藻类原植体植物。灰漠土有机质的含量相对其它漠土较多,大部分可用来放牧。
灰棕漠土处于温带漠境地区,成土母质主要以粗骨性的沙砾质洪积物和岩系风化残积物为主,地表常形成砾幕,其上有黑褐色的漠境漆皮,土壤表层为发育良好的干面包状结皮,呈灰色或浅灰色。因其形成条件恶劣,土壤自然肥力低下,一般作为低劣的辅助性放牧场;棕漠土是暖温带极端干旱漠境条件下发育的土壤,处于荒漠戈壁区域,其腐殖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微弱,砾质化明显,地表有砾幂,表层为薄结皮层,下为铁质染色层、石膏层和积盐层。棕漠土农业利用的主要问题是地表石砾质化强、细土含量很低,盐分含量较高,开发利用难度大。
非地带性沙漠土壤包括盐土、碱土和草甸土。盐土发育的母质为第四纪全新世的洪、湖冲积物,其地表有盐结皮、盐霜或盐结壳,多呈白色或灰白色。盐土可分为草甸盐土、沼泽盐土、洪积盐土、残积盐土、碱化盐土和滨海盐土,因其具有较高的盐分,不适宜植物生长,土壤肥力较差;碱土是盐土经过脱盐作用而发生碱化形成,其表层多为灰色,呈片状或鳞片状结构,之下为柱状或棱块状结构的碱化层,质地较为粘重,温时泥泞,干时板结坚硬;草甸土常出现在各土壤地带中,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冲积平原、泛滥地、湖泊沿岸、山间低地及阶地中低洼处。其成土母质以淤积物为主,湖积物少量,多呈现团粒结构或团块及粒状结构,沉积层次明显,常出现铁子、锈斑蟳等。由于草甸土有机质含量较高,适于多种作物生长。
植被特性
沙漠植被以土壤基质为沙质的植被为主,按其植物群落分布特性大体可分为沙生植被和绿洲植被,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温带的干燥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沙生植被指覆盖在松散和可移动的沙质基岩上的植物群落,沙生植物耐旱,耐盐,根系及水平匍匐茎发达,营养繁殖能力较强,具有抵抗沙土埋没、固定流沙、防止风蚀等功能。其地理分布在纬向上,可以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在经向上,则跨越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地带。在处于不同自然地带的沙坪坝区,沙生植被存在很大差异。如北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以丰富的藜科植物为特征,在撒哈拉南部则普遍为禾草植物,典型的灌木有相思树属扁担杆等;在南美的卡鲁,主要由多种肉质植物组成,优势植物有大戟瓦松美丽日中花等;墨西哥北部的索诺拉州沙区则主要由高大的蜡烛台仙人掌科组成。
温带的沙区以中亚最为典型,东部草原地带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植被主要由中旱生、旱生灌丛构成,草本植物较丰富,而且常有稀疏的乔木出现,主要类型有榆树疏林、小叶锦鸡儿灌丛、叉子圆柏灌丛、油蒿灌丛等;在荒漠地带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构成群落的主要是旱生和超旱生灌木和小半灌木,如红砂、珍珠等,群落也较前者简单和稀疏;在流动和半流动沙主要有沙米沙鞭等草本植物构成不稳定的稀疏植被;中国沿海的沙生植被,主要有单叶蔓荆珊瑚菜属,以及藜科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组成,内陆沙生植被常由沙竹、沙蓬、沙柳等组成。
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其本身位于荒漠之中,多分布于河流或井、泉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附近,具有一定的水源供给条件(泉水、河水、地下水、渠系等)。可分为天然绿洲(natural oasis)和人工绿洲(artificial oasis)。在漠境区域,绿洲植被以非旱生植物占优势,由于沙丘与丘间地类型及其所分布的自然地带不同,生态条件和植物区系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丘间地的植被也庞杂多样,包括各种草甸植被、沼泽植被、滩地灌丛、滩地杨柳林和盐生植被等多种群落类型。
绿洲草甸植被是为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群落,荒漠区低湿地上由典型的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群落,大多是由禾本科的中生草类所建群,苔草类及双子叶植物纲草类的建群种较少。常见的有无芒雀麦拂子茅、杂类草草甸,以中生草类为主,伴生植物有草地早熟禾、羊草羽茅、黄花苜宿、苦地胆。盐化草甸群落的植物以丛生型及根状茎型木草为主,也包含部分耐盐性的杂类草,以及耐盐、适盐的小半灌木与小灌木及一年生的盐生植物,其如芨芨草所组成的盐化草甸是欧亚大陆温带干旱区及半干旱区所特有的草甸群系,是分布面积最大的隐域性植被。
荒漠沼泽植被的植物类型多样,除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以外、一年和二年生草本植物及一些灌木和小灌木等生活型的植物也混生于沼泽群落中。如高大的根茎禾草植物芦苇,因根茎发达,营养繁殖能力强,在中原地区各热量气候带的沿海湿润区到内陆干旱沙区的河流沿岸及湖泊低地都有面积大小不等的分布。荒漠区的森林植被是一种隐域性植被,在一些地势平坦的河流两岸、河漫滩、山前扇形地前沿的洼地及古河道遗址上,由于河流的浸润和山地径流的补给,或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土壤水分比较丰富,在这些地段可以出现天然的乔木或灌木林,常见的有胡杨林、沙枣林和红柳林等。
