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论现象学的本体论》(BL'Être et le néant :
随笔 d'
本体论 phénoménologique)是法国哲学家、
存在主义思想家
萨特(1905-1980)的哲学著作。该书于1943年10月在法国出版,主要围绕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这一重大区别展开。萨特的写作目的是试图构建一种以自由为核心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全书共60万字左右,主要分为导言、四卷、结论和附录。导言是对存在的探索;四卷包括第一卷(虚无的问题)、第二卷(自为的存在)、第三卷(为他)和第四卷(拥有、作为和存在);结论包括(自在和自为:
形而上学概要)和道德的前景。
《存在与虚无》总共八百多页,涉及众多话题,比如时间的结构、有物存在(exist)的事实、自我意识、对他人之心的认识、人类性生活的动态及个性的概念。该书的主题是人的自由,
萨特试图通过“人的自由”,构建一个系统地回答一切哲学问题(
伦理学除外)的整体。《存在与虚无》遵循现象学的方法,以
勒内·笛卡尔的“我思”为出发点,认为意识是虚无,意味着对世界的否定,否定则导向自由。人是有意识的自为存在,是人把虚无带到世界的。要使虚无通过人进入存在,人必须是自由的。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必须通过自我选择来确定自己的本质。自由选择给了被选择的东西以根据,自身却无根据,因此有了自由的荒谬。在该书结尾,
萨特认为人要成为自在自为的存在的根本愿望注定要失败。
《存在与虚无》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法国哲学专著之一,也是法国
存在主义的奠基作品。该书不仅在“宣告主体面对世界时的绝对优先性”,也是“最深刻的
勒内·笛卡尔式作品”。书中阐述的思想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广泛传扬,不仅使存在主义跳出了学者的高墙,成为一代青年的行为方式,也影响了法国学生的“五月风暴”运动。《存在与虚无》建构的“
现象学的
本体论”,不仅解决了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和
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中的一些问题,还奠定了
萨特的“人学”或“
人道主义的
存在主义”基础。由此引发与
结构主义的论战和与
马克思主义的对话,这在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哲学家让-华尔曾在《法国哲学简史》中评价《存在与虚无》是法国
存在主义哲学界最伟大的著作,奠定了萨特作为法国最杰出的
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地位。
书名释义
“存在”和“虚无”构成了《存在与虚无》的书名,这个名字提示给读者关于萨特
形而上学的根基,即存在与虚无的关系。
“存在”包含人的存在和物的存在。在物的方面,存在指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存在,而物选择了其中一种存在方式。物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它们只是它们自己,不依赖意识和
雅威;人的存在是自为的存在,人们与物体的区别在于人们关心自己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人们对周围的环境保有知觉,他们有自己想要追寻的目标和事业。
“虚无”指存在的反面(存在的缺失),被
萨特称为“非存在”。虚无包括两个类别,第一种虚无指和存在共在的虚无。例如人们体验到某个对象不在场,所带给人们直接的感受,属于经验世界的一部分,被萨特称为“非存在的小小池塘”;第二种虚无指存在于存在之中、无处不在的虚无。它“给人们的世界以轮廓”,指物体的个体化与虚无有关。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渗透了工具性、道德和审美的价值,比如椅子作为一种能坐的东西被人们体验,暴力是某种让人们痛恨的东西,艺术则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这些带有
价值判断的体验反映出人们在世界中的目的,这些价值不以实体存在,它们便是虚无。
作者介绍
生平事迹
萨特(Jean-Paul Sartre)是法国著名
存在主义思想家、作家和哲学家。萨特一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影响了
欧洲整整一代人的精神风貌。萨特于1905年6月21日出生在巴黎,自幼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15年,萨特就读于巴黎亨利第四中学。1924年,成绩优异的萨特成功考入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哲学专业,因此结识一生挚友
雷蒙·阿隆、
梅洛·庞蒂和恋人
西蒙·德·波伏娃。1929年,萨特顺利通过大中学教师的学衔会考,在阿弗尔中学担任哲学教员。1933年,
萨特作为官费生进入柏林法兰西学院,主要研究
德国哲学家
海德格尔和
胡塞尔等人的学说。1934年,萨特回到法国继续任教,并开始写作。
1939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萨特被征召入伍。1940年,萨特被俘,并被关入德国战俘集中营。1968年,
巴黎发生“五月风暴”群众运动。萨特与
卢卡奇、
赫伯特·马尔库塞一起上街,亲自指导学生和工人进行“造反运动”。1973年,萨特双目濒于
失明,但未停止社会活动。1980年3月20日,
萨特因
肺气肿被送进医院。同年4月15日,萨特在巴黎病逝,终年75岁。巴黎城万人空巷送别萨特。
