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真地鳖
鳖蠊科真地鳖属的一种昆虫
中华真地鳖(食虫类:Eupolyphaga 中华缺翅虫),又名土元、中华地鳖、地鳖虫、苏土元等,是鳖蠊科真地鳖属的一种昆虫。中华真地鳖营养价值较高,可食用,可作为一些药用动物的饵料;雌虫可入药,主治血淤疼痛、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淋浊、痛肿、癣、筋骨疼痛等。但该物种也能造成危害,会食大米、玉米等各种粮食,在商店、工厂、仓库、车间及居民住屋损坏各种用品,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中华真地鳖雌雄异形。雄性有翅,外形似蟑螂,但个体较小。雌性无翅,形似赤豆。体扁平,呈卵圆形或卵状三角形。中华真地鳖是真地鳖属中分布最广的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和中部,以及俄罗斯南部。偏好于栖息在阴暗潮湿的腐殖质丰富,稍偏碱性的疏松土壤中;食性杂;昼伏夜出,有较强的避光性;当温度下降到约10℃时,雌性成虫和若虫进入冬眠雄性成虫在冬眠前大量死亡;无自卫能力,当遇到光亮或响动时,向暗处躲藏,在被捕捉或触动后,便立即装死。每年6月-9月为交配旺期,环境适宜时可全年繁殖。
命名与分类
真地鳖属(Eupolyphaga)主要分布在中国,该属物种体型扁平如鳖,有甲,故名土鳖,又名地鳖。真地鳖属是从地鳖属(Polyphaga)中分离出来的,截至2023年,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的分类标准下,真地鳖属下有24个种,如横断真地鳖(Eupolyphaga hengduana)、神农真地鳖(Eupolyphaga shennongensis)、云南真地鳖(Eupolyphaga 云南龙蜥)、珠穆朗玛真地鳖(Eupolyphaga everestiana)等。其中,中华真地鳖是该属的代表种类之一,该物种在历史上的命名过程较为复杂。
1868年,研究人员瓦尔克(Walker)首次以采自中国北方的该物种雌性个体将该物种分到地鳖属;1869年,索绪尔(Saussure)以采自中国北京的两只昆虫雄性个体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Homoeogamia sinensis;1888年,多恩(Dohrn)将该物种移至Heterogamia属;1893年,索绪尔(Saussure)认同多恩(Dohrn)该物种属于Heterogamia属的观点,将该物种命名为Heterogamia dohrniana。
1903年,研究人员卡比(Kirby)认为Heterogamia dohrniana应该是Heterogamia 中华缺翅虫的同名异物种,并将该物种移至地鳖属,并重新命名为Polyphaga limbata。后来,又有研究发现历史上关于中华真地鳖的分类研究存在部分物种鉴定错误的问题,主要是将其与西藏真地鳖(Eupolyphaga thibetana)和云南真地鳖(Eupolyphaga 云南龙蜥)混淆。此后,有研究人员检查了一种被命名为Heterogamia sinensis的昆虫标本后,发现其与Polyphaga limbata实际为同一物种。通过对多种分类观点的综合,学术界确定了中华真地鳖的种级阶元地位,其学名也被统一为Eupolyphaga 中华缺翅虫
形态特征
中华真地鳖雌雄异形,身体部分长度如下表:
雌性中华真地鳖无翅,形似赤豆。体上下扁平,卵圆形或卵状三角形。头小,向腹面弯曲,隐于前胸下。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前后粗细相等;复眼发达,肾形,单眼2个,位于复眼上方;口器咀嚼式。背部隆起,即胸部和腹部的背板隆起,黑色而具光泽,背板有3节,背板中内有规则的细小花纹。第1节最宽,略呈横向棱形,盖于头部;第2、3节呈两端自然向后弯曲的长条形。前胸扩大如盾状,背面被有细而短的密毛,前方较狭窄,后部较宽阔。腹部和足呈棕色。