分布
世界分布
世界范围内沙漠分布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北美洲沙漠、南亚美利加洲沙漠、北部非洲沙漠、南部非洲沙漠、亚洲西南部沙漠、中亚沙漠、亚洲东部沙漠澳大利亚沙漠。受到环流下沉气流的影响,集中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的亚热带地区。沙漠的面积统计结果因测量方法和认知依据不同而多有差异,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全球多年平均沙漠面积约1764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2%,其中,北美约36万平方千米、南美约45万平方千米、北非约796万平方千米、南非约30万平方千米、西南亚约344平方千米、中亚约101万平方千米、东亚约217万平方千米、澳大利亚约196万平方千米。
全球沙漠主要分布于东半球北半球,以北非和东亚的沙漠分布最广,且大多位于极端干旱和干旱地区,部分沙漠边缘位于半干旱区。其中约有878万平方千米的沙漠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占比为50.14%;约782万平方千米的沙漠分布于干旱区,占比为44.63%;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共有92万平方千米的沙漠分布,占比为5.23%。全球约有1695万平方千米沙漠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下较为平坦的地区,约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96.59%,海拔在2000~3000米的沙漠区域约有27万平方千米,在3000~5000米的沙漠区域约有26万平方千米,5000米以上的沙漠区域较少,约有7500平方千米。
中国分布
中国沙漠面积约为149万平方千米,其中沙漠化土地及沙地共约有63万平方千米,戈壁面积约为87万平方千米。其中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区)的沙质荒漠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干草原地带(半干旱区)的沙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陕西省北部、宁夏西北部,以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省的西部等地。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木塔格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另外,东部和南部沿海有少量海岸沙丘,黄淮海平原、青藏高原以及南方河、湖沿岸有零星沙地。
分类
世界分类
世界范围内沙漠类型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系统,从不同的目的和角度出发,以相异的标准为依据,对同一块沙漠可以划出不同的类型。如以其固定程度、沙丘流动性为判断依据可分为流动撒哈拉沙漠和固定半固定大沙漠;以沙漠分布的气候带为依据可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沙漠和温带暖温带沙漠;以沙漠成因可归纳为两类三型,即气候沙漠和地形沙漠两类,二型是回归线型沙漠、寒流海岸型沙漠和大陆内部型沙漠,回归线沙漠和海岸沙漠是在信风和洋流影响下形成的沙漠,故称气候沙漠或热带亚热带沙漠,内陆沙漠是因高山阻隔、地形闭塞而形成的沙漠,称为地形沙漠或温带暖温带沙漠。
地壳运动进行沙漠分类,可分为南大陆陆台沙漠、北大陆陆台沙漠和北大陆地槽沙漠;以沙漠所处的风能量环境系统可划分为高能量环境沙漠、中能量环境沙漠和低能量环境沙漠。其它沙漠分类还有根据威尔逊的“垫面起伏”理论划分的完全“捕沙”沙漠与完全“过沙”沙漠;按风沙流运动分类,有气流中心沙漠,气流横穿沙漠;按沙物质来源或按沙物质组成分类,可分为沙质沙漠、圆砾沙质沙漠、石砾沙质沙漠、盐土沙质沙漠等。
中国分类
中国沙漠类型划分沿用地带分异规律为基本原则,采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并以每个区划单元中的主要沙漠命名。中国沙漠整体上属于以成因分类的地形沙漠或大陆内部型沙漠,另外也可按沙丘固定程度(或沙丘活动程度)划分为流动沙漠、固定半固定沙漠。其中以自然条件或地带分异性为依据,可划分为分布在极端干旱与干旱地区的荒漠带沙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达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淇的大部分)和分布于干旱地区的半荒漠带沙漠(如腾格里东南部、乌兰布和、库布齐西部和其他沙澳边缘的零星沙漠)。
