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吸入羊水、胎粪、乳汁或继发感染引起的肺炎
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NP)是指新生儿吸入羊水、胎粪、乳汁或继发感染引起的肺炎。根据致病原因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根据吸入物质不同又可分为最常见的胎粪吸入性肺炎及乳汁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根据发生于宫内、分娩过程或出生后,细菌、病毒或原虫,衣原体等引起原因进行分型。
由于不同的原因导致的新生儿肺炎临床变现也有一定差异,其中吸入性肺炎患儿均存在呼吸困难、窒息、呻吟等特点,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生后见指甲、皮肤、脐带严重黄染;乳汁吸入性肺炎在复苏过程中有呼吸道吸出胃内容物的证据。感染性肺炎患儿出生时常伴有窒息史,复苏后呼吸快,常伴呻吟,憋气,呼吸暂停,体温不稳,黄疸等,无咳嗽等,同时由于致病病原体不同也存在差异。
常见病原体有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多见,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多见,其他如卡氏肺孢菌解脲脲原体、衣原体都可致肺炎
气管中吸出胎粪及胃内容物,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及胸部X线片改变,是新生儿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鉴别须区别足月儿RDS(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其他不同吸入物(羊水、血液等)导致的肺炎。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原则是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营养,抗感染,对症及支持疗法。其中吸入性肺炎注意清理呼吸道、进行氧疗及机械通气等;感染性肺炎须加强护理和监护、抗感染治疗以及氧疗和呼吸支持。可使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利巴韦林等药物治疗。一般只要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新生儿肺炎的预防也有一定区分,吸入性肺炎主要为在宫内加强监护过程,宫外清理新生儿口鼻胎粪等。感染性肺炎可用抗生素以及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预防,同时严格执行无菌要求,及时消毒避免器械及人员传播。
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胎粪吸入最为常见,在所有新产儿中约占12%,其发生率随胎龄而增加。在\u003e42周胎龄分娩者,发生率超过30%;而\u003c37周者发生率\u003c2%;在\u003c34周者极少有胎粪排入羊水。在感染性肺炎中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占活产新生儿的0.5%,占新生儿尸解的5%~35%。其中2005年中原地区住院新生儿中肺炎占46.2%。
分型
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是指新生儿吸入胎粪、大量羊水、血液或吸入奶液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病理变化。
根据吸入时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产前、产时或产后吸入。
产前或产时吸入性肺炎
MAS或称胎粪吸入性肺炎,是产前或产时发生的最常见吸入性肺炎。由于胎儿在宫内排出胎粪污染羊水,宫内或产时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而出现新生儿呼吸困难。MAS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
产后吸入性肺炎
在众多产后吸入性肺炎中,胃内容物(奶液)的吸入最为常见。可引起窒息、呼吸困难等表现,继发感染时与细菌性肺炎相似。
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为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发生于宫内、分娩过程或出生后,细菌、病毒或原虫,衣原体等均可引起。
宫内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先天性肺炎)系通过羊水或血水传播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常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其病理变化广泛,临床表现与出生后肺炎不同,常与产科学因素密切相关。
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
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孕母阴道内被病原体污染的分泌物而发生肺炎,或因断脐不洁发生血行感染。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胎儿在出生后由于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或由于发生脐炎、皮肤感染和败血症发生血行传播,或由于医用器械及用品消毒不严格,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洗手不强,输入含有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HIV(艾滋病)等病毒的血制品而感染。
病因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主要原因为胎儿窘迫和出生时窒息,常见于胎盘早剥脐带脱垂、臀位产等异常分娩。胎儿因缺氧缺氧发生肠壁肌肉痉挛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胎粪排出,羊水被胎粪污染。
乳汁吸入性肺炎
极度早产或患BPD者最易发生胃内容(奶液)的反流吸入;在吞咽障碍食管闭锁或气管食管瘘、严重腭裂或兔唇者、小早产儿每次喂奶量过多等也易发生乳汁吸入。