思想轨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萨特是一名个人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他追求个人自由,喜欢通过写作来揭示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生存困境,并渴望因此成名。但当时的萨特并不关心社会大事,也不想承担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萨特在德国战俘营待了10个月。这段经历使萨特认识了真实的现实社会,萨特因此告别了过去的个人主义世界。1943年,《存在与虚无》出版,
萨特称这是一本关于自由的书。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萨特与法国一些知识分子共同创办《现代》杂志。
存在主义思潮在这时兴起,萨特被视为存在主义的代表及发言人。萨特步入晚年后,他接受了一些
马克思主义思想。但萨特自认是个
社会主义者,他觉得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和希望,因此他把社会主义称为“自由社会主义”。萨特的理想是能包容个人自由的社会主义,他愿意为之奋斗。
作品情况
1936年,萨特出版第一本哲学著作《
想象》。1937年发表短篇小说《墙》,1938年发表长篇小说《恶心》,1939年发表《情绪理论初探》。1940年,
萨特的书籍《想象物》出版。1941年,萨特继续教书与写作,同时参加
抵抗运动,并为《法兰西文学报》撰稿。1944年,萨特辞职开启职业作家生涯,并发表作品。比如,存在主义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和《间隔》;哲学论文有《存在主义是一种
人道主义》、《存在主义与
马克思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剧作有《密室》、《苍蝇》、《
肮脏的手》、《死无葬身之地》、《魔鬼与上帝》、《涅克拉索夫》和《毕恭毕敬的妓女》;小说有三卷集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分别为第一部《理性年代》、第二部《延缓》和第三部《心灵之死》;评论有《家庭白痴》、《波德莱尔》、《圣·热奈,喜剧演员和殉道者》、《犹太问题随感录》、《处境》和《唯物主义与革命》;此外,
萨特还有其他作品问世,如《造反有理》和《七十岁自画像》等。1964年,萨特发表《词语》,并拒绝接受
诺贝尔文学奖。1980年,萨特在《
新观察家》周刊发表最后一次谈话《希望,现在是……》。
成书背景
哲学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哲学界遭受两股思潮的统治,分别为雷昂·布伦士维格的
新康德主义和亨利·柏格森的反
理性主义。新
伊曼努尔·康德主义有政治权威的支持,布伦士维格的理性主义-实证主义认识论影响了萨特对康德的理解;
亨利·柏格森则用
唯灵论取代新康德主义,并为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提供参考对象。
在20世纪30年代,一群外国知识分子涌入
法国,并带来德国哲学。
德意志帝国全新的主题与方法使
法国哲学重焕生机,比如
黑格尔的历史发展观、
胡塞尔的
现象学及德国现象学家
海德格尔的存在人类学。他们的哲学思想影响了萨特本人及《存在与虚无》的撰写。萨特最初对意识哲学的发展就受益于他对埃德蒙德·胡塞尔著作的研究。
德国利奥六世弗里德里希·尼采是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到的第一位哲学家,尼采对
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人们都有想要解释的需求,并想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如果人们找不到意义,他们便会通过创造形而上学的话语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尼采认为形而上学使人们缺乏生活质量的体验,应当远离它;爱尔兰
主教乔治·巴克莱是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的信徒。他提出过“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他相信只有人们与
雅威的心灵才是真正的存在。
个人背景
1924年,19岁的
萨特进入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哲学,他所面对的是一个高度僵化的哲学世界。人们本以为萨特会努力吸收三重思想资源(
胡塞尔的
现象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
人类学以及
黑格尔的历史发展观)的养料,但他最初形成的却是对
亨利·柏格森的哲学依附。萨特在高师主动学习众多
利奥六世的思想,比如
柏拉图、
康德和
勒内·笛卡尔等。最终,萨特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就。
1932年,萨特拥有了明确的哲学思想研究方向。1933年,萨特从好友雷蒙
雷蒙·阿隆处获取了书籍《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理论》,并专心研究胡塞尔现象学及发表哲学作品。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为
萨特开辟
现实主义哲学道路提供了具体方法,他把胡塞尔和
海德格尔联系起来,在哲学写作时使用了现象学和
存在主义技巧。
1939年,萨特
应征入伍后被俘,他在德国战俘营里呆了十个月,这段经历使萨特了解了真实的社会世界,他看到他自己、他的文化、需要和生活方式都是由社会形成的。于是,萨特决定从政,告别以往的个人主义世界。萨特在战俘营期间一边阅读海德格尔的《
存在与时间》,一边思考《存在与虚无》的写作内容。
1940年,
萨特开始写作之路,并在获得自由后,创作完成他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与虚无:关于现象学本体论的论文》。《存在与虚无》代表
萨特吸收了德国哲学,完成了与
胡塞尔、
海德格尔和现象学运动的交流,并在萨特的全部作品中占据中心地位。
历史进程
1933年,萨特前往
德国柏林的
法兰西学院留学,并研究德国
现象学哲学代表胡塞尔和存在主义哲学代表海德格尔的学说,由此形成存在主义哲学体系。1940年,萨特开始撰写