中国沙漠以下伏构造地貌可划分内陆高原盆地沙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高原山前拗陷沙漠(如库姆达格沙淇、腾格里沙漠东部和南部等)、高平原沙漠(如巴丹林沙漠北部、腾格里沙漠西部、库布齐沙漠等);以下伏古地貌也可分为若干类型:如乌兰布和沙漠为形成于近代冲积平原上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形成于古代冲积平原上的沙漠,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为形成于古代冲积湖积平原上的沙漠,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沙漠为形成于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上的沙漠。
治理及开发
荒漠化
荒漠化也简称为沙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包括风蚀、水蚀、盐渍化及土壤污染等多种形式的土地退化或环境变化过程。荒漠化主要受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毁林、过度放牧和不可持续的农业实践等。荒漠化进程与区域气候的波动关系密切,当气候向干旱少雨变化时,出现原有植被消退,土壤中有机质、养分和粘粒物质逐步降低,土壤逐渐向荒漠化发展。同时,随着人口増长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因素导致的全球变化也是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全球范围内,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荒漠化范围正不断扩大。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特大干旱夺走了20万人和数百万头牲口的生命。荒漠化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到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可耕地。至2018年,全球荒漠化面积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即126个会员国的2022年国家报告),全球15.5%的土地已经退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在2024年的有关报告中指出,约有20亿人生活在干旱地区,这些地区最有可能出现荒漠化,受影响最严重的是非洲以及亚洲东部和中部。同时,每年有1亿公顷生产性土地退化,到2050年,预计将有四分之三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截止2024年上半年,
沙漠治理
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同时,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旨在应对荒漠化、干旱和土地退化问题。该公约旨在通过促进可持续土地管理和改善受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影响的人们的生计,保护土地资源和提高全球生态系统的韧性。UNCCD的成员国通过合作和协商,共同努力实施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包括土地保护、土地复原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计划和项目。该公约还通过资金支持、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实施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对策。1996年12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正式生效,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制定防治荒漠化纲要提供了依据。
为了控制北美大平原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荒漠化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政府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如限制土地退化地区的载畜量,调整畜禽结构,推广围栏放牧技术;引进与培育优良物种,恢复退化植被;实施节水保温灌溉技术,保护土壤,节约水源;禁止乱开滥伐矿山、森林等。另外,美国政府鼓励私有土地者种草植树,在技术、设备、资金上予以支持。
澳大利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北方地区推出了“沙漠知识经济”战略,在沙漠地区及其周围应用传统或现代治理沙漠的技术知识。北方地区政府派出专家,到小企业和当地土著人社会推广和传授治沙知识,同时制定了免税、发放补贴和长期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公民尤其是土著人在沙漠地区开办以生态农业为经营方向的私人农场。北方地区利用当地资源,利用日光多、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大力发展园艺和水果业。
