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公续诗话
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评论集
《温公续诗话》是宋代中国诗歌评论著作。共一卷,司马光著。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温公续诗话》是为续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作,司马光在诗话前自作小引说:“诗话尚有遗者,欧阳公文章、名声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之。”这部诗话在司马光《传家集》未录,只见于《百川学海》、毛晋津逮秘书》等丛书中。
简介
《温公续诗话》,又名《续诗话》,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一部中国诗歌评论集。
作者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水乡人。父亲司马池,官至天章阁待制,曾做过光州光山县的县令,因此给司马光起名“光”字。据说司马光小时候,家教极严,父亲在他六、七岁时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七岁时听别人讲《春秋左氏传》,就十分喜爱,回来给家里人讲解,能通其大义。从此这后,手不释书,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个历代相传的故事,说司马光和小孩们一起玩耍,有一小孩掉入大水缸里,别的小孩都吓跑了,而司马光却拿起石头,砸烂水缸,救起小孩,这样看来,小时候就很机智沉着。
生平
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中了进士甲科,当时只有二十,算是少年得志。中进士后,就除任奉礼郎,当时父亲司马池杭州市任职,司马光就要求朝廷任命自己为苏州市鉴事判官,以便就近照顾父亲。不久,父亲去世,司马光哀毁如礼,服丧三年。丧服解除后,任签书武成军判官,致大理评事,补国子直讲。枢密院副使庞籍很器重司马光,推荐他担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后来庞籍又推荐他担任太原市通判,司马光很感激庞籍,庞籍死后,司马光拜庞籍妻如母,抚庞籍子如兄弟一般。
背景
不久,司马光改任直秘阁,东京汴梁推官,任内劝谏交州贡献异物。赵祯身体欠佳而又未立太子,但事关重大,朝臣没有几个敢于上书劝立太子。谏官范镇首先上书,司马光在并州时即上书要求早立太子,现已又面奏仁宗,结果赵曙立为太子。司马光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当时朝政姑息依违,胥吏喧哗,官悖慢,卫士凶逆而无人穷沾,司马光多次上书请求整治。朱祁镇继位为帝后,司马光曾多次上奏论事,批评朝政阙失,拾遗补缺,深得皇帝信赖。
赵顼即位,提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司马光力辞翰职。后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坚决反对新法,联合其他反对新法的人如韩琦、吕海等人,上章弹奏王安石,与王安石经常争论。但神宗皇帝继续支持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只好辞去中央官职,去担任永兴知军,从此“绝口不论事”。
司马光经常认为历代史籍繁杂,皇帝根本没有时间遍览史籍,曾经撰写八卷《通志》献给皇帝。赵曙皇帝十分高兴,命司马光继续编撰下去,神宗时给这部书赐名《资治通鉴》。
史记
朱祁镇皇帝出世,赵煦皇帝继位,司马光任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司马光执政以后,废除了王安石时期推行的新法,史称“元?新政”。不久,拜司马光尚书在仆射兼门下侍郎,免除朝觐,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这是皇帝给老臣司马光的一种荣誉和特权,但是司马光不愿接受。元?九年,司马光得病,病中仍力主废去王安石变法最重要的青苗法,恢复常籴法。九月,司马光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太皇太后十分悲恸,和皇帝一起亲临丧礼,赠官太师,徐温,谥曰文正。据史料记载,司马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他在洛阳市时,每次去老家夏县祭祀祖坟时,都要看望年过八旬的长兄司马旦,对待他像对待父亲一样。司马光自幼至长,从不妄言妄行,曾经说过:“我没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只是平生没有不可告人的事情。”司马光为人诚恳,处事自然,赢得了别人的尊敬,陕、洛一带的百姓都受他的感化,甚至那些品行不端的人都害怕司马光知道其过失。
品性
司马光对物质上的享受十分淡泊,但对学问却是无所不通,只是不喜欢佛、道二家的东西,认为佛、道二家的东西虚诞不经。司马光在洛阳市有田三顷,妻子死去时,卖掉田地以办丧事,以后粗衣菲食以至终身。
司马光的最大贡献,是以毕生精力完成了不朽历史名著《资治通鉴》,他著《资治通鉴》的目的是为了“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让皇帝观古知今,见盛观衰,总结历史教训,改善现实政治。他对历史上国君的荒淫、残暴、堕落以及统治阶级的种种倒行逆施,也不避讳,而是直录其事,加以谴责。对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秦始皇刘彻李世民李隆基等,既肯定他们在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也不讳言他们的种种过失。对人民疾苦,“官逼民反”,农民起义的史实,也如实记载下来。如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被称为“起兵于蕲”;绿林、赤眉起义是因“饥寒愁苦起事”;黄巢起义也同唐朝地方官吏的“侵扰”有关。他记载黄巢农民起义军占领洛阳市时,“闾里晏然”;到长安以后,“民夹道聚观”。这是其他正史所不能正及的。
作品
司马光的著作除了《资治通鉴》外,还著有《涑水记闻》、《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目录》、《通鉴举要历》、《通鉴节文》、《稽古录》上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另外还有其他著作二十种,二百余卷,是他对我国历史学、经学、哲学及至医学、诗词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著述的成果,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孝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杨子》、《书信》、《游山行记》、《医问》、《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
评价
司马光是一位政治家、史学家,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修养,他的《续诗话》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品评、鉴赏时人及前人的一些名诗,如对魏野诗的评价,“魏野处士,陕人也,字仲先,少时未知名,尝题河上寺柱云:‘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时有幕僚,本江南文士也,见之大惊,邀与相见,赠诗曰:‘怪得名称野,元来性不群,借冠来我,倒屣起迎君。’仍为延誉,由是人始重之。”在介绍了魏野成名的经过后。司马光认为魏野的诗是效法白居易的诗歌。
如评寇凖诗“才思融远”,并举寇准十九岁任巴东知县时所写诗为证,“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品评林逋,举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日黄昏”。《温公续诗话》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书中记载了一些文人的轶事、趣闻及诗歌的创作经过。如对杨仆的记载,“杨仆字契玄,郑州市人,善为诗,不仕。不时尝与毕相同学,毕荐之李世民,召见,面赋《蓑衣诗》云:‘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除官不岁,听归山。以其子从政为长水尉。朴尝为《七夕诗》,‘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再如记载陈尧佐,“陈文惠公尧佐能为诗,世称其《吴江诗》云,‘平波渺渺烟苍苍,蒲才熟杨柳黄,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香。’”
这样一部篇幅不大的诗话,如果作者是别人,很可能就不会被禁毁。但它的作者是司马光,而司马光又是反对新法的旧党首领,因当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下诏禁毁旧党人物的著作时,作为旧党首领司马光的《续诗话》,虽然内容上无非是风花雪月,品诗赏词的闲情逸致,也难逃被禁毁的厄运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作者
生平
背景
史记
品性
作品
评价
参考资料