存在主义奠基之作《存在与虚无》,这部作品花费了萨特两年的写作时间。《存在与虚无》是
萨特从1933年以来十年哲学研究的系统总结,萨特把胡塞尔和
海德格尔相连接,并运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技巧”。该书成稿于1941年12月至1942年10月,并于1943年10月由伽俐玛出版社出版。
版本信息
原著
《存在与虚无》于1943年10月由伽俐玛出版社出版。
中译本
《存在与虚无》的中译本主要有九本,以下为分类介绍。
第一本出版时间为1986年6月,由陈宣良等翻译和
杜小真校对,由生活·读书·新知(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版本根据Gallimard书店的法文(1981年版)翻译而成,采取直译、意译和创造新概念词语的方式翻译书中的哲学术语,以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第二本出版时间为1996年8月,由陈宣良等翻译和
杜小真校对,由生活·读书·新知(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版本校订了全书译文,补正了遗漏部分,修改了原文中的一些译名及
法语和
德语的错误,并补上原书页码,力求译文贴近原义,方便读者理解和查阅;
第三本出版时间为1997年7月。由陈宣良等翻译和
杜小真校对,由生活·读书·新知(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第四本出版时间为1998年4月,由陈宣良等翻译,
李瑜青、凡人主编,由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五本出版时间为2007年3月,由陈宣良等翻译和
杜小真校对,由生活·读书·新知(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版本为了尊重
萨特的哲学思考,补正和修订了原文的不当之处,并采用其中一些译名,对其他内容保留原译。
第六本出版时间为2007年11月,由陈宣良等翻译和
杜小真校对,由生活·读书·新知(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第七本出版时间为2012年6月,由陈宣良等翻译和
杜小真校对,由生活·读书·新知(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第八本出版时间为2012年7月4日,由杜小真翻译,左岸出版社出版。
第九本出版时间为2014年9月1日,由陈宣良等翻译和
杜小真校对,由生活·读书·新知(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英译本
《存在与虚无》的英译本于1943年出版,由海采尔·巴恩斯(Hazel Estella Bames)翻译而成。该版本译文较好,但存在一些严重错误。书籍附有导言、人名索引和特殊用语解说,但无主题索引。1955年,《存在与虚无》另一个英译本出版。
内容概要
《存在与虚无》主要分为导言和四卷内容,该书通过
现象学分析人的意识,试图阐释意识与意识对象的关系,并指出意识本质上是自由谋划世界,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导言 对存在的探索
在导言中,
萨特阐明《存在与虚无》主要研究存在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则,存在分为意识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和意识对象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其中,自在的存在是其本来的样子,不具有相反的可能性;而自为的存在必须借助于与自在存在的联系,因为自为的存在总能意识到相反的可能性和不存在的状况。所以,要想研究意识,只能遵循
现象学的原则,把意识看作对某物的意识。
第一卷 虚无的问题
“虚无的问题”通过考察否定起源,得出人是自由的结论。
萨特以人对事物的考问态度来探讨否定的起源。萨特认为,人在对事物提问时,会意识到是和否两种可能性。如果没有否定的可能性,提问和回答就没有意义。考问以对不存在的状况的某种理解为前提条件,将不存在的状况称为“虚无”,将意识基于对世界不存在状况的理解来规定世界的存在,称为意识对世界的“虚无化”。萨特指出,存在和虚无是实在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把世界理解为世界,就是一种虚无化。
虚无是产生于意识这种自为的存在,它能使意识的对象虚无化,因为人是一种还未完全固定下来的自由的存在。人的意识使他有否定自身现状的可能性,总是不断地选择可能性。意识之所以能提出问题,是因为意识本身就处在问题中。人本身是需要不断完成的,所以他能使世界具有可能性。意识在对世界的虚无化中显露的是它的存在和超越性,显示的是人的自由。
人的自由是一切价值的唯一基础,它使人总是处于焦虑中。人总是通过逃避自由的方式,把自己看做自在的存在和固定的东西,以此逃避焦虑。
第二卷 自为的存在
“自为的存在”主要探讨意识的直接结构。在结构上,意识(自为的存在)具有三大特征(
偶然性、时间性和超越性)。偶然性指意识是一种偶然的、没有原因的存在,人是自己选择所造就的人;时间性指人的存在具有三个角度(过去、现在和将来)。它不断超越现状,使现在成为过去,又不断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使现在成为将来。人的存在贯穿着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旦失去这三个向度的联系,人的存在就会成为自在的存在;超越性指意识的内在否定性和虚无化的能力。人本身总有欠缺,所以总是否定现状,不断在超越中飞翔,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
第三卷 为他
“为他”主要论述人与他人的关系。他人和我自己都是自为的主体。当他人注视我时,我却变成了他人的客体。这时,人就成为一种“为他的存在”。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意他人的看法,自豪和羞耻感由此产生,但为他的存在只是一种变式。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纯粹的客体,因为它无法放弃作为一个自为存在的