吞咽功能障碍可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其常见原因为围产期的脑缺氧、缺血。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母孕期受细菌、病毒、病虫等感染,胎膜早破24小时以上或绒毛膜羊膜炎污染羊水。孕母阴道内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斯特菌、B族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上行感染羊膜,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而发生肺炎。诱因为早产、滞产、阴道指诊过多等。
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
致病的微生物与宫内吸入污染羊水所致肺炎相仿,细菌感染以格兰阴性杆菌较多见,此外有GBS(B族链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原体及巨细胞病毒、HSV(单纯孢疹病毒)等病毒。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细菌:出生后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多见。许多机会致病菌如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柠檬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在新生儿也可致病,大多为院内感染或广谱抗生素应用后。
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多见,见于晚期新生儿。易发生流行,同时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生后亦可发生CMV感染,病情比宫内感染轻。
其他:如卡氏肺孢菌解脲脲原体、衣原体都可致肺炎
流行病学
吸入性肺炎
在吸入性肺炎中,胎粪吸入最为常见,在所有新产儿中约占12%,其发生率随胎龄而增加。在\u003e42周胎龄分娩者,发生率超过30%;而\u003c37周者发生率\u003c2%;在\u003c34周者极少有胎粪排入羊水
感染性肺炎
在感染性肺炎中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占活产新生儿的0.5%,占新生儿尸解的5%~35%。其中2005年中国住院新生儿中肺炎占46.2%。
病理生理学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发生胎粪吸入后大气道胎粪未被及时清除,随着呼吸的建立胎粪可进入远端气道引起梗阻。首先,胎粪引起小气道机械性梗阻,当完全梗阻时可出现肺不张;当胎粪部分阻塞呼吸道时,可产生活瓣样效应。由于吸气为主动过程,即由于胸腔负压作用而产生的气道压差较大,气体易于吸入;而呼气为被动过程,压差较小而不易呼出,最终使肺内气体滞留而出现肺气肿,进一步可发展为纵膈气肿或气胸等气漏。在胎粪吸入后12~24小时,由于吸入的胎粪对小气道的刺激,可引起化学性炎症和肺间质水肿;化学性炎症时肺气肿可持续存在而肺萎陷更为明显;可见肺泡间隔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和气道上皮细胞坏死、肺泡内蛋白样碎片积聚等表现;由于末端气道的梗塞而使肺动态顺应性降低。
在窒息、低氧的基础上,胎粪吸入所致的肺不张、肺萎陷、化学性炎症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继发性灭活可进一步加重肺萎陷、通气不足和低氧。上述因素使患儿肺血管压力不能适应生后的环境而下降,即适应不良,出现持续增高,即新生儿PPHN。
乳汁吸入性肺炎
正常新生儿咽部富含各种机械和化学感受器。当咽部受异常液体刺激时,首先出现会厌关闭及长时间呼吸暂停,这种反射机制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很强烈,随着咳嗦反射机制的建立,该反射机制逐渐消失。在咽部出现胃反流液时,多数新生儿会出现呼吸暂停和会厌关闭,以免胃内容吸入气管,因此,在对出现呼吸暂停的新生儿进行复苏时,常可从咽部吸出胃内容物。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病理变化广泛,其中由羊水及血行传播,引起广泛性肺泡炎,渗液中含有多核细胞单核细胞和少量红细胞。镜检下可见到羊水沉渣,如角化上皮细胞及胎儿皮脂及病原体等。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肺炎时,由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和病原菌的作用,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中毒症状如高热、嗜睡、昏迷惊厥以及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可由毒素、缺氧及代谢异常(如代谢性酸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引起。缺氧是由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包括外呼吸及内呼吸功能障碍两方面。
外呼吸功能障碍:可由于下列因素引起:①小气道因炎症、水肿而增厚,管腔变小甚至堵塞。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肺尚未发育成熟,毛细支气管管径小,气道阻力增高,若出生时有窒息,肺不张,更易堵塞。同时,由于呼气阻力高于吸气阻力,气流排出受阻,可引起肺气肿。如小支气管完全堵塞,则可引起肺不张。②病原菌侵入肺泡后损伤肺泡,促发炎症介质与抗炎药因子的产生,两者平衡失调常产生康蛋白溶解酶,结果加重组织破坏,促使纤维因子增加,使肺纤维化。③早产原发性PS生成少,炎症使PS生成减少、灭活增加,可致微型肺不张,使肺泡通气下降,上述因素引起通气性呼吸功能不全。④肺透明膜形成、肺泡壁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致肺泡膜增厚,引起换气性呼吸功能不全。由于以上变化,可使肺泡通气量下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弥散功能障碍,结果导致低氧血症二氧化碳留。
内呼吸功能障碍:当细胞缺氧时,组织对氧的摄取利用不全,加上新生儿胎儿血色素高,2,3-DPG低,易造成组织缺氧,以及酸碱平衡失调,胞质内酶系统受到损伤,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可引起多脏器炎性反应及功能障碍,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理以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为主,可影响一叶或数叶。有时小病灶融合成大片病变,肺不张肺气肿较易发生。镜检各病灶存在不同阶段的炎症反应,由于病原不同,病变也不同。
传播机制
宫内感染性肺炎