雄性中华真地鳖有翅,外形似蟑螂,但个体较小,体色也不同。体黄褐色。头深褐色,头顶不外露,被前胸背板遮住。触角黄褐色,两根,其长度约为雌虫的两倍;额黑褐色;复眼粗大,占据头部整个侧缘,单眼圆,稍突出;上唇隆起。具翅2对,前后翅发育完全,长度均超过腹部末端。前翅革质,黄褐色,表面密布深褐色斑纹;后翅膜质,呈淡灰色并有较深的灰斑,不用时折成扇状。前胸呈波状纹,有缺刻,前胸背板横椭圆形,最宽处在中部,深褐色,前缘黄褐色,侧缘和后缘均呈圆弧形,表面密布绒毛,中部具一些条纹状或小块状的凹陷,表面无毛。腹部灰白色,腹部背板有9节,第1腹节极短,藏于第3节前胸背板之下;第8、9两腹节至背板缩短,藏于第7节腹背板里面;第9腹板有腹刺1对。下腹板5节,腹瓦状排列。腹端肛上板横向长卵形,中央有一突起的痕迹,将其均分为二,其后缘平直,中央有凹角;肛下板横向棱形,中央向下突起。足3对,深褐色,不特化,发育相等,具细毛,生刺较多;基部扩大,盖及胸腹面及腹肌部分;附节5,具2爪。生殖器不突出,尾须1对,粗大,下生殖板不对称,右侧突出,左侧稍凹陷。尾刺短,锥形。
刚从卵鞘中钻出来的若虫,体外有透明卵膜包裹,为乳白色,形状像臭虫,在挣脱体外卵膜后,爬行敏捷,约24小时后,体色变为黄褐色。随着龄期的增长,颜色也逐渐加深,到末龄时为深褐色,并有紫褐色光泽。雄性若虫未长翅前,与雌性若虫较相似,主要有以下四点区别,一是胸部背面第二三节组成弧角的大小,雌虫约70°(即月牙形),雄虫约呈40°;二是腹下横线,雌虫为4条横线,雄虫则有6条;三是腹部尾端尾须处的横纹。雌虫腹部末端尾须处横纹较离尾须远,雄虫横纹与尾须相连;四是爬行姿态,爬行时雌虫六足伏地,雄虫六足竖起。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中华真地鳖是真地鳖属中分布最广的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北部和中部,俄罗斯南部也有分布。
在中国,中华真地鳖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东,华北,西北,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辽宁省等;华东地区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上海市等;华北地区如河北省、北京、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西北甘肃省等;西南地区如四川省贵州省等。且在中国北方较常见。
栖息环境
中华真地鳖偏好于栖息在阴暗潮湿的腐殖质丰富,稍偏碱性的疏松土壤中。最适温度约25℃-35℃,当温度低于0℃、高于38℃以上易引起其大量死亡,最适湿度约50%-80%。在野外,通常生活在荫蔽林区、湖泊、河流沿岸枯枝落叶下的腐殖土层、森林中的树洞中、石头下;在人类聚居处,则常见于柴草堆、墙脚下、厨房、粮仓、灶脚、车间墙边等处。在夏季,中华真地鳖的潜土深度约为1毫米-2毫米;在秋、冬季,随温度下降,该物种逐步向土层深处潜入,最深时约有0.1米。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中华真地鳖为杂食性动物,食物类型丰富。植物类食物主要包括:蔬菜叶片、根、茎、花;作物如棉花、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芝麻(芝麻属 indicum)、蚕豆(Vicia faba)、花生(落花生属 hypogaea)、南瓜(南瓜属 moschata)、丝瓜(丝瓜属 aegyptiaca)、呀呀葫芦(葫芦属 siceraria)等的幼苗及嫩果;乔灌木如毛白杨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桑(Morus alba)、无花果(榕属 carica)、桐树(Vernicia fordii)、榆树(Ulmus pumila)等的嫩叶及枯萎叶片;野草中的奶子草(Euphorbia hirta)及车前等;此外还有米、面、干鲜食品、厨房中的残渣剩饭等。