本体论要求。所以,人和人是一种彼此矛盾的关系。每个人都想把他人作为自己的客体,而每个他人又想把自己作为他的客体。例如,爱人想占有他人的自由,恨人则期望他人自由的死亡。
萨特将这种关系称为“他人即地狱”。
第四卷 拥有、作为和存在
“拥有、作为和存在”主要论述人的选择自由的特征。人的选择自由是天生的,因为人没有任何本质,必须自由地选择自己。在这一点上,萨特反对任何形式的
决定论(
雅威、人性、价值及外界),因为这些观点都否认了人是自由的基本事实。在任何条件下,人都有选择的可能。即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自由是客观化的选择行动。只有在行动中,人才能自由选择,才能作为人而存在。一旦行动停止,人的存在便停止了。行动指在一定处境中的行动,处境包括人的位置、过去、环境、同类和死亡,它们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界限,也是人自由的条件。由于人的自由选择,事物和环境才有抵抗和阻碍的意义。人注定是自由的,他承担着整个世界的重担,他要对所选择的世界和自己负责。自由和责任是人存在的正反两面。
重要概念
自我
自我是意识在反思过程中所构造出来的一个产物和超越的对象,其间接成为被反思意识的统一,需要通过一种反思性和间接的
第三人称视角来通达自我。自我是非强制意义上的性质的状态和行动的统一,由于他人的存在和出现才使构建自我得以成功。自我拥有两种结构,分别为致密性和无差别。一方面,自我是致密性的,它具有各种规定性条件,例如状态、性质、行动等;另一方面,自我是不透明性的,且拥有一种相对减弱的内在性。这种不透明性被视为一种无差别(自我是“从外部看得见的内在性”)。在意识的
本体论结构中,前反思意识是反思意识的本体论基础。纯粹的反思和不纯粹的反思都坚持反思者和被反思者的统一。因此,反思意识是在被前反思意识控制的情况下把握被反思对象,致使前反思意识控制自我的产生和构造。因此,前反思和反思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并使意识自身和自我的内在之间保持着亲密性和统一性。
自我构成了我们的被反思意识无限系列的理想(意向对象)和间接的统一。自我分为两面,一面为主动(我是行动统一的自我);另一面为被动(我是状态和性质统一的自我)。总之,自我就是主动方面与被动方面的统一,是性质的状态与行动的统一。
自我意识
在《存在与虚无》中,
萨特对于如何摆脱唯我论有个思想转换过程。他发现在经验自我以外,只有对自我的意识。即在一个无主体的超越领域,我对他人的肯定仍然需要并要求世界以外有一个类似的超越的领域存在。为了避免唯我论,应该求助于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直观,这种直观在于“使我在我的存在中依附他人”。
意识的非主体性的自身关系构成了纯粹、内在的主体性领域。在萨特的
现象学中(主体性领域、自在和自为的
本体论差异和时间性论题),非主体性的自身意识承担着重要的奠基性功能。在结构方面,这种自身意识构成为意识的存在维度之一。
萨特描述了意识的双重结构:一方面,意识朝向它以外的对象,具有对象关系的维度。另一方面,意识以非主体性的形式把握着向外的趋向,并构成自身关系的维度;在功能方面,这种自身意识使意识具有了与意识中的物体完全不同的存在特质,这是一种向外的趋向和对此趋向的觉察,萨特由此强调意识是绝对“透明的”。
他人意识
他人意识是指与他人共在。萨特认为,他人意识是以他人作为自己存在和自我意识的参照物。当他人注视我时,我就能意识到自己和对方的存在。他人通过注视我成为我的对象,我也可以使他成为我的对象来证明自己的主体性。在他人意识里,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冲突的存在,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这种状态。
萨特坚信,我与他人的关系从根本上是存在与存在的关系。只有对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作为
本体论的理解,才能驳斥唯我论。思考他人问题的唯一出发点是
勒内·笛卡尔的我思。只有实现我思,才能把我们确立在他人生存的基础上,实现他人生存的我思与我自己的我思的统一与融合。
意向性
意向性指意识对某个事物的指向作用,是
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四个作用,分别为对象化、识别、联结和构造。对象化指把意识中的材料作为意向的对象,使之超越意向活动;识别指把各种材料结合为一个识别的共同中心;联结指把单纯的意向活动和模糊不清的意向对象相联结,并在直觉中完善意向对象,作为直觉的完成活动;构造指意向活动对意向对象的构造,意向对象是意向活动获得成功的标志。
在意向性原则中,
萨特认为当我实现“我思”时,我的反思意识本身并未被看作对象,因为我的反思意识是对自身的意识,任何反思的意识在自身中都是未被反思的。比如,当我阅读小说时,心里就有对小说主人公们的意识。“我”并不处于这种意识中,这种意识是对对象的意识。在未被反思的意识中,没有我的存在。
存在和虚无
利奥六世建立了以存在为对象的
本体论。“存在”有两种含义,一种指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另一种指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现象。萨特对此提出存在的两个密不可分的领域——“自在的存在”(我以外的世界)和“自为的存在”(人的主观意识)。生存是人的真正存在形式,是世界上所有事物具有意义的原因,是存在哲学概念的核心;“虚无”表现了人存在的意识决断和自由选择的特点。
萨特不仅使用“虚无”刻画人的存在特点,还用存在与虚无加强表现人的生存处境。
在存在与虚无的关系问题上,萨特反对
黑格尔的观点。黑格尔使存在过渡到虚无,萨特则认为存在与虚无是互补的。存在无需虚无就能存在,而虚无完全依赖存在。虚无从存在处取得其存在,存在则先于虚无,并为虚无奠定基础和发挥作用。虚无处在存在的内部,只有在存在的基质中才可能虚无化,但存在不是虚无的源头。人是虚无据以来到世上的存在,人应该存在为自由的人,人的实在是使自己独立的虚无。
现象的存在和存在的现象