血行传播至肺,孕母在孕后期受到病毒、原虫支原体及梅毒螺旋体等感染,其本人无症状(亚临床或隐性感染),但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屏障,经血行传播给胎儿,是胎儿发生脑、肝、脾及肺等全身性多脏器感染。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接触传播:新生儿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后极易被感染而发生肺炎
血行传播:脐炎、皮肤感染和败血症时,病原体经血行传播至肺而致肺炎。肺炎的病原体也可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但较前者少见。
医源性传播:医用器械及用品(如暖箱、吸引器、雾化吸入器、供氧用面罩、气管插管呼吸机管道、湿化器、监护设备表面、电脑屏幕及键盘等)消毒不严格,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洗手不勤,输入含有巨细胞病毒、HIV等病毒的血制品等,均可致病。医源性感染的高危因素有:①出生体重\u003c1500g;②长期住院;③病房过于拥挤、消毒制度不严;④护士过少;⑤医护人员院内感染防护意识差,手卫生制度执行不力;⑥滥用抗生素;⑦使用呼吸机交叉感染;⑧多种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72小时以上或多次插管。
临床表现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多见于过期产儿。患儿生后见指甲、皮肤、脐带严重黄染,出生初期常表现为低氧所致的神经系统抑制;早期呼吸系统表现常是肺液吸收延迟伴肺血管阻力增高而非胎粪吸入本身所致。呼吸困难可变现为发、呻吟、鼻翼扇动、吸气性凹陷和明显的气急,呼吸浅而快。胸部体征有过度充气的表现,胸廓前后径增大如桶状胸;听诊可闻及啰音。上述症状和体征于出生后12~24小时随胎粪进一步进入远端气道而更为明显,由于胎粪最终需通过吞噬细胞清除,患儿呼吸困难变现常持续数天至数周。如果症状在24~48小时后即缓解,则常为胎儿肺液吸收所致。
乳汁吸入性肺炎
患儿有突然青紫、窒息或呛咳史,在复苏过程中有呼吸道吸出胃内容物的证据;有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患儿突然出现气急、吸气性凹陷、肺部啰音增多;有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原发疾病表现,如极度早产、反应差、喂养困难如发绀、流涎增多、吸奶能力差、机械通气应用等。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婴儿出生时常伴有窒息史,复苏后呼吸快,常伴呻吟,憋气,呼吸暂停,体温不稳,黄疸等,无咳嗽。体征:反应差,约半数可有啰音,呼吸音粗糙或减低。严重病理出现发绀、急性呼吸衰竭。时有抽搐、昏迷,但不一定有颅内病变;少数病例因宫内病毒感染可有小头症,颅内钙化灶。合并心力衰竭者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心率快,肝增大。
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
分娩时的感染须经过一定潜伏期才发病,如Ⅱ型疱疹病毒感染在分娩后5~10天出现症状,开始为皮肤疱疹,后出现脑、肝、脾、肺等脏器受累症状与体征。肺炎的症状有呼吸暂停、肺部啰音等,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肺炎衣原体肺炎常在出生后3~12周发病。细菌感染发病多在生后3~5天,可伴有败血症。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不同病原体导致临床表现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多见。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多见。
临床中毒症状重、体温不稳、神萎,面色苍灰,气促,呼吸困难,不规则,呼吸暂停,拒乳,反应差,半数患儿肺部可及啰音,有时呼吸音减低或管样呼吸音,黄疸,肝\u003e2cm,硬肿等。有时尚有呻吟、肌张力低下、脱水及心动过速等,常并发休克、化脓性脑膜炎脓胸肺脓肿、肺大疱、骨髓炎等。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多见呼吸困难、青紫、吸气性三凹征等,两肺呼吸音减低,有时可有啰音,由于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脑和心肌受累,反应差,四肢松弛,体温不升。
临床表现中毒症状重,神志萎靡,不吃、不哭、低体温、呼吸窘迫、黄疸与贫血。脓胸之脓液黏稠,有臭味,可有肺大疱及肺脓肿。
患儿常有喘憋,咳嗽,无热,肺部听诊有哮鸣音,有时有湿啰音
临床表现为低烧、轻咳、咽结合膜炎、口唇发绀。新生儿重症常有喘憋,中毒症状重,体温不稳,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并发症
一般轻症不易出现并发症,但重症会出现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脓气胸、缺氧性脑病、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中毒性肠麻痹等。
心力衰竭:发病时小儿躁动不安,呼吸困难和发绀、心率加快、180次/分,呼吸急促,>60次/分,肝脏增大,下肢浮肿,应立即采取措施,利用强心剂,利尿剂等措施。
呼吸衰竭:小儿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紫绀,呼吸早期加速,重时减慢,有呻吟呼吸和呼吸节律的改变。重危时心率加快或减慢,并可出现昏迷和抽搐。
脓气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时,易发生脓气胸。此时,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又再度上升,客诉频繁,呼吸急促,不能干卧,一侧胸轮廓饱满。
缺氧性脑病:肺炎呼吸困难缺氧严重时,小儿呕吐、头晕、嗜睡或烦躁不安,继之昏迷惊厥。脑病发病较急,并与多种并发症交错出现,病情复杂,死亡率较高。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体温骤升至40-41℃或骤降,寒战、面色灰白、烦躁或昏迷、多汗、皮肤呈大理石花样变化,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同时出现多脏器功能改变。
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高度腹胀、呕吐、便秘和坐骨直肠窝脓肿不排气(不放屁)。腹胀压迫心脏和肺脏,使呼吸困难更严重。此时,面色苍白发灰,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消失,呕吐物呈咖啡色或粪便样物,X线检查发现肠壁扩张,壁变薄膈肌上升,肠腔内出现气液平面。
其他如肺不张、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等。