动物类食物如:猪、牛、羊、鸡、鸭、鱼等动物的碎骨残渣;蟋蟀科蝼蛄科、蚯蚓、青蛙、蛇、鼠等小型动物的未腐烂的尸体;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的干燥粪便。
该物种的若虫腐食性,能取食土中有机质来满足其生存需要。其中,1龄若虫可取食孵化土中的有机质,以满足营养需要,因此孵化后不喂食也能生存。低龄若虫囊中的滞留物消化到中肠后再取食,并不是每天都取食,可能存在间断取食的习性。
社群行为
在自然界中,中华真地鳖若虫为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可能与若虫的活动和觅食能力差以及成虫产卵习性有关。成虫在自然界为均匀分布,原因可能与自然界中土壤里食物分布状况以及活动空间有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中华真地鳖在饲养池内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并偏好于聚集在饲养池的边缘。随着该物种密度的增大,也向饲养池中央扩散。
节律行为
中华真地鳖的雌性成虫和若虫立冬前后,当气温下降到约10℃时逐渐进入冬眠,冬眠期约5个月,直至翌年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复苏。即该物种在每年约3月下-5月的梅雨季节开始活动,6月初开始出现雄性成虫,7月-9月各虫态达高峰,雄性成虫在冬眠前大量死亡,11月下旬雄性成虫消失,12月下旬雌成虫及若虫入土越冬,通常能度过冬季。
不同区域的中华真地鳖年节律有差异。例如,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每年4月上旬当气温回升到9℃-12℃时,该物种开始陆续出土活动,5月中旬-10月中旬为活动高峰期,11月中下旬气温降至15℃以下时不甚活动,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进入休眠状态。而在中国黄河流域以北,该物种在每年的5月-6月才开始活动,7月-8月为活动高峰期,9月下旬开始进入冬眠阶段。
中华真地鳖昼伏夜出,有较强的避光性,多为夜晚活动、觅食和交配。在白天,即日间8:00-18:00,因光线过强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很少活动甚至不活动,在浅土中潜伏;在夜晚,每天约19:00-24:00是其活动高峰期,后半夜活动较少。
但在隐蔽或黑暗环境中,白天也活动。
假死行为
中华真地鳖无自卫能力,具假死行为,该物种畏光,怕声,嗅觉与听觉较好,当遇到光亮或响动时,向暗处躲藏,若来不及躲藏,在被捕捉或触动后,便立即装死,这种现象称为“假死”,在周围没有动静时,又爬起来,迅速逃遁。
生长繁殖
中华真地鳖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若虫发育的方式为渐变态,一生中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该物种通常2年-4年完成一个完整世代,在中国江苏省扬州地区,该物种完成一个世代,雄虫约需要1.5年,雌虫约需要3年-3.5年。雌虫在孵化后第二年或第三年性成熟,每年6月-9月为交配旺期,当温度、湿度环境适宜时可全年繁殖。
交配