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边缘、黄河南岸,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国第七大沙漠。经过几代库布其人的治理,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流动沙地从总面积的73.3%减少到44.5%,植被覆盖率达53%,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经济示范区”。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通过多年综合治理,其生态状况呈现持续向好转变态势,实现了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的较大转变。
乌兰布和沙漠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位于乌梁素海流域上游。近年来,通过综合治理,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更新重建了长154公里、平均宽50多米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形成全面保护的立体防沙体系,有效遏制了乌兰布和沙漠的东侵,目前,过境候鸟种类已由过去的4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近80种,该区域已成为过境鸟类的“重要驿站”和繁殖地。毛乌素沙漠经过治理,沙地腹地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森林覆盖率从7%和2.58%,到2021年上升到32.92%和24.15%。
资源利用
沙漠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殊,形成了包括风能水资源植被资源、矿产资源等独特的资源体系。在沙漠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其利用途径主要是风力发电和风力提水及风力治沙。水资源在沙漠地区尤为宝贵,对进入沙漠地区的地表淡水资源,需尽可能的适度利用,采取防渗措施,提高渠系利用率,减少田间渗透,防止次生盐渍化。在靠近山前平原的沙漠边缘地带,可适当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沙漠中广泛分布的沙漠潜水,具有分布广,水质好,补给容易等特点,可用作饮用水源或小型灌溉水源。而分布在现代河流或古河道附近的沙漠潜水,水量一般比较丰富,可作为中型供水水源进行适度利用。在沙区用水量最大的农业方面,采用新的灌溉技术,通过实行节水灌溉制度,改进田间灌水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
沙漠沙地植物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在发挥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等作用的同时,其利用价值已经或正在为人类挖掘和利用。如主要分布于中国国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细枝岩黄耆,种子含油率高可食用,其嫩枝叶为优良的饲料和绿肥。枝干初生皮层可用来搓绳,枝条既可烧柴,也可编房篱笆。中国的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带的沙枣其果实营养成分接近高粱,可食用和酿酒,树干能采制沙枣,可代替阿拉伯胶和黄芪胶,也是一种蜜源植物。分布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湾之间的索诺拉沙漠的加州希蒙得木,其种子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该物质含有50%的液态蜡,美国汽车多使用其作为润滑剂。
沙漠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铁、铜、金刚石、铀、碱、石膏芒硝硝石磷矿及盐矿等分布较广。如西南亚荒漠的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低地、伊朗高原及北非撒哈拉等都有大量的油、气分布。塔克拉玛干沙漠蕴含巨量石油,撒哈拉沙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和天然气输送工程在有序进行中。柴达木盆地从西部昆特到东部的茶卡有大小盐湖20多个,钠盐远景储量超千亿吨。盆地南部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重要的钾盐基地。
世界主要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是世界最大的沙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跨埃及苏丹利比亚乍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尼日尔摩洛哥马里毛里塔尼亚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等国家和地区。东西长达5290千米,南北宽约1700千米,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0%。其中,被戈壁(砾漠)、岩漠所分割的沙漠总面积180万平方千米,占21%;砾漠面积最大占69%;石质山地和岩漠占10%。