萨特经常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现象”的概念,分别为基于自在存在的绝对意义和相对于意识主体的意义。现象是自己显露的东西,存在是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如果一个物品与某人相关,某人才会关心它的存在问题,这些有关生存经验的现象被称为“存在的现象”。存在的现象是对存在的需要,属于“
本体论”。本体论把存在的现象叙述为自己显露的样子。存在的现象要求存在具有超现象的性质和基础。
“现象的存在”以“自在的存在”为基础,物质的存在是它一系列的显现。存在物的存在不能归结为某人主观的感觉现象,没有存在物的存在,也就没有存在物的显现,
萨特对此持
实在论的立场。现象的存在不能归结为自身揭示才存在的现象条件,它超越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为这种认识提供基础。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在
萨特看来,“自在的存在”指存在物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指意识的存在。从实体角度观察,自为显现起源于“存在”内部一个细微的虚无化,这个虚无化达到自在的极度动荡。自为的唯一定性来自它是个别特殊的自在虚无化;从意识的角度看,存在物是“被揭示”的对象,意识是主动揭示的活动。所以,“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表现为存在物与意识间“从被揭示到揭示”的关系。
自在的存在具有三个特点,分别为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它不能是其所不是;通过自在存在的存在,表明其具有
偶然性。
“自为的存在也有三个特点,分别为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在一个永恒的反射统一体中,“是其所不是,又不是其所是“。自为是一个应该同时生存于所有维度之中的存在。
萨特是从“显现”出发,得出自在与自为的存在的。
自由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认为“人依然是自由的,它使人们参与典型又独特的人类活动,比如阅读、辩论、思考、预期和选择。”
萨特把以人为中心的存在放在优先位置,他认为人存在的特点在于人是自由的。只有自己自由建立的价值观,才是自己真正的价值观。放弃了自由,就等于放弃了作为人的尊严。
人的自由优先于人的本质,并使本质成为可能。人存在的本质在人的自由中尚未获得解决。人的自由与人类实在的存在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存在与人的存在为自由没有差别。自由处于意识的主观性之中,是意识的存在,意识是对自由的意识。
萨特从意识出发,并在意识中把人的存在与人的自由相融。自由通过散发虚无,使自己的过去失去作用,同时又处于虚无化中的过去和未来。
写作风格
《存在与虚无》有两方面的写作风格。一方面某些段落十分明晰,这是因为萨特作为成功的
小说家和剧作者对于文章精于描绘,他着重描写不同人物的滑稽和读者们熟悉的行为、弱点、反应及有益的行动,这些都是典型的萨特式描写;另一方面某些片段稠密又晦涩,需要解密后才能读懂。这些片段与哲学先贤保持着对话关系,和
萨特想要构建及表述的哲学野心密切相关。《存在与虚无》对20世纪的思想界造成了巨大冲击,因为该书为读者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敏锐、具有穿透力甚至令人不安的洞见,这些洞见值得读者们关注。
相关人物
柏格森
柏格森是具有原创性的现代法国
利奥六世之一。他出生在巴黎,是
波兰犹太人的后裔。柏格森从小接受
英国的教育。中学毕业后,柏格森进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881年,成绩优异的柏格森毕业后在中学任教。1900年,柏格森被
法兰西学院聘为教授。1901年,柏格森被选入法兰西道德和政治科学院。1914年,柏格森担任法国科学院终身院长,并当选法兰西道德和政治科学院主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柏格森担任国联的思想合作委员会主席。1941年1月3日,
亨利·柏格森因
肺炎发作去世,
巴黎人民在巴黎圣母院为他举办追思会。
柏格森哲学的出发点是改造传统的
形而上学,他认为旧的形而上学主要采用理智的手段来处理有关生命的问题,以致于无法正确把握生命的本质。于是,
亨利·柏格森从时间(生命的本质现象)层面来说明他的观点。柏格森认为真正的时间是“绵延”,且要从生命的本身来理解它。柏格森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时间学说,是为了批评传统的形而上学。柏格森的
创造进化论认为,生命进化是一个不断自由的创造过程。除了理智外,本能在生命进化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在对待理性和知识的问题方面,
亨利·柏格森坚持实用主义的理性观和知识观。柏格森的主要著作包括
博士论文《论意识的直接材料》(即《
时间与自由意志》,1889)、《
物质与记忆》(1896)、《笑》(1900)、《
形而上学导论》(1903)、《
创造进化论》(1907)、《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1932)。其中,《创造进化论》于1927年荣获
诺贝尔文学奖。
柏格森是
萨特最早接触及最吸引他的
利奥六世之一,在柏格森强烈且非理性倾向的精神解释和研究背景下,萨特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哲学道路。
亨利·柏格森通过三方面思想使萨特获益:萨特在时间中实现有关人的存在思路、本真性和人为性的思考, 渗透了对柏格森关于”绵延”的思想,并思考其真正的存在,超出一切表面的象征,回归事物追求深层和纯粹的存在。
亨利·柏格森强烈的超越趋向,成为萨特思索的一个重要
基点;萨特的“自由”概念与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内在意识”及“无意义行为”有关;
萨特和柏格森都痛恨固定物质和惰性物质,他们强烈要求摆脱
