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懋康
中国明朝官员、代表作《军器图说》
毕康(1571年—1644年),字孟侯,号东郊,歙县上路人,中原地区明朝官员、武器专家。
毕懋康二十岁时就精于文言文辞,擅长山水画。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授任中书舍人,后来多次升迁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右愈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明万历四十二年,建历山书院,为当时济南市最大书院。后来遇到宦官魏忠贤排挤、御史王际贾逵弹劾,于是被削了籍。毕懋康编辑《军器图说》进给崇祯。因功劳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厘,不与宦官同流而辞官回家。此外,毕懋康还写有《疏草》二卷、《西清明集》二十卷、《管涔集》五卷。
毕懋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博览全书,广见博闻,才华横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才子。毕懋康所作的《军器图说》详细介绍了各种火器军械的制造、使用和威力,图文并茂,书中的“自生火”,在当时属于领先世界的先进武器。
人物介绍
毕懋康(1571年—1644年),字孟侯,号东郊,歙县上路人,毕懋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博览全书,广见博闻,才华横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才子。万历二十六年,毕懋康高中进士,被授予中书舍人之职,由此踏上仕途。此后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省巡按山东省巡盐御史等职,崇祯年间担任南京通政使,兵部右侍郎等职。
毕懋康发现京都附近多条河渠,堵塞废弃没有治理。毕懋康说:“保定市的清河,发源于满城区,抵达清苑区向南十里,则是汤家口为上闸,又十里则清杨为下闸。顺流东下,直达天津市。邻近易、安等州,新安、雄、完、唐、望都县等县,都通航获得其利益。二闸创自永乐初年,时日长久已经塌,应当紧急修复,每年漕运临、德二仓二十万石粮食作为保定、易州紫荆各军的粮饷,足以使士卒长久饱食。”,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他巡察陕西省,上奏疏陈述了十件边防事务,弹劾罢免副总兵王学书等七人,且请求按照郡县学的制度建立宗学。皇帝回复同意,改任他为巡按山东省,提升为顺天府丞。因服丧而离职。天启四年(1624年),任右愈都御史巡抚治理鄙阳。
毕懋康留心“经世致用”之学,是一位兵器学家。闲暇之余,他经常深入军营,走访老兵,详细了解明军制式武器装备的优点与缺点,尤其对火器制造颇有心得。1635年,64岁的毕懋康苦心孤诣,编辑《军器图说》,书中研发出一种“自生火枪”,献给了崇祯。这种火枪摒弃了传统的点火击发方式,改用敲击弹仓内的燧石作为点火方式,属于是“燧发枪”的一种。毕懋康编辑《军器图说》进给崇祯帝后,因功劳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厘,因不与宦官同流而辞官回家。
毕懋康素具才识气度,历任朝廷内外官职,与他的兄长毕懋良都有着高雅的名声,世人称他们为“二毕”。
相关成就
撰写《军器图说》
《军器图说》详细介绍了各种火器军械的制造、使用和威力,图文并茂,并且直言“夷虏所最畏于中原地区者,火器也”意思是外国军队最害怕的就是中国拥有火药武器,然而却与其他科技著作一道被焚毁,以至于后世之中华,不知科技为何物。《军器图说》在乾隆文字狱期间,以乾隆修四库全书之名义被焚毁。仅仅60年后,持续了数千年的皇权专制急转直下走向了末路。
制造自生火铳——燧发枪
燧发枪是法国人马汉在16世纪中叶发明的,但直到明朝末年,中国的毕懋康才制造出了燧发枪。毕懋康将这种新型火铳命名为“自生火铳”,并收录到他所著的《军器图说》。从毕懋康所著的《军器图说》上看,自生火铳已经是一种较为精良的燧发枪,基本和欧洲保持同步发展。可惜的是,自生火铳生不逢时,即将覆灭的明朝,已无力将武器更新换代,而改换门庭的清代统治者目光短浅,片面强调所谓“骑射乃满州之根本”,并不重视火器的研制。新型的枪械只作为皇帝的玩物,普通士兵仍然使用落后的鸟铳。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已经由燧发枪进一步换成了更先进的击发枪,清朝军队仍然用火绳枪及大刀、长矛作战。
建历山书院
历山书院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巡盐御史毕懋康创建,原位于今天趵突泉公园东,是当时济南市最大的书院。书院内有轩室廊庑、亭台楼阁、绿柳翠竹,以及金线、垂柳等名泉,错落散布。
其他著作
除《军器图说》外,毕懋康还写有《疏草》二卷、《西清明集》二十卷、《管涔集》五卷。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相关成就
撰写《军器图说》
制造自生火铳——燧发枪
建历山书院
其他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