全境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带控制下,全年大部分时间盛行干热的哈马丹风,形成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撒哈拉沙漠境内除东部有尼罗河贯穿外流以外,皆为内流区或无流区,无常年水流。植物相对贫乏,大部分为旱生植物和短生植物。动物主要有鸵鸟、鼠类、羚羊、蝙蝠、猬、狐和骆驼及爬行动物。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足1人。沙漠区域内以阿拉伯人为主,居民和农牧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其余为游牧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
阿拉伯大沙漠
鲁卜哈利沙漠(Arabian Desert)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上。范围广阔,西近红海,北接叙利亚沙漠,南临阿拉伯海亚丁湾,东和东北逼及波斯湾阿曼湾和阿拉伯海。地跨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科威特6国,兼及周边某些国家(约旦伊拉克)的部分地区。面积233万平方千米,约占阿拉伯半岛面积(322万平方千米)的3/4。地质构造上可分为两大部分:西部属古老的非洲–阿拉伯地盾,由火成岩与变质岩组成;东部是年代较新的沉积岩,从地盾边缘向波斯湾盆地倾斜。
利比亚沙漠
利比亚沙漠(Libyan Desert)处在撒哈拉沙漠的腹部地区,北濒地中海,在尼罗河以西的埃及苏丹、利比亚境内,从利比亚东部起,经古埃及西部,延伸至苏丹西北端。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海拔400~500米,最高点为三国交界处的欧韦纳特山,海拔1934米;最低处为埃及的盖塔拉洼地,在地平线以下133米。地势自南向北微缓倾斜。基底是呈水平分布的努比亚砂岩白垩纪石灰岩;西南部较高,主要由结晶岩构成,局部地区上覆第三纪岩层。西部以石漠为主,东部以流沙为主。地表大部覆盖流沙,形成面积广大的沙海。在风力作用下,流沙每年平均向西南流动15米。利比亚沙漠降水稀少,地表水贫乏。地下水埋藏较深,出露处形成绿洲,如锡瓦、库夫拉、哈里杰、拜哈里耶、达赫拉绿洲等,居民多集中在绿洲地区。主产海枣,北部石油资源丰富。
澳洲沙漠
澳洲沙漠(The Desert Of Australia)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区和中部平原区西南部,其由大沙沙漠大维多利亚沙漠吉布森沙漠辛普森沙漠四部分组成,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的沙漠和沙地,其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9.7%。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干旱的大陆,干旱区面积约有663万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75%,平均年降水量约100〜125mm。澳大利亚沙漠广泛分布着残留的第三纪钙质结壳(古土壤)和硅质胶砾石和深度分化的砖红壤,在广大侵蚀面上保留有古排水系统。沙漠沙物质为就地磨蚀或湖泊沉积物风蚀而成,其沙丘类型包括丘脊很短而又狭窄的线形沙丘、短丘脊线线形沙丘、宽形脊线线形沙丘、抛物线性沙丘和新月形沙丘、直径和曲线部分结合的格状沙丘和不规则形沙丘。
纳米布沙漠
纳米布沙漠(Namib Desert)属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沙漠,纵贯纳米比亚西部沿海,长约1300千米,宽80~130千米。为一带状沿海平原沙漠,属变质岩花岗石台地,海拔一般不超过500米,地势从沿岸向内陆呈阶梯状升高。北部受河流深切,多峡谷。南半部大多为流沙覆盖,有些沙丘长16~32千米,高60~240米。最南部沿海有风蚀基岩和许多移动性的新月形沙丘,有的地段流动沙丘被河流所阻,致使河流另一侧呈沙原状,形成河流两侧截然不同的风沙地貌。沿海分布有一系列的沙嘴和沙滩。沙漠中有蚀余高地和尖顶山。
纳米布沙漠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毫米。水系不发达,仅北部的库内内河和最南部的奥兰治河等较大河流为常流河,其余均为干河,只在内陆高原降大雨时才形成地表径流。沿岸地带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并多雾,成为“冷性沿岸沙漠”。沿海月平均最高气温19~20℃,比内陆低5~6℃以上;冬季偶有霜冻,植物稀少,沿岸地带有连片的低矮肉质植物,固定沙地有灌木和草类,较大河流沿岸有金合欢等树木。南部吕德里茨一带金刚石矿资源丰富。
鲁卜哈利沙漠
鲁卜哈利(Rub ‘al Khāli)沙漠是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沙漠,为阿拉伯大沙漠的一个组成部分,东西横陈于半岛南部,大部分在沙特阿拉伯境内,小部分属于阿曼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漠最长1200千米,最宽640千米,面积65万平方千米。地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构造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上下,最高673米,最低92米。整个沙漠可约略分为两大部分,以东经50°为中线,以东为东部,以西为西部。东部由大量平行连绵的沙丘构成,有的长达数十千米,高达300米。这部分有丰富的地下水,水味微咸,水位较高,可以放牧的空间较广,条件较为良好。西部最远延伸到奈季兰一带,多干燥的不毛之地,很少降雨,结构较为疏松。