二元论。总之,柏格森对萨特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内在的冲动、超越的激情、没有束缚的自由及为冲破沉重“命运”所进行的永不停歇的争斗,这些精神一直贯穿
萨特的著作和行为。
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德国著名
利奥六世,是
德国古典
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于1770年出生在
斯图加特。他在年轻时受到了
古希腊作家们的影响,18岁时,黑格尔进入
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学习。在五年的大学时光里,黑格尔把兴趣放在了哲学与
神学的关系上。大学毕业后,黑格尔当了六年的家庭教师。1801年,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担任
耶拿大学的教员,并出版第一本著作《论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1807年,黑格尔完成著作《
精神现象学》。后来,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在
纽伦堡中学担任校长,并完成著作《逻辑学》,直到1816年才离职。1816年,黑格尔担任
海德堡大学教师。1817年,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出版《哲学全书纲要》。1819年,黑格尔被授予
柏林洪堡大学哲学教席。1831年,黑格尔因
霍乱逝世,享年61岁。除了以上著作,黑格尔还创作了《
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
美学》《宗教哲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
黑格尔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他是
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传统
形而上学的终结者,他对
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
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末,
黑格尔的思想在法国备受重视,他的哲学中心是《
精神现象学》中的“不幸意识”。
萨特于30年代阅读了《精神现象学》,黑格尔用他的哲学思想启迪了萨特。萨特对于意识(自为的存在)的描述主要源于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永不停止的精神运动,他从意识的内部运动研究人的存在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萨特对自为“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的概括继承了黑格尔的
辩证法思想。另外,萨特关于自为和自在的概念也是从黑格尔的思想处借用,并由此开启自身哲学体系的最初思索。
胡塞尔
胡塞尔是
奥地利帝国著名的
利奥六世和作家,是
现象学的创始人。1859年,胡塞尔出生在
摩拉维亚地区的普罗斯尼兹,他的父母是犹太人。胡塞尔在本省接受了
早期教育后,便进入
莱比锡大学学习。1876年至1878年,胡塞尔不仅学习物理学、
天文学和数学,还去聆听哲学家
威廉·冯特的课程。1883年,胡塞尔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84年至1886年,胡塞尔聆听了弗兰兹·布伦塔诺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胡塞尔哲学的发展。后来,
胡塞尔前往哈勒大学学习。1886年,胡塞尔成为心理学家卡尔·斯托普夫的助手。1891年,在斯托普夫的指导下,胡塞尔撰写了第一部著作《算数哲学》。1900年,胡塞尔发表作品《
逻辑研究》。同年,
胡塞尔担任
哥廷根大学教师。在大学任教的16年里,胡塞尔撰写了许多著作,并发展了他的
现象学概念。1938年,胡塞尔因
胸膜炎在布赖斯高地区的
弗莱堡去世,享年79岁。
胡塞尔的一个想法影响了他未来哲学思想的发展:“我们时代的真正唯一有意义的斗争,是在已经崩溃的人性和尚有根基并为新的根基而奋斗的人性之间的斗争。”
胡塞尔首先将逻辑和数学确定为纯粹先天的科学,再逐步展开意识的本质,并阐述对象性的构成及其与意识的
相关性,从而得出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有效性是意识能力的结果。以纯粹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先验
现象学便成为哲学的基本科学,并被称为“第一哲学”。
意向性是意识行为的结构,其整体在胡塞尔处成为自我和对象的“生命”。意向性的先验主体性并未发生改变,因为意向性生命的时间由意识的先验先天性导致。由于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通过先验还原表明生活世界必须回到一个更隐蔽且不变的基础上,所以胡塞尔为了肯定生活世界的基础作用,便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寻找和奠定基础的哲学,他认为现象学是“整个近代哲学隐秘的憧憬”。
1933年,
萨特从好友雷蒙
雷蒙·阿隆处获取了书籍《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理论》,并由此开始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学习。胡塞尔的
现象学思想为萨特开辟
现实主义哲学道路提供了具体方法。萨特把胡塞尔和
海德格尔联系起来,并在自己的哲学写作中使用了现象学和
存在主义技巧,由此写出《存在与虚无》。胡塞尔对
意向性的描述是“存在在世界上绽出,并从世界的虚无和意识出发,使意识突然出现在世界上……这种意识是自我意识存在的必然性。”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把意向性延伸为
胡塞尔的意识不能容纳任何东西,其运作的第一步是把任何不属于意识的东西排除在外。胡塞尔认为主体性是一种奇特的、以拯救诸多物质为目的的权利。