冬眠苏醒后的中华真地鳖的老熟雄性若虫,在开始活动觅食后不久,便蜕最后一次皮,变成有翅型成虫。雄虫寻找雌虫交尾,6月-10月为其交尾盛期。1只雄虫可与6只-7只雌虫交配。交配时,中华真地鳖大部分从土中爬出,集中到池面或池四周的墙上,雌虫分泌性激素引诱雄虫交尾,这时,几只甚至十几只雄虫朝着发出性激素的方向飞速爬来,争相与发情的雌虫交尾,只有距离最近或最敏捷的雄虫首先爬上发情雌虫的背上,反复转圈,当确认无误后调头与该雌虫尾部相交,一且交尾成功,雌虫便不再分泌性激素,其他雄虫也纷纷离开,去寻找新的发情对象,池面也随着安静下来。雌雄虫交尾时间一般要持续半小时左右,也有长达两个小时的。交尾期间雄虫失去主动,雌虫有时还会继续觅食。
产卵
中华真地鳖的生殖方式为卵生。雌性中华真地鳖在第2年产卵鞘最多,第3年逐渐减少。该物种通常在每年的4月下旬-11月下旬都可产卵,其中,7月-10月是其产卵盛期。该物种在交配后7天左右开始以产卵鞘方式产卵,以后每隔约46天可再产一次,1次交配可终身产卵,一生可产卵鞘约30个-40个。
产卵时,在该物种的生殖腔内,由雌性附性腺分泌胶状粘液把卵粒粘合在一起外面形成豆荚状,称卵鞘,每个卵鞘长约10毫米,宽约5毫米,平均重约45毫克,表面紧密排列着纵向刻纹,鞘块中卵粒之间的隔膜处有数条稍弯曲的纵沟。卵鞘较内陷的一侧稍厚、另一侧较薄,有锯齿形钝刺,每卵鞘的含卵量一般为5粒-14粒,11粒的频次较高。初产下的卵鞘为紫红色,略透明,此后颜色逐渐变深,变为棕褐色。卵鞘刚产出时附着于该物种尾端,约两天后卵鞘落下。中华真地鳖会将卵鞘埋于浅土中或粘着在土石块上。
未经交配的雌虫也能产下鞘袋状卵块,但颜色较浅,形状也较薄,不能孵化,约15日后即干瘪。
发育
中华真地鳖的卵鞘产下后约40天是其孵化高峰期,卵的发育起点温度约为13℃、有效积温约为800度·日。卵鞘孵化的最适温度约30℃-35℃,当气温约26℃时,卵约经两个月可孵化为若虫。即将孵化出若虫的卵鞘有自产热现象。
中华真地鳖的卵通常在每年的6月下旬-7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孵化,其中,8月中旬前产的卵,通常在当年10月下旬前都能孵化;8月下旬至冬眠前产的卵成为越冬卵,其卵鞘较夏季产的卵鞘厚,颜色也较深,在次年6月下旬后才能孵化。
该物种的若虫在胚胎发育完成后,通过腹节的挤压将卵鞘从锯齿形钝刺处撑开,从此处爬出卵鞘。
若虫
中华真地鳖若虫的蜕皮时段主要集中于24∶00-6∶00(次日),12∶00-24∶00仅有零星个体蜕皮。每蜕一次皮,增加1龄,虫体比原来增加约0.5倍-0.9倍。从若虫到成虫的体色变化是:白色-米黄色-棕黑色深褐色-黑褐色(雌成虫)-淡灰色(雄成虫)。雄虫的若虫期约270天-320天,雌虫的若虫期约450天-500天。若虫期的长短与温度、饲养土湿度及喂食等有联系,如缺少水分时,会影响蜕皮的顺利进行,导致若虫期延长;也存在个体差异,地虫瘦弱或发生病害,若虫期则会延长。
从卵鞘中刚孵化出来的该物种的若虫,通常在8天-13天后蜕第一次皮。蜕皮前选择较安静隐避的地方,伸展开3对胸足,用爪抓紧物体,不食不动,即龄前预备期。约10小时-12小时后,从胸部背板中央开始裂开,裂口逐渐扩大,头壳开始脱落,前足自旧皮中伸出,抓住身体前面的物体。一段时间后,再借助肌肉的收缩及不停的颤动,将全部体躯蜕出旧皮。从胸背处开始裂缝至全部脱出,历时约6小时-10小时。蜕皮的时间长短,与周围环境中的湿度有关,湿度偏高则时间短,相反则偏长。刚蜕过皮的若虫,体色乳白,约经过24小时后,才由浅变深,恢复到原来的颜色。以后每隔约20天-28天蜕皮1次。
1龄-3龄若虫生长缓慢,3龄以下若虫,体白色或淡黄色,胸、腹部,足和腹部后半部两侧具黄斑,取食后可见消化道呈黑褐色。3龄以上若虫外形似成虫,椭圆形,黑褐色,并有紫色光泽,随龄期增长颜色逐渐加深。4龄后进入迅速生长期。
通常情况下,中华真地鳖雄性若虫蜕皮7次-9次、雌性若虫蜕皮9次-11次后化为成虫,但是,在遇到不适宜的气候或环境,或在食料不足的情况下,中华真地鳖都有增加或减少蜕皮次数的现象,因而龄期不稳定。
成虫