塔尔沙漠
塔尔沙漠(Thar Desert)亦称为印度大沙漠,地处南亚的沙荒地区,位于恒河平原、阿拉瓦利山、卡奇沼泽地和旁遮普平原之间,沙漠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横跨巴基斯坦印度两国,印度境内的又称印度大沙漠。由沙丘、沙质平原和陡立的荒芜丘陵构成,地势起伏不平,沙丘多移动不居,形状和大小不时变化。境内大多为无常流河的内流区,仅雨后出现若干季节性溪流,有少数小盐湖。年降水量西部为100毫米,东部变率大,约在150~250毫米间。气候炎热,5~6月气温可达48~51℃;1月气温平均也在5~10℃,有霜降。5~6月常有强烈沙暴,风速常140~150千米/时。地下水位低,水质咸,生活用水多仰赖池存雨水。产出湖盐,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出产小麦、棉花、甘蔗、粟、芝麻、豆类和辣椒。矿藏有褐煤矿、天然气、石膏、石灰石、膨润土和玻璃砂等。
卡拉库姆沙漠
卡拉库姆沙漠(Karakum Desert)位于中亚南部大沙漠,突厥语意为“黑沙漠”。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北和东北部以萨雷卡梅什盆地及阿姆河为界,东南为卡拉比尔高地及巴德希兹干草原,南为科佩特山麓平原,西以近里海的古乌兹博伊河谷为界。东西长88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面积35万平方千米。沙漠地势起伏明显,北部为外温古兹高原;中部为低地平原;东南部为由一系列盐沼贯穿的乌兹博伊干河床。境内大新月形沙丘占该地区1/10的面积,属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北部−5℃,南部3℃,7月平均气温28~34℃,气温日较差达50℃。平均年降水量北部60毫米,南部150毫米。植被类型有草本、矮灌木、灌丛和丛林,沿阿姆河捷詹河穆尔加布河绿洲生长优质长绒棉。境内建有工厂、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铁路、公路以及发电厂,南部建有卡拉库姆运河
戈壁沙漠
戈壁沙漠是中亚地区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之一,跨越蒙古南部和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北达阿尔泰共和国山和蒙古草原,西南至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东南至中国黄淮海平原。戈壁从西南至东北长约1610公里,北至南全长800公里,西部最宽,2007年统计显示其占地面积约129.5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最大的沙漠地区。戈壁海拔和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年温差、日温差较大。植被稀疏罕见,仅在高原和山下的平原上,有灌木似的矮小症植被。动物相对来说多种多样,有诸如野骆驼蒙古野驴、詹兰羚羊和捷尔伦羚一类的大哺乳动物以及草原旱獭囊鼠科等齧齿类动物。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卡拉玛干沙漠(Taklimakan Desert)为中国最大的沙漠,介于北纬36°50′~41°10′,东经77°40′~88°20′。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北为天山,西为帕米尔高原,南为昆仑山脉,东为罗布泊洼地,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气候极端干旱,年降水量10~60毫米,沙漠内部则年降水量可超过80毫米,高于沙漠边缘的绿洲。10℃以上的活动积温一般在4000~5000℃,无霜期180~240天,年日照时数可达3000~3500小时。沙漠流沙占整个沙漠面积的85%,且沙丘高大,均在50~100米以上。
塔克拉玛干沙漠干旱河床遗迹遍布,湖泊残余则见于部分地区(如沙漠的东部等),沙漠之下的原始地面是一系列古代河流冲积扇三角洲所组成的冲积平原和冲积湖积平原沉积物以不同粒径所组成的沙子为主,沙漠南缘厚度超过150米。沙漠中部分河床沿岸及冲积扇缘分布有以胡杨、多枝柽柳等为主的天然植被,形成沙漠中零散状断续分布的“天然绿洲”,如和田河克里雅河下游等地。沙漠多为形态复杂的沙丘所占,东北部湖泊分布较多,往沙漠中心逐渐减少。1983年以来的地质勘测表明水、油、气资源蕴藏丰富。1992年建成北起轮南,南达塔中镇,全长346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Gurbantünggüt Desert)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的中央。面积4.88万平方千米,包括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属温带干旱荒漠,年降水量70~150毫米。沙漠内部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积占整个沙漠面积97%,固定沙丘上植被覆盖度40%~50%,半固定沙丘15%~25%,为优良的冬季牧场。沙漠内植物种类较丰富,如白梭梭、苦艾蒿、白蒿、囊果苔草、膜果麻黄、花棒等。