萨特接受并把这个观点解释为这种具有意向性纯粹意识的主体性充满着真正的超越性。在意识和诸物的关系问题上,萨特想要同时避开唯心论和唯物论,胡塞尔为萨特提供了帮助。萨特运用胡塞尔的意识论,与唯物论消除主体及唯心论消除世界进行斗争。他人是萨特提出的概念,主要参照胡塞尔的“他我”概念。这是与萨特的伦理思想归属有关的问题,萨特一直在思考它。
胡塞尔说最初的自在是另一个我,这种交互主体性具有物质性特点,主要由诸多自我的“被限制主体性”形成,从而构成“社会的主体性”。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是德国
利奥六世、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1889年,海德格尔出生在德国巴登邦农村小镇梅斯基尔斯的农户家庭,他的父亲在小镇的天主教教堂担任司事,母亲是天主教徒。1903年,海德格尔来到康斯坦兹读中学。1906年,海德格尔转学到
弗莱堡的一所
文科中学读书。1907年,海德格尔在一位神父的推荐下阅读
胡塞尔的老师
弗朗兹·布伦塔诺的论文《论“存在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多重意义》。这篇论文探讨的“存在”问题开启了
海德格尔的哲学道路。1909年中学毕业后,海德格尔先成为
耶稣会的见习会士,后进入
弗莱堡大学学习
神学。四个学期后,海德格尔专心研究哲学。1918年,海德格尔从军队退役后,担任了弗莱堡大学的无俸讲师和胡塞尔的助教。1923年,海德格尔担任
马尔堡大学副教授。1926年,海德格尔撰写《
存在与时间》。1927年,海德格尔发表《存在与时间》,并成为著名的哲学大师。1928年,海德格尔当选为
胡塞尔在
弗莱堡大学哲学教席的继承人。1930年,
海德格尔讨论语言、诗和思、艺术作品、技术及现代性问题。1933年4月,海德格尔担任
弗莱堡大学校长。1934年,海德格尔卸任校长。1944年,海德格尔被宣布为弗莱堡大学“最可牺牲”的教员,并被召入“
人民冲锋队”。1952年,海德格尔退休。退休后,海德格尔发表了几篇论文和对哲学史的解释,这其中包括两本论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1961)及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思想的事情》(1969)。1976年,
海德格尔在
弗莱堡去世,享年86岁。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是普遍的
现象学本体论。“现象学”的中心思想是存在论,指在判断的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现象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是人们自我显示出来的内容,第二是通过判断的动态过程来显示意义。在理解真理方面,现象和真理都发生在“存在”的过程。存在是知识和真理扎根于其中的土壤,揭示“存在”的意义是恢复存在的自我显现;在理解现象方面,任何显现都是对人的显现,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理解。人首先要在行动过程中理解自身的存在,再思考存在的意义(意向),这是
第二性的行动。
萨特曾在柏林法兰西学院阅读
海德格尔的著作。1940年至1941年,萨特在德国纳粹集中营撰写《存在与虚无》时,曾阅读海德格尔的《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是萨特“具有无限诱惑和魅力”的导师,他为萨特提供了研究对象(处境中的人)的方法。“Facticite”概念在
萨特的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萨特主要从
德国哲学、
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处借用它。该概念翻译为
德文是“事实性”和“实际性”的意思,在《存在与虚无》里则是“人为性”的意思。这个思想的启发涉及“
偶然性”概念,曾被
海德格尔称为
此在的“决定性结构之一”。
影响
社会影响
《存在与虚无》是
萨特的早期著作,是一部哲学运动宣言,这个哲学运动以“
存在主义”发展,并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与50年代主导法国的知识辩论。它是萨特作品中公认的最重要的哲学专著,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奠基作品。该书通过
萨特的戏剧和文学作品所阐述的思想,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广泛传播。它使存在主义跳出了学者高墙,成为一代青年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影响了
法国学生开展的“五月风暴”运动。《存在与虚无》不仅“宣告主体在面对世界时的绝对优先性”,也是“最深刻的
勒内·笛卡尔式作品”。
学术影响
萨特是一位曾经代表法国一代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家,他的哲学自成理论体系,并置身在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流变中。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不仅使
存在主义现象学被提升到一定高度,也使人们看清了其内在的矛盾和困境。该书建构的“现象学本体论”,不仅解决了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和
海德格尔的基本
本体论中的一些问题,还奠定了萨特的“人学”或“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基础,并由此引发其与
构成主义的论战和与
马克思主义的对话,这在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弥漫着现象学、
存在主义与
左派激进主义的
混合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促使萨特研究马克思主义。
朝鲜战争爆发后,