检查诊断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乳汁吸入性肺炎
胸部X线片表现为广泛的肺气肿支气管炎性改变,肺门阴影增宽,肺纹理增粗或炎性斑片影。反复吸入或病程较长者可出现间质性病变。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生后感染性肺炎
X线表现: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在X线胸片上不易区别,常见表现为:①两肺广泛点状浸润影;②片状、大小不一、不对称的浸润影,常伴肺气肿肺不张,偶见大叶实变伴脓胸、脓气胸肺脓肿、肺大疱;③两肺弥漫性模糊影,阴影密度深浅不一,以细菌性感染较多见;④两肺门旁及内带肺野间质索条影,可伴散在的肺部浸润及明显肺气肿以及纵隔疝,以病毒性肺炎较多见。
鉴别诊断
足月儿RDS 多见于母亲宫缩尚未发动而进行的选择性剖宫产儿,也可见于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近年来由于选择性剖宫产的增加而该病发病率增加。 患儿常无胎粪污染羊水的证据,临床表现与早产PS 缺乏的RDS相同;X线片有典型的RDS表现,但临床症状可能更重,并发PPHN(新生儿持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机会也更多。对于选择性剖宫产的足月儿,生后早期发生呼吸困难时应重视该病的可能。
以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X线检查显示两侧肺野普遍性透明度减低,内有均匀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支气管则有充气征,充气的支气管延伸至节段或末梢支气管,类似秃叶分叉的树枝。
多见于足月儿,症状轻,病程短,肺部X线显示肺纹理增粗呈放射状,肺野内广泛斑点阴影,叶间和胸腔可有少量积液,连续摄片恢复迅速。
表现阵发性青紫,呼吸不规则和呼吸暂停。但青紫在啼哭和吸氧后明显改善,X线表现肺不张处呈片状或扇形阴影,重者可见心肺和气管移向患侧。
治疗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原则是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营养,抗感染,对症及支持疗法。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乳汁吸入性肺炎
在怀疑有食管闭锁等畸形而尚未证实前进行喂养有发生吸入的危险,故首次喂养常推荐用水或葡萄糖水。喂养后仰卧或侧卧可显著减少吸入的危险。在奶汁吸入后应立即气管插管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停止喂奶或鼻饲,待病情稳定后再恢复喂养;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治疗引起吸入的原发疾病。
感染性肺炎
宫内及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
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在分娩前可用抗生素预防胎儿感染,婴儿娩出后产妇仍继续用药2~3天;新生儿在NICU监护,一旦出现呼吸增快等症状,可先选用阿莫西林和(或)头孢噻肟甲硝唑等治疗。然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生素。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治疗;病毒感染者根据病原体采用α-干扰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治疗。常规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测、24小时尿量及血糖监测,保持内环境稳定。置于中性温度,加强营养,不能经口喂养者予肠外营养,保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呼吸困难者给予机械通气,合并PPHN者予NO吸入治疗。有低血压心力衰竭者予多巴胺或(及)盐酸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体位引流: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促使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的支气管方向引流。肺部不同部位病变采用不同的姿势。体位引流适用于呼吸道分泌物多及肺不张的患儿,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俯卧位有利于肺扩张及分泌物引流,改善氧合。
2)叩击/震动:胸部叩击是应用无创性的叩击器或以医护人员的手指手掌紧贴患儿胸壁(手指方向与肋间平行)。在婴儿呼气时,通过上肢和肩部肌肉有节奏的紧缩,引起手掌的震动,促使分泌物排出,创伤比叩击小,效果相似。叩击应在喂养或吸痰前30~45分钟时改变体位后进行,操作时可适当提高FiO₂10%~15%,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叩击器边缘均要接触胸壁,以免漏气。叩击速度为100~120次/min,每次提起叩击器2.5~5cm,叩击1~2分钟,每部位反复6~7次。当叩击/震动治疗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时应停止叩击,予吸痰、吸氧,待症状消失后再予叩击。但下列情况下不宜进行:①机械通气的前48~72小时内及ELBW10。②应用呼吸机高氧、高通气时,此操作会影响通气效果。③胃管喂养后30分钟内。
预后
若能及早诊断,合理治疗,大都可以痊愈。
预防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产科学处理和MAS的预防:对母亲有胎盘功能不全、先兆子痫高血压、慢性心肺疾病和过期产等,应密切进行产程的监护,必要时进行胎儿头皮血pH的监护。产妇分娩时并发羊水过少和羊水含黏稠胎粪时可采用经子宫颈生理盐水羊膜腔注射(amnioinfusion),以减少胎儿窘迫和胎粪吸入。由于经生理盐水羊膜腔注射后黏稠胎粪被稀释,此时即使有深大呼吸发生,胎粪吸入的机会也将大大减少。