沙漠的沙粒主要来源于天山北麓各河流的冲积沙层,以细沙、中沙粒级为主。沙漠中主要沙丘类型是沙垅,占沙漠面积的50%以上。沙漠中风沙土广泛分布,南缘平原上发育灰棕漠土,1949年后已大量开垦。人为活动破坏了天然植被,造成沙漠边缘流沙再起和风沙危害流沙和半流沙面积一度由3%上升到15%。沙漠西缘建有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沙漠腹地地下水位在100~200米以上,但沙丘中有悬湿沙层。沙漠地下石油资源丰富。
相关文化
沙漠文学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以约翰·C.凡·戴克的作品《沙漠》为标志,沙漠美学在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勃然兴起。之后,大卫·劳伦斯和奥斯汀这两位作家和诗人开始描写沙漠众生,关注沙漠中生活的印第安土著居民的精神。斯蒂芬的著作《沙漠与美德:内在价值理论》,论述并讨论了沙漠与品德、精神之间深层次的关联。在中国,唐朝出现了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人,以诗歌赞颂大漠边疆的壮美景色或是大漠环境的恶劣。
近现代受到美国沙漠书写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沙漠题材文学作品兴起。如传奇作家三毛郭雪波雪漠唐达天、漠月等西部作家群体,创作了一大批以“沙漠”为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从生态批评、自然审美与人文历史等多个角度出发,针对西北沙漠地区进行了书写。相关作品有《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沙狼》《大漠魂》《大漠狼孩》《大漠祭》《白虎关》《猎原》《行走沙漠二十年》《沙漠里的细水微光》等。另外,日本作家井上靖的《楼兰》与《敦煌》两部作品中以黄色、红色、绿色三种颜色为代表,描写了西域沙漠苍凉悲壮之景色。
荒原文化
纳斯卡荒原文化(公元前200年~公元650年)属于南美洲的古印第安文化,因所在地有纳斯卡河谷而得名,分布于秘鲁南部的纳斯卡荒原上,纳斯卡人创造了地质遗迹纳斯卡线条”,即在纳斯卡地区的荒野高地上,挖去地表砾石露出白沙而形成宽达数十米甚至是千米以上的纵横交错和平行线条。“纳斯卡线条”的存在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画图案的轮廓类似动物、植物和人类等,截至2022年,已知的纳斯卡线条数量达到了358个。纳斯卡人依靠一种丰富的绘画语言装饰陶器和纺织品。纺织品用棉花和南美驼毛织成,有刺绣、花毯、织锦、条纹布等种类,色彩配合巧妙,制作工艺精细。金色面具和陶瓷容器等珍贵重金属物品,都充满神秘的设计。
沙漠古城
埃尔奥拉古城
沙特阿拉伯西北部地区埃尔奥拉(AlUla)距离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1100公里,占地22561平方公里,拥有丰厚的自然人文遗产,地质结构多样,以繁茂的绿洲山谷为中心,四周环以砂岩山。埃尔奥拉是阿拉伯半岛西北部辽阔沙漠中的绿洲山谷,曾经是香料之路上一隅繁荣而重要的必经之处,也是3000年人类文明历史的发源地。其中黑格拉(Hegra)为埃尔奥拉代表文化遗址,也是沙特阿拉伯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目前黑格拉仍保存完好的大型墓穴有100多座,其中94座有装饰,且有30多处墓穴铭文。
楼兰古城
楼兰是中国汉代西域的一个强悍的部族,楼兰古城是楼兰的故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罗布泊西面的孔雀河下游,是当时丝绸之路上一处商业、农业、交通和文化中心。楼兰国自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始,以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终。后为鄯善,现仅留下遗迹。六世纪末前后,楼兰城最终废弃。其位置经过学者们考证认为,东接西汉敦煌郡古阳关,南邻新疆且末,西至尼雅古城(于阗),北攘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尉犁县。楼兰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与若羌县城直线距离220千米。现考古重新测定楼兰古城的位置,四面城墙约长330米,总面积10.82万平方米。
目录
概述
命名与定义
形成
成因理论
形成因素
特性
气候特性
风沙地貌
水文特性
土壤特性
植被特性
分布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分类
世界分类
中国分类
治理及开发
荒漠化
沙漠治理
资源利用
世界主要沙漠
撒哈拉沙漠
阿拉伯大沙漠
利比亚沙漠
澳洲沙漠
纳米布沙漠
鲁卜哈利沙漠
塔尔沙漠
卡拉库姆沙漠
戈壁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相关文化
沙漠文学
荒原文化
沙漠古城
埃尔奥拉古城
楼兰古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