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鹡鸰
IUCN低危物种
黄头(拉丁学名:Motacilla citreol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体长约18厘米,体型较纤细,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乎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呈圆尾状,中央尾羽较外侧尾羽为长。多活动于水边,停息时尾上下摆动,单个或成对地寻食昆虫,飞行时呈波浪状起伏。在农田土块、树洞、岩缝中筑巢。巢呈杯状。以细草根、枯枝叶、草茎、树皮等构成,内铺兽毛,鸟羽等。每窝产卵4~6枚。夏季食物主要是昆虫,秋季兼食些草籽;为地栖鸟类,喜沼泽草甸冻原带及柳树丛。
外形特征
黄头鹡鸰雄鸟头鲜黄色,背黑色或灰色,有的后颈在黄色下面还有一窄的黑色领环,腰暗灰色。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外侧两对尾羽具大型楔状白斑。翅黑褐色,翅上大覆羽、中覆羽和内侧飞羽具宽的白色羽缘。下体鲜黄色。雌鸟额和头侧辉黄色,头顶黄色,羽端杂有少许灰褐色,其余上体黑灰色或灰色、具黄色眉纹。下体黄色。虹膜暗褐色或黑褐色,嘴黑色,跗乌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7-26g,♀14-27g;体长♂150-195mm,♀145-180mm;嘴峰♂12-14mm,♀12-14mm;翅♂77-92mm,♀74-90mm;尾♂76-90mm,♀68-88mm;跗蹠♂21-29mm,♀21-27mm。(注:♂雄性;♀雌性
物种对比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湖畔、河边、农田、草地、沼泽等各类生境中。
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也见有单独活动的,特别是在觅食时,迁徙季节和冬季,有时也集成大群。晚上多成群栖息,偶尔也和其他鹡鸰栖息在一起。太阳出来后即开始活动,常沿水边小跑追捕食物。栖息时尾常上下摆动。在中国为夏候鸟,部分在中国南部沿海省区以及云南省南部和西藏自治区南部越冬。每年4月中下旬迁来北方繁殖地。
主要以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等昆虫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叫声:喘息声tsweep,不如灰鹡鸰西黄鹡鸰的沙哑。从栖处或于飞行时鸣叫,为重复而有颤鸣叫声。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中国、埃及爱沙尼亚芬兰德国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吉、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立陶宛、蒙古、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波兰、卡塔尔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斯洛伐克、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土丘下面地上或草丛中。巢由枯草叶、草茎、草根、苔藓植物等材料构成,内垫有毛发、羽毛等柔软物质。每窝产卵4-5枚,卵为椭圆形,苍蓝灰白色或色、被有淡褐色斑,卵的大小为18-22mm×14-16mm。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 列入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Motacilla citreola.The IUCN Red List.2014-08-03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物种对比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