在分娩中见胎粪污染羊水时,应在胎肩和胸尚未娩出前以洗耳球等清理鼻和口咽部胎粪,在气道胎粪清除前不应进行正压通气。通过评估,如新生儿有活力(包括心率\u003e100次/min、有自主呼吸和肌张力正常)可进行观察而不需气管插管吸引,如"无活力",应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吸引清除胎粪;当不能确定是否有“活力”时,一般应进行气管插管吸引。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在分娩前可用抗生素预防胎儿感染,婴儿娩出后产妇仍继续用药2~3天;新生儿在NICU监护,一旦出现呼吸增快等症状,可先选用阿莫西林和(或)头孢噻肟甲硝唑等治疗。然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生素。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治疗;病毒感染者根据病原体采用α-干扰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治疗。常规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测、24小时尿量及血糖监测,保持内环境稳定。置于中性温度,加强营养,不能经口喂养者予肠外营养,保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呼吸困难者给予机械通气,合并PPHN者予NO吸入治疗。有低血压心力衰竭者予多巴胺或(及)盐酸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出生后感染新生儿肺炎
研究进展
检测
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及血清MCP-1、LPS和IL-6联合检测
研究发现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诊断效能最高。
新生儿肺炎中SP-A、CRP和PCT的检测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 (SP-A)、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变化及诊断意义,肺炎新生儿血清SP-A水平明显降低,而CRP和PCT水平明显升高。这表明SP-A、CRP和PCT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指标诊断。
治疗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通过观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对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对于治疗新生儿肺炎是安全有效的,其可有效降低CRP、PCT和IL-6水平。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雾化
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重型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免疫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有影响。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对重型新生儿肺炎患儿疗效更为优越,且安全性良好。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
通过研究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对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Th17/Treg)、氧化应激的影响。发现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通过改善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Th17/Treg)、氧化应激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肺炎。
历史
中国古代并没有对新生儿肺炎的专门记载,其病因、症状、治方的记载散在与初生不乳、初生不啼、百啐嗽等病症中。早在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难乳论》中已提出:“儿初生时,拭掠口中秽血不及,咽而入腹,则令儿心腹痞满,短气促急,故口不能吮乳饮之也。”《万氏家藏有育婴秘诀·咳嗽喘各色证治》则指出小儿百啐嗽的病因感染因素为“暴受风暴”,吸入性因素为“乳多涌出,吞咽不及而错喉者”,对其治疗,《幼科发挥·肺所生病》则云:“痰多者,宜玉液丸;肺虚者,阿胶散主之,”《幼幼集成·百啐嗽论》主张:“先用荆防败毒二小剂,母子同服,服完止药。”至于新生儿肺炎的预后,《婴童百间》《幼科发挥》等书中认为是“恶吼”“最为难治”。
参考资料
新生儿吸入综合征.ICD-11疾病编码工具.2023-08-14
目录
概述
分型
吸入性肺炎
产前或产时吸入性肺炎
产后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病因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乳汁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流行病学
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病理生理学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乳汁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传播机制
宫内感染性肺炎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临床表现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乳汁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并发症
检查诊断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乳汁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生后感染性肺炎
鉴别诊断
治疗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乳汁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宫内及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预后
预防
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性肺炎
出生后感染新生儿肺炎
研究进展
检测
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及血清MCP-1、LPS和IL-6联合检测
新生儿肺炎中SP-A、CRP和PCT的检测
治疗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雾化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