雌成虫寿命约2年-3年,也有资料表明其寿命约5年-6年,雄成虫寿命较短,经过第1次交配后,约1个月后死亡,即寿命约为2个月。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由于中华真地鳖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开发保健食品的良好前景,以及作为特种经济动物饵料开发的前景较广阔等原因,中国已对中华真地鳖进行引种、驯化、饲养、人工繁殖,也有对该物种的养殖、繁殖技术和养殖设施设计。该物种在中国主要为分散养殖,如2007年,中国山东省章丘区等地区就有该类动物的养殖基地。有缸养、池养、立体多层饲养台饲养、盒养等多种养殖方式。
饲养中华真地鳖的设备简单,投资少,费工少,技术要求低,繁殖快,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项较易经营的副业生产项目。
适宜环境
养殖中华真地鳖的饲养室内通常将温度控制在约25℃-30℃,若虫需较干的环境,而产卵雌虫需较湿的环境,因此随虫体的生长应逐渐加大饲养土和空气湿度。
饲养中华真地鳖时,建议选择疏松、肥沃的无污染菜园土或田间肥泥、森林地带的腐殖质土壤,加上已充分发酵过或已浸水并晾干的锯末,用水调为松散适合的饲养土。将饲养土放入饲养池前,建议将饲养土经药物消毒或阳光暴晒消毒。
饲喂
在中华真地鳖若虫孵出后的第三天可开始投食,该物种在不同阶段对营养成分有不同要求,随着龄期增长,对脂类物质需求量增加。饲喂时,混合饲料优于单一饲料。可饲喂植物性饲料,如各种植物的叶、水果皮、瓜瓤、麦麸、谷皮、油渣等;也可饲喂动物性饲料,其营养成分主要需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
管理
在食料充足的条件下,适当加温可增加中华真地鳖的低、中龄若虫体重,减少其死亡率,促进其生长发育,在恒温30℃条件下,可使越冬期雌成虫产卵。通过降温或增加翻卵次数,可以避免由于卵鞘自产热现象带来的死胎和由于若虫最外层皮被热坏而出现的先天性“蜂虫”现象。
建议不要对孵化中的卵鞘表面喷水,防止阻塞卵鞘上的气孔和卵鞘发霉。每隔一段时间除去饲养土表面的蜕和粪便,保持饲养环境卫生。中华真地鳖饲养室应保持密封以防止鸟类等动物的捕食
繁育
高密度饲养会降低中华真地鳖的存活率、月产卵数与卵孵化率,因此饲养该物种时,建议减小饲养密度,增加饲喂营养。8月中旬以前产出的卵以自然孵化为主,后期产出的卵需要辅以人工加温孵化。在产卵盛期及时筛出卵鞘,当引入卵鞘作为种虫时,建议选择外表颜色为褐色或棕褐色,外观正常无畸形、粒大饱满、外表光泽的卵鞘。将卵鞘放在一定含水量疏松的孵化土中,每天翻动约2次-3次以利于上下温湿度均匀和通气。
在繁育该物种时,建议合理控制饲养池中虫口密度,控制种虫的近亲交配,预防种虫退化。引进卵鞘也可预防种虫退化,引入时注意搭配不同批次的卵鞘以防缺雄。在雌雄虫交尾时,应保持安静,切忌惊动,也不能有强灯光,否则该虫立即藏到土内,迫使断尾,直接影响交配、受精卵,也影响卵鞘的质量。
室内饲养条件下,1月龄至3月龄中华真地鳖的产卵能力较强,因而建议对4月龄以后雌虫进行采收。
常见疾病
中华真地鳖通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生理性病害、真菌病和线虫病,其中以真菌病为主。例如,高温高湿易引起中华真地鳖卵鞘的曲霉属病,采用保持干燥环境、挑出病卵或用高锰酸钾消毒可减少危害。
对该物种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主要有四步,一是搭配合理的营养结构;二是在饲养土人池前严格消毒;三是在卵鞘存放或孵化之前,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消毒;四是对已发病的虫体给予药物治疗或除去发病虫体。
物种保护
