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鸣,原名悲鸣,号冉翁、公,
广饶县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京华美术学院毕业后曾任教于河南女子艺专及东岳美专,担任
河南大学讲师多年,后任西安西北艺专教授。他还曾担任《华北新闻》总编辑、山东报社社长、山东济南真报社七日版美术主编等职务。参加了
鲁迅倡导的冀美联运动和第一届全国木刻画展。除了在各报发表作品外,还选印了《悲鸣漫画》第一集、《艺凤社画存》。他的事迹已被收录在南京辞典馆出版的《民国名人图鉴》中。解放前,他与
齐白石、
张善子、张大千等名家有艺术上的交流。
1917年(9岁),读完《
四书》《五经》,开始研习古代诗词;每日课余必临摹名家字画、碑帖。
1930年(22岁),毕业于京华美院。先后任河南女子艺专、
河南大学、东岳美专教授,期间,结识
梁鼎铭、郭予情、王一亭、
刘海粟、
丰子恺等名人。
1933年(25岁),结识王天秩、许毅仓、
胡汝麟、
陈表、德豪和尚,期间举办个人画展,胡汝麟为其画题诗云:“参天大木画生寒,不辨云峰与雾岚。有客毫端起风雨,丹青一幅照人间。”
1935年(27岁),任《济南真报》主编,《华北新闻》总编。又结识刘窥天、王铁民、
冯毅之、杜振东、李郁庭、
沈鸿烈等。其山水画作品被
傅抱石先生用在《
中国绘画理论》一书(
商务印书馆发行)。
1936年(28岁),在
齐鲁大学与
老舍交谈甚洽,筹划印行了《艺风社画存》,画册收录了画坛名人诸如
高奇峰、
齐白石、
王一亭、卫雪棋、周爱国、陈伯鸣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都在《海岱画刊》发表。同年,为王星南作《古木寒鸦图》。
1992年(84岁),十幅作品被
香港特别行政区商人购得收藏,并完成了退休后开始撰写的《新词谱》一卷、《砚边杂谈》两卷、《题画诗词、文抄》各一卷、《易理与书事》一卷。
生前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部分作品被国家收藏。手抄全本《
耳中人》。著有《砚边集谈》二册、《新词普》一册、《伯鸣题画诗词抄》十六卷。有《悲鸣木刻画选》《悲鸣漫画集》《艺风社画存》行世。先生在校期间,曾受
王一亭、
高奇峰、
丰子恺等名家传授。建国后供职于淄博艺术馆。退休后著有《新词谱》一卷,《砚边杂谈》两卷,题画诗词文钞各一卷,易理与书事一卷。1985年其四副书法作品被中国瀚园碑林收藏刊刻,并有多幅作品被美国、
日本、
菲律宾、
马来西亚等国家收藏。
从陈伯鸣先生遗世的作品来看,他熔诗、书、画、印于一炉。其诗词格律严谨,而又自由放旷;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猛禽走兽,各种题材,无所不能,兼工带写,山水取法宋元、“四王”,又受张大千、
刘海粟之影响;人物花鸟取
任伯年、
吴昌硕、
齐白石。而尤长于花鸟,尤善鹰、兰、竹、梅,画风清雅自然,雅俗共赏。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精,碑帖均能,其板桥体别具风采,行草俊逸畅达,风流潇洒,独具
魏晋遗韵。治印直法
秦汉,旁取浙皖,刀笔生拙,骨劲古茂,直逼完白、悲庵。(作家刘小龙评)
陈伯鸣先生以艺苑全才而享誉书画界,奠定了他在
淄博市建市以来
书画艺术界的宿耆地位,其艺术理论、作品风格以及艺术成就和文人风范对后世影响深远。(王颜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