萨特认为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崇尚自由,便主张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以人的存在和自由为中心,不仅揭露了当时年代的社会现象,审视了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命运,也征服了战后无数年轻人的心灵。《存在与虚无》的哲学思想指引人们超越今天流行的
历史主义方法和语境主义方法,这一点来自
存在主义对自由的理解。
萨特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追赶
形而上学的思想趋势,对于当代后形而上学的思想家,萨特十分清晰地表述了个体自律的观念。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间接影响了他的亲密恋人
西蒙·德·波伏娃的写作及女权主义的发展。在
西蒙·德·波伏娃的写作中,她多次表明她采纳了萨特存在主义中的一些观点。其实,萨特与波伏瓦是相互学习和影响彼此的。比如,波伏瓦的作品《皮洛士与齐纳斯》中的筹划和
人际关系概念来自于她与萨特的相互交流;波伏瓦的《
第二性》所阐述的“她对女人意味着什么”的分析视角也是从
存在主义伦理观出发的。
西蒙·德·波伏娃通过对性和性别的思考,深刻地继承和发展了
萨特关于存在主义和
现象学的哲学观点。因此,波伏瓦的作品成为了
女性主义和性别理论的基础。
评价
正面评价
哲学史家和逻辑学家鲍亨斯基《欧洲当代哲学》:“如果仅仅把萨特当作一位文学作家,那就完全搞错了。他不仅是一位精密的、有技巧和有原创思路的专业哲学家,而且在所有存在哲学家(Existenzphilosophen)中最接近
存有哲(Seinsphilosophie)的哲学家。与此相反,他的体系具有严格的逻辑性,完全是理性的,几乎可以说是从原理出发加以建构的。尽管
萨特大都在从事人学研究,但这种人学建立在一种本体论的基础之上,他近乎完全连贯地把本体论的原理应用于人及其问题。”
阿尔封斯·德·瓦朗斯:“《存在与虚无》除了对有关感觉和一般‘心理’的经典学说进行深入细致的批评外,实际上还包含了对作为‘在世的’的根本样式的身体性的系统研究。正是
萨特在当代
存在主义中引入了为我的身体与我的为他的身体之间的重要区分,没有这一区分,整个关于身体的提问方式就会陷入到混乱之中,就会无法招架实证主义的攻击。“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乔恩·克莱因伯格:“《存在与虚无》是
萨特同
海德格尔的一次交锋,就像《自我的超越性》是他同
胡塞尔的一次交锋一样。”
哲学家让-华尔《法国哲学简史》:“《存在与虚无》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界最伟大的著作。这本书的问世,奠定了萨特作为法国最杰出的
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地位。”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
西蒙·德·波伏娃:“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首先强调了自为和自在的对立,面对存在以及它绝对的自由,精神具有虚无化的能力。”
负面评价
国际著名哲学史家德尔默·莫兰(Dermot Moran)《
现象学导论》:“萨特的哲学是被当作一种耀眼的文学哲学来理解的。不过,不是他的所有的作品都达到文体优雅的层次。《存在与虚无》太冗长了,沉闷地重复,缺乏任何真正的结构,充斥修辞上的夸张,到处都是
悖论和直接的自相矛盾,还不提在大小写和连字符上的不一致,例如‘Pour-Soi’和‘pour-soi’。
萨特的本体论如此粗糙,以致诸如丹奈(
丹尼尔·丹尼特)等哲学家怀疑怎么会有人对它认真。”
美国哲学家威廉·巴雷特:“这部巨著无论什么地方都没有以彻底的和
存在主义的方式讨论过真理问题。就他所领会的真理而言,他所接受的无非是普通理智主义意义上的真理,而这种真理观由于非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努力,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传统。”
法国哲学家、思想家
梅洛·庞蒂明确批评了萨特所重视的观点——“我关于我自己的观点和他人关于我的观点之间的对立,自为与自在的对立”。梅洛-庞蒂认为,“历史即他人,是我们与他人所建立的相互关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结合与沟通’。要真正理解和发扬马克思关于“改造世界”的观点,并将其引入其
存在主义现象学。我们必须分析介入历史的主体与客观条件相结合的那一刻,分析阶级是如何在意识到自身之前而存在的———社会的状况和共在( co-existence) 的现象。《存在与虚无》尚未提供这种社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
赫伯特·马尔库塞:“
萨特脱离于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孤立地谈主体的‘超越性’,将这种‘超越性’作为自由的前提条件,并假设定了主体的
本体论形式,这种超验自由恰恰成为奴役的标志。人类自由恰恰是对萨特想要实现的超验自由的否定。在《存在与虚无》中,这种否定仅仅表现为‘欲望态度’( attitude désirante) : 它是‘自为’( pour-soi) 的失却,是对‘真实血肉之躯’的
物化,而这个‘血肉之躯’( corps vécucomme chair) 意味着新自由和幸福的观念。”
名言
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物是本质先于存在。
人是一种无用的激情。
两个个体之间从来不存在和谐。
人命定是自由的。
是其所不是,又不是其所是。
人要受自由之罪。
存在就是虚无。
存在先于本质。
他人与我的关系是存在与存在的关系,他人超越我的存在本身,他人不只是向我揭示了我是什么,他人对我们本质的指定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
一切对我有价值的都对他人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