因为中华真地鳖具有较高的价值,中国有关于该物种的买卖市场,且市场上该物种主要来源于野外捕捉,这种方式既供不应求又破坏生态环境,中国各地开展了较广泛的养殖,该物种的种群数量较稳定。
种间关系
中华真地鳖天敌较多,如鼠、蚂蚁、蜘蛛目、蛇、唇足纲螨形总目等。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一些鸟类如麻雀也会取食中华真地鳖若虫卵鞘
价值与危害
食用价值
中华真地鳖的虫体低脂肪,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食用价值,食用菜谱有“油炸银鳖”“土元脆皮”等。
药用价值
中华真地鳖还是中国的一味中药,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记载,该物种的雌虫可入药,味咸,性寒,有小毒。主治血淤疼痛,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淋浊,痛肿,疥癣,筋骨疼痛,因而具有药用价值。
经济价值
因为中华真地鳖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并且包括中华真地鳖在内的隆背蜚蠊科的地鳖虫还是药用动物如毒蝎大壁虎和某些珍禽的保健饵料,用地鳖虫饲喂动物,动物身体强壮、疾病少,并能增强自身的药用功能及滋补作用。因而该物种具有经济价值。
危害
中华真地鳖食害各种粮食,如大米、麦、番薯、皮、玉米及各种干粮。也损害用品,如在上海市等地与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混生,在商店、工厂、仓库、车间及居民住屋食害污染各种原料,成品等,造成损失。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对包含中华真地鳖在内的有害昆虫防治措施中,主要的是要进行环境防治,清除室内、室外该物种的栖息场所,重点休整厨房、水池、墙脚等处缝隙,在卵孵化之前及时清除卵荚鞘,辅以灭蟑螂药物和物理灭蟑为辅的方法进行防治。
物种对比
目前中国进行人工养殖的地鳖主要为中华真地和冀地鳖(Polyphage plancyi),且二者同属于隆背蜚蠊科,故对二者进行物种对比:
相关文化
包括中华真地鳖在内的鳖科蜇虫又名“土鳖”,中原地区有与土鳖相关的传说、历史文化、游戏活动等。例如,中国有与雌性土鳖治好断掉了的腿相关的治病传说。“土鳖”也是中国北京方言,亦有土老冒、老土等同类词,一般用来衡量一个人身上所具有接受外来文化的程度,与该词相对应的是“洋派”。中国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称自己是“一只土鳖带着一群绿海龟奋斗”。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河南省郑州等地区曾广泛流行捉土鳖的活动,目的主要是卖作中药材,换取生活补贴。在郑州还有“捉土鳖”的游戏活动,儿童捉土鳖来比较其大小或比赛其爬行的速度。
参考资料
..2023-08-24
..2023-08-14
..2023-08-14
..2023-08-24
..2023-08-24
..2023-08-14
..2023-08-24
..2023-08-14
..2023-08-24
目录
概述
命名与分类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社群行为
节律行为
假死行为
生长繁殖
交配
产卵
发育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适宜环境
饲喂
管理
繁育
常见疾病
物种保护
种间关系
价值与危害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经济价值
危害
物种对比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